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3
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面
二、辩体 那么这是五重玄义的第二科,辨别本经的体性。
那么体性这句话,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切法,我们可以分成体、相、用。来观察这一切法的差别。比如说,我们可以用黄金,来做一个杯子,那么这杯子有杯子的相状,有杯子的作用。或者我们用黄金做只椅子。那么这椅子就有椅子的相状。椅子的功能作用。或者我们用黄金来作一个佛像。那么佛像有佛像的相状,有佛像的作用。但是,它们的体性都是黄金。就是说呢,能够做的杯子、椅子、佛像,它们的体性都是黄金。这个就是体性。
那么本段的辩体呢?主要是要说明,本经所说的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它的体性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讲一句白话来说:极乐世界它的功德庄严是怎么来的?它的体性是什么?是讲这件事情。
那么这当中分两段,标明跟正辩。先看标明
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
那么这以下呢标出这体性的名称。那么一切的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那么本经的“体”是实相。这实相呢是藕益大师根据《法华经》中所讲到的诸法实相。这诸法实相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现前一念心性。现前一念心性呢就是本经的体性。先把本经的体性标出来。这以下我们正式的说明,分三段来说明
先看第一段:明性量无相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
这是本经的体性。这个现前呢,简单地说就是当下。就是我们现前当下这一念。能够明了、分别功能的这个心性。现前一念心性开展出来就见闻修长觉知,各种各样的功能。那么这以下有五段来说明这心性的相貌。先看第一段:
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
这是第一段。那么这一段主要是发明我空的真理。我空真如。我们现前的一念身心,这个五蕴的身心呢,我们找常依主宰的“我”是不可得的。说这个不在内,我们在这身心世界当中找不到我,那么在外在中间都找不到常依主宰的我。可见得我们这一念心里面是无我无我所的,没有一个常依的自我。这道理我们很容易明白,过去也讲了很多了,就不再说明。这是约空间上来发明我空的道理。
这以下又约着时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那么这自我的体性那,它也不是属于过去,过去已经消失了,未来未成。所以从过去、现在的角度来观察这一念心呢,是没有一个常依的我。这个容易明白地。那么现在心为什么没有“我”呢?是因为现在心是刹那刹那生灭,刹那刹那的变化,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那这整个变化当中,我们没有主宰性,我们对于这样的变化是没有主宰性的。所以说现在心也是不可得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那么这个是约时间上来发明“我空”。前面是约空间上,觅之了不可得。“我”的相貌是不可得,不管是内、外、中间,找它的常依主宰的相貌是不可得。那么这一段是在说明,我们这一念心里面呢,常依的“我”是不可得的,我空的真理。再看第二段:
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
这一段是说的法空。那么法空呢,藕益大师主要是约六尘的境界,先讲这个色尘: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能够变现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但是它所变现的这些法,没有一个常依的体性的。所以说它是“非”。这个是因缘而生的。也不是香、味、触法。这个地方藕益大师他省略了声音,当然这六尘都是因缘生,本性都是空性的。这个是发明法空的道理。
这个法空的道理啊,在唯识学有一种譬喻说,比如说:我们看这个水,我们人看这个水啊,有水的体性,水的相貌,水的作用。那么我们这念心性呢,就人的法界来观察这个水就是水;那么鬼神世界,它那一念心性有罪业,有罪业的时候呢,这鬼神看见水啊,它看到的是火,这表示说这水是无自性的。它随顺个人的因缘和业力而变化的。所以我们知道这个法是空性的。容易明白,它是自性空,因缘有。如果说这个水是有独立的体性,那么任何一个法界的心性,去观这个水,应该都是水,因为它的这个体性都是常依主宰的,它能够决定它的性质。事实上不是。所以说呢,我们这一念心性里面呢,这些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因缘生的。本性都是空性的。那么这两段都是发明我们这一念心性,有法空的真如,我空的真如的两个真如相应。再看第三段:第三段是很重要的观念:
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这个地方呢,就把这个心性的相貌啊,就全部的标出来了。那么我们这一念心性,它的体性,是觅之了不可得。我空、法空,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那,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境界。但是呢,你也不可以说完全没有。因为这个“不可得”,指的是自性不可得。我们不能否定它一种相续的作用。它随顺因缘各式各样的相续的作用。所以说呢,你不能说它完全的断灭。这个不可得,指的是自性不可得。我们观察它一个常依的自性是不可得。这个是约体性。那么约着作用呢?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那么这个作用呢,就按这个天台的思想啊,即空、即假、即中,前面是发明即空,具造百界千如是约即假。这个具呢是理具。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具足十法界的功能。但是这样的功能,我们是不能受用的。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要有事造。有这种造作的因缘才能够出现。事造法界,理具法界。那么,具造百界千如啊,简单地说呢,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啊,清净本然的无我、无我所的心啊,你一动,它就能创造十法界的依正果报出现。你动一个念头。比如说:藕益大师的《灵峰宗论》,他讲一个当时的情况啊,他说杭州有个居民,这个居民他的祖先,留下了几亩的田地给他耕种。那么他这个很老实啊,每天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初稿2完)
《佛说阿弥陀经》3 初稿
(例)比如说:藕益大师的《灵峰宗论》,他讲一个当时的情况啊,他说杭州有个居民,这个居民他的祖先,留下了几亩的田地给他耕种。那么他这个很老实啊,每天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耕田为生。但是没多久呢,这个田地啊,被当地的一个地主,大户长者,有非法的手段给抢过去了。抢过去以后,没田可以种拉,这个农夫很生气啊,告到官府去了。请官府主持公道。但是这个地主呢,用钱贿赂了官府。官府就把这个田地判给了地主。这个农夫就非常的生气,非常的伤心啊。“好,你啊欺人太甚了,我要是死了以后啊,饶不过你啊,就变成一个毒蛇来咬你。”就起了这个恶念。起了这个恶念以后啊,没多久就生病了,非常的重。生病以后,看了医治是好不起来。就把他儿子叫过来说啊:我这个病那,是治不好的,你要帮我办后事。办后事的时候啊,这个棺木不要完全的封死,要留一个小洞。那么他儿子说:你要留个小洞干什么呢?他说:这个地主欺我太甚,我死了以后要变这个蛇来报仇的呀。所以留个洞啊,我这个蛇就可以跑出去啊。那么这儿子就遵命照办拉。那么这个做棺木的就说:哎,你这个留这个洞干什么呢?儿子就如是如是的说。那如此呢就把这件事给传出去了。就传到了这个地主的耳朵里面就知道了。这个地主也是有点良心的,知过能改,听到以后就良心发现:别人好端端的种田,我把他抢过来,害的他这样子,含恨而死。那么他就呢,拿着地契,备了一些礼品,来拜访这个农夫。说:我过去对不起你啊,希望你原谅我。过去的事啊,我们就化解掉吧。请他喝酒,吃饭。那么这个农夫呢,看见对方有惭愧的心呢,把这个土地都归还了,心里一高兴呢就喝酒,一喝酒的时候啊,喝的太多了,就吐,从嘴巴里面,就吐出一条毒蛇出来。从此病就好了。
那么我们看这个当时,这是在明朝。藕益大师说是明朝当时的一个实际情况。那么他肚子里面的这个毒蛇是怎么来的呢?怎么会有毒蛇呢?一念的嗔心啊,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具造百界千如。当然,我们平常起的念头,起的不是那么很强烈的话,还不至于有这样的情况。唯识学上说啊,强者先牵,强者先牵。就是说,虽然我们现在是一个人的果报,那么正常的情况呢,我们应该要把人的果报寿命结束以后,才会创造一个新的果报。但是有一种是特殊的,就是你在现前啊,起了一个很大的念头,或者是善念或者是恶念。这个念头的力量太大了。虽然你这个人的果报还有,但是他可以把你的果报先抢过来。先让强大念头的先得果报。强者先牵。那么当然,他后来忏悔了,改变心意了,所以这个果报又消失掉了。所以说呢,我们就着我们内心的作用呢,你动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十法界的因缘。就是一个十法界的因缘。当然我们平常不断的动念头呢,他就不断的累积,一直到临命终的时候再算总账。腊月三十算总账。把你一生当中的所有的善恶念头,都加以归类,把它累积起来,看那个念头最强。强者先牵。就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这个生命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性那,它的本性是即空,它本身没有一个决定的体性。那么随着我们不断的造作,念念的造作啊,念念之间就有十法界的差别出现。这个就是讲到我们这一念心的一个相貌啊,即空、即假、即中。这个是把我们内心的体性的相貌全都给讲出来了。再看第四段:
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
我们这一念心啊,即空、即假、即中啊。所谓的禅宗,所谓的本来面目啊。当然我们现在这个心啊,打妄想。我们从这个妄想的心要恢复到本来面目啊,这个次第啊,天台宗讲六即佛。我们刚开始从名字位,到观行位到相似位的时候啊,去明白我们这一念心的相貌啊:哦,我这一念心是即空、即假、即中。它是觅之了不可得。它可又是具造百界千如。虽然具造百界千如,可又是觅之了不可得。即空、即假、即中。那么我们刚开始在明白这个相貌的时候啊,是假借语言文字的。但是一到分证即佛,这一念心跟我们的本来面目,一下相应以后啊,现量的境界一现前的时候啊,那是离一切缘虑分别的。语言文字相。心中没有文字相,没有名言的。没有名言的。
这个我们中国的佛教啊,有所谓的宗派,各式各样的宗派,到唐朝以后啊建立的宗派。宗派就有很多的争执,中观的跟天台的思想很多的争执。中观的就批评天台的如来藏的思想,如来藏思想有自性执,安立的真如。但是我们看这一段:
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天台宗所谓的这个真如,我们的一念心跟真如相应的时候啊,恢复本来面目的时候啊,那心中是没有名言的呀,没有名言的呀。按唯识的思想就是破遍计执,远离遍计执开显依他圆成。心中没有名言,怎么会有自性执呢?我们凡夫的执著一定要假借名言。你不动名言,你怎么会有执著呢?所以说呢,真如的法性的境界啊,那种即空、即假、即中呢,它是离一切名言地。那我们刚一开始在修观的过程当中,是假借名言。但是真正悟入的时候,缘虑一切语言分别,远离文字相的。远离一切的遍计执,是这样的。那么最后一段把前面的四段总结。
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那么简单的说呢,诸法实相呢,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呢,他的体性是离一切相的。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离一切相。但是它的作用呢,它是即一切法。你动一个念头,就有十法界的依正说法。即也发现。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所以说呢,我们为了要形容,这种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这种心性啊,形容在这样一种状态呀,所以我们应该安立一个假名。这个就是实相。这是一个假名安立的。或者讲真如。实相或者一真法界,都可以。那么这一段呢是拢总地把我们这一念心性的这个体性跟作用给说出来。这讲性量无相,这种相貌的本质是离一切名言的。这种即空、即假、即中是离一切名言的。叫做无相。那么这一段呢是总标,总标,体性跟作用。那么第二段呢就约着体性来发挥了。我们这一念即空的体性发挥。
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10:56)
那么实相的自体,先看他的体性。它是非寂非照,他不是绝定的寂灭,他也不是绝定的觉照。但是他可又是寂而恒照,照而恒寂。他不是单一的寂,也不是单一的照。而是寂中有照,照中有寂。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这一念即空、即假、即中的空性的清净本性啊,他的相貌呢,天台宗讲出两个相貌,第一个:寂,他是一个寂灭的状态。这个寂灭就是我空、法空的境界。叫寂。那么第二个他有照的功能。他有这个灵灵觉觉的明了的功能。叫做照。就这两个。我们这一念心的自体啊,是寂而恒照、照而恒寂。这个是把我们这个体性给标出来了。那么第二段呢,就是讲一体启用,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当中呢,有各式各样的因缘啊,就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的相貌出现了。如果讲照而寂,这个佛教的名相啊,都是偏重在下面那一句话的。下面那句话。就是照而寂。如果我们强调这寂的功能呢,那么就显现常寂光土。这个土啊,有不动义。有不变义。那么寂而照,如果强调这照的功能,那就是清净的法身了。这个身,身呢,约着正报。身呢有随缘的意思了。那么这个是讲到有所偏重啊。大家有各式各样的差别。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这个寂的功能强呢,就偏向于法身。法身也有不变义。三世诸佛的法身是相同的。但是各式各样的报身,有阿弥陀佛的报身,释迦牟尼佛的功德报身那,有各式各样的差别。这照就有随缘义。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那么约着性修来说呢,性德就偏重在法身,修德偏重在报身。这个容易明白的。因为这个法身是本具的。你不管是修福修多是有的,这报身啊,你不修那还是没有的。要有修德。六波罗密的修德,报身才能出现的。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那么约着修德来说呢,又有差别了。如果偏重在“寂”这一面呢,就是受用身,这个受用身就是报身了。报身又名受用身。唯识称为受用身。天台叫报身。那么我们修行的功德偏重在“照”这一方面呢,就是应化身,千百亿应化身。因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之说法。应化身啊,他在娑婆世界的应化身,丈六比丘相,到其他国土可能更高大,相貌也更不同。所以这个修德呢,如果偏重在这个照,随缘这部分呢就是千百亿的应化身了。我们这一段呢,都是在讲我们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的这一体性。当他一体启用的时候,是无差成差。因为“寂”跟“照”的差别,有所偏重,所以就有各式各样的三土、四身的出现。这个是讲这个观念。那么第三段呢,受用归体了。当我们把这样的差别,受用归体的时候,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当我们把这一种随缘的差别,把他汇归到他的体性的时候呢,那就是现前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无次别的心性。这个是受用归体。差及无差。看这段的意思啊,藕益大师所要强调的观念是在第三段。就是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的这个现前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一个心体。这个观念那,对修净土来说,蛮重要的。这个观念是说啊,我们这个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啊,看到极乐世界种种功德庄严啊,会有一个好乐的心理。看到这个正报的庄严,依报的庄严,我们也想去受用这样的依正二报。当然我们会开始去修行。用信愿持名,这三种资粮啊,来熏习我们的内心。但是,如果我们内心当中的体性,没有具足这种功德啊,那么你再怎么修行,也不可能出现的。
举个例子:说因果的相应啊,说你用这个沙,用这个沙去煮成饭啊,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沙,用这个火去烧啊,只能够说是热沙,不能够说把这个沙煮成饭,为什么?沙非饭本。这个沙不是饭的因缘。你怎么煮,他顶多是个热沙。你要煮饭那,要用这个米去煮。虽然说这个米转成饭,它经过这电锅的热量,但是呢,主要的还是这个“米”,是饭的因缘。它是一个亲因缘。就是“米”有可能会做成饭。这个饭才会出现。如果这个米根本就不可能做饭,你再怎么煮,它也不可能变饭。这意思就是说啊,说什么道理呢?说我们现前一念打妄想的心啊,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烦恼,有很多很多的业障,变现很多老、病、死的果报。但是,那是因缘上啊,从作用上啊,无差成差。各式各样的因缘熏习啊,才有我们现在这样的境界。但是当我们受用归体以后啊,那是一个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就是我们这一念灵灵觉觉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体性啊,跟阿弥陀佛的体性是无差别的。这个是我们成就净土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自性功德力。所以藕益大师,他到了这经文的时候,会解释说: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说这个极乐世界的功德是怎么成就的呢?是怎么会有这七宝池、八功德水呢?就是三力不可思议。第一个:你的自性功德力。你的内心当中,那一念灵灵觉觉的本性,本来具足这种功德,自性功德力。亲因缘。然后你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名号功德力不可思议。还有弥陀本愿的加持,佛力的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三力所成。
天台宗有一个叫起争执,就是我们刚开始,修这个从假入空观那,观我们这一念心啊,他的观心法门,观现前一念那,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时候啊,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当中,安住在空性上。把心中的这些名言那,戏论那,都停下来。这个时候,你这灵灵觉觉的佛性啊,就会有少分的相应。如果我们有这种起争执的经验那,我们能够肯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20:30)
能够肯定,就是你把心中的那句名言,那种戏论都停下来。受用归体的时候啊,我们会发现啊,发觉啊,我们跟佛陀的心啊,不像你过去所想的距离那么遥远。所以说呢,当我们受用归体的时候呢,那是一种不二的境界。这个是藕益大师所要说的一个道理。就是自性功德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是约体性来说的。那么这一段偏重在这个体。这个以下的第三段呢,偏重在作用。看藕祖的要解:
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这段文就非常的重要了,这个观念啊,我们要是不明白啊,你这个佛号在心中操作啊,那你就是处处障碍了。你这个道理明白啊,这个佛号在你的心中一操作,那是入不思议境的。入不思议境了。我解释一下啊,我先消文,再说他的道理。那么:
实相是不二,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呢,那么这个体性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无差别的境界。但是随顺染、净的因缘那,就有很多的差别,就以作用来说呢,亦无不二。就是很多很多的差别。十法界的差别。那么这个是约现前一念心性的体用。那么约着它的作用来说呢,现前一念心性它他约着它的作用呢,约着我们染、净的不同啊,举体作依作正。现出个人的依报、正报。每一个人各式各样的依报国土,正报的身心。那么现出法、报二身。当然,法、报二身是约佛陀,佛陀的法身、报身。作自作他。有自己的身心世界,也有他人的身心世界。乃至于现前一念心性呢,因为每一尊佛的愿力不同,有能说所说,能说的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阿弥陀佛。这个都是,两尊佛都是依止清净的法身。但是因为愿力的不同,各式各样的因缘。能度所度,有能度的佛陀,有所度的众生。能信所信,能信的我们一念心,所信的一个净土法门。能愿所愿,能愿的是欣厌之心,欣求的欣,厌离的厌,欣厌之心。所愿的是极乐世界。能持所持,能持的是我们的三业,身、口、意三业。所持的是名号。这都是不离开一念心性的。能生所生,能生的是信愿持名,三资粮,所生的是四种净土。能赞所赞,能赞的是释迦牟尼佛,所赞叹的是弥陀的依正庄严。那么这些各式各样的差别啊,都是现前一念心性所显现。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不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那么随顺各式各样的因缘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这一点呢,是偏向於作用。这个地方呢,我们把这一段的大观念再做一个整理一下。
这个藕益大师呢,在我们了解这极乐世界依正二报之前呢,先了解到这个诸法实相。那么诸法实相的理解啊,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啊,我们可以分成体性跟作用这两个方向。这个古德讲一个偈颂说啊:法界圆融体,做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体皆法界。
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呢,是法界圆融体,做我一念心。十法界各式各样的差别啊,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呢,就是我这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这一念明了的心性。法界圆融体,他的汇归处呢,做我一念心,就是我这一念的寂照不二的心性。这是无差别的境界。但是我们不是老实安住在无差别,我们有很多很多的造作因缘,所以说呢,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那么我们每一个众生,随顺个人的染、净因缘啊,就创造了很多很多差别的法界。每一个人各式各样的正报,各式各样的依报。各式各样的内心状态。这个就是因缘上的差别。那么现在我们所要关心的是他的作用。就是故我一念心,全体皆法界,这句话怎么说呢?就是我们一念心性那,在唯识学上说啊,它有二个主要功能。第一个,它有异熟性。第二个,它有等流性。异熟性和等流性,我们可以从十二因缘来观察啊,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十二因缘的这个运作啊,此生故彼生呢,此有故彼有。这句话是怎么说呢?异熟性和等流性是说啊,比如说:我们今天,取了一个贪烦恼,去造了一个罪业。那么这个贪烦恼,就是无明,他是一个烦恼。当然我们这个烦恼一活动,就是落入行,这是一个业力。那么你这个依止贪烦恼,去造作一个身、口的业力啊,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当中,有一种果报体出现了,名、识、六、入、触,一种生老病死的果报体出现。那么这个时候没有表现出来一种功能。异熟性。那么你不断地造作,“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这个时候,等流性,此有故彼有。在内心当中,你一次一次的造作啊,它累积一次一次的功能。到临命终的时候就表现出来,到这个铜床铁柱去受果报了。那么反过来,比如说你今天忏悔,你在这个一口气还没结束之前呢,临命终之前呢,你忏悔了。你忏悔以后啊,你对这个,你依止这样的烦恼,去造这个罪业,惑业苦这个相续开始忏悔。当然,忏悔还是从烦恼开始下手。你呵责这个烦恼。思维它的过患、呵责它的烦恼。那么修不净观呢,修无常观呢,来对治这烦恼的相续。喔,这个烦恼不活动了。这个时候呢,你内心的状态有变化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老病死灭。就是你那一个有得果报力量的业力,就在你的心中,慢慢慢慢消失掉了。就消失掉了。所以我们讲啊,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说这个罪业,是你的一念烦恼活动,才有罪业的。我们没有烦恼啊,身口所造的就不是罪业。一定要是有烦恼的活动。那么烦恼驱动你的身、口、意去造业啊,罪从心起。所以说呢,这个罪业的根源那,我们讲:忏悔业障,怎么会有业障呢?身体跟嘴巴是不会造业的呀,这是因为有烦恼的驱动,所以这追根究底啊,还是要去找这对治烦恼。所以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说你这个,你怎么知道你这一部分的业被你忏清净了呢?就是你心境相应的时候,你这一念心跟你过去的境界,你所贪爱的境界一接触,这部分的烦恼不活动了。你过去心境相应的时候,有这个烦恼,你现在这个烦恼被你调伏了。这个时候呢,心若灭时罪亦亡。你过去所累积的这个业力啊,没有力量,没有得果报的力量。因为这恶念的相续被你破坏了。那么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个是真实的忏悔。这个真实的灭罪了。所以说,当我们这一部分的烦恼还在,这一部分的业力一定在。那么这个观念就是说呢,我们祈求临命终的时候,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不想在三界投胎,这个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今天的业力是趋向与极乐世界的呢?就是在你的内心状态当中,你的信愿持名的力量,那个等流的力量是强过你对三界的贪爱。就是说啊,我们内心有很多很多强大的势力,都有得果报的力量。等临命终的时候啊,正妄交攻啊,所有的势力,善的势力、恶的势力全都现前。各凭本身,看谁的势力大。当然,这些都是你平常栽培的呀。那么你又能够带业往生呢,你一定是在佛堂当中啊,你栽培的信愿持名这个等流性,是所有的势力里面,心的势力里面,最强大的。最强大的。换句话说,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除了你栽培信愿持名以外,你还要对治你的三界的爱取烦恼。否则,这两个势力都很大啊。如果我们对于三界的贪爱势力强大,那就是强者先牵。先在三界得果报。所以这句话呢,这句话是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性,随着染净的因缘,当然这个因缘有强弱的不同。举体作依报、正报各式各样的因缘。就从心情里出现。就这样出现了。所以说我们在栽培资粮的时候啊,一方面要栽培信愿持名,一方面要对治我们三界的烦恼。忏悔业障,使令我们三界的这种业力薄弱,使令净土的业力强大。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这整个这部经的体性。
这段你要了解啊,你才知道怎么修行。这段,藕益大师这段这个观念我们不了解啊,就不知道我们念佛是干什么的?嘴巴念佛啊,法门没有往内心这深处去汇归啊,口念弥陀心散乱,你内心这个对弥陀的皈依没有升起啊,你这个临命终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的。我们讲啊,法界圆融体,做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体皆法界。你这一念心根本 就从来没有皈依过弥陀啊,怎么能变现弥陀的依正庄严出来呢,不可能的事。所以说,这个变体的非常的重要的。你一定知道,这世界上有很多的果报啊,有地狱的果报、恶鬼的果报、畜牲的果报。有极乐世界有天堂。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他会到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个人到地狱去啊?这都不是上帝的安排。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就是你平常栽培什么样的心情。你内心当中的状态啊,各式各样的不同。所以临命终,就有各式各样的业力去投胎。所以我们这段文那,你明白了以后,你才知道要怎么样的栽培往生的资粮。从心地上去栽培。是这个意思。这段有没有问题啊?
我们讲禅宗开悟啊,其实禅宗的开悟就是明白这个道理啊。就是明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明白这个道理叫开悟。这个人有资格修行了。你不明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啊,你拜佛、持咒啊,持戒啊,布施持戒啊,不能讲修行。为什么?因为在生命的本质当中,你要产生生命的增上啊,一定要先明白道理。佛者,觉也。我们讲,人天长夜,宇宙黯淡,谁启以光明?如果我们内心当中,不能真实明白到,缘起的道理,是内心的迷悟,不能往这个地方汇归啊,虽然你偶尔也会造一点善业,说这个人他不学佛,他不明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他也是造善业吗?没错,他也会依止这个善业,暂时的到人间,到天上得一个暂时的果报。如果这个善业强的话。但是就着整个生命的增上,这整个大方向呢,没有一个决定性的力量。没有决定性的力量。这个人一定要等到他接触到了佛法明白到这个道理。觉悟了这个道理。这个生命才真实有决定性的变化。因为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造善业,以后堕落,还是会造恶业的。因为你这个随业飘转,你根本就不知道,离苦得乐,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37:24)
那么你明白这个道理以后,虽然我们的进步是缓慢的、累积的,但是你这个大方向知道了,喔,我应该要好好的去消灭我心中的恶念。增长我心中的善念。那么这个时候,你整个生命的大方向啊,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明白佛法的道理以后,这个时候的生命才有决定性的变化。应该是这样子的。
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面,第六面是讲到我们现前一念心性的作用。就是我们动一个念头啊,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别果报在心中显现。那么在净土当中呢,我们在内心修行这个方面那,我们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要破恶,对治三界的烦恼,使令我们三界的业力降低。第二个能够栽培我们往生的业力,信、愿、持名三种资粮。生善,这两种。一方面破恶,一方面生善。
这个破恶呢,我们要特别注意这念头当中啊,我们一天当中的数数现起的念头。这个是很重要的势力啊。说这个念头呢,你每天都起这个念头,一天当中一定会起这个念头的。或者是贪、或者是痴、或者是慢、或者是疑。当然每一个人过去所栽培的熏习的不同,但是你每天,要有一种审查的功夫。回光返照。就是说,哎,我每天都有这个念头出现。你就要注意这个念头了。这个念头在你的心中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势力了。临命终要你的命就是这个念头。因为这种数数现行的念头啊,它都是强大势力的。那是一个熟的境界。所以说呢,我们除了平常每天数数现起清净念头以外,你还要注意,破坏这恶念的势力。否则,你一方面增长恶势力,一方面增长善势力,你的善的势力肯定抵不过你的恶势力。因为恶势力是一个熟境界。我们善的信、愿、持名是一个生疏的境界。今生才栽培的。那肯定抵挡不过它。那临命终的时候,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临命终起恶念那,那就随业流转。前提就是三恶道的法界。所以说呢,我们平常要经常反省自己:我今天动什么念头?那么每天观察,如果观察你每天都经常起这个恶念,那你就要注意了,你就要很认真的面对它。不是强迫自己不去犯,你要去观察这个恶念的过患。你把为什么我会在这个地方流转?为什么每一次的受生,都累积有这么多老病死的苦恼?就只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虽然随顺我的习气,让我得到暂时的安乐,就譬如刀上的蜂蜜啊,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暂时的安乐,但是使令我长久的受苦。那么你思维它的过患呢,你痛苦的根源,就是由这个念头而来的。你呵责它,然后呢,对治它。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多痴众生因缘观。佛法很多的法宝,直到这个念头不再活动为止。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个地方的明体啊,表面上是讲本经,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体,事实上,这个体是十法界的自体。十法界所依止的自体。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好,我们再看第三:明宗
那么宗呢,分成两段:统论宗义 正明净宗。 这个宗藕益大师是有解释的,我们看藕祖的解释:
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
那么第三段明宗呢,这个宗呢,是一个修行的重要途径。就是一个修行的主要途径,宗。宗就是修行的主要方法。会体之枢机,去会为我们这一个清净本然的枢机。这个枢机就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啊。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一切修行法门的一个大纲。这个纲呢是一个大的绳子叫纲。领就是衣领。这个万行的一个纲领。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我们这个渔网啊,就是打渔的网子啊,我们把这个大绳子一提啊,众目,这个目就是小绳子呢,就能够顺利地张开了。那么契领,我们拿一件衣服呢,把这个领子一拿起来,那它的襟袖呢就能够自然显现。所以体后应须辨宗。
这个宗呢,主要就是一个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方法。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前面的体性是现前一念心性,是成就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一个亲因缘。但是这个心性怎么能够显现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呢?必须要有增上缘。加行。这个地方就是讲修行的方法。前面是讲一个理论所依止的理性。这个地方是讲修行的方法。假借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够显现极乐世界。是这个意思。正明经中分两段,略表三资跟广释三资。先简略的说明,三资粮的名称跟相互的关系。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
那么本经当中呢,说我们要成就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有三种的法门,一个是信,一个是愿,第三个是持名。是本经的一个主要的修行方法。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非信不足于启愿。如果我们对极乐世界的功德,没有信心,我们不相信极乐世界的存在,不相信我们能够往生,那么当然不可能发愿拉。不可能有坚定的愿力。那么没有坚定的愿力,当然我们就不可能去执持名号,不可能去力行。那么没有去力行啊,那就不可能去满足我们所发的愿,也不能证我们的所行,当然也就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就不能满愿,也就不能证明我们相信的事实。这个信愿持名啊,这个有相互的关系。有信而引伸愿,有愿引伸行,有行呢就增长我们的信愿。这个是一种相互的增上关系。那么在本经的结构呢,释迦牟尼佛介绍本经呢,是先陈依正,先讲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先讲这个果地的功德。来使令我们升起信心。然后讲完以后呢,劝我们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佛陀讲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干什么呢?就是要我们那,放弃娑婆世界,发愿到极乐世界。要我们发愿。以导行。那么第三,怎么去呢?我已经发愿到极乐世界去,应该修习什么资粮呢?不是修布施、持戒、禅定、忍辱、精进的般若智慧那的资粮,而是要修习持名的资粮。你要不断地去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是往生的正因。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这个呢是本经当中,藕益大师的这个科判那。(46:00)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