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HANDOS 发烧名盘(2)

曾伟 乐迷心窍 2022-05-02






前言


CHANDOS 唱片公司出版了一系列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录音,其中有多款优秀之作,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交响乐作品,在当年系难得一见的数字录音。30年过去了,至今仍被视为经典。【乐迷心窍】将以8次篇幅,逐一介绍这套经典唱片。原稿刊登于《有声唱片的无声世界》一书,作者特为本公众号重新编辑修订。






柴科夫斯基《c小调第二交响曲“小俄罗斯”》,Op.17 


第一乐章  连贯的行板-活泼的快板

第二乐章  近似中板的进行曲式行板

第三乐章  谐谑曲,活泼的甚快板

第四乐章  终曲,甚快的中板


1985年4月 & 9月奥斯陆爱乐音乐厅录制

奥斯陆爱乐乐团演奏

马里斯 · 杨松斯指挥




▼马里斯 · 杨松斯指挥奥斯陆爱乐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c小调第二交响曲“小俄罗斯”》,Op. 17





▲伊万·希什金:《杜塞尔多夫郊区景色》




《第二交响曲》又称作《小俄罗斯》交响曲,名字不是作者起的。这首作品在柴氏的交响曲作品中独具一格。1872年初夏柴科夫斯基去探访妹妹一家,在那里听到乌克兰小镇里居民唱的歌曲,心有触动,萌发了写一部交响曲的念头。几个月后作品完成。当年的圣诞节期间,柴科夫斯基把总谱拿给了当时探索民族音乐的先锋人物“五人强力集团”,他们五人(穆索尔斯基、鲍罗汀、巴拉基列夫、居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看过之后,非常感兴趣。1873年2月7日,鲁宾斯坦指挥帝国音乐协会乐团演出了《第二交响曲》并获得成功,但柴科夫斯基决定继续修改完善这部作品,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第二交响曲》都是修订后的版本。修订版本在1881年2月2日由圣彼得堡音乐协会试奏,定稿之后于1883年12月8日在美国由纽约爱乐演出。





▲伊万·希什金 《维亚特卡省的松树林》




据史料记载,柴科夫斯基的朋友、莫斯科音乐学院的著名评论家尼古拉·卡希金在听过了《第二交响曲》之后,称其为“小俄罗斯交响曲”。柴科夫斯基在这部作品大量采用了民间音乐,主要是俄国南部乌克兰地区的民间音乐,因为这一地区被称为“小俄罗斯”,《第二交响曲》因此得名。


《第二交响曲》在圆号奏出的缓慢的引子的旋律中开始。这段旋律取材于俄罗斯民歌《沿着伏尔加母亲河而下》,另外一段取材于民歌的旋律出现在第四乐章,采用的是乌克兰民歌《仙鹤》的主旋律。


扬松斯指挥奥斯陆爱乐乐团演奏录制的《第二交响曲》,除去其在指挥柴科夫斯的作品中所持有的普遍的快速的处理手法之外,主要是第二乐章的演绎与众不同:第二乐章的慢板,他采用快速的演奏节奏。举个发烧友最常用的“对比”例子:柴科夫斯基的《第二交响曲》的录音版本中有一张由阿巴多指挥新爱乐乐团演奏的、被评论界给予极高评价的唱片(DG 431 604-2),此唱片中的第二乐章时间是7分8秒,而扬松斯的速度是6分39秒。





▲阿·伊·库因吉 《北方》




扬松斯在解释《第二交响曲》时,的确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他对于柴科夫斯基的交响乐的演绎不仅是体现在速度这一点上,更主要的是他对于作品的情感的处理,不是一味地围着忧郁伤感的旋律基调去刻意描绘人们通常认为的“作曲家的内心孤独感和悲凄的音乐语言,”而是跳出大家都在无意识地遵循的方针,在自己对作品的解释中注重发现和表现作品中的戏剧成分和隐藏着的欢愉情感,这一点在终曲的那种欢乐的勃勃生气、汹涌奔腾的激动浪潮中尽情舒展。





▲孙营 《秋风》




这张唱片还搭配有一首《意大利随想曲》。“随想曲”的录音相比起《第二交响曲》来,略有不足,铜管乐的音色依然再现了奥斯陆爱乐乐团的特点,但是弦乐组乐器的音响过于尖锐。 因为这两首作品不是一次录音搞定的,所以在音响的平衡上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马里斯 · 杨松斯指挥奥斯陆爱乐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Op. 45






END



往期精彩

【大师访谈】

◉  独家专访|对话米沙·纳米诺夫斯基

◉ 【独家专访】  与指挥家Dr. Alan Mills谈指挥

◉ 【独家专访】  与赵阳明天一起探索即兴演奏

◉  演奏家揭秘大提琴

◉  探知新音乐|“乐迷心窍”独家专访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方义嘉


【名碟欣赏】

◉ CHANDOS 发烧名盘(1)

◉ 名碟推荐 | 伯恩斯坦版《安魂曲》

◉ 俄罗斯音乐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 小菜一碟的四重奏




此文原创作者曾伟系【乐迷心窍】原创组成员 

文中部分图片与音视频源自网络

感谢原版权所有单位

如需转载请联系【乐迷心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