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谷:新乡土文学的践行者/谢勇强

黄堡书院 黄堡书院
2024-09-24


相关阅读:

和谷文学写作五十年暨《国风》座谈会举行

和谷:文学艺术的跨界高手 / 张阿利

和谷文学创作五十年论 / 刘宁

和谷是陕西文学的兄长 / 李国平
共同守护好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刘平安

和谷:文坛常青树/钟海波

和谷:向心而歌五十载,为民书写正芳华/张翼

致和谷先生的“七十岁”和“五十年” / 张念贻



新乡土文学的践行者

一一和谷文学创作五十年暨《国风》增订

谢勇强

我家有本十年前和谷老师出的《国风》,十年之后又见《国风》增订本,证明了这本书旺盛的生命力。对比两本书,我感觉新书比原版书薄了、图少了、字深了,在一定程度上是弱化了宣传意味,增强了文学价值。但是,更纯粹、更文学,也走的更远。

在过去的近十年间,我一直关注着和谷老师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以《国风》为开始,和谷老师的创作进入第二次高峰冲剌期,他连续出版了一系列的好作品。在2019年,和谷老师的作品《春归库布其》获得当年的中国好书奖。从题材讲,他一直在拓展着散文写作的空间和边界。我和和谷老师,是在他退休以后联系反而紧密起来,从《柳公权传》开始报道他的写作动态,在作为记者报道时,我很感佩他创作的勤力。等我进入文学领域以后,就更加体会到一个作家保持如此旺盛创作力的难度,持续的产出与稳定的创作水准背后,是作家多年的积累与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和谷老师和贾平凹老师是同龄人,西北大学中文系同班同学,又是多年的同事与好友。他们都是早早成名,至今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且还不断地挑战着自己,寻找着机会创造下一个可能的经典。我一直想,陕西的这一代作家的成绩,正是因为有这种良性竞争氛围存在,才能彼此鼓励,相互成就。归田园居已经十年,和谷老师以铜川作为自己创作的基地,辐射到西安的关中民俗博物院,乃至遥远的库布其沙漠。虽然被冠名以新乡土文学的践行者,也的确早早用行动推动着山乡巨变,但他并没有被这一名号所局限。

在铜川,和谷老师建立了黄堡书院,以他的文化影响力,书院的活动不断。他的作用也早已超越了乡贤,对当地的民风与现代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我看来,乡居来源于他的乡愁。但乡愁只是作家情怀的一部分,和谷的事业早已超越了陕西,他的作品都是有着全国的定位和追求的。今年的鲁迅文学奖,和谷老师的作品《寻找雷锋的焦萍》《照金往事》和《春归库布其》三部作品入选。虽然,早在1985年他的《铁市长》就获得了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但这次入选本身就是对他过去十年创作成绩的一种认可。

作为目前陕西关中地区的代表作家,和谷老师创作《国风》,有其必然性在内。他选择将王勇超先生和关中民俗博物院作为主角,恐怕也与关中民俗博物院所代表的关中人对自己的使命感的一种体验相关。《诗经》的国风中有终南一篇对应着终南山,国风或者说是秦风,正是通过民间的文化自觉所形成的风气。和谷老师通过采访体察,将这一风气进行了开掘和弘扬,并让更多人感受到,来实现移风易俗,把根留住。在我看来,关中民俗博物院的建设早已是关中乃至全国的一绝。这里的收藏,都是当年王勇超先生慧眼独具,凭一已之力保存下来的民间文化遗存。从个人角度,我希望关中民俗博物院,不仅仅停留在对实物的收藏上,也应尝试着将传统的民俗活化,拥有民俗的现代活力,需要能打通传统与现代。正如《国风》书中所定义的那样,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启鉴后世的文化创造,想要有新的创造,就不能停留在对古的缅怀上,继承已不易,创造更难。这恐怕也是王勇超先生所面对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谢勇强

谢勇强,《美文》主编助理,资深媒体人。

来源:黄堡书院

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小编工资涨五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堡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