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购物中心“最强王者”SKP,在成都会好吗?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感性城市”系列第二十八篇

主编/撰文/编辑 | Zoff

文章共计3396字,阅读时间6分钟


成都数年未变的商业地产格局,终于起了波澜。


就在4月29日,一则土地出让信息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位于成都高新区绕城高速以北、锦悦东路以南、天府大道北段以东的190亩商服用地(地下)、交通运输用地(地下)成功出让,被成都交投华联置业有限公司,以154万元/亩的底价竞得。



也就是环球中心对面那块地的地下区域,约13万至16.2万,已经真正的明确了将成为成都SKP。这也是SKP自北京,西安以来的第三家,也是北京华联极其重要的一步棋。


作为新一线排头兵的成都,其零售商业的影响力覆盖的绝不仅是大成都范围千万人口,而是川内,以至于云贵川藏西南四省的两亿多人口。


在这里落子战略级商业项目,几乎是每一个专注与商业地产开发商的理想。前有万达龙湖华润中粮、凯德仁恒,还有后来的九龙仓太古,包括现在的正大塔博曼等,成都早已成为商业逐鹿之地。



这个时候SKP的明确进入成都,是成都一路向南的节点位置,还是北京华联重资产,势必会对现有商业格局产生冲击。其影响力绝不亚于五年前IFS+太古里对成都单中心商圈形态的加强与稳固。


那么SKP进入成都会好吗?它到底能对成都商业格局产生多大的冲击?


首先你要知道SKP有多强。



SKP是国内购物中心和百货里

无可争议的“最强王者”


SKP的数据真的很好看。


据《联商网》与商业地产志(CRR)此前联合发布的2019内地商场业绩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SKP的总销售额再创新高,达到153亿元。



有对比才有认知。SKP的153亿,领先第二的南京金鹰百货近40亿,是绝对的寡头存在,并且连续七年都在营业额排行榜第一位,十年翻了十倍。一个SKP,相当于3个壹方城,和五个海岸城,成都人民引以为傲的太古里和IFS,营业额总和也不如SKP,差着十几亿。


放在国内比确实没什么意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如果在全球看,以绝对销售额来计算,SKP已经超越日本东京新宿伊势丹,仅次于伦敦哈罗德百货的22亿英镑。


如果算坪效,将SKP的7万多平可租面积来看,坪效达到了恐怖的21万/㎡,应该是全世界可知坪效最高的商场。


更别说SKP还有黏性挺高的80万会员。



这个时候或许能理解惊艳商业圈的SKP-S为什么出现。孤独求败的SKP,只能寻求更极致的自我超越,去影响青年消费人群。因此有了与Gentle Monster合作的,更加倾向于年轻潮人的“策展式零售空间”,各种奢牌,比如Louis Vuitton、Prada、Gucci、Dior,都可以为SKP所定位的调性而改变,按着SKP-S的场景方向来重构自己的店铺展示。


在国内恐怕没有谁,还能做到对奢牌如此的号召力,即便是背景深厚的港资。毕竟顶级的场子,顶级的购买力与销售额就是行业话语权,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再这样的背景下,SKP开启了扩张战略,从西安、昆明、成都、贵阳一路进击,仅四年就拿下四个项目。



回到成都,SKP可以直接呈现的,就是自己的品牌控制力。如同在西安的方式一般,“降维打击”的西安SKP,总共装了近1300个品牌,其中将近600个品牌是首次进入西安,中高端品牌覆盖力在本地无与伦比。2019年,西安SKP销售额近42亿元。


但成都毕竟和西安不同,在这里,有更强大的对手在等着SKP到来。



成都SKP,有且只有一个目标,

成为大牌高端消费的TOP1。


看看成都SKP所呈现的位置。



环球中心对面。北临大魔方,南邻公园,位于四条地铁线的TOD及城市航站楼上盖,临近孵化园,成都市政府所在地,以及IN99银泰中心,复地金融岛,也是未来政府所规划“交子商圈”的核心项目。


虽然这块地,在最早的时候是给ZAHA设计,成都当代艺术中心所准备的,是当时拟定成都市重要的文化公共建筑,但现在拿给SKP做也并不违和。



首先从交通区位看,这里是金融城核心,临成都最核心的主干道——天府大道,是4条地铁线交汇(1号、16号、18号、29号),还是城市航站楼,配有1300个车位,除了周边自然行人流量有限外,似乎找不出什么缺点。


而从周边竞品的角度观察,成都SKP附近5公里范围内聚集着出环球中心外,还有奥克斯广场、in99、悠方、环宇荟、时光里、仁和新城、九方、大魔方等各种商业项目。


貌似竞争激烈,但没有一个是成都SKP真正要面对的对手。首先这一众商业里面有大部分都是社区中心级商业,满足周边生活诉求为主;它们对中高端品牌资源的掌控力也相对不足,唯一定位相近的in99至今还没有填满首层的主力业态,对面环球中心“金碧辉煌”的空间感受似乎还停留在上一个十年。


这些项目还要指望着SKP能激活商圈,能带动整体的商圈人气。



从SKP的品牌资源优势,以及以往项目的销售特征来看,SKP基本会在成都主打中高端的零售商业市场,也就是以重奢为主,轻奢潮奢美妆等品牌为辅。


在目前成都的市场份额里,这个区间的线下零售主要集中在IFS+太古里,两个项目近140亿的销售额,奢侈品部分其实是大头,占据了近80亿不止,而这就是成都SKP所真正要夺取的营业额,努力占据重奢市场的TOP1。



就像当年IFS+太古里对仁和置地+美美所做的一样。仁和置地都已经费力气将LV引了过来,但还是无力回天,阻挡不了IFS的攻势,而对面美美则成为了老成都人的回忆。


那么SKP能复制这样的过程吗?这一点对SKP是考验,对这些品牌站队选择是考验,对于IFS+太古里来说更需要有充足的应对策略,目前难以判断结果。但有一个事实是,在成都本地,有大份额的IFS+太古里的会员来自城南,对他们来说,假设品牌相差不多的话,是选择堵堵车去市中心,还是去家门口的SKP?


这其实又牵扯到另一个话题:场景体验差异。这反而是成都SKP的劣势,因为在目前的出让条件中,SKP所得到的的是“地下商业空间”。本身在成都,地下商业就是个魔咒,除太古里以外很少有做的好的,当然有TOD的加持或许会不同。



但这里依然是室内黑盒子空间为主。这意味着成都SKP只有正常MALL的体验感受,比如IFS,很难再有类似太古里的街区休闲体验,和各种生活方式小店所带来的丰富消费内容。虽然这种空间可以保证购物效率,但对更重视休闲好耍的成都人来说,是不是因为仅仅买东西方便就会来这里?这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同时,要知道成都高端消费的一个大户——川内的高消费人群,它们可不想简简单单买完大牌就走,一站式,好逛,好玩,一家人能娱乐消费真的很重要。



或许SKP会将SKP-S的策展式零售空间的方式带过来,增添消费场景特色,但无论用什么办法,SKP都必须迎难而上,直面与IFS+太古里在中高端品牌零售的竞争,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零和博弈。



这可能是近年来唯一的,

改变成都商业地产格局的机遇。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马太效应一直都是商业项目竞争的常态。


尤其是在成都这种购物中心供应过剩的环境里,除了有刚需需求的社区商业,和倚仗特殊场景优势(比如宽窄巷子等)的项目以外,其余的都是冰火两重天。


这种情况下,顺势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只不过对于成都SKP,谁的势都解不了,它只能成为造势的那个人。


只有成功或者失败。如果成功,抢夺下属于自己市场份额,则有可能带动整个交子商圈一荣俱荣,让这里成为成都市的第二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城市级商圈,与春熙商圈比肩。



这也意味着真正的打破了成都单核心商圈的格局。这是以前万象城想做却没做到的事,如今SKP却有可能做到。


如果打破,长远来看对于整个成都商圈的发展是利好的,所有的商气将不会简单集中在春熙,而是将扩散为多个中心,体现出不同的定位层次,并整体南移,开发商们也会更有信心,更有创造力的去打造精品商业项目,极大的丰富程度的线下商业生态。


但如果失败呢?


这要看怎么去定义失败。最简单的一种,就是SKP没有一蹴而就,在一开始站稳自己的定位,只是简单消化掉TOD的人流,做做餐饮和正常零售品牌沉沦下去。


但越是这样沉沦,未来翻身的机会就越渺茫。始终消费者会对你形成一个惯性认知,若非区域消费需求完全发生改变,带动品牌升级,否则再想回到高端,真的难上加难。



如同广州珠江新城的天环,一个定位轻奢的MALL,硬是被拉到了中低端购物,只能吸引年轻人的水平,让运动品牌成为了主力店,反而被旁边上了年头的天河城抢了风头。


这些都是成都SKP所要面对挑战,


而SKP的到来,也更将是成都商业发展史的一个“奇点”,风险在其中,而机会更在其中。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往期阅读:

优衣库打造的公园,和UT一样简单且有趣

“二次元之心”的东京涩谷PARCO,对成都有什么启示?

“我害怕做商业地产的人”

星巴克所理解的办公空间,真没那么简单

茑屋书店来成都确实很巴适,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成都IFS+太古里的“黄金CP”,真的无可替代。

被拆毁的三圣乡,为何让成都人如此留恋?

几乎全自持的310亿地王,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城市运营者」

疫情过后,中西部两大城市群的浮沉。

在商业地产的至暗时刻,让我们来聊聊理想与远方丨 新公号序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