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护工陈阿姨,总能给人带来思考
一键关注朱健zhujian,点击蓝字,轻松关注
护工陈阿姨,成了“现象”
前段时间,我写了《护工陈阿姨》和《护工陈阿姨,她还好吗?》两篇文章。
瞬间,护工陈阿姨成为了舆论的爆点,成为了网红。
仅我这个小小的公众号,就有近四百万的阅读量。
文章,再由其它公众号转载后,阅读量突破千万。
护工陈阿姨现象,让我惊叹。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在手机上阅读文章,耐心不超过7分钟。
我在手机上,敲出的这两篇文章,还挺长。却有上千万人,突破了耐心的界限,阅读了这两篇长文。
这是为什么呢?
横在阶层、族群之间的壁垒,也挡不住,人性的善良,同理心的存在。
主流媒体,上海新民晚报头版,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陈阿姨老家江苏媒体等,轮番采访报道陈阿姨。
陈阿姨也上了“今日头条”。
党校的教授,用《护工陈阿姨》作为脱贫的案例,给高级干部授课。
上海媒体知名人士晏秋秋先生,自制短视频,呼吁社会关爱陈阿姨这样的底层打工者。
还有一位93岁的老爷爷,发微信向陈阿姨致敬。
上海有两个公益组织,要帮助陈阿姨。
上海有一个爱心阿姨,想免费给陈阿姨一家提供住宿。
陕西的一家护工公司,邀请陈阿姨去做职业道德培训。
法国一位华裔编导,想以陈阿姨为原形,编写电影剧本。
人,是好奇的。好奇,是求知的向导。
也还想了解,护工行业更多的现状,甚至也提出了一些疑惑。
同时,也折射出护工行业的点点滴滴。
我想,这就是一个非常直白的、微型的,社会CT扫描。
母亲与陈阿姨
其实,陈阿姨就是护工中普通的一分子。并且,她还是一只折了翅膀的“丑小鸭”。
上海的护工市场,相对比较透明。
“一对一”的护工服务,一天250元钱。护工可得200元。
“一对多”的护工服务,一个病人,一天100元,护工可得62元。
通常,护工们都喜欢做“一对多”。这样能保证每天不挂空、不失业。同时,做得多、挣得多。
我们购买了“一对一”的服务后,护工公司的人,就领着陈阿姨,来见我们。
拿大活人作为“商品”,并当着大活人的面,谈关于她的交易。
我总觉得有点怪,有点抹不下脸。所以,我都不好意思,正眼看陈阿姨。
我都怀疑,这是护工公司直接从农村大田里,拉了一个农村大妈,而且双腿还有明显残疾的“病大妈”,来充数骗钱了。
谁会选一个“丑小鸭”,而且还是折了翅膀的“丑小鸭”呢?
护工公司的人,见我在迟疑。
马上说,“一对一”的护工阿姨,只剩这一个了,你要不要?
陈阿姨说,她二十年,一直是做“一对多”的。前几年,她两个膝盖半月板撕裂,不能在各个病房,来回跑了,所以才做“一对一”。
原来,陈阿姨是一位老护工。不是从农村大田里,直接拉来的农村大妈呀!
读到了,在刀刻的皱纹下,掩蔽的沧桑和磨难。
甚至,我隐约地感到,她那渴望“接单”眼神的背后,可能已“挂空”几天,失业几天了。
此时,我不由地同情,甚至怜悯起这个,折了翅膀的“丑小鸭”。
加之,我们给母亲请护工的迫切意愿。
我立马,带着济困的豪气说,就请这个阿姨了!
又再次对我强调说,这个阿姨的腿,是有毛病的,是不能吃力的,我们有言在先。
她一声不吭,不做解释。
老辣沉稳的自信!
我毫不动摇地对护工公司的人说:没有问题,就是这位阿姨了!
事前不拍胸脯,丑话说在前面,事后不扯皮。
不像一些地方,事前胸脯拍得比雷都响,事后扯皮,关门“打狗”、“宰狗”。
在我的眼里,这些护工阿姨非常辛苦。
实际上,她们失去了个人自由。工作不是八小时,而是二十四小时。
至于护工识不识字,素质高低,我都不在乎。
只要能将我妈“吃喝拉撒睡”搞定,有这个胜利的“成果”。我们就发自内心万分感激了。
我都不干涉,不挑毛病。并视为,这都是陈阿姨的“不装”、“朴实”。
是“纯天然”的工作过程。
那“金币”的另一面呢?
做为护工,身处底层,都希望被雇主尊重、认可。
这是人的本能,更是打工者,最敏感的自尊心。
陈阿姨,是从小被社会歧视,在贫困生活中长大的人。
她对被尊重、被认可的渴望度,比其他人更加敏感、更加在意。
作为当事人,陈阿姨不仅目睹了,我购买护理服务的全过程。
而且,我们全家对她的尊重和信任,她全看在眼里。
她以人性,最原始的逻辑,驱动着善良:
你对我好,我要对你更好!
善良,是什么?
就是将心比心,替对方着想。
明白了一枚金币的两个面,也就回答了读者的疑问……
我们与陈阿姨的相处、交往。
善良,成为了我们共同的频率,占满了的空间。
那护工陈阿姨,为什么会对我妈精心照顾呢?
其实,非常简单,这就是:
我用“尊重信任”对待她,她用“尽心尽职”对待我妈。
一句话:
我敬她一尺,她还我妈一丈。
打工者,需要一份工作,需要挣钱。
但打工者,同样需要一份尊严,一个平等的人格尊重。
这是,四两拨千斤的魔力!
这也是,一个折了翅膀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密码!
原文链接:《父亲的户口》
妈妈就开始考虑,自己将来生病了怎么办?
老了、病了。
不拖累子女,不用子女的钱。
这是,中国母亲最基本的思维和准则。
妈妈,开始攒钱了。
她要积攒,人生最后花费的钱。
提前储存,夕阳落山后的能量。
当时,她每月有2000多块钱的退休工资。她从中拿出200块钱开始积攒。
十年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积攒了一牛皮纸袋的“现金”。
开柜子的钥匙,她又藏在哪件衣服的口袋里。
当我从柜子里找到牛皮纸袋,又从牛皮纸袋里,拿出一沓沓“现金”时。
看到捆“现金”的橡皮筋,居然都老化了、残断了。
各色残余的橡皮筋,黏贴在两万五千元的“现金”上。
我只能感叹,在岁月面前:
人,会流逝青春、衰老、逝去。
物,也皆会老化、蒸发、消失。
那,妈妈积攒的“现金”呢?
在妈妈眼里,她用十年多的时间,积攒的两万五千元“现金”。
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可现实呢?
岁月,将日子带走了。也将妈妈眼中的“现金”,拉下了神坛。
妈妈用十年多的时间,积攒的两万五千元“现金”。
现在仅够向护工公司,支付护理服务的钱。
过了一会,她耷拉个脑袋,竟然抽泣起来了。
奶奶的钱,存得不容易呀!
老百姓的钱,来得都不容易呀!
“失忆”的母亲,木讷地看着眼泪汪汪的陈阿姨,不知所云。
这也好,此时痴呆的母亲,比清醒的妈妈更好。
否则,她知道心中神圣的“现金”缩水了,会更痴呆了。
她哪会知道,她的一“跤”,就将辛苦十年多积攒的钱,一下就“摔”没了。
而且,仅够给护工公司的钱。
老百姓的防护能力,是多么的脆弱呀!
多么经不起“摔跤”,经不起“缩水”呀!
现实,让大家,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家家都绷紧了神经。
今天,要考虑明天,
当下,要着眼未来。
就业,要担心失业。
攒钱,要面对缩水。
中年,要发愁养老。
指着美国表姑,发的微信朋友圈。问我,表姑写的都是什么意思?
美国表姑,发微信朋友圈。用的是英文、繁体字和网络语言。
她对英文、繁体字和网络语言,基本是一窍不通。
她一概都点赞,一个都不缺。
所以,陈阿姨就不管懂不懂,蒙着头,就冲上去!
站台、捧场、喝彩、叫好。
这也真够憨的,够拙的,够二的!
老祖宗,一句“便宜不能占”。
让我似乎找到了,陈阿姨在2月5号表彰会上,拒绝领奖金红包的原因。
也许,老祖宗说的“便宜不能占”,就是她不要奖金的答案之一。
我们吃公家饭的人,政治学习一直不断。
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啊!
什么“八要,八不要”啊!
一大堆,被动的学习教育。等我一退休,放下饭碗了。
我居然,怎么都想不起来,“这三那四”的具体内容了。
这些虚飘空洞的口号。
她只记住了,老祖宗“乡规民约”中讲的,“祝福多多送,便宜不能占”!这十个字。
却渗透在血液中,虔诚地,甚至是偏执地执行。
让多少吃公家饭的人、多少领导,均自愧不如啊!
当下,还有这样死板的,一根筋的“老古董”,也是够稀缺的。
并将原来给护工公司的“管理费”,我直接付给她,让她多挣点钱。
朱先生,你要给公司打个招呼,我们不要“私奔”。
由于,护工公司负责护工的协调、培训、认证、管理。所以,护工的每单业务,公司都要抽取一定的费用。
但是,护工只要碰到一个长期稳定的雇主,一般就“私奔”了。
这样护工公司就抽不上“头”,护工可以多挣点钱。
可她一句,不要“私奔”!
我一下觉得,自己与农村大妈相比,又“俗”,又“贼”。
根本不可能!
我敢说,陈阿姨连“契约”,两个字都不会写。
更别说,她知道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契约思想,读过他的《契约论》。
可她,怎么会有契约精神呢?
如果没有公司这块牌子,我们是进不了医院的。想出苦力,都没人敢用。
但做人一定要亮堂,做事一定要摆在明面。
我完全没有想到,老祖宗讲“信义”,这个濒临绝迹的基因,居然在这个农民大妈身上,依然留存。
我按照陈阿姨的建议,将我想请陈阿姨回家,并直接将工资(含公司抽头费)全部都给陈阿姨的想法,如实告诉了护工公司。
请公司帮帮忙,成全一下我的好意,让陈阿姨多拿点钱。
我这点要求,就不是事。
启示我:凡事,讲到明处,就是给对方最大的信任和尊重。
这是,生活中的金钥匙。
陈阿姨涨红了脸,用苏北普通话,很正式地对我说:
朱先生,你是我最尊敬的人。我有一个心愿,死了以后想捐献遗体。
将来办公证时,如果需要帮忙的话,你帮我一下。
如果不是面对面,亲耳听到。打死,我也不相信!
这句话,这句如此“高、大、上”的话!
是从陈阿姨,这个农村大妈嘴里说出来。
此时,我只能被动地,甚至是措手不及地说:陈阿姨,你太高尚了,太伟大了。
孩子们,目前感情上还有点局限,只同意她捐献部分器官。
这也好啊,就算是捐眼角膜,也能帮好几个盲人,重见光明。
她又说,她慢慢做工作,相信孩子们,会理解她的想法,同意将遗体全部捐献的。
这样,就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陈阿姨,特意用了苏北普通话,但“腔调”毕竟不熟练,舌头是僵硬的。
所以,她述说的语调很平、语速很缓。
但是,她的每一句平缓的苏北普通话,这弱弱的“腔调”。
却像排浪一样,一排压着一排。带着巨大的,震撼力量,不断冲击着我的大脑!
我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战友中,没有一个人有这样“壮哉”的想法。
我大学同班同学中,均是各级干部、军官、数授。
但坦白的说,也没有一个“精英”,有这样“壮哉”的想法。
我自己,说的更丢人一点。到今天,也没有勇气,闪过一丝“捐献遗体”的念头。
可我们也都是唯物主义者呀!
相比之下,我一直在思考,陈阿姨为什么会有这样“壮哉”的意愿?
跟陈阿姨已经相处三个多月了。我目睹着她,二十四小时忙得团团转。
稍有时间,就像小鸟一样,打个盹,歇个神。
哪有时间,去读书,去学习。
可以说,她一不读书,二不看报,三不看新闻联播,四不政治学习。
那陈阿姨,这样“壮哉”的意愿,来自何处呢?
二十年的护工生活,潜移默化地给她带来了大彻大悟的意识。
并使她原生态的善良念想,在城市现代文明的氛围下释放了出来。
陈阿姨说,她做护工二十年了。护理过无数病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富人,有穷人。
在疾病、死亡面前,人间的善良、友爱、丑恶,一览无余。
也更加懂得了,“做人”的意义。
陈阿姨说,她这个做母亲的,孩子都很懂事,她也很放心。将来就靠他们自己在上海打拼吧!
大的事情,她这个乡下人,这个没有文化的人,也做不了。
但看到许多病人,因为缺少健康的器官,全家都在生死离别中,痛苦的煎熬着。
她心里,就特别难过。
她想,当自己生命结束时,将器官捐献出来。
让其他人活下去,让他们的家庭幸福。
这,也是她离开家人和大家时,能做的最后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让我感慨万千。
苍天,锁定了每一个人的生命“长度”。
但,又赋予了每一个人,选择生命“厚度”的权利。
这个来自农村的卑微打工者。
这个来自农村最普通的母亲。
她选择的生命“厚度”,却如此的“壮哉”!
全世界的医学界,有一个永恒的崇敬规则:
捐献的遗体,均称为“大体导师”。
他们是人性神圣的光辉,是生命至高无上的旗帜!
发出的孱弱声音,却是草根母亲真挚的生命之歌!
这个草根母亲,这个农村大妈,让我仰视和崇敬!
可老年痴呆的母亲,不懂得告别,甚至没有告别时的伤感。
感谢名医陈舰主任亲自做手术,感谢每一位辛勤的医护人员。
还要感谢全国一大群,关心着她、祝福着她的好人!
阿姨只有孤身来上海做护工,独自撑起这个困难的家。
一个意外,就会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家的天。
咣当,就塌了下来!
牺牲自我,出卖劳动力。挣钱,还钱,治病,养家。
虽然,这个工资数额已将近母亲退休工资的两倍,但我一分钱都不还价。
只提了一个条件,中介费只能收我一方的,不许再收这位阿姨的一分钱。
为什么不还价呢?
当你面对一个为了还债,背井离乡,放弃自己的生活和自由,甘愿长年二十四小时,伺候母亲的弱女子时。
同理心,凄然而生。
不欺负弱势的人,更不会趁人之危,占弱势人的便宜。
两个新老阿姨在医院完成了衔接。但陈阿姨还是与我妈妈依依不舍,和我们一起回到了家。
如果不是双腿半月板撕裂,不能推轮椅,她就会陪奶奶走完人生最后的路。
我反复问她是什么?她也反复回答,就是“一点心意”。
还是被震惊了!
她的每一分钱,是怎么挣的?又是怎么省下来的,我是知道的呀!
这是没黑没白,熬损自己的钱!
这是舍不得吃,省出来的饭钱!
最后,我千说万说,千推万搡。陈阿姨同意了我,只收下那张小纸条,作为“一点心意”。
祝朱奶奶早日康复,这是我一点心意,陈太英。
一字千金,字字泰山。
我妈摔断腿,是个意外。结识陈阿姨,纯属偶然。
让我接触到了,漂泊在城市底层的打工者。
同时,看到了在城市最底层打工者,他们在艰辛付出的同时,仍保留了我们民族最淳朴的善良。
我们和陈阿姨之间,三个多月的相处,我们双方都切身体验到:
你为对方善良,就会收获善报。
你温暖了对方,就会收获阳光。
现在,全国有许多不相识的读者,发来微信,想请陈阿姨去护理自己的亲人。
这是为什么呢 ?
这就是陈阿姨的价值,这就是善良的价值。
我妈上午刚出院,新的雇主就“抢”走了陈阿姨。
我听到后,非常高兴。我知道陈阿姨,今后不会挂空了,不会失业了。
准确点讲,就像自己的妈妈,去给别人当佣人,去伺候别人的那种特殊的心疼和不舍。
可现实摆在那,她作为一个农民大妈,不打工挣钱。
将来拿什么养老呢?拿什么防范“重病”呢?
她嗓门大、办法土、路子野、没文化、很粗糙,一根筋。
但,她的心底很善良!
【下面是我写过的文章,每篇都很好,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谢谢阅读,欢迎转发!
由于我开公众号时系统已没有“留言”功能,如需与我进一步交流,可加个人微信。
我的微信号:zhujian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