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关考察的事
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文史随笔》专栏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这其间有文字记述的史籍却是汗牛充栋、浩瀚无边。史籍分正史和野史。正史是官方编纂的史书,野史是民间的史书甚至札记。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涉及到官方和民间的立场问题。谁更接近历史真实?我们现在研究历史,两方面都要兼顾。因此,发掘尘封在史籍角落一些闻所未闻的历史细节,常常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而许许多多隐藏在史籍中的简略文字,往往隐藏着很大的信息量。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之一。
“文史随笔”, 不仅仅是作一般性的历史钩沉,发掘那些有价值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细节,分析历史人物之间的某种关系,还往往能发现史籍中一些带有明显粉饰偏向和虚妄的历史记述。
趣事、轶闻,简洁、清新,读后余味无穷。每一篇文章,都如同一杯有劲道的茶品。
以清净心
看历史
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 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 以柔软心除挂碍!
作者:田德邦
编辑:李建丽
第 二十一 辑
那些有关考察的事
偶翻《啸亭杂录》,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王士俊曾被雍正派出外省做地方官,临行前,大学士张廷玉荐了个仆人给他。那仆人既忠诚又勤勉,甚得王士俊的信任。过了几年,王士俊准备上京述职,那仆人便向他告辞。
王士俊很奇怪,那仆人便说:“实不相瞒,我是皇上派来的,见你这几年没有大过失,如今要向皇上回报了。”王士俊这才知道这人原来是御前侍卫。
雍正皇帝这种通过安插亲信考察官员的做法,难免会让官员事后冒出一身冷汗,但这种对用人慎重的态度却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对于王士俊的考察,雍正自然有其标准,用隐藏在其身边御前侍卫的话说,就是没有大过失。王士俊后来成为清朝一代名臣的事实说明,雍正一点也没有看走眼。
封建朝代各有其用人的标准。用人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盛唐之盛,归根到底是用人之盛。在选拔人才方面,不仅有严格的科举制度,也有多种途径的举荐制度。除此之外,还有完备的考察标准。
唐代举荐包括公荐、私荐和自荐。
而面试则有四条标准,称为“四才” :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唐朝也有一个考察任用官员的故事,明代《舌华录》一书载:
温彦博担任吏部侍郎,候选官员裴略没有得到任用,裴略就对彦博自我推荐,说自己善于嘲讽。彦博就让他嘲讽大厅前的一丛竹子,裴略说:“竹子,冬季不肯凋零,夏季也不肯盛放,肚皮里不能容纳国家的有志之士,皮外何必生枝节。”
温彦博又让他嘲讽屏墙,裴略说:“高下有八九尺,东西有六七步,突然的立在厅前,多少遮挡了贤士的道路。”温彦博说:“你这话似乎针对着我啊。”裴略说:“这已经是扳了您的肋骨了,何止是伤到了您的胳膊!”彦博感到十分惭愧,给了裴略官位。
这个故事里,温彦博并没有因为裴略那些冒犯之言开罪裴略,反而因为裴略的耿直和才能而决定任用他。
当今时代,我们在考察官员方面,也有一套相应的制度。依靠这种制度,的确也选拨出了不少德才兼备的官员。
但是,必须承认,无论是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是在执行过程中,都有一些形式主义和可塑性极强的荒唐标准。
我们现在考察干部,一般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年终测评,也叫年终考核;一个是提拔任用时的考察,包括推举、民意测验、个别谈话等程序。其标准大致可分为德能勤绩,现在,又特地加上了一个“廉”字。但是,在选拔人的问题上,则是各个地方、各个时期都有不同、且非常具体的标准。
譬如,要选拔某个级别和职位的官员,要求年龄多大、学历多高、现在具有什么级别,甚至需要有某个岗位工作的经历等等,这些标准,看来都是合理的。真正按照这些基本能得到群众首肯的标准执行了的,一般不会遭来非议。这是仅就标准而言,而其中使用非正常手段的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真正遭来非议的,除了对官员千篇一律的那种年终考核无异于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之外,意见较大的则集中在为选拔任用量身订做的标准上。
某地曾经要提拔一位干部,在举荐这一环节,组织人事部门先行公布的标准就很有意思,那里面明确规定:年龄45左右,担任妇女主任多年等等,这种汲坐标一样的定位,基本就确定到了某人,哪里还有民意可言?后来,人们便对这种标准进行延伸,戏谑之并让其成为笑料。
一涉及到考察提拔干部,就进一步加工说:这次提拔干部的标准必须是某年某月出生的,必须是女性,必须是某某年调入本单位的,必须在某个办公室工作,身高必须多少……由此可知,人们对其嘲笑和淡漠到了何种程度!
纵观如今一些选拔官员的标准,多数时候虽没有上述那样非常“精确”的标准,但许多时候会尽量把标准定的能让人明白组织上有所指,让人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不是因为这人有多优秀,而是那条件开得能让大家想到是某个人。
现在的事情很让人纠结。如果民意忤逆了组织上的意图,这对组织这个活动的人员来说,是一次不可原谅的失败。不仅如此,多数时候,还得重新进行。由于这个责任常常让人担不起,所以,在条件或者标准上尽量表述明白,就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弄得没意见或者意见不算大就是艺术。即使有意见,习惯了并且不出大乱子,也算成功。
从古到今,选拔任用人才都是非常敏感和人们非常关注的事情。一个好的选拔制度、一段好的选拔人才的故事总能深入民心,并能得到广泛传播;同样,一段荒唐的选拔人才的故事,也会造成坏的影响,并因此失去民心。
人们容易忘记古代一些丑闻和当代一些正常的选拔任用事例,更容易记住古代一些轶事和当代一些丑闻,那是因为,人们生活在当代,因为,这些事情与人们的生活戚戚相关,让大家更为关注和期待。
选拔任用官员是一件大事,不仅关系到某个组织、某个官员自身,更应该看到的是,它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关系到老百姓对执政党的信任,甚至是老百姓生活的信心。
所以,制定一个好的标准,并认真遵照执行,是一点也不应该含糊的。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经典
第十一辑:关于人性的三个小故事
第十四辑:“贞观之治”的两大法宝
文/田德邦
田德邦,湖北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起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作品,三十多年来,有小说、散文、诗歌、文艺评论、时评、历史学术论文等文体作品相继在海內外报刊上发表,作品曾入选《2010年台湾文学年鉴》,出版有散文随笔、时评杂文著作2部,作品近百次获各种奖励。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