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儒敏 | 我的读书生活

温儒敏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1-12-26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2019年5月17日,“语文教育与读书”热点问题研讨会暨《温儒敏谈读书》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

扫码可观看直播


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守正创新,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倡导语文教学要以“读书为要”。面对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平衡有限的课时、考试和读书之间的关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做到“读书为要”?《温儒敏谈读书》收录了解答上述问题的重要文章,回答了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读的问题。


今节选书中的附录《我的读书生活》,以飨读者。



我的读书生活



文 | 温儒敏


在同代人中,我的经历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回想一下,有两点对我后来是有些影响的。


一是读书比较杂。我196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二年级就碰上“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但也有“逍遥派”的缝隙,加上曾有两年我到天安门历史博物馆参加“毛主席去安源”展览工作,闲来无事,便杂览群书,古今中外文史政经抓到就读。“文化大革命”毁灭文化,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个人阅读思考的空间。那时整理出版了“二十四史”,同步翻译了许多西方流行的作品,说是内部发行,可是都能找来看。像《麦田守望者》《多雪的冬天》《带星星的火车票》《第三帝国的灭亡》《拿破仑传》《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政治经济学》等,都读过了。马恩四卷集、“别车杜”、《论语》《孟子》《左传》《史记》《世说新语》《红楼梦》,等等,也读过不止一遍。这种阅读目的性不强,不是为了上课拿学分,是“漫羡而无所归心”的“杂览”。阅读面广,有利于了解人情物理,知人论世。这种习惯延续到后来上研究生,有了专业指向了,但读书仍然很杂,数量也大。我的很多题目与研究冲动都来自这些“杂览”。


第二点是在基层待过,吃过苦。我1969年毕业,因“备战备荒”和清理阶级队伍,拖到1970年夏天才分配工作。那时都是往“三线”、农场、基层分配,我是广东人,就分到韶关。韶关在粤北,是“小三线”,一年就分去了800多大学生。我被留在韶关地委办公室当秘书,常下乡下厂,韶关十六个县的大多数公社大队,都跑遍了。还在英德蹲点半年多,住在农民家里,等于当生产队长,要组织农民参加当时的各种运动,耙田、插秧什么活儿都干过,对“国情”和“民情”有切身体验。如今我在北京生活几十年了,一到变天,本能地就会惦念乡亲是否受灾。这种人生历练,打破了我的知识分子空想。我知道在中国做成一件事会有多难,知道某些“可爱”的设想落实到社会生活中就可能是“不可行”的。这种生活经验会消解我的知识分子的偏至,碰到实际问题就会“调和”一点,或者反躬自问,怀疑自己的角色定位可能遮蔽了什么。我们那一代学者不是“三门干部”(即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如果说有优势,那就是人生历练多一些,学问与人生的联系紧密,不是两张皮。


在那个革命气息较浓的时代,按说我在机关也可以发展,后来为什么又转行做学问?


我在机关当秘书,接触领导多,写东西快,受重视,如果走仕途,可能是会有些前景的。但我喜安静,不爱交往,自觉不适应官场,还是想做点“自由职业”工作。当然,我太太是北京人,她也希望我回北京。于是到1978年,有一天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恢复高考和研究生制度的消息,就决定报考北京的研究生了。也谈不上“转行”,我们那一代很多人都这样,在农村基层待过,后来参加高考或考研,改变命运。


我是恢复高考与研究生制度之后的第一届研究生。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思想解放,各种思潮汹涌,校园文化空前活跃,我们读研究生,比较宽心,也比较静心,那是非常难得的一心问学的好时光。课不多,不用攒学分,不用考虑在什么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就是自己看书,寻找各自的兴趣点与可能的发展方位。老师要求我们读书,熟悉基本作品和史料,对现代文学史轮廓有大致的了解。也没有指定书目,现代文学大部分作家的代表作以及相关评论,都要广泛涉猎。我们把王瑶《文学史》注释中列举的许多作品当作书目抄下来,一本一本地看。那时研究生享受老师的待遇,可以直接进入图书馆的书库,一借就几十本。研究生阶段我的读书量很大,浏览与精读结合,起码看过一千多种书。许多书虽然只是过过眼,有个大致了解,但也就感受了文学史氛围。书读得多了,旧期刊翻阅多了,历史感和分寸感就逐步形成了。


除了写读书报告,每个月还有一次“小班讲习”,由一位同学主讲某个课题,大家围绕所讲内容展开讨论,然后老师评讲总结,看有没有问题意识,以及材料是否足以支持论点,等等。这种“集体会诊”的办法,教会我们如何找题目、写文章,逐步发现适合自己的治学理路。记得当时钱理群讲过周作人、胡风和路翎,吴福辉讲过张天翼与沙汀,凌宇讲过沈从文和抒情小说,赵园讲过俄罗斯文学与中国,陈山讲过新月派,我讲过郁达夫与老舍,等等。后来每位报告者都根据讲习写出论文发表,各人的学术发展,可以从当初的“小班讲习”中找到源头。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政治运动不断,“土改”呀,“四清”呀,“文化大革命”呀,等等,大学很少能有完整学完的。到现在,自由度大了,可是物欲膨胀,竞争加剧,干扰也不比以前少。倒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是能够比较静心学习的难得的时期,我们幸运赶上了。应当说,研究生三年加上后来做博士论文的几年,是很专心问学的,为我后来的学术发展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我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后来读博,都是师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王瑶先生。我们上研究生时王先生才65岁,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但感觉他是“老先生”了,特别敬畏。1978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第一次在未名湖畔镜春园寓所见到王先生,他不爱主动搭话,不客套,但很真实。有传说学生见到王先生害怕,屁股只坐半个椅子。我虽不至于如此,但也有被先生批评得下不来台的时候。记得有一回向先生请教关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的问题,我正在侃侃陈述自己的观点,他突然离开话题,“节外生枝”地问我《子夜》是写于哪一年,我一时语塞,支支吾吾地说是三十年代初。先生非常严厉地说,像这样的基本史实是不可模糊的,因为直接关系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这很难堪,但如同得了禅悟,懂得了文学史是史学的分支之一,材料的掌握和历史感的获得,是至关重要的。


后来师生熟悉了,我每十天半个月总到镜春园聆教。先生常常都是一个话题开始,接连转向其他多个话题,引经据典,天马行空,越说越投入,也越兴奋。他拿着烟斗不停地抽,连喘带咳,说话就是停不下来。先生不迂阔,有历经磨难的练达,谈学论道潇洒通脱,诙谐幽默,透露出人生的智慧,有时却也能感到一丝寂寞。我总看到先生在读报,大概也是保持生活的敏感吧,辅导学生时也喜欢联系现实,议论时政,品藻人物。先生是有些魏晋风度的,把学问做活了,可以知人论世,连类许多社会现象,可贵的是那种犀利的批判眼光。先生的名言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其意是知识分子总要有独特的功能。这种入世的和批判的精神,对我们做人、做学问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先生的指导表面上很随性自由,其实是讲究因材施教的。我上研究生第一年想找到一个切入点,就注意到郁达夫。那时这些领域研究刚刚起步,一切都要从头摸起,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把郁达夫所有作品都找来看,居然编写了一本20多万字的《郁达夫年谱》。这在当时是第一部郁达夫年谱。我的第一篇比较正式的学术论文《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也发表于王瑶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二辑)。研究郁达夫这个作家,连带也就熟悉了许多现代文学的史实。王先生对我这种注重第一手材料、注重文学史现象以及以点带面的治学方式,是肯定的。当《郁达夫年谱》打算在香港出版时,王先生还亲自写了序言。


硕士论文写作那时很看重选题,因为这是一种综合训练,可能预示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我对郁达夫比较熟悉了,打算就写郁达夫,可是王先生不同意。他看了我的一些读书笔记,认为我应当选鲁迅为题目。我说鲁迅研究多了,很难进入。王先生就说,鲁迅研究比较重要,而且难的课题只要有一点推进,也就是成绩,总比老是做熟悉又容易的题目要锻炼人。后来我就选择了《鲁迅的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做毕业论文。这个选题的确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对我后来的发展有开启的作用。研究生几年,我还先后发表过《试评〈怀旧〉》《外国文学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等多篇论文,在当时也算是前沿性的探讨,都和王先生的指导有关。那时我还对新兴的比较文学有兴趣,尝试做思潮研究。为了参加第一次全国比较文学研讨会,写过一篇《欧洲现实主义的传入与“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文章其实并不很好,但起步早些,王先生就鼓励为主,说是“还不错”。后来我在游弋寻找博士论文题目时,王先生就给我定了“现实主义思潮研究”这个题目。当时我和一些学者的这种探究,开启了八十年代思潮流派研究的先河。


(* 本文原系访谈,访问者是山东师范大学教师刘子凌,题为《学问与人生不是两张皮》,发表于《新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收入本书有删改。)


图书信息


《温儒敏谈读书》

温儒敏 著

 

识别二维码 即可购买



全书汇集作者谈读书和语文学习文章40余篇,分四部分:

一、语文教育与读书,谈语文教学与激发读书兴趣、学好语文与养成读书习惯、课堂教学与读书方法、语文课改与阅读素养、如何阅读经典等等。

二、通识教育与读书,谈通识教育中的读书、阅读书目和阅读素养。

三、网络时代与经典阅读,围绕网络时代的阅读现象分析经典阅读的价值。

四、名家名作导读,《乡土中国》等十余种名著名篇导读,提示阅读方法,揭示解读关键。全书所选文章大都短小、有趣、有料、实在,其中十多篇曾广为流传。

 

温儒敏,1946年生,广东紫金人。现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文学史的视野》、《温儒敏论语文教育》等。



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语文教育与读书 // 1

 

 3 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

 14 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从“吕叔湘之问”说起

40 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

48 不关注课外阅读,语文课就是“半截子”的

59 要让学生多读“闲书”

63 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

66 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

69 和中学生谈读书

83 部编本语文教材“专治”不读书

101 中学生如何读鲁迅

104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哈利·波特》

 

 通识教育与读书 // 111


113 为青年朋友介绍我喜欢的书

118 个性化阅读和浸润式学习

126 理科生的语文素养

130 大学语文不该讲成“高四语文”

135 通识教育的本义是什么?

143 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

148 读经典是“磨性子”,如同思想爬坡

153 阅读能否少点功利?

160 大学生经典阅读建议书目

 

网络时代与经典阅读 // 171

 

173 走出信息过量的焦虑

176 读书以养性

179 如何看待网络阅读

185 对经典的歪曲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

190 也说为何“死活读不下去”名著

194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197 不要笼统地讲继承传统文化

203 要有一块“自己的园地”

 

名家名作导读 // 211

 

213 读古诗五首:那不可重复之美

229 读《九章算术》:数学与语文的融合

235 读罗素《好的生活》:举重若轻讲哲学

239 读爱因斯坦《我的信仰》:智者纯净的内心

243 《红星照耀中国》魅力何在?

248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学术论作的文化底蕴

251 读鲁迅:认识其独特的价值

278 读鲁迅《朝花夕拾》:“思乡的蛊惑”

302 读鲁迅《伤逝》:在意那些被忽略的缝隙

308 读郭沫若《女神》:三步阅读法

313 读郁达夫:一种才情,一份率真

317 读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顺着“冥想”读出智性之美

320 读林庚《春天的心》:把“通感”调动起来

324 读穆旦《赞美》:在苦难面前扬起信念的旗帜

332 读张爱玲《金锁记》:工笔写实中有苍凉意味

336 读莫言:历史叙事的“野史化”与“重口味”


附录 // 345

347 我的读书生活


后记//359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往期回顾


王宁:在阅读中走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顾德希:植入健康的文化基因

辞源   教师工具书   学生工具书  

 新书   中国辞书学会  

佳文摘选   语言天地   书单  博士姐姐小课堂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