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么跟孩子愉快地度过这个寒假?

点击可关注→ 知父母 2021-12-23

文 | 魏智渊

图 | 来自网络

源 | 原创(知父母:zhifumu)

荐 | 知教师(微信公众号:sxweizhiyuan)


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早中晚各念三句咒语:

亲生的,

亲生的!

亲生的……

不然呢?不然呢!不然呢……


1


不然,你得先作出认识论上的改变。

我知道这很难,也很同情你,不过,如果你不能改变原有观念,形成新观念,那么,不愉快的岂止是寒假?相爱相杀,简直就是你们的宿命。


观念1:你要改变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我们总是有一个愿望,一个期待,然后希望孩子去执行。如果孩子没有执行,或者躲猫猫,甚至反抗,就会激发我们的愤怒或挫败感,并诱发一系列的行为:惩罚、指责、收买、哄骗……

我们设想一下,你娃很听话,听话得就像个木偶,你满意吗?到了考大学的时候:「妈,你说我选哪个大学好?专业呢?」到了谈恋爱的时候:「妈,你说什么样的女孩/男孩最适合我?」到了结婚的时候:「妈,这个人你你满意吗?你帮我找一个吧!」你是不是很崩溃呢?「这些事,不是你应该自己选择的吗?」「妈,可我不会选择啊,我一直都听您的话啊……」

所以,我们只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就像土壤、阳光和水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念可能是落伍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通过改变自己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自己的观念去左右孩子,然后,因为孩子不能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暗自伤神。

这并不是说孩子不需要改变,孩子的改变,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要考虑的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并促成孩子的自我改变?

总结一下,我们改变自己,孩子也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同时又相互影响,而不是控制或放任,这就是所谓的教育。

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改变自己?怎么为母慈子孝创造必要的条件?


观念2:孩子不是问题,孩子面临的问题才是问题


没错,孩子背着你打游戏了;没错,孩子撒谎了;没错,孩子做作业心不在焉……

然后你就生气了,因为你觉得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这是一种有问题的解读,实际上,孩子不是问题,孩子是遇到的问题。但是表现出来的,是孩子仿佛有问题。

然后,道理君上场了:「你应该努力学习,可是你……」「你这样下去,成绩怎么好得起来?成绩好不起来,将来怎么能考上好大学?」「老爸老妈养你容易吗?挣钱容易吗?你对得起我们吗?」「你看看你哥,看看你姐,看看你弟,看看你妹,看看隔壁**(著名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所有这些道理,充满了对孩子的否定。孩子当然不干了:「你呢,你当然学习有多好?」「我考不考大学是我的事,我哪怕街头要饭,我愿意,不行吗?」「谁让你养我了?谁让你生我了?征得过我的同意吗?」「我哥(姐、弟、妹)好,那么当初生我前你咋不堕胎呢?」

没有孩子不想取得成功,这就是人性。但是,孩子会懈怠,会更喜欢打游戏,会倾向于以最小的代价来生活,这也是人性,都是自然的。教育就是激发孩子不断地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不断地实现生命之可能性。因此,要充分地理解和接纳,然后与孩子站在一起,帮孩子打败体内的这些妖魔鬼怪。

正确的反应,是理解:「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让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怎么克服它?看看妈能帮你做些什么?」

孩子一旦感觉到「被看见」,就会生出「羞恶之心」,这是道德的基础,也是上进的源泉。粗暴地评判孩子,动辄给孩子下定义甚至羞辱,孩子必然反击,并且不再为自己的行为愧疚,转而理直气壮地投入与父母的战争,甚至将自己解释为「正义者」,甚至对一切抱以无所谓的态度。


2


有了认识论上的改变,还需要有方法论上的改变。

方法论上的改变,无非是三招:解释、跟进、反馈。


解释:你凭什么说服孩子?


真正影响人的,并不是事实,而是对事实的理解,这是心理学早就揭示的道理。

例如,前不久下雪,天冷,我需要买一身冬衣,但懒得逛淘宝。于是啊,我就跟老婆讲了:「帮我买一身衣服吧,黑色,其他随便。」老婆就买了,挺贵的,买完后心理不平衡:「给你买衣服,凭什么我花钱?把钱转给我!」

我摸摸腰包,手又放下了。怎么回应呢?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这有点蛮横,弄不好激发她女权主义热忱,就麻烦了。

这点事儿当然难不倒我,我就微信回复了:「衣服虽然是穿在我身上的,但是,是给谁看的?我又不照镜子,还不主要是你看,愉悦你的身心?你为了自己赏心悦目,让我充当衣架,怎么着就要我买单?」

她不吭气了。这就是解释的力量。

有些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成功地塑造了孩子的认知:「我是在为父母学习。」

「你今晚让不让我看电视?不让我看,我明天就不学习了。」「我给你做完这套题,你奖励我什么?」「你再对我凶,我就不给你学习了!」

所以,你要耐心地跟孩子不断地解释甚至灌输:「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成长是你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帮助你而已。」

「既然学习是我自己的事,那我能不学吗?我不上学行吗?反正将来我怎么样我不怨你们。」

「这当然不行。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但你是未成年人,我是你的监护人。根据法律,我要免费为你提供生活和学习条件,并且监督你进行学习。因为你还处于一个学习负责任地主宰自己生命的阶段,如果我不监督你,甚至不严格要求你,那就是我的失职。我们都得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是吗?」


跟进:我是你的眼


靠讲道理来促成孩子的转变,是一种无益的懒惰。最好的方式,是不讲大道理,但是细致地跟进。

跟进,不是干涉或主宰,而是一种必要的协助。你不是有假期作业吗?你不是还信誓旦旦地有一大堆计划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分解一下目标,看看每天怎么安排会比较合适?安排好了?OK?你怎么自我监督?

你在不在家里盯着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让孩子作出计划并兑现承诺。

假如你得上班,孩子一个人在家,那么,你首先要消除环境诱因。他接触不到电脑,就不容易打游戏。你了解他今天的任务安排,然后跟他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然后,下班回来后——

「来来来,亲生的,把作业拿过来,让老妈看看你今天战绩如何?杀敌几人?」

「妈——」

「哎哟我的娃,你比妈当年强多了!半天就把一天的作业做完啦?妈今晚再累,也得陪你读一会儿书,作为奖赏。对了,你有没有想过,明天干脆再增加一些任务,挑战一下?妈要看看,我娃疯起来能有多厉害!」

「作业没做完呀……这可怎么办?明天补?不行吧,明天还有明天的任务呢。这样吧,妈今晚不打麻将了,陪着你,好不好?妈就喜欢看你做作业时的样子。……呜,十一点了?还没做完?很累了?这样吧,你睡觉吧,明天早晨妈六点叫你起来,再陪你做一小时,然后再去上班,可好?」

「什么?作业太难?作文不会写?来,让妈看看哪里有问题?要不,跟你们老师打个电话?今晚咱先把作业补完,不懂的妈随时辅导你,妈辅导不了的,妈就打电话向人请教。我是亲妈呀,我不帮你谁帮你?对了,今天补上后,明天再遇到不懂的作业,你就直接打电话问老师,但不要停下来,可以先挑会做的先做完,不会做了咱晚上一起对付它。」

「作业做完了?祝贺,开门红呀。不过,有一些错误,我们订正一下,善始善终。另外,字有点潦草,明天写慢一点,一笔一划写清楚。作业一定要向作品一样,老妈一激动,还可以拍给你们老师看。」

要孩子坚持,你得先坚持。

在做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我经常会给出一些小建议,例如:

「你可以考虑每天在学生到校前先到达教室。」

「你能做到铃声结束以前就已经在教室里了吗?」

「做不到?呵呵,你确信你真的想解决纪律问题吗?」

说到做到,无缝隙地跟进,你的坚定,才能塑造孩子的自律。不然,你也只有讲道理一条路可走了。


反馈:练习激励技术


生命需要激励。

一味的指责、空洞的表扬,以及忽略,都是毒药。

关于这一点,相关的文章已经够多了。我们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感受和理解,那么无非是:

妈妈爱我

妈妈懂我

妈妈欣赏我

妈妈成就我

「妈妈以为爱我,但我觉得她更爱美容、麻将、聚会和逛街。」爱,首先是肯投入时间,愿意陪伴。并且,这种陪伴是稳定的,可预期的,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并不意味着整天在孩子身边,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也是不一样的。

重要的是「妈妈懂我」。当我懈怠的时候,当我失败的时候,当我自卑的时候,妈妈不会只说:「你为什么不努力?」而会说:「没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里出现问题了?」当我胡搅蛮缠的时候,妈妈不会投入战斗,而会撤离战场,等我安静下来后,才跟我继续交流,就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我知道刚才我做得不对,但我不想道歉。妈妈也没有要求我道歉,但她知道我内疚,我在心里已经道过歉了。

核心是「妈妈欣赏我」。妈妈从不把我和周围同学进行比较,她的辞典里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她也从来没觉得我欠她什么,虽然事实我觉得我欠妈妈的太多了。在妈妈看来,最重要的是我要活得非常健康和快乐,让自己每一天都比昨天好。「为什么要努力?」妈妈的回答是:「因为这样更快乐,更幸福,谁不期待一个更好的自己?」

然而,妈妈并不是一个没有标准的人。她不会用廉价的表扬来忽悠我,她总是解释和展示标准,但并不要求我一定达到,只要求我尽力就行。

焦虑的妈妈,往往总处于和别人的比较中,并以经常不合适的期待来要求孩子。但实际上,自己却并不清楚孩子应该达到的标准。她期待的是孩子比别的孩子强,而不是孩子胜任学习完成任务。

激励的本质,是对标准的坚守,是对生命的接纳和肯定,是为一切进步喝彩。如果今天孩子的作业完成得很潦草,你仍然首先要看到孩子完成了作业,再对明天提出具体的期待。


3


讲完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再来回到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寒假究竟应该怎么过?

错误的方式有:

放羊式的寒假

课外班式的寒假

威逼利诱式的寒假

一个放羊式的寒假,孩子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地感觉到快乐。相反,他会沉溺于欲望,并且降低自卑,甚至感觉到虚无。因为放羊式的寒假,不会赋予生命以意义。

课外班,是换个地方找人管住孩子而已,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偷懒的办法。寒假当然可以有选择地上课外班,但是问题在于,你是基于对孩子需要的洞察,对发展的补充呢,还是盲目地报班,以此填满孩子的假期生活?

威逼利诱式的寒假,则是逼孩子完成作业。这不是在过寒假,这是在吃药。

而实际上,寒假最有价值的生活,可能包括:

海量阅读

发展兴趣

深度学习

自我管理

这里的每一个词语,都有深意焉。而我们所谓的拼家庭,拼的也主要是这些。这四个词语合成一个词语,仍然将会是「深度学习」。因为应试教育是浅层学习,而深度学习的经历,不仅会发展孩子的学习力,也会对更高效的应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怎么跟孩子愉快地度过这个寒假?

如果孩子身心不自由,寒假是不会快乐的;

如果孩子智力未发展,寒假是不会快乐的;

如果孩子生活无意义,寒假是不会快乐的;

如果孩子在寒假经历了一次或多次高峰体验,那么,生命就经历了一次极致的刻写,寒假就会成为最快乐的时光,并成为未来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全文完)


相关阅读


期末考试快到了,父母们准备好扫帚了吗?

怎么陪孩子做作业?不知道这篇文章讲清楚了没有……

学生时代的“关键学习”

快开学了,孩子暑假作业还没有完成,这可咋办?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欢喜和欣赏

作为深度学习的阅读:我们有一份黑暗要忍受

关于推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补充清单

怎么过好这个注定又过不好的暑假?

假期到了,孩子该上补习班了吧?

寒假了,父母们请买这五本书吧!

这是广告

茅山双语学校

晨山学校(双语部)

运城国际学校

(点击可见招聘广告)

特别推荐

《玩游戏,学数学》系列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王志江团队作品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专业设计

尤其适合幼儿园及小学家长、教师

看看别人家的老师是怎么帮孩子建构数学观念的

一不小心,好妈妈就真的胜过了好老师


知父母关键词(点击可进入)

人际关系期末成绩 | 攀比 | 早恋 | 虐童案  |  看脸时代 | 难过 | 姐弟关系 | 陪孩子作业 | 飞越疯人院 | 十本书 | 户外 | 沟通 | 挫折 | 成功与幸福 | 教师节 | 背书包 | 起床 | 暑假作业 | 住校 | 开学 | 教师妈妈清单 | 家校关系清单 | 好妈妈与好老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