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2021届高三8月份开学测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广雅、六中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1届广东省新高考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江门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 文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1广东深圳外国语高三语 文 试 卷

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0年广东湛江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必修1、必修2)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五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2021届新高考适应性测试题(一)语文

广东省2021届高三年级十月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一联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中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题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江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省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11月)语文

广东省2021届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省2021届高三年级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11月26日考)

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11月) 语文

广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百校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uó)恼 谢公

B.)狸祠     liáo)廓 暖ài)远人村

C.xià)隙      城) 轻拢慢捻)复挑

D.qiān)云     踟蹰chí chú) 一lèi)江月

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生意气(志趣,性格) 采之欲谁(给)   枉用相(问候,探望)

B.次第(光景,状况)     摧眉(低眉,低头) 善才(当时对技艺高超的乐师的称呼)

C.故垒(军队营垒)       鸟(约束)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较高的服色)

D.讪讪(不好意思的样子) 社鼓(社日祭祀谷神的鼓声)   我于城隅(等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回首读书时,你我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

B.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世界贸易组织小型部长会议历经9天的艰苦谈判,却因为一个关乎民生保障的问题而功亏一篑

4.下列各项中,句子表达得体、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6月15日上午8点将在市文化宫举行我的大作《满地黄花》的新书签售活动,特邀请您和您的妻子光临指导,届时还将惠赠新书一本,还望批评指正。

B.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许多单位的干部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C.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D.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名作,情感深沉哀婉,词的开头用七组叠词,新颖别致,堪称创举,七组叠词由外到内,极富层次地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感受。

B.“沉郁顿挫”常用来形容杜甫诗歌的风格,其中“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登高》一诗的颈联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依的悲苦心情一起倾泻出来,这正是杜甫诗风的集中体现。

C.《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想象大胆丰富,其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一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反衬出天姥山的高耸雄奇。

D.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黑暗的官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以及渴望回归田园 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为“杂曲子”或“曲子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即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音韵,如“念奴娇”就是词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共100字,依据字数来划分属于长调。

B.“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官署,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

C.年号是帝王所用的一种名号,可用于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琵琶行》中“元和十年”即用年号纪年。

D.迁,古代称调动官职的一种说法,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一般指升级,即升迁。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范仲淹二岁而(孤:少而丧父)   悫年十四,挺身贼(拒:抵挡,抵抗)

B.伐善,无施劳(伐:夸耀)     大王能命将出师(诚:果真,如果)

C.日以十本为(率:标准)         后取笔头之(瘗:埋)

D.邻居有烛而不(逮:给予)       我亦以子为足以 (责:鞭责、鞭策)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平生于,未尝苟且        人不学,不知道

C.为人大须学问              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D.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  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9.下列各组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驾骥与牛,子将谁驱

B.故不为乡曲所称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C.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D.蒙辞以军中多务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清兵卫与葫芦

(日)志贺直哉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ロ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装上塞子。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

清兵卫是一个オ十ニ岁的小学生,放学回来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去。

清兵卫居住的小镇,其实是很狭小的,一条细长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完了。所以卖葫芦的店铺纵使多,像清兵卫这样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一看过了。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ロ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一位客人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

“是呀,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向他那边看了一眼。“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客人说。“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清兵卫的父亲与客人就谈到了葫芦。

“今年春天开评品会时,有人拿出了马琴的葫芦来做参考品,那才是出色的呢。”清兵卫的父亲说了。

“是一个很大的葫芦吧。”

“又大又长。”

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看,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他插嘴说。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的摊子。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他喘着气:“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

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要卖就算五块钱吧。”校役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五块钱可不卖。”古董店老板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役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开始嘀咕了。

1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是清兵卫由酷爱葫芦到被逼放弃的过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而又起伏跌宕,让人不忍释卷、欲罢不能,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清兵卫“常常一个人上街上去看葫芦”,而且“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一看过了”,喜欢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等,为他淘得葫芦精品埋下伏笔。

C.听到价格便宜后激动得“喘着气”,急忙跑回家拿钱,“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等细节表现了清兵卫的激动、担忧及暗自庆幸。

D.清兵卫一毛钱淘来的葫芦,被校役卖了五十块钱,被店老板卖了六百块。其身价倍增肯定了清兵卫鉴赏葫芦的能力,讽刺了教员、校役对葫芦的无知。

11.文章中教员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并分析。

12.小说的结尾对表现主题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渠,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偺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年八十三。赠光禄大夫,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B.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C.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D.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14.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父忧是指遭遇父亲丧事。古代官员在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国子博士是隶属国子监的学官,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国子生徒。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赐谥是古代大臣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称号来褒扬功绩,如文正、忠武。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万里治理有方,为民兴利除弊。管理奉新县时,他不让官吏下乡催讨赋税,只是把欠税名单张贴在集市中,让老百姓自觉缴纳,不扰民就追回税款,社会安定。

B.杨万里文武双全,好读书善军事。他进士出身,敏而好学,谥号中的“文”可见其成就;他亲自率兵讨伐进犯的盗贼,并且为潮、惠两州制定不同的防御之法。

C.杨万里坚毅刚直,不屈服于权势。他宁可丢掉官职也不愿意为韩侂胄所用,以致周必大对他没有好评,他因此没能得到皇帝的重用,在家赋闲了十五年。

D.杨万里忧国孤愤,病中奋笔疾书。权臣把持国政、专权跋扈,他却报国无门,忧愤难平而成疾,在病重之时,只能以纸笔写下自己对韩侂胄用兵祸民的激烈批判。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2)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沙沟店

王挥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拓阴浓麦浪深。

〔注〕①肥城,地名、在山东。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用“长涂”和“客”点明诗人正身处他乡。 “暗惊”一句,出自谢灵运 《登池上楼》中的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出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感受。

B.颔联化用杜甫“好雨知时节”、“家书抵万金”诗句,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突出了旅途气候的变化莫测。

C.颈联用字巧妙,一个“抱”字十分生动地形象描绘出了山岭与树枝那亲密和谐的神态,一个“弄”字,给本无生命的行云赋予了无限活力。

D.全诗层次鲜明,颇有意境,巧妙化用他人诗句,自然流畅。诗风清新典雅,温醇雍容,平淡蕴藉,感染力强。

1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9.课文内容理解性默写。

⑴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身在官场,心恋故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山崩地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⑷《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青年同学们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20.《乡土中国》片段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

(1)这段话用两个实例,是想告诉我们,中国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15字以内)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会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

——《乡土中国》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2)从这段话中提取两个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5个字以内)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

(3)作者以比较法和比喻修辞旨在说明亲属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15字以内)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似。

吃亏时能开心一笑,是一种豁达;

危难时能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深圳龙岗附属中学、深圳龙城高级中学、深圳中学联合举办了一个活动——“情归纸笔”元旦书信活动。该活动倡议全市高中同学在2021年元旦到来之际,以纸质书信的形式,给兄弟学校的同学写一封信,以交流思想,增进情谊,同贺新春,共创未来。倡议甫出,各校同学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此活动倡导重拾纸笔,情归书信,既加强了校际交流,又传承了传统文化,意义非凡,理应积极参与;有的则说在微信交流方便快捷的今天,竟推崇过时而麻烦的“鸿雁传书”,纯属抱残守缺,逆势倒行,必当坚决抵制。为此,某校高一(1)班班委会决定举办一场班级讨论会,抛出一正一反两个观点让全班同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正方观点是:传统书信,应被传承;反方观点是:传统书信,可以休矣。

请你以高一(1)班某同学的身份,从上述材料正反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观点,并以之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
A项,着zháo恼、屐
B项,佛、暖暖—暧暧;
D项,纤xiān、樽—尊。
故选C

2.B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和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意气,意志和气概。

C项,故垒,古代军队营垒;青衫,黑色是官职较低的服色。

D项,社,土地神;稷,谷神。

故选B

3.D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D项,功亏一篑:比喻大事情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与语境谈判因民生保障问题没有成功一致。
A项,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句中表示时间已过去很久了。
B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合语境,改为“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C项,当仁不让:面对应该做的事情,就应勇敢承担,决不退让,强调个人行为。而句中用于两个人分别得奖,不合语境。
故选D

4.C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项,语体色彩不对,“我的”改为“鄙人”;“妻子”改为“夫人”;谦敬词不对,“大作”改为“拙作”;“惠赠”改为“敬赠”。
B项,感情色彩不对,“倾巢而出”带有贬义色彩,“许多单位的干部”有歧义。
D项, 搭配不当,将“开创”改为“取得”。
故选C

5.C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相关内容、手法等的鉴赏能力。

C项,“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而是“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四万八千丈”是夸张,“欲倒”是拟人。另外“反衬”应改为“正衬”。

故选C

6.D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D项,“左迁一般指升级,即升迁” 错误,左迁,指降级。

故选D。

7.D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D项,“邻居有烛而不逮”中,逮,到,此处指光照射过来。

故选D

8.A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项,“博士”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古义,指知识渊博的学者。“好学”古今同义,都指爱好学习;

B项,“书”古义,指写字,今义,书籍;“知道”,古义:指懂得道理,今义,了解,明白;

C项,“学问”,古义,是动词,学习与求问;今义,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大学”古义,指大学问家;今义,大学,学校的一种;

D项,“学者”,古义,乃求学的人;今义,指具有一定学识水平、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的人。“教授”,古义,即从事教学;今义,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称。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

故选A。

9.C

【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皆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有何学;子将驱谁;
B项,皆为被动句,分别以“为……所”、被为标志;
C项,前一句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才锐后生;后一句是判断句,以“也”为标志;
D项,皆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蒙以军中多务辞;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
故选C

 

10.D项,“讽刺了教员、校役对葫芦的无知”错误。本文确实有讽刺意味,但不是讽刺教员、校役对葫芦的无知,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对葫芦深入了解,本文讽刺的是对扼杀孩子天性和正当爱好的做法

11.①教员教育学生全凭个人好恶:学生唱戏不管,对葫芦气得发抖。

②干涉孩子的喜好,扼杀孩子的天性:没收清兵卫的葫芦,干涉清兵卫对葫芦的喜欢。

12.①以清兵卫有了新寄托,表明有追求有爱好乃是孩子的天性,应该予以保护,让其发展。

②以“父亲……又开始嘀咕了”暗示清兵卫的新爱好还有可能被扼杀,强化了对扼杀孩子天性的批判,对追求个性发展的期望。

③启示我们尊重个性,发展个性,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健康发展。

 

13.B

14.D

15.C

16.(1)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

(2)韩侂胄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托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

【分析】

13.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张说出守袁”是“论”的具体内容,要连在一起,排除AD;“虽不果留”的主语是“栻”,要连在一起,排除C

本句译为:翰林侍讲学士张栻因论说唐朝宰相张说被谪守袁州,杨万里上疏进言,要求留张栻在朝,又写信给宰相虞允文,用和同之说加以劝说,张栻虽然没有留住,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项,“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称号来褒扬功绩”有误,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他宁可丢掉官职也不愿意为韩侂胄所用,以致周必大对他没有好评”分析有误,据原文“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冑用事……”可知,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没有好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后面韩侂胄才当权,所以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为韩侂胄所用导致周必大对他没有好评。

故选C

16.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点:“谪”,贬官;“杜门”,闭门;“力请”,极力请求;“始”,才;

第二句得分点:“用事”,当权;“相羽翼”,辅佐自己,做自己的羽翼;“属”,嘱托。

参考译文: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考取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杨万里终身信服其教导,并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诚斋”。张浚入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授予临安府教授,他还没有赴任,便遭遇父亲丧事。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不准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老百姓有逃避赋税的只把他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都高兴地前往官府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大治。时值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交相推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翰林侍讲学士张栻因论说唐朝宰相张说被谪守袁州,杨万里上疏进言,要求留张栻在朝,又写信给宰相虞允文,用和同之说加以劝说,张栻虽然没有留住,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后杨万里迁太常博士,不久升太常寺丞兼吏部侍右郎官,又转将作少监,出任漳州知州,后改知常州,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高宗称他为“仁者之勇”,遂有重用他的意思,于是提升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以居丧去官。服丧期满,被征召为尚左郎官。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杨万里说:“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韩侂胄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做记。杨万里在家闲了十五年,都是韩侂胄把持国柄的时候。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非常忧愤,郁郁成疾。家里人知道他是忧国,因此凡是邸吏通报当时的政治形势的都不告诉杨万里。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对金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完就去世了,死时八十三岁。追赠光禄大夫,赐予谥号文节。

 

17.B项,“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突出了旅途气候的变化莫测”错,应突出气候的宜人。

18.①对季节变化的惊讶和喜悦。如“暗惊”两字,真切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由忙碌的人世进入纯净的自然时那种惊讶的心理,这其中既有喜悦之情,也有惊惧之意,他惊惧在繁忙的公务缠绕下自己感觉的麻木和迟顿。②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如“远岭抱枝围野色”,只见远处山岭怀抱着苍翠的树枝,呈现出一幅野趣横生的画面,也由此而流露出诗人自身心灵的闲静和谐,表现出他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亲密无间的境界。③关怀民生。最后一句,“桑柘阴浓麦浪深”,作者又在前面自然景色的基础上,展示出一幅田园风光,描绘了一幅桑浓麦深的丰收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农人、农村生活的关切。

19.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20.安土重迁(依赖土地 / 在土地中寻发展 / 在土地中求生存)    很安定(不移动)    黏着(历世不移)    差序格局(每个人的亲属范围逐层递减)    

21.无奈时能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    受委屈时能坦然一笑,是一种大度;被蔑视时能平静一笑,是一种自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