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取消奥运会,东京将付出什么代价?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感性城市”系列第十二篇

主编/撰文/编辑 | Zoff

文章共计3226字,阅读时间8分钟


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的精华。


而奥运会,则是每个城市的终极理想。



疫情时代的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使我们感觉到陌生而熟悉的无限善意,这让我们在投入对古文美感的追溯时,也对邻邦有了更多的关注。


但这位邻邦现在过的很焦虑。


2020年,本来有许多值得期待的美好,有欧洲杯,更有东京奥运会。从2013年东京宣布夺得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开始,我们就持续感受到日本上下对这届奥运会带来的关注与期许。



先是有宣传片,足够日本也足够当代。后有用和服描绘的世界参赛国家,直到最近,也有用二次元对各国国旗的表达。日本已经用了这个国家所有能够打动人的内容,来去表达对这次奥运会的热情。


但天不遂人意。在今年年初,疫情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除了首尔,没有任何意外的取消了一切需要大量人群聚集的活动。


所以当日本官员因为武汉撤侨不利自杀时,当传染已经在日本大城市逐渐开始时,当日本自上而下如临大敌开始隔离时,我们就已经隐隐为六月份的奥运会而担忧,只差有人直接捅出事实。


直到今天。



国际奥委会高级成员迪克·庞德表示,如果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而证明今夏在东京举行的奥运会太危险,组织者很有可能完全取消这届奥运会,而不是推迟或换城市举办。


话没说死,后面他补充了一句话:有两三个月的窗口期来决定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命运,这意味着决定可能会推迟到5月下旬。


尽管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可以相信:东京这座高度文明的城市标杆,凭借发达的社会治理、市民素养、卫生意识以及城市里人与人有距离的交往习惯,可以平稳度过危机,顺利举办奥运会。



但我们也不禁去假想最坏的情况。如果奥运会被取消会怎么样?会对东京造成多恶劣的影响?这需要我们理解奥运会与城市发展的深刻关联,了解东京迄今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才能明白。



奥林匹克运动会,

凝结着一座城市的万丈雄心。


奥运会的缘起,是对古希腊精神的浪漫追溯,是对全人类和平相处的美好期许。


但奥运会从真正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就与城市命运无法分离。奥运会每来到一座城市,便被赋予了城市和国家的无限期望,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房价、带动城市知名度的同时,也见证着那时的历史。



最理想的,莫过于洛杉矶奥运会。这不是一次举国之力的奥运会,其资金全都来自民间筹措,没有任何的政府补贴,并成功顺利举办。更神奇的是,原计划耗资5亿美元的奥运会,不仅没有亏空,且有盈余。


洛杉矶凭借着这次奥运会实现了经济复苏,一度成为全美第二大城市。这届奥运会不仅实现了与城市的共赢,并找到了运营的平衡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后是我们最熟悉的北京奥运会。相比洛杉矶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则是另一种极端,举国倾力的打造,处处体现着全国上下高举高打的优势,尽管这是充满着天灾人祸的一年。


只能说当时的中国,太需要一场盛会来对外证明。证明三十年改革开放成果,证明执政能力和体制优势。回头看,北京奥运会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做了一次成功的国际形象公关,从那以后,迅速崛起的大国强国语境便渲染到了全世界,影响至今。


奥运为北京带来了鸟巢水立方,成为中轴线上地标,同时也开启了北京房价疯狂上涨之路。公共设施配套,例如机场扩建、赛场建设、道路翻修、以至于市民生活里的环保意识和形象意识,都在筹备的七年间迅速完成,无疑为当时的北京狠狠打了一剂强心针。


直到今天,我们在叙述许多项目和方案时,都不免加一句“从08北京奥运开始...”



让我们去回顾一下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这场奥运会与08北京其实是有诸多相似点,都有着展示自身发展水平,宣示新经济格局,开启由自己所引领的时代。


东京趁着这次奥运会,上马了一系列城市公共建设项目,最有代表性的便是333米东京塔,如今东京的地标。还有新干线,连接大阪和东京,那个时代最快的高速铁路。代表当年最前沿科技水平的产物,也纷纷在东京奥运会时出现,虽然现在看习以为常。比如人造卫星的全球直播,比如触摸板。


这场奥运会,直接让日本从一个落魄的二战战败国形象,瞬间被拉入了世界最新潮流之中,并在70年代真正成为了顶级的经济和科技强国,开启了长达近三十年的经济奇迹。


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在外界眼里,日本经历了所谓“失去的三十年”,城市高度发达充满秩序,干净整洁的背后,城市老龄化少子化、人才内卷、“无缘社会”等等所有的特大城市病,在东京几乎应有尽有。


所以日本与东京都需要一剂强心针,需要改变自身形象。


这个任务非奥运会莫属。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安倍本人带着马里奥帽子出现在会场上,传达东京奥运精神。有了1964奥运会的成功经验,从安倍本人,再到东京的每一位市民,都在期待奥运会所带来的的高光时刻。


奥运会不仅仅是城市的盛宴,对感受过成功的东京而言,意义更是非凡。



理性视角,奥运会取消,

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钱,永远是奥运会无法回避的话题。


真正的盈亏平衡,只发生在洛杉矶奥运会,其余的所有奥运会,无一不是来自国家财政的支持,再具体一点,来自于每个纳税人辛勤创造的GDP。



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在为这场奥运会付出,承担风险。


如果取消,经济损失有多大?


数据显示,日本为东京奥运会确定的与奥运会运营直接相关的经费为1.3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50亿元)。


然而预算就是用来突破的,超支难以避免,即便是日本。据最新的统计,筹办奥运会整体费用已经达到2.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86亿元)。



东京电视台也算了一笔粗账。从申办成功到现在,仅在场馆建设、翻修和交通基础建设上就投入了200多亿美金。再加上奥运村的酒店翻修,航空运输的投入,以及预期的安保、卫生、宣传等投入,总计接近300亿美金。



我们看到的奥运二次元,和服等等,都来自于这些费用。


而这只是直接损失。众所周知今天的奥运会已经不赚钱,原本的投入,都会转化为城市的公关形象输出,为城市创造长期的国际价值。如果取消,这些沉默资本几乎彻底的打水漂。


这只能让本就“小政府”,本就单薄的国库雪上加霜。



而因为“不可抗力”取消的无数合同,暂停和拆除的各类运动场馆、大型工程,是更算不清的经济账。


不仅是东京,延伸到国际上下游的供应链均会受此影响,虽然契约精神重的日本不会把这些变成烂摊子,但所有人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



感性视角:取消奥运会,

会给这里带来多少心理阴影?


整个东亚国家的自尊心都有共同的特点:


敏感而强大。



这一点只怕在日本表现的更加极端,毕竟第一个因为武汉疫情而负罪自杀的官员是日本人。知耻文化、道歉心里,或者说是脸皮薄的职人精神,普遍出现在日本的每一个国民身上。


这样的心态,造就了日本强大而高密度的产业制造业集群,但很难预估,当面对如此在国家层位失脸面的事情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应激反应。


往小里说,如果奥运会取消,首先带来的是一代人的努力付之东流。即便奥委会出自同情心让东京再次举办,都已经是203X年的事情,现在的很多人也许再也没机会参与。



这一代本国运动员,也会失去他们最好的年华。东京那些已建成未建成的庞大奥运设施,将永远像耻辱柱一样矗立在哪里,见一次便回忆一次失败。


远远不是同为奥运建筑的东京铁塔所带来的信心和荣誉感,而是起到了反效果。



往大里说,这叫国运。


这场奥运会,东京从官方到民间,赋予太多的期望。希望它能重塑国家和城市的形象,希望能提振一代人的信心,拯救日本经济。


简而言之,就是希望能重现1964年东京奥运会所带来的辉煌。


这场奥运会生来就被赋予了太多意义,甚至象征着国运。从八百年前,元朝入侵的神风开始,他们就相信这国运站在他们这一边,但是这些年的海啸、地震核泄漏,无时无刻的都在加重不安全感。


没有人比日本更需要一场提振人心的奥运。


如果被取消,这将带给他们不次于海啸所带来的心理阴影,将再度深深影响一代人,并发散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维度里。



而对东京来说,其城市地位会进一步被亚洲其他的新兴城市所挑战。特别是对岸的上海、大湾区,这些城市会得到更充足的国际投资信心。而东京可能在数年内收拾奥运残局,在预算亏空的难题下徘徊。


这注定是一场输不起的奥运会。


东京只能全力以赴,万难时刻,为自己正名。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往期阅读:

不仅是开新店,疫情后属于Costco的时代或将真正到来。

请注意,扎哈的“外星飞船”已降落成都!

几乎全自持的310亿地王,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城市运营者」

远程办公时代,我们发现联合办公的无可取代。

疫情之下的伊藤/大龙燚/阿那亚,如何展示好品牌的“内功”?

疫情之后的“报复性消费”,究竟会怎样呈现?

惨过餐饮的,还有数不清的展览和演出。

疫情过后,中西部两大城市群的浮沉。

街区商业“烟火气”:宅家时光,你心里惦记着哪条街道?

在商业地产的至暗时刻,让我们来聊聊理想与远方丨 新公号序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