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字差错案例

出版产品质检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1-12-26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不规范字以及多字、漏字、倒字等。

错别字是文字差错中最主要的问题,多数与字音、字形、字义有关。

不规范字指误用繁体字、异体字、俗字和旧字形等。

音同或音近

错例1


① 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以志于学。

② 刺的寒风不时向我袭来。

【简析】 

“股”(ɡǔ指大腿,“刺股”是刺大腿。战国人苏秦夜间苦读,曾锥刺大腿,以驱走困意。

“骨”(ɡǔ)是骨头,“刺骨”是寒气入骨的意思,形容极冷。

本例中①的“骨”应为“股”,②的“股”应为“骨”

错例2


① 王羲之原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 落花狼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③ 这是我们的先人面对无奈的人生命运的一种心理慰

【简析】 

“籍”()指籍贯,如:祖籍、原籍、寄籍。

“藉”读jí时,指践踏、欺凌。“狼藉”形容散乱错杂,如:杯盘狼藉;也用来比喻行为不检,名声不好,如:声名狼藉。

“藉”读jiè时,指垫在下面的东西,如:草藉。又指坐卧其上,如:枕藉。还指安慰,如:慰藉。

“藉”也是“借”的繁体字,指凭借,依靠,如:借助。又指假托,如:借故。借东西的“借”没有繁体,古今都写作“借”。

本例中①的“藉”应为“籍”,②③的“籍”应为“藉”


字形相近

错例1


① 四月卯,大赦天下。

② 元初元年十月癸,郡国三冬雷。

③ 读着来信,他热泪盈眶,不能自

【简析】 

“己”()的第三画不出头。干支纪年,“己”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第六位。

“巳”()的第三画出头并封口。干支纪年,“巳”是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第六位。

“已”()的第三画出头但不封口。意思是停止,如:争论不已。

为区分“己、已、巳”三字,可记住:开口己,半口已,闭口巳。

本例中①的“已”应为“己”,②的“己”应为“巳”,③的“己”应为“已”

错例2


① 针可以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运动损伤等。

② 严嵩久握重权,手可热。

【简析】 

“灸”(jiǔ)是形声字,上面的“久”表音,下面的“火”表意。指灼烧,一般指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如:艾灸、针灸。

“炙”(zhì)是会意字,上面的“”是“肉”的变形,下面用“火”指烧烤,也指烤肉。

本例中①的“炙”应为“灸”,②的“灸”应为“炙”


形近音同

错例1


① 他当了二十多年的房。

② 在夜晚撑篷露营既简单又有趣。

【简析】 

“帐”(zhànɡ)是形声字,“长”表音,“巾”(包裹、覆盖用的纺织品表意。“帐”指用布、纱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如:帐篷、蚊帐。

“账”(zhànɡ)是形声字,“长”表音,“贝”(古代贝壳做的货币)表意。“账”指账目和账簿,也指债务,如:算账、欠账。

本例中①的“帐”应为“账”,②的“账”应为“帐”


繁简字对应

错例1


將軍英明神武,用兵如神,此次出,定能一戰成功,立不世功勛。

【简析】 

“征”指远行、长行,如:征途、征程、征帆、长征、远征。又指征伐、征戍,如:征服、征战、征讨、出征。在繁体字文本中,以上意义应用“征”。

“徵()”指召集、征聘,如:征兵。也指寻访、募集,如:征集、征文、征婚、征求。又指迹象,如:征候、征兆、特征、象征。还指证明、证验,如:信而有征、有文献可征。另指征用,如:征税、征地。表示以上意义的“徵”现在简化为“征”。

此外,“徵”读zhǐ时,表示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四个音级,不能简化为“征”。

本例中的“徵”应为“征”

错例2


恨殺六軍跋扈,生逼得君分離,奇變驚天壤。

【简析】 

“后”和“後”原是不同的字,汉字简化时,用“后”代了“後”。

“后”指“君主”“帝王”,如:后稷、后羿。也指帝王的妻子,如:后妃、皇后、太后。“後”用于先后、前后、后代等。在繁体文本中,“后”仍用“后”,不转为“後”。

本例中的“後”应为“后”


使用不规范字指误用繁体字、异体字、俗字和旧字形等。

误用异体字

异体字是对正体字而言的,是指音义全同、记词职能完全一样,仅字形不同,在任何语境下都能互相替代而不影响表达意义的一组字。1955年12月发布的《关于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联合通知》中指出:“从实施日起,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内的异体字。但翻印古书须用原文原字的,可作例外。”该《通知》明确了异体字属于“不规范的字”的范围,在通用层面上书写现代汉语文本时,不能使用。

错例1


① 他用土给我做了一幅立体地图。

② 脓血着衣服,脱衣时就像剥了一层皮下来。

【简析】 

“黏”(nián)是形容词,意为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如:黏土、黏液、黏稠、黏膜、黏合、黏附、黏糊糊。

“粘”读nián时,只作为姓氏用字。读zhān时,为动词,指黏的东西附着在物体上或者互相连接,如:脓血粘着衣服、粘连;也指用黏的东西使物件连接起来,如:粘信封、粘贴。

本例中①的“粘”应为“黏”,②的“黏”应为“粘”

注意

  • 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黏”是“粘”(nián)的异体字。

  • 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入“黏”,承担“粘”(nián)的意义。

  • 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仍收入“黏”,为规范字。

错例2


大象在过深水的时候,会用鼻子潜水。

【简析】 

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蹚”作为“趟”(tānɡ)的异体字。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将“蹚”作为规范字恢复使用,用于“蹚水”“蹚地”,不再作为“趟”(tānɡ)的异体字。“趟”取消“tānɡ”音,不再表示“蹚”的意思。

本例中的“趟”应为“蹚”


误用俗字

错例1


长江两岸,蓼花盛开,柚飘香。

【简析】 

“桔”和“橘”是两个不同的字。“桔”(jié)一般不单用,由它组成的复词有“桔槔”(一种汲水工具)和“桔梗”(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橘”指橘树,果实橘子为常见水果。

”“二字不能通用。

本例中的“桔”应为“橘”


为了帮助图书出版从业人员更好地做好编校和质检工作,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组织编写了《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本文即摘编自该书。

识别二维码可购买

  • 该书以《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办法》为线索,选取编校差错典型案例,归纳差错类型,分析差错原因,提出修改意见。

  • 共选案例640个,覆盖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文字,语词,科技名词,语法,标点符号,汉语拼音,量和单位、数字用法,插图、表格,解题,辅文,知识性共12类差错类型。

  • 书后附有“图书编校质量检查主要依据”。

  • 本文节选自法律法规部分。



往期回顾


涉及党政机构名称、国家秘密的编校差错案例

精选编校差错案例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即将出版


辞源

教师工具书

学生工具书

新书

中国辞书学会

佳文摘选

语言天地

书单

博士姐姐小课堂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