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给孩子讲神话,究竟在讲什么?
童行的许多爸爸妈妈在给孩子的阅读选材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疑问。
——“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故事,可奶奶总给她讲一些古人编造的神话故事,里面逻辑不符合常理的地方特别多。总给孩子讲这样的故事好吗?会不会误导呢?”
——“是不是应该多给孩子看历史验证过的故事,或者科普类的?不然我怕孩子这么小,搞不清楚虚构和现实。”
——“总觉得给孩子讲神话故事没什么意义似的,讲完就完了,听个乐子,没什么用。”
各位爸爸妈妈,如果一个阅读者这么去理解神话,那么神话里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就基本接收部到了。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好好说一说:经典神话有哪些意义非凡的价值,如何正确“打开经典神话”,从而起到丰富孩子的视野和思维的作用。
千万不要以为,神话故事就是民间随便编造的故事,随便读读就可以了。给孩子阅读经典,神话可以说是众多经典阅读材料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种,因为越过神话故事或者传说本身去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分析思考编写它的人头脑中的想法,这个过程的帮助,将是远远大于故事本身的;是非常有助于拓宽视野、锻炼思维能力的。
那么,我们给孩子讲神话的时候,究竟在讲什么?
神话是人类发展初级阶段认知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从需求层次看,当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非常渴求心理的安全感。所以,非常想了解认识世界,并用自己的认知来解释这个世界,让自己对世界有所掌控。
尤其是面对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水火这些既能既能孕育生命又能带来灾害的强大的能量面前,人们开始思索建构关于世界的理论:世界万物究竟怎么回事?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又应该是怎么回事?于是,便有了神话角度的解释。
孩子是人一生的发展初级阶段,与人类发展初级阶段有着极其接近的相似性,需要充分利用感觉、想象来解释和理解世界,唯有如此,孩子才真正成为孩子。
虽然处在现代的、成年的我们,早已不再依赖这种解释来理解世界了,但神话对于我们的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它是否正确合理的解释了世界,而是在于它反映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思想对比现今我们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神话是一种某种程度上来说,顺应孩子思维方式的阅读材料。通过对神话本身的分析,也是对孩子的一次思维升级。
结合历史背景、跨越中西去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拆解去研究、讨论:
这个神话故事是什么时代发生的?
是什么人讲的?
为什么这么讲?
为什么会流传至今?
关于这个故事的每个版本是哪里不同?
这个故事里哪些可能是真实的,哪些可能是虚构的?如何求证?
前面5项,爸爸妈妈都可以带着孩子在家里进行阅读之后的讨论,最后一项的前半句,孩子通过猜想也可以说上来许多,但是后半句“如何求证“就是一门学问了。
如何求证一个神话故事的真假呢?很多人可能会说:当然是无从求证啊!那么无从求证,就应该干脆不求证了吗?
虽然我们不一定能求证到最准确的结果,但是求证的过程绝对是有意义的。就像考古学的工作,也是在不断根据事实推断的过程中接近真相。在这个接近真相的过程中,我们所用到的方法论是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的。
郝景芳创立的童行学院主张 “探究式学习”,即非灌输式去讲解知识,让孩子不必死记硬背,用理解知识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消化内容、锻炼思维。
下面以郝景芳亲自撰写的《大禹治水》分析精读课为例,向爸爸妈妈展示——神话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就像大禹治水的故事,民间就有着很多种不同的版本。有的甚至把大禹说成了天神的儿子。这在我们听来就知道,大概率是前人对禹的美化罢了。但是那场大洪水是不是真的呢?要想探究这件事,我们可以对比很多不同地方的神话,看看有没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例如,我们可以去找找,还有没有其他神话中,记载着类似讲大洪水的故事呢?我们会发现,还真的有,而且还不止一个故事呢!
比如诺亚方舟的故事就来自一个与洪水有关的神话传说,出自西方基督教的《圣经》。故事说,这个世界原本是上帝创造。但有一天,上帝认为人类罪恶,想把人类毁灭,但是他看诺亚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就指示诺亚,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把他的妻子、孩子,还有各种动物都带上方舟,并且叮嘱他:“每种动物都必须同时带上雄性和雌性噢,这样才可以生出后代,不至于灭绝。”
在诺亚方舟建好后,他和妻子、儿子带着各种动物登上了方舟。地球上接连下了整整四十天暴雨,雨水越积越多,把世界上最高的山都淹没了,所有人和陆地上的动物都淹死了,多亏诺亚方舟保留了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才有了后来的人类。
诺亚方舟最早来自更古老的苏美尔文明。而且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很多民族和国家的神话里都听到过大洪水的故事,包括南美洲、北欧芬兰、印度地区、中东地区的神话里,都有洪水故事。
光有其他神话故事的佐证还不足以论证它的真实性,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可以继续深化探究的办法呢?可不可以从地理知识和考古的方式入手来探究呢?
实际上,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曾经想从地球的海洋里、高山上找到一些证据,证明远古时期发生过巨大的洪水。可是这已经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后来的土地早已经盖上了房子,该怎么寻找这么久远的证据呢?
就在前几年,科学家在中国的黄河上游,似乎找到了一些重要证据。这些证据和堰塞湖有关。
关于堰塞湖的实验,我们在家里其实就可以带着孩子做:把洗手池的盖子堵上,在水池里积水,如果水龙头的水一直不停,水池满了会怎样?孩子会回答:水就会流出来……流一地全是水。
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没错,河流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河流的某个地方堵住,那也会让水流堵塞起来,形成一个大湖,就像家里的洗手池一样,叫堰塞湖。堵得越高,水就积得越多,力量很大,总有一天会倾泻而下,能把下游的所有房子冲毁。
考古学家发现,在黄河上游的地方,3900多年前可能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大湖。这是因为一次严重的山体滑坡,把黄河给堵住了。这一堵啊就是大半年那么久。这个湖的水面高度比黄河高出差不多200米,也就是接近50层楼的高度。
我们可以让孩子想象一下,50层楼高的水啊,那是什么景象呢?如果家住5楼,那么堰塞湖等等高度就是你家离地面高度的十倍呢!
黄河水越堵越高,最后终于漫出去,爆发了难以想象的大洪水。有的考古学家就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大禹治理的那场洪水呢。
当然,科学家们都没有亲眼看见这场大灾难,只是从黄河上游的一些泥土证据,还有一个毁掉的村庄的证据,推测了这场灾难。也有些人不相信这个发现。现在这还是个谜,未来还需要更多考古发现来告诉我们真相。
考古学,能够给我们最直接的证据,告诉我们神话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中国的历史很悠久,记载了成千上万好听的故事,现在考古学家们正在一一寻找证据。
我们前面说过,传说中大禹的儿子启,是中国夏朝的开国之王,夏朝是我们中国第一个王朝。于是考古学家一直很积极寻找夏朝的遗迹。可惜,到现在考古学家还没找到夏朝的遗址,只找到了夏之后的一个王朝——商的遗址。这是不是说明夏朝不存在呢?不一定,也许只是在等我们去发现了。
古代的很多事都没有定论,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更是成为国际前沿和热点。我们不是要把神话当成死的东西让孩子背下来,而是当作民族流传的文化经典和值得后人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课题,这样神话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才是活的,我们对民族的理解和传承才是不断深入的。
这里为大家送上一节试听课:神话 | 古人为什么喜欢讲故事?👇
点击↑听樱桃舰长讲文学
如果想了解更多,不妨加入童行学院的年度大课,收听“中国”这一主题吧!我们会带着孩子了解更多阅读经典故事时可以使用的思维方式,探究“故事之外”的意义;了解很多看似离他们很远,但实则很近的东西。
每节音频课程后面,还配有贴心的思维引导卡,方便亲子回顾课程中隐含的知识和思维要点。
用巧妙的引导,一层一层抽丝剥茧般地给孩子解开事物背后的真相;拒绝竹筒倒豆子般的知识灌输,是童行学院区别于其他科普讲述方式的基本原则。
除了中国主题,童行学院还有另外24个科学人文主题,逐步扩大孩子的认知:人类、人体、食物、衣服、地球、太阳、宇宙、看见、听见、文字、艺术、汽车、航海、飞行、森林、沙漠、极地、天空、建筑、城市、时间、进化、文明、未来。
从【我是谁】、【我在哪里】到【我如何认识世界】、【世界什么样】、【世界的过去与未来】,用500节精彩的引导课程逐步带领孩子扩大认知、提升思维,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兴趣。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行学院,现在就走进通识学院的大门,给孩子不一样的“通识素质教育吧”!
长按扫码订阅收听
孩子都喜欢的通识课程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童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