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刀锋切开的真实里,往往好坏参半

电子半月刊第39期 纽约一行诗刊 2023-04-22


苏格兰诗人罗伯特. 彭斯塑像 (纽约中央公园)/摄影:愚乐 

编者的话:无情的病毒将我们困在原地两年多,而四面八方飞来的诗作,引我的思绪去旅行,一幅幅熟悉或陌生的画面,让我在北美最寒冷的月份,感受到在远方跃动的诗意和精神的活力。诗坛老将非马(芝加哥)的 “情人节之后” ,把这个西方节日商品化的表象,和久经考验的真情的反差,轻松地压缩在七行短诗里,却足以促发对亘古话题新一轮的追问和讨论。读台湾诗人方明的散文诗“我看见岁月飞逝” ,我们似乎听见曾经的逐梦者,裹挟在现实和梦想,理性和情感日复一日的较量中,发出的声声叹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德语教授谢建文,清新的诗行满载温情,寸寸用心感受着他的城市,和那里的人们。本期作者还包括几位来自北美各地,笔力成熟的诗人。


◎  非 马  (双语诗)


情人节之后


清仓大贱卖

买一送一


你微微笑了

把电视广告关掉


我们的爱情无价

经久耐用

无需备品



AFTER VALENTINE'S DAY


CLEARANCE SALES 

BUY ONE GET ONE FREE


you smiled

and turned off the TV 


our love is priceless 

and wears well

no need for spares



管道的白日梦


大白天

它梦见自己

一伸腰一踢腿

便唰的一声蹦了起来

把满肚子污七八糟的

原油

            地沟油

阴沟水

            阳沟水。。。

统统泻光

               排净


然后幻化成

千千万万根

细致透明的管子

把每个人类的心房

都连接上

宇宙的提炼厂


然后舒一口大气

躺下去

继续做它的

白日梦



A PIPE DREAM


in the deep of day

a pipe

lets out a yell

jumps to its feet

drains and shakes off

all crude oil

and sewage sludge

before turning itself

into millions of tiny translucent tubes

that connect all human hearts

to the universal refinery


drawing a long breath

of relief

it lies down

and continues

its pipe dream


非马 (William Marr), 1936年生于台湾台中市,在原籍广东潮阳度过童年。威斯康辛大学核工博士。在美国阿冈国家研究所从事能源研究工作多年,1960年代开始写诗,1995年发表第一部英文诗集Autumn Window,至今已出版20多本中英文诗集, 3本散文集,及多种翻译诗文集。退休后专心写作及绘画。


摄影:谷凤



◎   方 明


我看见岁月飞逝


在恬谧的午后,我看见岁月飞逝,它穿过蓊郁的群峦,让艸林无意蔓爬成神话森林,溶入的鸟啁声声漫攀入更幽邃的山道。偶尔,它会逗停在梵钟濯洗的古刹,却留不住香柱飞散的灰烬。而不经意俯摸被潺潺溪流磋磨的石磊,是否无法感触亘古时光锤炼过的痕迹与凉意,仿佛只有倒影渐老的容颜被辗转倥偬而过的年轮发酵着。


在夜幕席卷的晚上,我看见岁月飞逝,它静息的噬吞你逆数的日子,不管在眩惑的彩灯里用情欲麻痹迭迷的灵魂,或安恬在亲情围筑成温馨的饭香里,当流行歌曲被时间的长廊哼传成怀旧的调子,你莫名的忧伤总会不定时自我放逐,纵使所有年轻时的筑梦落落实现也是一种悠悠的感叹,至于被生活瘫痪的各种失落之轮廓,只好留在心坎拌搅成无尽沉叹的涟漪。


在晨曦苏醒冰冷广场的早上,我看见岁月飞逝,阳光开始龟裂昨夜残剩感性的承诺,从赶赴课堂嗅探发霉的真理直到本能追索生存的谜题,当你成功招唤权力来投宿,又懂得冺笑满身茧生的爱恨情仇,我们被理性的昼日重复蹂躏腐植着,在精准的物欲交易里,我听到轮转时光的憾恨与唏嘘虚无的结局。

  

方明台湾大学经济系, 巴黎大学经贸研究所, 文学硕士,荣誉文学博士, 《两岸诗》创办人,两届台湾大学散文奖, 新诗奖;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有影响力诗人,中国文艺协会2005年度五四文艺奖章诗人新诗奖;「台湾大学现代诗社」创办人之一;香港大学首展台湾个人诗作。

摄影:愚乐



◎  阮克强


有些时候


    1. 

秋天是一种情绪

河流不改变

流经的路径

远山很远

从夜深处刮起的风

吹散人群与街市


植物温柔

落叶是树的信笺

她对敦厚老实的土地说

见信如晤


土地肥沃,它拥有世间的全部爱情



    2. 


三杯酒下去

他看到海岸线退却

月光倒流空中


鸟群植物般疯长

植物齐鸣着

人间的欢欣



    3. 


蓝松鸦

光秃的木槿树


这是冬日午后

阳光醉酒般摇晃着

裂开的冰块仿佛无数枚尖刀

只是它们并不知道

刀锋切开的真实里

往往好坏参半


但我是理解这种无奈的

我工作、拍摄或者漫无目的地行走

始终相信,快乐

会拉近人心的距离

悲伤也会


阮克强,纽约华文作协、北美中文作协会员。著有诗集《冬天的情绪》和《夜晚的植物》。诗集《夜晚的植物》获2016年度台湾侨联华文著述佳作奖;组诗《枫泾组曲》获得上海举办的2018年“禾泽都林杯”诗歌散文大赛诗歌类二等奖;摄影作品获北美《汉新》月刊2016年度摄影比赛总冠军。


摄影:愚乐


谢建文


冬日


冬日在雨,

终于从昨夜飘落。

长路一轮轮向前,

潮黑地沿街灯闪烁。


岁末在风,

吹来不自北方。

只在似无却有的雾里,

告诉何人的江南。


班车有信,

穿越已醒还梦的城市。

让你看到尾灯的红色,

在又一条立交路上浩漫。


天空柔白地,

笼罩它的支流,

和在这里的松江。


小鸟在清晨,

从翠色的啁啾,

掠过那片水面,

与第三教学楼。


你远投,

楼前高枝不停留。

若远投,

可何求?


( 2021. 12. 16 )


千树


其实就在那一边。

你的自行车寻行几个街区,

团团旋转,

不能穿越火车道前的高墙。


一桥又一桥飞架,

上坡下坡即达。

在你选择的路上,

桥不似迷宫,

街角的生活不再荒凉,

那四道铁轨也从楼丛间

奔扬远方。


终于已在这一边。

一些艺术的水泥,

向天空托舉,

高高低低冬天的枝桠——

说是千树。


智能汽车在展台上华贵,

如织的脚步里有水的味道。

原来是伫立朋友家

门前的河流;

原来是高架路

从这里日常地飘走。


突然想起也发现,

地铁三号线,

轻捷地带着风景

在这里站点。


当你回返,

似乎又有来时的迷惘。

你骑过一个个街口,

就像途经一脉脉山冈,

和一片片水网。


当你回返,

在睡城的凌晨 3 点,

不得不时上时下高架线。

零星的男女奇怪地立在街边,

一层层剪开长街的昏黄。


皓月借给你坚定的北方,

你也只能

陌异地

躅行大荒。


( 2022. 1. 5 )


谢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撰著《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明批判——博托·施特劳斯作品研究》和《德语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等。


摄影愚乐



◎  星子安娜 


美猴王


万圣节之夜,父亲总是拿出他那沉沉的破皮箱。

我属龙的儿子总会选择他最喜欢的行头:美猴王。

很快他们穿戴整齐前往中国城:

一场西化的西游记,带回满袋的各式糖果,

我儿子会开心一整个月,而我将面临

艰难的讨价还价——何去何从。


“善待或者恶搞",我的儿子并不懂得,

也不真正关心他最喜欢的猴子 

是从石头里蹦出来还是从甲骨文里跳出来。

他让猴子跃入他童年的视野,

到深海,到天宇,到星空,

风云驰骋,自由惬意。。。


那些糖果袋就像花果山的一颗颗

巨大蜜桃为他的金色童年加冕 。

我儿子模仿传说中的美猴王,

挥舞着如意金箍棒,在想象中

一次次战胜妖怪。 

 

但现在爷爷躺在重症监护室,

糖果,面具和如意金箍棒都不能改变什么。。。

他的旅程将结束在异国的土地上,

他的传奇也将被埋葬——留不下任何脚本。


塔楼的钟声终会把儿子从梦想中震醒,

世俗也很快会给他披上伪成年的袈衣。

甜蜜的桃子更加容易长满蛀虫,

阳光下极可能充满虚假的布道。

一次次观摩恶魔的不死庆典,

他将如何面对现实诸多激愤?


而我又如何忍心看着他的猴王

逃离回到尘封的书中,古老道具

和英雄行头风干成石化的文物?

我担心他的童年也将被压在岩石下粉碎,

如意金箍棒再也无法拾起小小的汗毛。


站在大雨中,我等待着一场洗礼,

"善或恶"——我们该如何面对?

现实与梦想如何继续讨价还价?


星子安娜Anna Yin),加拿大密西沙加市首届桂冠诗人(2015-2017), 已出版四本英文诗集,《爱的灯塔》双语诗,及《鏡子与窗戶/Mirrors and Windows》中西诗人翻译诗集。作品被加拿大国家诗歌月和全国公交巡展诗歌选用。



 文 蓉

雪下得很美


“今天的雪下得很美!”我

用信息告诉朋友

就像不断唤醒陈旧的肉身

雪的时间里

一切变得缓慢但又在新生

这场雪是我的

旧相识她总在变化

春花烂漫的时节

我们就谈论过

风雪之城


文蓉,本名董蓉玲,纽约华文作家笔会会员。祖籍福建长乐,现居美国新泽西州。作品曾见诗刊《创世纪》、美国《侨报》、《世界周刊》、《2017北美中文作家作品选》。




◎  比明

补   天


今夜,最后一块黑夜

是由黑蝙蝠舍身补上的

两只眼睛

犹如星星


黑蝙蝠是从屋檐下起飞的

屋檐:是大雄宝殿的一部分



买   菜

从菜市场回来,早上


她买了一棵花菜

两只番茄

三根黄瓜

五支茭白;另一只手上

她还拎着


崭新的一天


比明,本名谢敏,诗人,作家,背包客,现居浙江杭州。有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及国内外的纸媒与网络上刊发,并著有诗集一部。



摄影:谷凤


本期电子刊编辑/制作:曹莉

主编: 严力
纽约一行杂志编委会:
王渝 邱辛晔 冰果 张耳 
曹莉 程奇逢 严力
投稿邮箱:newyorkyihang@gmail.com



往期链接


这具灯火通明的身体/是夜色里荡漾的房子
天边咖啡馆和来自未来的一支花
祝福的可能性
抽象的时代与自我
中世纪其实黑暗了十个世纪而不仅仅一百年
生命本来就充满了耳语和疾行
每一捻灰烬的形状,都是我自卑的形状

这眼睛温和地燃烧,落下蓝色灰烬
野墙:来得及,一切都还来得及

春衫有细软的腰身

释放一些词,让逻辑冰裂如早春

手机:画与诗

第三届法拉盛诗歌节获奖作品

爬过郁闷的巅峰

诗,每人的灵魂深处都有

词语断裂处,我用思念去衔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