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念堂出品|伦理哏
本文作者:葛念堂-小葛哥
伦理,当作何解释呢?
伦理,乃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汉贾谊《新书·时变》:“商君违礼义,弃伦理。”
《朱子语类》卷七二:“正家之道在于正伦理,笃恩义。”
明谢镋《四喜记·泥金报捷》:“弟先兄伦理非宜。”
冯雪峰《苦力父子》:“他们也就常常表现了伦理的最高精神。”
而伦理在相声里也有表现,业内称之为——伦理哏。
伦理哏
按照内容划分的一个包袱种类。是指相声中从伦理角度(如父/子、妻/儿)找笑料的“包袱”。传统相声中伦理哏使用的非常多,甚至全段节目均是围绕“伦理哏”找笑料的,如《翻四辈》、《六口人》、《反七口》。
《翻四辈》佟守本、冯宝华、田立禾
相声早年给学徒开蒙,往往先教伦理哏的节目,考验演员驾驭语言的技巧、现场把握能力,是一种锻炼基本功的段子。虽然内容格调不高,深受诟病,但是其中训练演员掌握相声语言前后的铺垫,抖包袱时刻准确性的拿捏,演员的表情神态等等许多细节,都值得重视。
伦理哏是我国比较古老的一种玩笑类型。如:《侯鲭录》刘贡父用《论语》使伦理哏。
其源自封建社会注重血缘血亲家庭关系的世袭传承观念,其实质体现了民间以长者为尊的社会风习以及一些人本能爱占便宜的猥琐心态,带有市井文化的色彩。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这些颠倒伦理关系、借伦理占便宜的伦理哏,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吊诡的反抗。
由于伦理哏包袱存在格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即与生理哏包袱、荤包袱一起被摒弃。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茶馆相声蓬勃兴起,一些演员为了经济利益,不但使已经被摒弃的伦理哏包袱再度出现在舞台上,以换取廉价的笑声,而且愈演愈烈。
目前伦理哏的现实状况比较混乱。一方面由于相声演员自身的觉醒,和电视相声审查制度的约束,演员摒弃了低级趣味的伦理哏;另一方面在茶馆中又充斥着伦理哏的表演,有的演员能够很好地拿捏表演分寸,而有的演员就单纯以“骗别人管自己叫爸爸”的低级趣味来换取廉价笑声。
伦理哏的使用也有高下之分,以《反七口》为例:
《反七口》马志明、黄族民
少马爷不以伦理哏为卖点,而是强调突出了中文的双关趣味。双关,是用一个词语同时兼指两种事物的修辞方法。即: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同时兼指两种事物或同时说明两重意思。双关分为两种:一是谐音双关,二是借义双关。谐音双关,是借助词语在语音上的双指而形成的。借义双关,是借助词语语义上的双重性而形成的。
传统相声《对春联》前面以若干与“萝卜”谐音的“锣钹”、“罗布”、“罗卜”妙对“羊肉”、“胡琴”、“绸缎”、“岳飞”便是谐音双关。而《反七口》主要的是使用了借义双关。即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同时兼指两种事物,表面上是说“此”,而实际上是说“彼”。表面上讲说的事物,是词汇意义。而暗指的那种事物,是临时产生的情景意义。正因为双关借助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里词汇意义和情景意义,所以才使得双关让人觉得“话里有话,弦外有音。”
《反七口》中,当“乙”说到“第一口儿你爸爸”的时候,“甲”顺口答音“哎”,然后故意打扰“乙”的思路,迫使“乙”反复说出“第一口儿你爸爸”,“甲”也就反复能占“乙”的便宜。这里面马志明就是利用了“哎”字的双关,表面上看似顺口答音,其实是“甲”故意想占便宜的伎俩。当“乙”明白“甲”的目的是占便宜,让“甲”算人口的时候,“甲”又利用“算”字的双关性占“乙”便宜。“头一口儿我算你爸爸”,这里面的“算”字,词汇意义是“计算”,而“甲”的目的却是在利用“算”字的临时产生的情景意义——“算作”,占“乙”的便宜。这段相声由马志明演来,既突出了语言本身的智巧,又展现了演员的敏捷,摆脱了单纯追求低级趣味的俗套,突出了相声语言的趣味性。
《西游记》中,孙大圣也使“伦理哏”
本期介绍了伦理哏,那么,相声界里称之为臭活的,又是什么呢?
今日探讨话题
您对“伦理哏”怎么看?
【欢迎留言或后台讨论】
【往期回顾】
--END--
葛念堂
一个江湖上没几个人知道的会道门,成员隐蔽,组织松散,几乎所有显赫堂会的优长都不具备,但只有一条堂规颠扑不灭,那就是:做人不能念嘬!人间正道是沧(ang……)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