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狄亚与秦香莲

韩晓波 乐迷心窍 2022-05-02




【乐迷心窍】讲座


主题:美狄亚与秦香莲

主讲人:天津音乐学院 艺术管理系 韩晓波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19日 20:00

地点:【乐迷心窍研讨群】



主讲人简介

韩晓波,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教授,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尤擅音乐评论和戏剧影视评论。原天津日报高级编辑、每日新报评论部主任、首席评论员。现兼任天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健康传播学院客座教授、专业硕士导师。精于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霍夫曼斯塔尔的歌剧研究,是天津音乐学院歌剧创作与推广研究中心骨干成员,也是天津市政府“高端演出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出版有《韩晓波艺术评论集》(2011年)、《韩晓波新闻评论集》(2010年)、《凝固乐章——经典激光唱片点评》(1997年)、《卖掉文章买音乐》(1997年)等多部著作。





▲美狄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y01354x1goy

▲《美狄亚》(玛丽亚·卡拉斯)




必须承认,聊这个题目,是某一天我灵机一动偶然想到的。来自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狄亚,与来自中国北宋时期民间故事的秦香莲,这两个在东西方分别堪称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唯一的可比之处,就在于她们都是“怨妇”的典型。除此之外,都是不同之处。




然而,我紧接着就想到:从这两个被丈夫抛弃的妇女身上,尤其是她们如何处理自己的遭遇,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时,所采取的不同的方式,这里边深刻地揭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另外,就是东西方的戏剧艺术家们,各自都对这个题材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作品显得精彩纷呈,也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靓丽风景。



专辑分享


 《美狄亚》 

 CHERUBINI : Medea 

卡拉斯演唱






关于美狄亚的作品我们后边会详细讨论,而对于秦香莲,我们除了知道著名的京剧《秦香莲》或《铡美案》之外,至少还有评剧、豫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乃至南方江浙一带的越剧等,都有移植剧目在上演,而且它们都是本剧种的经典剧目。更有甚者,我们天津的剧作家刘连群先生,前几年还创作了一个全新的同题材剧目叫《香莲案》,是完全从另一个视角来表现这个老故事,对秦香莲、陈世美、包拯、韩琪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着更为细致和深刻的挖掘与表现。此剧一经上演,立即大受欢迎。这个案例就有一点我们在研究西方歌剧时经常见到的那种意思,就是同一个题材,被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解读,就像我们上次聊到的奥菲欧的故事,以及这次要聊的美狄亚的故事一样。



专辑分享


 《美狄亚》 

 CHERUBINI : Medea 

卡拉斯演唱







如果说美狄亚和秦香莲的相似之处主要是“怨妇”这一点的话,那她们各自的丈夫,伊阿宋和陈世美,似乎相同之处更多些:他们都是靠一种“业绩”来实现成功上位的,伊阿宋是靠夺取了金羊毛,陈世美是通过考上了状元;两个人都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赏识,伊阿宋是被柯林斯的国王,陈世美是被大宋朝的皇帝;两个人都获得了公主的青睐,从而喜新厌旧,决心抛妻弃子。



▲意大利作曲家卡瓦利



那么,我们今天要谈的第一部歌剧,名字就叫《伊阿宋》(Giasone),它是由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卡瓦利(Pietro Francesco Cavalli,1602-1676)所作,1648年1月首演于威尼斯。关于卡瓦利这位作曲家,我们现在可能最熟悉的是他的歌剧《卡丽斯托》,也就是天上的大熊星座,卡丽斯托是个美女,她和宙斯生了个儿子,被赫拉所嫉妒,被变成了熊,宙斯为了防止她被自己的儿子误伤,就把她儿子变成了小熊星座,所以天文学上就有“大熊围着小熊转”,也就是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转。其实在历史上,《伊阿宋》取得的成绩比《卡丽斯托》要好得多,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十七世纪最受欢迎的那么两三部歌剧之一。卡瓦利对于歌剧的推动作用,比如说运用宣叙调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用咏叹调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种套路,据研究就是从这部《伊阿宋》开始明确起来的。这种打法有点像京剧里的西皮二黄的分工,西皮多用于推动剧情,二黄、反二黄多用于抒发情感。




这个戏的剧情,主要写的是伊阿宋在取得金羊毛的那段时间的事情,当时他是有未婚妻的,后认识了美狄亚,对美狄亚一见钟情,而且还派了自己的家将去杀前女友(这剧情有点像《秦香莲》里边陈世美派韩琪去杀秦香莲母子),但家将却差点把美狄亚杀了。也就是说,在此剧中,美狄亚本身是个小三,不像其他几个剧,她是受害者,而且最后还是个大团圆的结局,中间穿插了很多喜剧元素,造成不少的人物错位——西方戏剧当中,喜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套路就是“黑灯瞎火摸错门儿”嘛。这已经完全把欧里庇得斯的经典悲剧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大家也可以看出来,伊阿宋的喜新厌旧属于屡教不改的那种。



▲法国作曲家马克-安托尼·夏庞蒂埃



第二个戏,是我们上次提到过的,也是巴洛克时期的,但是法国作曲家,马克-安托尼·夏庞蒂埃(Marc-Antoine Charpentier,1643-1704),他曾经写过一个《奥菲欧在地狱中》,现在他又写了一个《美狄亚》,1693年12月首演于巴黎。这个戏的脚本作者,不是一般人,是法国著名的剧作家高乃依,大家可能知道他最有名的剧本是根据西班牙史诗所写的《熙德》。这个戏的剧情和上一部《伊阿宋》不一样,它是从美狄亚和伊阿宋结婚以后来开始的。他俩一结婚就密谋要杀害塞萨莉国王并取而代之,不过计划败露就只能逃往柯林斯国。在这个国家,伊阿宋又爱上了这个国王的女儿,也就是克蕾莎公主。而克蕾莎公主本来也是有未婚夫的,还是另一个地方(亚尔古)的王子,叫奥龙特。于是,就形成一个四角恋的戏剧结构,美狄亚——伊阿宋——克蕾莎——奥龙特。这里边还加入了一条线,就是柯林斯的国王克瑞翁,他希望利用美狄亚的法术和奥龙特的武力,保卫自己的国家不受塞萨利国的攻击。等于在四角恋矛盾之外,又增加了一组国与国之间的斗争矛盾。这么复杂的剧情,主要是为了投路易十四的喜好,这个戏就是法国宫廷的委约之作。这部戏的音乐,比起上一部来,有着更大的感情起伏,更加多变的管弦乐色彩,用于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比如它的低音线条,大量使用半音音阶和不和谐音,这在后来虽然不算什么,但在当时还是引起了很多的反对声音,主要是来自吕利的信徒们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法国音乐在向意大利音乐投降。



▲意大利作曲家凯鲁比尼



第三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凯鲁比尼(Maria Luigi Carlo Zenobio Salvatore Cherubini,1760年9月8日-1842年3月15日)的《美狄亚》了,1797年首演于巴黎。它原来是有道白的,直到1855年,才有其他的作曲家把道白改成了宣叙调。我比较了一下,感觉这个《美狄亚》基本上可算是剧情最为简洁干净的一个了,它完全是按照我们所普遍接受的剧情线索来安排的,即负心汉伊阿宋喜新厌旧要娶柯林斯公主,美狄亚好方相劝无效,遂以有毒婚纱毒死新娘,又杀死了自己和伊阿宋所生的两个小孩子,最后美狄亚自己也葬身于神庙火海中,除此之外没有加上其他许多旁枝脉络,把戏剧的表现力集中在美狄亚这个主要角色当中了。倒是非常符合江青和姚文元他们提出的“三突出”原则。我看了看大家提出的问题主要也都是集中在这戏的,这些问题提得很好,促使我进行了不少思考,我会尝试着回答其中一些。



专辑分享


  歌剧《美狄亚》 

 CHERUBINI, L.: Medea [Opera] 

卡拉斯演唱







比如,有人问,从题材而言,它们反映的社会和家庭问题是否是当时时代的一个缩影?我觉得不仅仅是当时时代的缩影,而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缩影。这正是因为这种题材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才使它们长久不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a0744vsce93

▲凯鲁比尼《美狄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院)



再比如,有人提出,美狄亚相比秦香莲,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报复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要比后者“凶狠”甚至“恶毒”得多,还问是不是这些剧作有赞美妇女们对负心男人的反抗精神之意?我觉得,美狄亚和秦香莲的不同之处,恰恰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在男女关系上的差异性。而且,就西方本身而言,还存在两重性,以古希腊的价值观来看,美狄亚式的报复不但是合乎道德的,而且是值得同情和赞美的,但是如果放在以基督教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中,这就完全不是高尚的了,基督教主张以原谅和宽恕来对待迫害,把对恶的惩罚委托给上帝和来世,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念,在文艺复兴之后很奇怪地融合为一体了。



再反观中国,秦香莲的处理方式首先是苦求和劝解,这和西方的差异不大,但后边就不同了,她先是找老丞相王延龄想办法,无效,且完全绝望之后,她想的办法是找官府,找清官大老爷,为自己做主,遇到皇权的阻隔之后,再用道德标准去压制包拯,最终使包拯选择宁可犯上也要遵从正义。老实说,我觉得中华文明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比西方文明要成熟,反而更接近现代文明社会的规范。





从作曲家凯鲁比诺的影响力而言,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及他主要的工作地点法国,影响反而不如在德国更大,评价也更高。我们知道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奥德里奥》,在很多方面和凯鲁比尼的创作有相通之处,尤其是他们在戏剧中对善与恶、黑暗与光明的态度。贝多芬甚至认为凯鲁比尼是当时唯一可与自己比肩的作曲家。比贝多芬稍晚的德国作曲家韦伯,也说过凯鲁比尼给了自己很多的创作灵感,我们可以从《自由射手》以及《优兰蒂》等歌剧中感觉到。至于瓦格纳,更是明确地认为,凯鲁比尼在歌剧方面的成就超过歌剧改革者格鲁克,更不用提梅耶贝尔了。



专辑分享


 卡拉斯《美狄亚》专辑 

 Maria Callas: Medea 

卡拉斯演唱








我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的不是由于语言问题,而是审美趣味。凯鲁比尼本身虽是一个古典主义的作曲家,但是很明显地开始走向了浪漫主义的方向,尤其是在配器手法方面,我不是研究配器法的专家,在这方面没有多少置喙之处,但只要常听歌剧,就会发现,较之以前的歌剧,凯鲁比尼的管弦乐手法显然更细致和新颖,而且更富于戏剧性,人物角色甚至是现实主义的。我们知道,歌剧是从古典主义进化到浪漫主义,又从浪漫主义中分化出一个真实主义,真实主义就对应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凯鲁比尼身为古典主义作曲家(他本身是受格鲁克影响的),本身又是浪漫主义歌剧之父,还是现实主义或真实主义之祖父。



▲卡拉斯扮演美狄亚



说到凯鲁比尼的《美狄亚》,就不能不提到伟大的歌唱家卡拉斯。卡拉斯一生扮演过一百多个歌剧角色,如果要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我倾向于选这个美狄亚。我手里有她两个录音版本,都是和斯卡拉剧院合作的,一个是1953年由当时还年轻的指挥大师伯恩斯坦执棒的,另一个是1957年由老指挥家赛拉芬指挥的,1957年这个版还有另一位女高音大师斯柯托来配戏,演唱女仆奈丽丝。两个版本我都非常喜欢,难分伯仲。




▲德国作曲家约翰·迈尔



比凯鲁比尼稍晚一些,还有约翰·迈尔(Johann(es) Simon Mayr,1763-1845)所写的《美狄亚在科林托》,1813年首演于那不勒斯。迈尔是一位德国作曲家,是多尼采蒂的老师,一生写有75部歌剧,他的历史地位有些被低估的嫌疑,事实上他是歌剧从当初那种意大利式的正歌剧过渡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歌剧的一个关键性人物。他写的《美狄亚在柯林托》,从脚本剧情角度来说可能是最接近欧里庇得斯那个著名剧本的一个了,结局是美狄亚逃走,而不是自焚或者大团圆。



▲《美狄亚在科林托》CD封面




此外,德国现代作曲家阿尔伯特·雷曼(Albert Reimann,1936——),他基本上属于表现主义的流派,也写作一部歌剧《美狄亚》,不过我对此剧几乎一无所知,还希望得到方家的指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m0524mh00sc

▲河北梆子《美狄亚》选段 彭蕙蘅演唱


除了这些歌剧之外,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剧目,就是河北梆子《美狄亚》。此剧曾经去希腊等欧洲五国巡演,当时还是很轰动的。我看过一些此剧的片断,说老实话,比大多数河北梆子传统戏好听多了。河北梆子这个剧种,它的强项是表现那些激越强烈的感情,弱项是表达细腻深刻的感情,所谓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嘛。这部戏克服了大多数河北梆子那种唱词比较直白、唱腔过于豪放的缺点,引进了许多新的唱腔元素,不管它是否成功,对于主创人员的这种探索求新的精神,我们都必须经予肯定。




要知道,我们的传统戏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创新,尤其是缺乏那种精雕细刻的创新,包括运用世界性的经典题材进行创作的新戏,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为此,我们要呼吁那些趣味比较保守的听众,应该抛弃成见,不要用固步自封来标榜自己所谓的“懂戏”,其实有时这恰恰反映了你的“不懂戏”。






▲旦角张君秋




▲谭富英▼裘盛戎


那么由此我就进一步想到,什么时候一旦有西方的主流作曲家开始大量运用我们中国的传统题材,比如“秦香莲”,来进行歌剧、舞剧、音乐剧之类的创作,那大概就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差不多就实现了。仅有一个《图兰朵》不行,仅有一个《尼克松在中国》也不行,只有《赵氏孤儿》被西方所熟悉也是不够的,还应该让他们像我们中国人熟悉美狄亚一样才行。



▲李多奎



▲马连良▼马富禄



最后我们说说《秦香莲》的演出版本。最经典的一个是1958年的一套广播录音,由张君秋扮演秦香莲,谭富英扮演陈世美,裘盛戎扮演包拯,马连良扮演王延龄,李多奎扮演老国太,连开客店的都由名丑马富禄扮演,可谓是超级豪华阵容。其次,是一个电影版,阵容基本与上述相同,只是谭富英当时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出演,而是由当时的新秀马长礼扮演陈世美,马长礼本是马派老生,但也融合了谭派的一些艺术特点。在此电影中扮演韩琪的,则是谭富英之子谭元寿,他后来在《沙家浜》中扮演郭建光,大红大紫,直到今日。




END



往期精彩

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音乐之神|漫谈歌剧中的《奥菲欧与优丽狄西》|  专访:姜万通教授谈《戏韵》【乐迷心窍】一岁了   |   尘埃散后深度反思   |   周海宏 | 全程导赏歌剧《山海经·奔月》的赏析音乐会   |   赫尔穆特·瓦尔哈 | 传奇的管风琴大师   |   访歌剧《山海经·奔月》作曲家宝玉和编剧周海宏   |  独家专访|对话米沙·纳米诺夫斯基  |  【专访】  与赵阳明天一起探索即兴演奏  |  【专访】演奏家舞台背后的故事  |  【专访】  与指挥家Dr. Alan Mills谈指挥  |  演奏家揭秘大提琴  |  独家专访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方义嘉  |  阳光大女孩妮寇拉·本内德蒂  |  全面解读 2019 BBC卡迪夫世界歌手大赛  |  完整视频 | 意大利“神奇小小提琴手”大赛决赛  |  拉斐拉·葛罗美斯 | 大提琴界的璀璨之星  





 您 的 赞 赏 是 ▼

乐迷心窍

前进的动力





▼ 感 谢 大 家 关 注 ▼

乐迷心窍

享受音乐  享受人生



文中部分图片和音视频源自网络

本文由【乐迷心窍】欧鸥编辑

感谢原版权所有单位

如需转载请联系【乐迷心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