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18
第十六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页,「丁二菩萨众」,这是「引众同闻」的第二科「菩萨众」,我们看经文。
丁二菩萨众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这个是说明与会的菩萨众。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分成三科:第一科解「释通名」,解释「菩萨摩诃萨」的「通名」。
释通名
菩薩摩訶薩,此云大┌悲智双运┐
┤ ├之称
道心成就有情。乃 └自他兼利┘
这个「菩萨摩诃萨」翻成中文叫「大道心成就有情」。这个「大道心」是大乘的菩提心,他是以大乘的菩提心来「成就一切有情」,简单的说就是「悲智双运,自他兼利之称」。这个菩萨他是怎么样来利益有情呢?从二方面来说:第一个,他有慈悲的功德,他内心当中能够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他有这样的一种大悲愿力,来推动他成就有情。其次,他内心当中有智慧,能够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心中有智慧的正念,来观察这个世间,来调伏自身的烦恼。所以他能够「自他兼利」,称为「菩萨摩诃萨」。这个「摩诃萨」这三字,是大乘佛法不共小乘的地方,这个「摩诃萨」简单的说就是「大」。清凉国师解释「摩诃萨」,他认为这个「大」有四种,是不共小乘的。第一个是愿心大,求大菩提故。说这个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是希求无上菩提。小乘学者在因地的时候,是希求偏空涅槃,他对无上菩提、觉悟宇宙间真理的这件事情,他不生好乐。他干什么修行呢?他只是想要解脱生死的痛苦,到寂静的涅槃就可以了,他没有一种想要追求无上菩提的愿力。所以这一点是菩萨不共小乘的地方,愿心大,求大菩提故。第二个是修行大,就是二力成就故。自利、利他二种功德成就,这是不容易的。对于一个凡位菩萨,你要他一方面正念观察,调伏内心的烦恼;一方面要以大悲心,到众生尘劳的世界广度众生:这二件事情是相冲突的。因为你这个慈悲心会带动攀缘的心,攀缘心一动的话,就带动烦恼,所以菩萨的修行是双倍的功夫。小乘的学者他到山中去,「闲居静处,息诸缘务」,把山门一关,在里面修止修观、修观修止,内心当中就是寂静住就可以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他没有听闻佛法,他颠倒的心在那个地方造业,起惑造业,他不在乎的。所以说这个菩萨的修行,他一方面要在佛堂当中修止修观,加强他的正念调伏烦恼;一方面他有一分的责任、一分的使命感,就来到众生的尘劳世界,把佛法的真理流通出去,使令众生也能够觉悟。所以说他的修行大,修行这方面也是不共于小乘的。第三个是时间大,「尽未来际」故。小乘的学者修行,他有一定期限,就是他从初发心到证得阿罗汉果,他就无学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我整个修学全部完毕了,然后就入无余涅槃了。这个大乘菩萨不是,大乘菩萨是尽未来际的修行,他这一期的果报结束以后,他下一念马上又投胎,又继续的来到人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时间大。这个大乘菩萨的时间大还有一个因素,除了他的愿力以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与他的智慧有关。因为小乘的学者,一开始没有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起修,他依止空性偏真的理性,所以他证得空性以后,他就把身心世界完全息灭了。大乘的菩萨因地的时候,依止现前一念心性,称性起修。现前一念心性它的本质,它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所以说他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只是把心里的执取──我执、法执的执取消灭了,而那个明了性是存在的。所以他能够转凡成圣,转染为净。但是那个明了性是不断灭的、继续的,以清净的作用来建立这个佛菩萨的净土,来广度众生。所以说这个菩萨的时间大,跟他因地所依止的现前一念心性是有关的,这跟一个人智慧的抉择是有关的,这个时间大是有关系。第四个是功德大,具足万德故,具足万德庄严的缘故。前面的愿心大、修行大、时间大,是讲他因地的栽培;这功德大是指他所酬偿的果报。阿罗汉尊者他的果报就是一个果报,所以智者大师说:阿罗汉就像是一种花,一个花结一个果。菩萨是一个花结很多很多的果,他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会归起来就是二种功德,一个是正报法身的功德,一个是依报净土的功德,所以他功德大。这四种「大」,所以称为摩诃萨,这是不共小乘的地方。把菩萨的下面加一个摩诃萨,这有赞叹的意思。这个是讲到通名,这个「菩萨摩诃萨」;这以下列出他的别名,就是列出四菩萨的名称,看第一个:
释别名
┌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
│
│ ┌非勇猛实智───┐
│ 中,智慧第一┤ ├故居初
│ └不能证解净土法门┘
佛陀是「法王」,这个是《法华经》的话:「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陀是法王,怎么说是「王」呢?就是「于法自在」,于世间法、出世间法得大自在。「文殊」菩萨是继承「佛」的「家业」,他是佛的「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说「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菩萨的智慧有二种,一种叫「实智」,或者叫根本智,是观察诸法的真谛理,观察诸法二空的真理。另外一种智慧叫权智,或者叫后得智,观察诸法的俗谛理,这观察十法界诸法的差别因果。这个地方讲说:如果没有这种「实智」,我们就很难去「证解净土法门」。这句话龙树菩萨解释说:「以依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说我们怎么相信这个十法界的存在呢?因为「一切法是毕竟空」。换句话说,因为我们的生命根源,这现前一念心性,它本性是我空、法空,它就是一个明了的心性,这当中我不可得、法不可得。所以说,我们依止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去取贪瞋痴的业,它就念念创造三恶道的果报。我们依止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去持五戒、十善,就出现了人天果报。我们依止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去信、愿、持名,就念念出现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所以说,我们知道「一切法毕竟空」,我们也能够肯定「一切法毕竟有」,所以智者大师讲即空、即假、即中,它是有次第的。你不能观一切法即空,你肯定不能明白一切法即假,无量无边的缘起,肯定不能明白。这一切法即假,是建立在一切法即空的基础之上。一切法不是毕竟空,那就谈不上因缘所生,谈不到缘起。所以这个地方说:假设不是「勇猛」的「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所以说净土的缘起,是建立在空性智慧的基础,所以「文殊」菩萨排在第一是对的,是这样子的。蕅益大师说:这也有一点表法的意思、有表法的意思。这是解释「文殊师利法王子」。
│
┼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
│
│ 故次列。
这是解释「阿逸多菩萨」,「阿逸多」翻成中文叫「弥勒」。他现在在兜率天,「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就是我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下一个成佛的就是「弥勒」菩萨「成佛」。他「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他就是要究竟严净佛国,准备要成就他的佛国土,所以他来到这个地方,等于是跟阿弥陀佛学习,所以「次列」。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说:弥勒菩萨参加弥陀法会,当然弥勒菩萨现在的责任很重大,他准备要来娑婆世界成佛,那他不一定要到净土去。那他为什么来参加这个法会呢?这当中有一层意思,莲池大师把这一层意思讲出来,他说:「弥勒既闻此经,龙华必说此经,故知此经流通无尽矣。」说弥勒菩萨他为什么来参加这个弥陀法会呢?他现在要成佛了,当然他不可能到净土去,那他为什么来听这个法?他说:「弥勒既闻此经,龙华必说此经。」因为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的法门。弥勒菩萨龙华三会,弥勒菩萨出世以后,人寿八万岁,人寿很长,但是弥勒菩萨说法说得不多。释迦牟尼佛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三百多次的集会。弥勒菩萨就是龙华三会,他讲三次,龙华三会,但是每一会得度的人都很多。换句话说,他出世以后有些经有讲,有些经就略而不说。但是净土法门他肯定要说的,所以他必须在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来先听闻此经,得到这样的传承;然后龙华必说此经,在龙华会上,肯定会说出这部经的。这意思就是说「净土法门流通无尽也」,这是三世诸佛必说的一个法门。所以莲池大师的意思就是说:「阿逸多菩萨」之所以在场,有这一层的意思在。
│
├「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
│
└「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
这个「干陀诃提菩萨」翻成中文叫「不休息」,就是「旷劫修行不暂停故」,他长时间的修行而不暂停。「常精进菩萨」就是「自利利他无疲倦故」,他就是没有疲倦的心,经常的精进。古德的注解说:这二位菩萨的在场,有表法的意思。说这个「不休息」是赞叹菩萨的智慧,菩萨为了追求无上的佛道,他「旷劫修行不暂停故」,这是赞叹菩萨的智慧,就是内心当中希求无上菩提,他是不暂停的。这个「常精进」菩萨是赞叹菩萨的悲心,菩萨的悲心,忆念到众生的苦,使令他会一生一生的流转,在人世间得果报,陪着众生流转,方便教化众生,「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是赞叹菩萨的慈悲心,他常精进。这二个都是以功德来立名,一个是赞叹菩萨的智慧,一个是赞叹菩萨的慈悲。本经当中列出了四位菩萨的名称,「释别明」。最后看这个菩萨得到什么利益:
明得益
┌不 离 见 佛─┐
此等深位菩薩,必│ │乃能速疾圓
┼不 离 闻 法 ├
皆求生淨土,以 │ │滿菩提故。
└不离亲近供养众僧┘
这些「深位菩萨」他们在场,一方面当影响众,连深位菩萨都在场了;但是站在当机众的角度,他们也得到利益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也是要「求生净土」,因为「不离」开「见佛」,「不离」开「闻法」,「不离」开「亲近」,乃至「供养众僧」,才能够「速疾」的「圆满菩提」。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站在上求佛道的角度,经常的亲近三宝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仰仗三宝的加持力,所以等觉菩萨都还要亲近三宝。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归依三宝是一切佛法修学的一个基础,归依三宝。就是你持戒、修定、修慧,乃至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假设不跟三归依相应的话,这个就是外道法。就是你持戒的目的不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目的,你这个持戒就是外道法。所以菩萨站在归依三宝的角度,他来这里听闻佛法也是得到了利益,因为能够「速疾圆满菩提」。这是讲到这些菩萨得到利益的情形。这是讲到与会的第二个大众「菩萨众」,再看「丁三、天人众」,看经文:
丁三、天人众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一般的凡夫、天人,整个五道的众生都在这一类里面,看蕅祖的注解:
┌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
这个「释提桓因」他是「忉利天」的天主,这个忉利天有三十三个地方,又称为三十三天,它有三十三个单位,他是在中间,是三十三天的主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过去迦叶佛的时候,迦叶佛灭度以后,留下舍利子,这当中有一个女居士,发心要建一个塔来供养迦叶佛的舍利子;但是她的能力不够,盖一个塔须要的钱很多,她就一一的去募款,得到三十二个人的帮助,就把这个塔给盖了起来。她是一个主事者,所以后来三十三个人都升到忉利天去,因为她是一个主事者,所以她就做这三十三天的主人,就是忉利天主,叫「释提桓因」,他过去的因地是这样子的。这个释提桓因在佛法的弘传当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功德,在《法华经》上说: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三七日是没有马上说法,佛陀入甚深的法性三昧中,这是自受用的境界。这个时候(这一层的意思是说「法要有人请求」,为了尊重法的缘故。),大梵天王跟忉利天这二个人,代表所有六道的众生来请法,如是的三请,佛陀才从法性三昧当中出来,才说法。所以说他是请法主,这是他一个很重要的功德,他是请法主。我们看经典,释提桓因他在忉利天那是很多很多的享受。这个天人到底有没有修行,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他欢喜听法,释提桓因。你看很多经典,释提桓因都在的,《阿弥陀经》《法华经》,很多的大乘经典,释提桓因他一定会莅临听法。这是讲到天人众,特别把释提桓因提出来。这个「等」:
│ │
│ ┌下等四王──────┐ │
├等者┤ ├無量諸天也┼
│ │上等夜摩、兜率、化樂│ │
│ └ ┘ │
│ 、他化、色、無色 │
这个「等」往下,就包括了「四」天「王」天,往「上」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是欲界的天。这些天都有男女的欲望、饮食的欲望、睡眠的欲望;还有「色」界、「无色」界,这些天都没有三界的欲望,完全是受用清净的三昧乐,没有男女、饮食、睡眠的这些欲望,完全是受用这种清净的三昧乐。这些是属于三界的「诸天」。
│ │
└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
┌无不与会
─┤
└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
──乙一、「通序」竟──
包括了「十方」的「天人」,就是其他世界的天人,乃至「八部修罗」,这「八部修罗」我们一般讲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我们解释一下:第一个天,天人;龙,龙是畜生道;阿修罗,阿修罗也是一个法界,叫非天;夜叉,这个夜叉是一种鬼神,但是他是鬼神里面比较有福报的鬼神,他比较威德,能够飞行,一般鬼神是不能飞行的,一种飞行的鬼神叫夜叉;迦楼罗,迦楼罗就是金翅鸟,是一种畜生;紧那罗,紧那罗是一种天上的乐神,也是天人;干闼婆,干闼婆是释提桓因的乐神,也是天人;摩罗伽,摩罗伽是一个大蟒蛇,蟒神,是畜生道。「八部修罗、人非人等」,人或者非人等等,都是属于天人众所收摄。就是除了出家的声闻、或者菩萨以外,其他的五道众生,都收摄在这「无量诸天大众俱」里面。这是讲到「天人众」。关于这一点,智者大师他提出一个看法说:佛说法的时候,有些人他是用尊贵的色身来听法,用天、人的尊贵身;有些众生是用卑贱的身来听法,用鬼神身、畜生道的身来听法。但是有些人得到尊贵身,他不来听闻佛法,这是一个什么因缘呢?智者大师说:这当中跟二个因缘有关,第一个跟戒律有关;第二个是你对佛法智慧的善根有关,跟「乘」,乘就是智慧的善根。一个「戒」、一个「乘」。
戒、乘这二个因缘,智者大师开出四料简。第一个戒乘俱急,就是说这个人在因地的时候,他持戒庄严,而且好乐听闻佛法,增长自己智慧的善根。当佛陀说法的时候,他就能够莅临,以尊贵身来听法。以这个天、或者是转轮圣王、或者大富长者,以这个尊贵的色身来听法。在六道当中,佛陀说二只脚都是尊贵的,四只脚以上的就是不尊贵了,这是卑贱的果报。就是他持戒也庄严,又好乐听闻佛法,这个时候以尊贵身来听法。第二个乘急戒缓,说这个人好乐听闻佛法,这佛法的善根特别的强,但是他的烦恼习气也特别的重,所以他乘急而戒缓。他遇到恶因缘,他破戒了,这个罪业的因缘,使令他变成卑贱身了,变成一只蟒蛇、或者是变成夜叉、或者变成一只畜生;但是他那一念心中所栽培的清净善根,能够在佛陀说法的时候,它能够现前,以卑贱身来听闻佛法,乘急戒缓。第三个戒急乘缓,说这个人,他持戒特别的庄严,五戒、十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各式各样的善法他都能够修;但是乘缓,他不欢喜听闻佛法,对佛法的善根栽培不够。在他的流转当中,他会得到尊贵身,佛陀说法的时候,他可能是一个转轮圣王,但是他不来听法;或者是一个天人,但是他对听闻佛法不当一回事,不来听闻佛法,这是第三种。第四种是戒乘俱缓,这是最糟糕的。他得到卑贱身,他跟佛法也没有结缘,也就不来听闻佛法。所以来听闻佛法的因缘,有这四种差别。要站在一个得度的因缘,你见佛闻法这是非常重要的。见佛闻法这句话,智者大师又开出藏、通、别、圆。说:来这个地方,有些人听到藏教法、有些人听到通教法、有些人听到别教法、有些人听到圆教法,这跟你过去栽培的善根有关系。所以说我们如果一方面能够持戒、一方面能够听闻佛法增加自己的善根,未来的生命当中,我们就能够以尊贵身继续的学习佛法,是有这样的情况。这个是讲到「通序」,又叫做正信序,说明这部经的六种成就,来证明这部经的真实性,来启信后人,叫正信序。
乙二、别序
这个「别序」就是别于一般的经典,看蕅祖的注解。
┌─发起序也。
│
│ ┌不可思议┐ ┌依┐
│┌净土妙门┤ ├佛自唱┤ ├名字─为发起
││ └无人能问┘ └正┘
├┤
││又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
│└
│ 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
│
└─如《梵网?下卷》,自唱位号云:我今卢舍那等,
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
这个「别序」又称为「发起序」,就是这部经的一个发起因缘,这部经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宣说的。前面的「通序」是说明这些与会的大众,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处所集会在一起;这以下的「别序」,是说在这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因缘而佛陀说法,这叫「发起序」。看第二段,这个「发起序」有二个因缘发起:第一个「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就是说从它的深度来说,因为「净土」法门这件事情「不可思议」。说一个五逆十恶的众生,他内心当中累积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而他能够忆持佛的佛号。这个佛号、这个万德洪名进入他的心中,这么一运转,具足十声,就能够把地狱的火转成金莲华,这件事情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样的法门,这个他力法门,没有「人能」够「问」、没有人有这样的智慧能够问。所以佛陀怎么办呢?只好自己讲出极乐世界的「依」报跟「正」报的名字,「有世界名曰极乐」──依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正报,来作为「发起」,因为这个法门太深妙了,这是第一个理由。其次,净土法门它的广度,前面是讲到深度,这是讲到广度。因为「佛」的妙观察「智」,观察众生的根「机」是没有错「谬」的,看到「大众应」该得到「净土」的法门,而得到「四」种利「益」──欢喜、生善、灭恶、入理,所以「不」必等待发「问」,「便自发起」。这个地方,莲池大师的《疏钞》讲得详细,他说:这个本经是无问自说。这个在经典上来说,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因为一般的经典,都是要有人修行有问题,佛陀才宣说。说你这个人有病,医生才开药;怎么你没有向我索药,我就开药呢?这当中有一个理由,佛陀无问自说有一个重要理由。莲池大师先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人他身体长了一个毒疮,这个毒疮发作的时候非常痛苦,而且须臾将死,马上就要死掉了。这个时候刚好有一个医生,这个医生他有阿伽陀药。这个阿伽陀药万病总治,拿给这个人吃,入口即活。吃到他的嘴巴里面,把它含起来,它就能够把这个毒疮治好。所以说这个医生在这个急迫的情况之下,他不等到对方的启请,就把这个药给他,因为这个药万病总治的。而且他这个人须臾将死,命在旦夕了,他来不及启请了,这个时间太急迫了。莲池大师就合法说:「末世众生亦复如是,根钝障深,寿命短促。」说末法众生根钝障深,根机、善根很钝,修止观修半天也修不来,烦恼也没办法断。罪障也重、烦恼障也重、果报体也重,动不动就生病,这一期的生命也很短促。这个时候「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你要他「解脱」(就是般若波罗蜜),得到禅定,甚难可得,很难成就的。末法众生他没有这个智慧来启请,佛陀还是要为他宣说,因为这是一个三根普被的法门。所以在这个因缘之下,「故不俟问,便自发起」,这样的一个理由,佛陀便自动的发起,是可以的。接下来引证。蕅益大师引用智者大师的著作来解释,「如梵网」经「下卷」上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梵网经》也是无问自说,因为《梵网经》讲的那种境界,也是特别的甚深,报身佛。「我今卢舍那」,就是释迦牟尼佛讲《梵网经》是现报身佛。报身佛坐在莲华台上,旁边的千华上现出很多很多的释迦佛。「智者」大师把这一段「判作发起序」,这也是比「例可知」,这也是一种无问自说的情况。蕅益大师他引用智者大师的科判,来解释这一段经文应该是属于发起序,是这个意思。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一段我们把经文简单的消释。「尔时」,就在这个法会大家集合的时候,有声闻众、菩萨众、天人众,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集会的那个时候,大家都集会在那个时候,叫「尔时」。这个时候,「佛」陀就主动的「告」诉「长老舍利弗」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说在娑婆世界的西方,距离经过十万亿佛土,这当中有二件重要事情,他讲了二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那个地方有一个依报的国土叫极乐,叫做依报的庄严。第二件事情「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那个国土有什么人在那个地方呢?有一尊佛,是阿弥陀佛在那个地方说法,是正报的庄严。就是发起序,佛陀主动告诉长老舍利弗,讲出极乐世界的依报跟正报的名号,来作本经的一个发起。看蕅祖的注解:
明召告意
┌─三根普被───┐
│ │┌圆收┐
净土法门┤┌绝待┐ ├┤ ├一切法门,甚
└┤ ├不可思议┘└圆超┘
└圆融┘
┌非第一智慧─┐
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 ├也。
└不能直下无疑┘
与会的大众这么多,佛陀为什么单单告诉舍利弗呢?佛陀告诉这个大智慧的舍利弗有什么意思呢?这当中蕅益大师把这一层意思解释出来:「净土法门,三根普被,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净土法门从它的广度来说,「三根普被」,上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也能够念阿弥陀佛,念念成就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下至五逆、十恶,这个五逆、十恶的众生,他那一念苦恼躁动的心,他忆持阿弥陀佛,也能够转地狱的火成金莲华:所以是「三根普被」,所以这一句佛号「三根普被」,这是讲它广度的殊胜。其次,它的深度「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这个「绝待」是约着「对待」来说。就是我们在转凡成圣,把染污的缘起转成清净的缘起,这个染净二法,有「对待」跟「绝待」的差别。比如说我们讲念佛法门,譬如「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我们念佛当中,以这一念心来摄持佛号,这当中有二件事情:第一个「能念的心」,我们这一念心就像一个污浊的水,累积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污浊的水,能念的心。其次,「所念的佛号」,就是清水珠,万德洪名,摄持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功德。这当中蕅益大师把它判作二种修行方法:第一个事持。就是你刚开始是建立对佛号的信心,就是说:我这个水实在太脏了,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是业障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脱生死;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有大势力,一定能够救拔我。这个时候对名号通身靠倒,但是这个时候是一种对待观法,因为染净是独立的,杂染不能变成清净、清净不能杂染,这杂染跟清净是对立存在的,是有自性的,这是对待的观法。但是有自性没关系,万德洪名的功德太大了,我这一念心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就通身靠倒,这清水珠的力量太大了,这是事持。第二个理持。这个理持就是说,我们在赞叹这个清珠的功德,这万德洪名的功德之下,我们也应该赞叹我们这一念心也不可思议。说这个水也不可思议,清珠能够把水净化,当然清珠是不得了,但是这个水也不得了。为什么?因为它变化?表示这个水它不受染污,水表面上跟这个染污在一起,但是这个染污的东西不能染污水。这个意思就是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从这句话的角度来观察这个烦恼跟罪业,是如梦如幻的,它没有真实的染污我们这一念心。所以说,我们这一念如梦如幻烦恼的心,跟清珠一接触的时候,「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我这一念心能够变化。染污的心,在迷惑的时候,全真成妄,在迷惑的时候;当这一念生起了信愿的时候,接触这个佛号的时候,全妄即真:这真妄是不二的,染净是不二的。这个时候,智者大师说:你能够作这样的理观,这个就是理持。也就是所谓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所以蕅益大师经常告诉我们:我们要体会我们念佛的时候,能念的心本自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也本自不可思议。说这个清珠跟浊水一接触的时候,清珠不可思议,这个水也不可思议,这个水能够变化也不可思议,这样子就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了。「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它能够收摄一切法门,净土法门它以信、愿、持名为正行,以一切六波罗蜜为助行;而且它还超越一切法门,因为它是他力法门,所以「甚深难信」,只有「大智慧者」才能够直下承担的。所以佛陀告诉「舍利弗」有这一层意思,这意思就是说净土法门,它是靠智慧抉择的,不能只是靠这个情感的归依而已,要作一些理观的。这是一个总说。这以下我们解「释西方」。这一段是解释「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先解释这个极乐世界的方向跟距离,看「正释」:
正释经文五
释西方二
正释
┌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
│
┼十万亿者,千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
│
└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
「西方」就是「横亘」,这个「亘」就是从此端延伸到彼端,叫做「亘」,就是从这个地方延伸到那个地方叫做「亘」。「横亘」就是从我们娑婆世界一直延续到「西」方,这表示处所,它所显现的这个处所,「现处」。这是讲方向。这以下是讲距离,「十万亿者,千万曰亿」,古时候千万叫做亿,把这个「亿」一直累「积」到「十万」个亿,叫十万亿。接下来解释「佛土」,这个佛土是古时候的单位,这个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教「化」的地方。
且以此土言之─
┌东西南北各一洲┐
│ │
┌一须弥山┤同一日月所照 ├名「一四天下」┐
│ │ │ │
│ └一铁围所绕──┘ │
│ │
┼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
│ │
├千「小 千」─名「中千世界」──────┤
│ │
└千「中 千」─名「大千世界」──────┘
┌十万亿┐
─过如此佛土┤ ├是「极乐世界」也。
└之西─┘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呢?蕅益大师解释说:以「一须弥山」为中心,「东西南北各一」个「洲」,就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这一个须弥山有一个太阳、有一个月亮,在这个须弥山顶上照耀;外边有一个「铁围山」围「绕」,这样子叫做一个「四天下」,这就是佛法讲国土的单位,一个最小的单位叫四天下。然后我们累积一千个「四天下」,叫一个「小千世界」;再把一千个「小千」世界加起来,叫「中千世界」;再把一千个「中千」世界加起来,叫做「大千世界」。这个就是所谓的三千大千世界。这个「三千」怎么说呢?不是说三千个大千世界,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是有三个千,是小千、中千、大千,这样累积起来叫三千。其实三千大千世界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是有一千个四天下,一千个小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才叫三千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这个地方是讲出极乐世界的方向跟距离。不过这地方,这是约业感来说的,约众生的业感。所以智者大师说:如果我们净业成就,「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也。」所以临终的时候,你以这一念信心跟愿力的心来,来忆念弥陀的名号,念念相续,具足十念,这个心中能够不贪恋、不颠倒,这个「在定之心」,这个时候,前一剎那在娑婆世界死亡,下一剎那莲华化生。就是「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所以这个距离不是障碍的,问题是「是不是能够净业成就」?关键在这个地方。
「净业若成,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也。」临终心定,这种功夫要平常培养。平常我们的心定不下来,临命终时怎么定下来?平常定容易,临终定难,因为生离死别,能不动心吗?真的没有丝毫牵挂吗?必须真不动心,真的没有牵挂,心才定得下来。
破疑
┌问:何故极乐在西方?
说为什么极乐世界在西方呢?蕅益大师的回答很妙:
┤
└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
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
足致疑。
有人说:「极乐」为什么一定在「西方」呢?他说:这不是「善问」,凡夫的妄想特别多。「假使极乐在东」方,你「又问何故在东?」,这就堕入「戏论」。何「况」所谓的西方,它是约着娑婆世界来安立的,假使我们从「十一万亿佛土」看,那又「在东」方了,说这个方向是无自性的。就是这个西方是约着娑婆世界的立足点来安立西方的,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先讲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个依报跟正报的情形,我们下一次再宣说。有没有问题?
问:
答:这个通序,它一方面表达出一部经的发起因缘,这个发起因缘是佛陀无问自说,当然它是「三根普被,绝待圆融」,没有人能够问。但是佛陀这个法一定要讲,非讲不可,因为这个法对末法众生太重要了,所以佛陀也会主动的说出来,有这一层意思,就是说明本经发起的因缘。
第二层意思,这个发起序也标出一部经的大纲,这个大纲就是「有世界名曰极乐」,依报的庄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正报的庄严。这二个就会带动后面极乐世界的无上因果。这个无上的因果,是依着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而建立的。如果没有依报、正报的庄严,哪有什么极乐世界的因地跟果地的功德!所以这个地方也标出了后面经文「正宗分」的内涵。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别序」也非常的重要,看出一部经的大纲。
问:为什么不跟文殊师利菩萨讲?
答:古德没有交待这件事情,当然应该是有它的深义。我们也可以体会一下,但是古代的注解没有解释为什么不跟文殊师利菩萨讲。(呵──)不过长老舍利弗,从迹门来看,他当然是声闻众;但是本地风光话,他又是当机众。就是佛陀当然也有鼓励的意思,就是回小向大,也可能有鼓励的意思,鼓励这些阿罗汉:你们不要到涅槃去,到极乐世界多好。当然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那些人,也不太须要鼓励,是等觉菩萨。这些阿罗汉,佛陀也可能要他们再想一想、再想一想(呵──),不要到涅槃去,到极乐世界回小向大,「大乘善根界」,到极乐世界急速成佛。当然这个地方还可以想一想,这一层的意思还可以想一想。你看《观经》,《观经》佛陀是为凡夫说的,为韦提希夫人说。我们看经典,虽然这个经典是三根普被,佛陀在讲《华严经》的时候,讲十大愿王导归净土,是为法身菩萨讲的,那都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经》都是为凡夫说的。这当中会牵涉到什么问题?佛陀如果以深位菩萨为当机众,那后面的经文所描述的依正二报,就不是凡圣同居土了;但事实上后面是凡圣同居土,这些都是凡夫成就的境界。像《观经》的三辈九品,都是约凡夫安立的。为什么呢?善导大师说:你想想看,《观经》的当机众是韦提希夫人。他讲三辈九品是圣境,那你讲给韦提希夫人听干什么?所以有这一层意思。所以这个当机众,会影响到经文的内容。如果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那这个境界很高:唉呀!这个净土法门不可思议,文殊菩萨才能够承当。但是你看它后面的内容不是。所以蕅益大师他会判,他后面有讲到,这个「极乐世界其土有佛」这个「佛」是凡圣同居土的佛;「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八功德水」,那个境界是凡圣同居土的境界,它是约凡夫讲的,也有这一层意思。所以我们看当机众,会知道这个经文的内容,它是在讲什么法界的境界,从当机众也可以判断出来。你看《华严经》的境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那是一个实报庄严土的境界。因为《华严经》是为十地菩萨讲的,「十地菩萨所被机」,所加被的根机,华严的境界。但是《阿弥陀经》《观经》《无量寿经》这个净土法门,佛陀都是为凡夫讲的,都是凡夫做得到的,要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要你「深信切愿,持佛名号」,这个对凡夫来说都不是强人所难,都是做得到的。但是佛陀讲「十大愿王」,这就不容易了。因为它每一个愿王都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才叫做「愿王」。不管是礼拜,乃至回向,每一个法门都要时空无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就不是凡夫做得到,不容易的。那我们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一种随喜的意思。但是佛陀要你「深信切愿,持佛名号」这不难。所以我们看这个当机众,也会知道这部经是适合谁修行,有这一层意思。好,我们今天讲到这。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十七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二页,我们看经文: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段经文是一个「别序」,又叫做「发起序」,就是发起一部经典的因缘。「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尔时」就是大众在集会的时候,佛陀告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就在我们娑婆世界的西方,距离经过十万亿的佛土,在这当中有二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有世界名曰极乐」,就在那个地方有一个依报的世界,它的名字叫极乐;其次,「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在那个地方有一个正报的阿弥陀佛,在那个地方为大众说法。这是「发起序」,就是佛陀在与会大众默然的情况之下,无问自说,在那个清净的大悲心当中,说出了极乐世界的依报跟正报庄严的名称。这当中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看第二段。前面的「西方」,我们解释过了。「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说出极乐依正的方向、距离。这以下解「释依报」,依报蕅益大师分三段:第一段「正释世界」。「有世界名曰极乐」这个「世界」怎么说呢?
释依报三
正释世界
┌有「世界」─┐
┌┤ ├序依报国土之名也。
│└名曰「极乐」┘
│
│┌竖约三际,以辨时劫┐
┼┤ ├故称「世界」。
│└横约十方,以定疆隅┘
│
│ ┌安养┐
│極樂者,梵語│ │ ┌永离众苦┐之謂,如
└ ┼安乐├等,乃┤ ├
須摩提,亦云│ │ └第一安隐┘下廣釋。
└清泰┘
「有世界名曰极乐」是说出「依报国土」的「名」称,这个国土的名称叫做「极乐世界」。这个世界是「竖约三际,以辨时劫」。从竖的方式来说,它的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这叫做「世」。从横的角度来说,「横约十方,以定疆隅」,这叫做「界」。说这个「世界」就是时间跟空间的一个和合相,叫做「世界」。极乐国土佛陀说它是一个世界,就表示它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它是存在于某一个时空因缘的一个世界,不是只是心中的妄想而已,它的确是存在时空因缘的世界,是这个意思。「极乐者,梵语须摩提,亦云安养、安乐、清泰等。」这个「泰」就是舒适,这个国土特别的清净、舒适,这个叫「清泰」。简单的说就是:极乐世界的身心世界,「永离众苦、第一安稳之谓」,没有痛苦,特别的安稳,这叫做「极乐」。这是简单的解释「世界」。其次我们看「别明净秽」。以下这二段,蕅益大师是就着一般自力法门成就的世界,跟净土世界的差别作一个比较。首先,我们先看一般通途自力法门的世界是什么情况:
别明净秽
然佛土有四,各分净秽─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每一个土就着它相对的安立来说,有所谓「净」跟「秽」的差别,先看第一个:
┌五浊重者秽
┌凡圣同居土─┤
│ └五浊轻者净
「凡圣同居土」的「净秽」,是就着它「五浊」的「重轻」。这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我们简单的来说,在我们这个凡夫的世界,它的差别跟二个因缘有关系:第一个跟你的业力有关系,这个善业强的人,他容易生长在尊贵的地方;恶业强的人,他就容易生长在卑贱的地方,像污秽的贫民窟,等等。所以这种净秽的成就,跟你内心当中所积集的善业、恶业有关系,这是第一个。其次,跟你烦恼的厚薄有关。烦恼重的人,他容易招感污秽的国土;烦恼轻的人,他容易招感清净的国土。比如说我们山上经常有这个鸟,我们就把这个蒙山施食的米拿去喂食。在喂鸟的时候,有时候燕子会先来吃这个米,麻雀后来吃,燕子它不在乎,它胸量广大、厚道。但是如果是麻雀先来吃,你会发觉燕子再过来的时候,麻雀就要把它赶走。看得出来麻雀的性格,它尖酸刻薄。所以我们从这个缘起上,看这不同心的相貌,我们看麻雀它的果报体跟燕子就不一样。麻雀它一飞到地上,它那个心就特别的扰动,它叼个东西吃,它东看西看,它很害怕别人会伤害它,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刻薄相,它从这个刻薄的心性所变现的世界,它感觉到这个世界充满危机。你看麻雀在地上叼东西,它就是东看西看。但是你看燕子,它特别的安详,它到哪一个地方看起来就是特别的尊贵安详,因为它心性厚道。所以从厚道的因缘当中所显现的世界,它认为人跟人之间、动物跟动物之间是安详的,是和合的。所以说,我们的世界跟你的业力有关系。第二个跟你烦恼的厚薄:有些人刻薄,他的世界就容易有障碍、容易有压力;我们心性厚道的人,这个时候所现的世界就比较安和一点。所以说这个凡圣同居土的净秽,它由五浊的轻重来安立,这是一种。
│
│ ┌析空拙度证入者秽
├方便有余土─┤
│ └体空巧度证入者净
┤
前面的凡圣同居土,是一种有漏的业力所创造的国土。这个「方便有余土」是一个无漏的国土,这个国土的成就,主要是依止我空的智慧,或者观四谛、或者观十二因缘。从四谛、十二因缘当中,他悟到了我空的真理,成就方便有余土。从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分出净秽。就是「析空证入者」、「体空证入者」。这个「析空」观,它本身主要是从事相的分析,从一种事相的变化,无常故苦、苦即无我。「体空」观他是一个利根人,他从这种理性、从理观,从一切法的「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所以这个析空观,基本上他所证入的偏重在我空;这个体空观,他在证入的时候,他证到了我空、也证到了法空,他也能够证到法空。所以「方便有余土」它相对「析空」观来说,它就比较「净」,障碍比较少。
前面的凡圣同居土,当然是有各式各样的感受,快乐、痛苦的感受。这个方便有余土的果报,它不是快乐、痛苦,它完全是一种寂灭的状态,涅槃寂静乐。但这个寂静当中,在操作这些法门的时候有差别。比如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龙王它归依了三宝,它请了很多的阿罗汉去它的王宫应供。这一天,它请这些大阿罗汉吃饭的时候,突然间大鹏金翅鸟突然出现了。大鹏金翅鸟用广大的翅膀一扇,就把海水给拨开来。大鹏金翅鸟这个时候以很快的速度要去抓龙王,当时当然是很紧张了,那是一个紧急的情况,所有的阿罗汉都楞住了。但是目揵连尊者就在那么短暂的时间当中,马上入火光三昧,然后现出一个锅盖样子的光明相,把整个龙宫完全保护住,让大鹏金翅鸟不能进来。我们从《阿含经》的这个故事看得出来,同样是阿罗汉,「我等同入法性」,所有的阿罗汉都在无生的真理当中安住;但是在显神通三昧的时候,这个时候有差别。有些人他能够马上入初禅、二禅、三禅,马上显出神通;有些人他就会迟钝:这个跟你的法执有关系。比如说我们同样做一件事,有些人是二楞子的个性,他就一个竹竿一定要走到底:这样子不可以,一定要冲出去。有些人他善巧,一切无自性、一切法是从因缘安立的,怎么做好,就怎么做。这个「方便有余土」亦复如是,虽然同样证入了空性,但是有「巧、拙」的差别,它是从巧、拙来安立「净、秽」的,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 ┌次第三观证入者秽
├实报无障碍土┤
│ └一心三观证入者净
│
这个「实报无障碍土」,它不是证得空观就能够成就,要证入真如佛性。真如佛性,如果是一个别教根性的人,他是「次第三观证入」,先空观,十住修习空观,十行修假观,十回向修中观,然后再入初地,这个是「秽」。如果在因地的时候,就直接修「一心三观」,直接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个时候是「净」。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基本上从天台宗的思想来看,一个证入法身的菩萨,那完全入圆教了,他一定明白即空、即假、即中,圆三谛理。但这个地方的净秽是约习气、约习气。因为他因地的时候,这个空、假、中,他是各别操作的。虽然他在理上已经悟到空假中三观的融通性,但是他因地的根性是从次第三观修上来的,他还带有习气。所以这当中也可从这样的一种差别,安立净秽的相貌。
│ ┌分证者秽
└常寂光土──┤
└究竟满证者净
「常寂光土」就是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它是一个真如理性。「分证」的是「秽」;「究竟满」当然是佛,是「净」。这个地方是蕅祖讲到:「有世界名曰极乐」,这个「世界」的一个差别相,先分成四土,四土当中各论净秽。接着我们看极乐世界又是什么相貌:
指归同居
┌正指同居净土──┐
今云极乐世界┤ ├也。
└亦即横具上三净土┘
这个地方的「极乐世界」,「有世界名曰极乐」,这个地方到底是哪一土呢?蕅益大师讲是「同居净土」,是凡圣同居净土。所以后面我们讲到依报的庄严,不管是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其实那完全是介绍凡圣同居土的情形。因为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标出「有世界名曰极乐」,这个「世界」是约凡圣同居土。
不过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又强调一个观念说:「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就是说这个极乐世界的三土是融通的,凡圣同居土它具足了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跟常寂光土的功德,这是不共于一般自力法门的国土。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我们一般国土的成就,是从业力的因缘,业感缘起:或者是有漏的善业恶业,成就凡圣同居土;因为无漏的业力,我空的智慧,成就方便有余土;菩提心、六波罗蜜的业力,成就实报无障碍土。总之,以各式各样的业力,创造各式各样的国土。这个国土跟国土之间,是互相有界线的,它完全是靠业力。但极乐世界的成就,这个地方我们注意:它不是业力所成就,它是弥陀本愿的功德力所成就的。弥陀的本愿功德力所成就的,那是一种法界缘起,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它随拈一法,都具足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凡圣同居土也是弥陀的本愿所成,乃至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都是弥陀的本愿功德力所成。这个佛的力量有一种不共的地方,就是说他能够把他的功德力,为实施权,他能够创造各式各样的因缘。
比如说,佛在世的时候,有四个婆罗门的外道修行人,在山中修习禅定,很快的就证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个修行人的心情,好乐三昧的快乐,不喜欢出世的涅槃;他知道有佛陀出世,他们想要去供养佛陀,知道佛陀出世是甚深难得,能够供养佛陀,对他来生的安乐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他又怕听到佛陀的说法,因为他怕佛陀为他说法以后,他成就涅槃以后,他就失掉三昧的快乐,很可惜。怎么办呢?四个人就商量一下说:我们现在四个人去供佛的时候,速度一定要快(呵──),供完就马上走。这个时候,第一个老大就去供养佛陀,供养佛陀的时候,礼拜、赞叹,供养以后马上走,佛陀马上在一瞬间讲出一句话:「诸行无常」。他听到以后很恐怖,赶快就冲走,用神通力冲走。老二来供养佛陀的时候,供养以后也是赶快走,佛陀马上又讲:「是生灭法」。(哈──)第三个来供养了以后,要走的时候,佛陀就说:「生灭灭已」,他听了以后很恐怖就离开了。第四个来的时候,供养佛陀以后,佛陀讲:「寂灭为乐」,就讲这四个字。就次第讲完了。讲完以后,他们就回去打坐了。当然这都是一个片段的文意,不能够去修观。有一天他们从定中出来的时候,大家就在一起说:唉呀!那一天真危险(呵──),差一点就听到佛陀说法。这怎么回事呢?佛陀告诉我说:诸行无常。这样子哦!佛陀跟我讲说:是生灭法。第三个说:生灭灭已。第四个说:寂灭为乐。这个偈颂把它组合起来以后,四个人就证得初果。(呵──)我们可以知道佛陀的方便力,就是说他们四人根本不想学习佛法;但是佛陀的神力就能够无问自说(哈──),也可以这样讲。佛陀知道他们的因缘,因为供佛的因缘,就从供佛当中,把这个圣道的因缘放进去了。
极乐世界也是这样,凡圣同居土,我们看后面,那的确是,这个样子也不是很尊贵。你看这个人民供佛以后,回来吃饭(哈──),「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在三界里面,色界的天人就不吃饭。色界、无色界,那吃饭是一种杂染相、粗重相。这个色界的天人,他那一念心有殊胜三昧乐的摄持,他不用吃饭。所以这个吃饭,这个国土是一个很粗糙的国土。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一点:极乐世界虽然也现出了凡圣同居的一种粗重相,但是那种相貌它具足了上三土的无漏功德力。换句话说,我们在极乐世界吃饭,每一口饭,它就能够使令我们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如果你的善根是因为空性而得度,这个时候它就启发你空性的善根;如果你栽培的善根是大乘中道的善根,它就启发你大乘的善根。所以说这个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它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的境界,它含摄了方便有余土跟实报庄严土的无漏功德,这意思也可说是无问自说。就是说你在受用这个凡圣同居土的饮食、衣服、卧具的时候,也增长了你的道业、也增长你的道业,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说它这个地方所指的是「凡圣同居」土,但是也「横具」了「上三土」,而这个地方的关键在于弥陀的本愿功德力,因为这个国土不是我们业力所感的。我们业力所感的,要成就佛的加持,只有佛在世的时候才有可能。那四个外道跟释迦牟尼佛结下甚深的因缘,所以他有这样的一种殊胜境界。但是佛灭度以后,那就没有办法了,那你要在法义上增上,就各凭本事了。所以极乐国土的一个殊胜点,它是弥陀本愿所成就的。这个是讲到「有世界名曰极乐」。好,我们再看第二十四页,「释正报」。前面是说明依报,这个地方是讲「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我们也是分成三段:第一段「明单复三身」。
释正报三
明单复三身
┌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广释。
「有佛号阿弥陀」是说明这个极乐国土「正报」的「教主」,教化主,就是阿弥陀佛,他的一个名称。先解这个「佛」:
│ ┌法身单,指所证理性。
│ │
│ ┌单┐┌┼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
└佛有三身各论┤ ├┤│
└复┘│└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
「身」就是积聚的意思,有各式各样同类的东西把它聚起来叫「身」。佛陀从他的性质不同分成三身,「三身」当中有「单」有「复」的情形,先看「单」。「法身单,指所证理性。」一般我们讲「法身」,是约「所证」的真如「理性」,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这样一种理性。《金刚经》讲:什么是「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什么是如来呢?就在一切法当中,「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当中,有一个如,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真理,这个就是如来。这样子讲,这个如来就不是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那是遍一切处,一切法为「身」的一种真理。所以在一切现象界当中,有一个共同的轨则,一种不变而随缘、随缘不变的轨则,一个道理。而那个道理就是「佛」,这样子来定义佛陀,当然这样的佛指的是法身。「报身单,指能证」的「功德智慧」。前面的法身,不管你是不是去修证,这个道理,一切法的一个现象界,这当中有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恒常存在的。那「报身」的话就是你要修习,你经过闻思修,而成就的这种功德智慧,包括智慧、包括功德。这功德是辅助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个智慧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你用般若波罗蜜,才能够成就报身,它是修而来的。法身跟报身,这二个身,在智者大师叫做本门,佛的本门,佛的根本,就像月亮一样。这个「化身」呢,「指所现相好色像」,这是个迹门,就像月亮映在这个水的影子,有各式各样的差别。这个化身是佛陀的大悲心随缘示现的,叫做「化身」。为了利益有情而示现的,这个是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这个是讲到佛的三身,这叫「单」,单的情形。再看「复」:
│ ┌自性清净法身
│┌法身复者┤
││ └离垢妙极法身
「法身」又分成二类,第一个「自性清净法身」。从这个「自性清净」来说,每一个众生都是「法身」。这个「自性清净」,这句话应该怎么说呢?说我们每一个人,有很多很多的烦恼跟业力,这个时候叫做「自性清净法身」。这《楞伽经》上说:「诸佛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说这个烦恼跟罪业是如梦如幻的,它的真实体性不可得。就着「妄想无性」,安立它为「自性清净法身」,是这样子安立的。什么叫「自性清净法身」呢?因为烦恼不真实,所以有等于没有,它不能障碍自性清净法身的成就,这叫「自性清净法身」,这通于十法界的。「离垢妙极法身」,这个只有佛才有的,经过修习以后,经过戒定慧,把这个无明的污垢给消灭了,开显出种种的妙用。前面的「自性清净法身」是不能显现妙用的;这个「离垢妙极法身」,只有佛才有的。
││
││ ┌自受用报身
│├报身复者┤
││ └他受用报身
「自受用报身」,是佛陀的一种自受用,他这个是约根本智成就,常乐我净的功德。「他受用报身」是佛陀度化十地菩萨,用后得智所变现的、后得智所变现的。
└┤
│ ┌示生化身
│ ┌┤
│ │└应现化身
└化身复者┤
│ ┌佛界化身
└又┤
└随类化身
「化身复」的话,有「示生」的「化身」,这「示生化身」指的是佛八相成道,从出生到出家,乃至于成道、转*轮。「应现化身」是指一时的感应,你念释迦牟尼佛、念阿弥陀佛,一时的因缘当中,在某一个时间、空间、处所,现出了佛陀的身像;但是现完以后,就消失掉了,这个就是应现的,一时应现的。「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这个「化身」又分成二种:说是佛现出佛的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者是「随类化身」,他不现佛身,他现九界的身,普门示现,「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他现出其他, 的色身。他本来已经成佛了;但是他现出舍利弗、目犍连尊者的相貌,来帮助释迦牟尼佛转*轮,这个就是「随类化身」。这是佛的三身的一个情况。再看第二段:
明超情离见
┌单┐ ┌非一非三┐┌不纵横┐
虽辨┤ ├三身,实┤ ├┤ ├
└复┘ └而三而一┘└不并别┘
──离过绝非,不可思议。
这个佛的「三身」有「单复」;但是佛的境界,「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这个佛的境界啊,我们可以从开合的角度来看。开出来,那当然是「三身」,三身当中又有所谓「单复」的差别。但是合起来,就是现前的一念心性,就是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所以它「非三」而「非一」,「不纵、不别」,这是一种开合的不同。所以我们在研究佛的功德,《华严经》也一再强调这个观念:佛的功德是不可以分割的,「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种法界缘起,跟九界的差别是不同的。
指示生化身
┌同居土中┐
┌正指┤ ├┐
│ └示生化身┘│
今云「阿弥陀佛」┤ ├也。
│ ┌即报┐ │
└仍复┤ ├──┘
└即法┘
这个地方讲「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个「阿弥陀」指的是法身、报身哪一个身呢?「正指」的是「同居土」的「示生化身」;但是他也含摄「报」身跟「法」身,这个三身是一体的。这怎么说呢?从「一」的角度,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都是本愿功德力所成,这叫「一」。但是我们这一念心,去执持名号的时候,我们本身的功德力有多少,我们就循业发现自己相应的佛。比如说你是带业往生的,你看到阿弥陀佛,你就看到了应化身;你念到事一心不乱的,你看的是方便有余土的佛身;你能够念到理一心不乱的,你看的就是报身。所以这个三身是一体的,即一而三、即三而一的。这个地方,事实上蕅益大师他讲这个是在为后面(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铺路、为后面铺路。说极乐世界「启信」,相信极乐世界是三力所成:本愿功德力、名号功德力、自性功德力。约本愿功德力来说,是一,那是一个一真法界的境界。「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每一个人的心,投入到本愿功德海的时候,每一个人尝到大海的味道会不一样。这跟你在因地的时候,栽培佛号,信愿持名那三资粮有关系。虽然每一个人在大海当中,喝到的海水不同;但是每一个人都安住在这个大海当中,每一个人都是受用弥陀的功德:所以这个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不可思议就在这个地方。他们同样是安住在弥陀的大愿海,但是这当中有无量的差别;虽然无量差别,可也是不离开弥陀的大愿海。这个就是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在后面的地方,他会不断的说明──「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这国土是怎么来的?弥陀的本愿功德所成。这是一个总相。每一个人受用呢,就是你的心力、跟你佛号念佛的力量,去创造不同的差别。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不但是解释依报、正报的名字,他为后来在铺路,说:这个国土为什么会有差别,差别当中又没有差别,是怎么回事?这个是讲到正报。蕅祖解释正报、依报以后,他又「重释二有」:
重释二有
┌的标实境─令欣求故
│
├诚语指示─令专一故
│
│ ┌非干城阳焰┐ ┌魔┐
┌世界┐皆言有者│ │ │ │ │
复次┤ ├ ┤ ├非权现曲示│ ├邪│
└及佛┘具四義 ├简┤ ├破┤ ├故
│ ├非缘影虚妄│ ├权│
│ │ │ │ │
│ └非保真偏但┘ └小┘
│
└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把这个「有」──就是说「有世界名曰极乐」,这第一个有,依报的有;「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第二个有。这个「有」是什么意思?这个「有」就是存在。这存在,这当中有「四」层意思,有四悉檀的意思。第一个「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这个「有」就是存在,存在这么一个世界,使令我们欣求。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会欣求极乐,从印祖的意思:就是你要相信娑婆是苦、相信极乐是乐。就是你在娑婆世界流转,你真正的吃到苦头,感到娑婆世界是一个不安全的地方,「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随时会到三恶道去,这是一个很恐怖的地方。就是你感到这个三界,一种危机感、一种不安全感,你有这样的一种觉受,坏苦。第二个你相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而你透过你的实修当中,你会发觉断烦恼是如此的困难,你根本没有希望。你说:我从现在开始,我整天都不吃饭、不睡觉。也没有办法断烦恼。就是你觉得你所处的环境,是非常的危险的、非常不安全的。而你也真正感到一种无奈,你自己要断惑证真没办法。这个时候,你一听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你内心当中会真实的欢喜。就是在你这个黑暗的无奈当中,生起一道光明:哦,原来还有其它的希望。不过当然我们要是没有修行过的人,你不知道这个修行的困难,你听到这句话也没什么感觉。所以说,当我们真正的理解到三界的苦,而解脱三界的苦,要消灭我无量的烦恼跟业力,是如此的困难。这个时候,你会欣求,这第一个欢喜义。第二个「诚语指示,令专一故。」佛陀很明确的说出它的方向、距离,使令我们专一。如果说佛陀没有讲出它的名号,它的依报、正报的名号,那我们没办法专一的去修持、去观想,就不能生善,生起这种往生的资粮,所以「诚语指示」,很明确的说出依报的国土、正报的佛的名号,使令我们去忆念弥陀的名号,使令我们专一。「简非干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这个是约破恶,破除我们这个疑根。这个「干城阳焰」,这是一个干闼婆城。这个干闼婆是一个变化城,就是在这沙漠当中,这个鬼神变化出一个城,好象在这当中有一个安乐处,但事实上它是变化的一个虚妄境界。这个「阳焰」也是一样,这沙漠当中的水气,所变现了一个水分,但事实上它是阳光的折射,这是一个虚妄的境界。这是一个魔境,不真实的境界。「非权现曲示」,不是佛陀的施设方便。这个是「权」,虽然它真实,佛陀说出了人天的果报、说了二乘的果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在成佛之道的宝所当中,佛陀施设了一些休息站,虽然是真实,但事实上它不圆满,这个叫「权」。「非缘影虚妄」,「缘影虚妄」就是:有时候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在寂静的心当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心中的境界;但是你出定以后,这个境界就没有了,这是「缘影虚妄」,这个叫做「邪」,破这个「邪」。「非保真偏但」,破这个「小」,破小乘的偏真涅槃。这个是破除四种的疑惑,它是魔、是邪、是权、是小呢?这句话,我们在把观念再解释一下。「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句话我们听到以后,能够破恶,破除我们心中的四种疑惑,他不是邪、魔、权、小的一种情形。
唯识学讲到我们这个受用,我们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有受用。这个受用境界,有二种差别:第一个是它存在、不存在的问题,第二个它现前、不现前。比如说,它存在,但是它不现前。比如说大地里面有黄金,这个大地里面的的确确有黄金;但是它对我们来说不现前,因为我们的六根没有办法去接触;但是不现前是一回事,它存在。我们暂时不能受用;但是我们把它挖出来,经过造作以后,我们将来能够真实受用,因为它毕竟是存在的,它是存在,但是不现前。第二种情况,它现前,但不存在。比如说我们打坐的时候,有时候在这个寂静的定中,会出现很多的境界;但是我们在定当中,我们这一念心真实跟这个境界接触了,我们也在受用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使令我们快乐、使令我们痛苦、使令我们很多很多的感受,我们真实在受用这个境界;但是这个境界,禅定出来了以后,觅之了不可得,这是一种暂时的受用。就是说,这个东西它现前,但是它不存在。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极乐世界对我们来说虽然不现前,因为十万亿佛土,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遥远了;但是这个地方强调:它的的确确是存在的,它不是「干城阳焰、缘影虚妄」,这个地方的确是存在的。虽然它不现前;但是它毕竟是存在的。
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因为这句话是佛说出来的。有一个阿罗汉在打坐当中,他出现了很多境界,出来了以后告诉我们:你可以到哪一个地方去,它能够究竟安乐。我们不一定敢相信。因为阿罗汉的那一念心,对这个缘起法,有所不知、有所不见。谁知道他的境界,对他来说是现前,是存在不存在?没有人知道。但今天讲「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我们能够相信佛陀所说的话,是真实语者,就能够破除我们对于极乐世界的存在性,这种魔、邪、权、小的这样的一种疑惑,有破恶这种功德。
「圆彰性具,令深证故。」前面的欢喜、生善、破恶,是一种事相,对极乐国土、对阿弥陀佛的名号的一种欣求,一种专一的信心,破除疑惑的信心。这个地方呢,在甚深义当中,佛陀也含藏一层意思说:这个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是我们这一念心所具足的,存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只要好好的信愿持名,就能够念念的感应道交。好,这「圆彰性具,令深证故。」蕅益大师以四悉檀的因缘,来解释这个「有」,这存在。说:虽然对我们来说不现前,但是这二个依正二报是存在的,佛陀讲这句话,有四悉檀的一种功德。好,我们先讲到这里,休息一下。
七大缘起论之破异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