【专题】市井国王:伦敦摄政运河
文 | 李若男 摄影 | 李忠 李鸿 李海涛
国家:英国
区位:伦敦中心城区北部
坐标:51°32'02"N, 0°06'10"W
城市人口:市区约878万(2016年)
特色:功能转型,全民享用的游憩空间
伦敦摄政运河(Regent’s Canal)位于伦敦中心城区北部,全长约14公里,西起小威尼斯(Little Venice),东至莱姆豪斯(Limhouse)盆地,并在此汇入泰晤士河(Thames River)。摄政运河横跨伦敦市的5个行政区域,从西往东依次经过威斯敏斯特区(City of Westminster)、卡姆登区(Camden)、伊斯灵顿区(Islington)、哈克尼区(Hackney)和陶尔哈姆莱茨(Tower Hamlets)5个片区。
摄政运河始建于19世纪初期,运河建设公司的董事之一是著名的建筑家约翰·纳什(John Nash),他和当时的摄政皇储,后来的英王乔治四世是好朋友,因此得以用「摄政」一词命名运河。其后的100年里运河一直处于不断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并于19世纪中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工业物资运输通道。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铁路和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摄政运河的商业运输功能逐渐衰退,一直「苟延残喘」到60年代彻底消失,运河本身也于1948年被收为国有,由英国水道局(British Waterways Board)接管。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政府和民间两种力量的推动下,摄政运河承担的功能开始向休闲娱乐方向转型。如今的摄政运河,已经成为了城市旅游和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
01
「珍珠项链」
摄政运河沿线500米范围内有大小公园26处,
以河为「链」,
贯通形成了伦敦市区北部的开放空间体系:
运河既串联起了
摄政公园、维多利亚公园等
大尺度的城市公共空间;
又充分发挥运河作为旧时重要的
工业运输通道、沿线历史遗产丰富的特点,
在保留下来的13处历史船闸
营造了开放空间的小节点,
以丰富游客及市民的休闲体验。
02
生活原乡
摄政运河
曾经是19世纪伦敦的重要工业物资通道,
如今她逐步转型为城市休闲娱乐空间。
沿岸的部分工业建筑
被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取代,
而保留下来的建筑
则保留了浓厚的历史气息,
但融入了商业、餐饮及创意办公等新功能。
通过开发改造,
摄政运河沿线已成为伦敦市区内
环境品质优越、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是伦敦现代大都市中
一片闹中取静的生活原乡。
摄政运河和大联合运河
交汇的一片三角形水域,
被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罗伯特·布朗宁
取名为「小威尼斯」。
河道中或穿行或停靠着各式窄船,
沿河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船屋咖啡馆、餐厅,
两岸建筑也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
是摄政运河生活原乡的代表区域。
03
科创枢纽
摄政运河的中段流经伦敦国王十字片区,
该片区依托历史上重要的国王十字车站,
打造了最大最全面的交通枢纽中心。
2008年以来整个国王十字片区,
启动了伦敦市中心150年来规模最大的
区域性城市更新与综合开发项目,
成功地将
充满着维多利亚式工业气息的破败区域
变成了聚集全球科技企业与年轻人的新社区,
完美地从工业遗产蜕变成伦敦新地标。
为了促进新功能的融合,
更好地为「人」所用,
运河沿岸
对游憩空间的景观塑造可谓是费尽心机,
其核心目的是
打造多元立体的运河游憩体系。
这既满足了不同人群活动的实际需求,
也丰富了运河文化展示及景观呈现的平台。
亲水大平台、桥梁通道、滨河步道、
绿化景观以及游船游线的设置,
为居民、上班族及游客提供了便捷的通达性
以及观光、驻足、运动的空间,
大大丰富了沿河的生活体验。
04
活力新起点
摄政运河的东段连接了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奥林匹克公园,
该公园为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而兴建,
是当时奥运会的主赛区。
摄政运河的分支流过该公园,
串联并带动了
这片象征新时代区域的活力。
运河沿线通过注入
面向「家庭、亲子」的休闲元素,
吸引「年轻人」的酷炫运动元素,
发展成为伦敦市民的休闲活动公园,
有超过1000万游客到此游玩,
可谓是人气聚集的磁极。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奥林匹克公园旁的
是由伦敦奥运会时的
新闻中心和广播中心改造而来的
新兴多功能园区。
园区打造了不同规模和特色的空间,
以适应商业、教育和文化领域的
广泛使用需求。
在这里,
人、文化和思想碰撞;
为开创性想法创造温床,
从而促进该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
滨河岸线上游散步道,
是年轻人的有氧运动空间,
星罗棋布的「船屋」
成为他们个性化的居住空间。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专题系列
探秘系列
经典系列
图游系列
打卡系列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图片影像版权归1/6图片工作室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