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育”主题作文怎么写(模拟题、审题立意、范文)

议论文综合式(纵横)结构训练

作文写作,名家论述杂篇汇编

记叙文(小说)的写作立意

考前作文写作讲解:结构与扣题

高考作文写作讲解:让议论文有“据”可依可用、议论文写深刻八法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考前作文


2020年北京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13篇)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全国二卷高考作文例文集锦(9篇)

2020年全国三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8篇)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江苏新高考作文集锦

2020天津卷新高考作文集锦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含答案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2含答案

环环相扣显匠心 塑造自我寓深意

如何规避高考考场材料作文拟题失误

2020年高考低分病文名师升格示例(一)

生活可以“在树上”,作文必须讲章法

习《论语》金句  做当代君子

学会选择和使用论据2

“挡道恶狗”作文导写

2021年10月-11月名校联考作文汇编

有关“职业选择”的作文

中国的乡土社会

笨拙地生活作文训练

《插秧歌》材料作文

作文:沉香的价值来自不懈的抗争

于节约中兴盛,于奢靡中衰败

演讲稿写作技法例谈

有关“始于专注,成于诚信”写作指导与示例

有关“为生命着色”写作指导和示例

有关“美食人间滋味”写作指导与示例

24种诗词修辞手法例解

古诗分类鉴赏例析

有关“学会审美”的写作指导和示例

“行高于人,‘非’‘仰’之辩”导写

有关“学会审美”的写作指导和示例

还原生活,建立逻辑——古典诗词鉴赏

【名著导读】《平凡的世界》知识点梳理与练习题汇总

有关“弥子瑕和卫君”的写作

《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发红包》材料作文

高考文学类文本(散文)备考指要

分析性文章的基本思维范式与例文

高考50+作文中的表达意识

小说人物形象题型鉴赏及解题策略


“美育”主题作文怎么写(模拟题、审题立意、范文)

作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参考

一、作文题型

这是一道暗含权衡比较的思辨类材料作文,特点:有比较评价,有辩证分析;有对材料的解剖,也需围绕材料发散引申。


命题指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材料梳理


论辩话题:保存火种的意义。

1.内容

(1)取暖御寒  

(2)烧出鲜美的肉食

(3)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彩,是最美最美的

2.含意:

(1)生存、生活与审美   

(2)实用与审美   

(3)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 

(4)“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

双方看法:

第一类人“古人类生存学家”:取暖御寒、烧出鲜美的肉食(实用角度);

第二类人“数学家”: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审美角度)




三、多角度立意参考

(一)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

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

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


(二)从数学家角度:


生活留心皆是美;

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

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要面包,更要水仙;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

“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中国. 巴金)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 罗丹)


(三)从辩证说理的角度:

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

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


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



作文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恶搞、低俗炒作等内容对于创作者而言更易吸引粉丝,与此同时,消费丑行成为不少平台娱乐大众的一种手段。在消费降级概念盛传的今天,大众的传统审美观念开始颠覆,网络“审丑”的风潮愈演愈烈,扮丑也成为草根出名的一种捷径。

    材料二 人民日报发文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材料三做好美育立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有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材料一提出现象:“审丑”盛行,“扮丑”成风。

  材料二厘清概念: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材料三指明出路: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综合材料的内容,也就是要求考生对当下“审丑”盛行、“扮丑”成风这一现象做出思考。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浮于现象本身,而应进一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从文化层面、物质层面、心理层面、监管层面等角度阐述,并且能大胆阐述美育的意义和方法。

参考立意:

   美时代之人,育中华之魂;

   差评丑行,点赞美育;

  人生在路上,灵魂在高处。 

作文题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60百科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

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新时代领路人“全国教育大会”讲话

2018年、2019年春季,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一季和第二季,以全新的形式带领观众感受古典诗词之美。

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针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多材料作文,综合性。

材料一美育内涵,从五个方面解读美育。

材料二从与德育智育关系角度谈美育,用联系的思维分析问题。

材料三学校教育的使命是重视美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材料四综艺节目传递古典诗词之美,谈美育内容的创新和传播方式的创新。

总结: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美育,明确美育内涵,强调美育对智育与德育作用,突出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说明美育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继承。

思维层次:什么是美育,美育有什么作用,怎么发展美育。

总结:材料决定思维层次,决定解决问题方法,可以适当拓展。

情景任务指令

说明时代需求:多元化的人才,需要美育。

以上材料,说明不能只分析一则材料,从一则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

感受和思考,需要联系人生体验,突出有我之境。

作文存在问题:

不能从多材料中求同,确定中心论点。

大量抄袭材料,不能活用材料。

不能紧扣材料内容来写。

作文题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 真即是美,美即是真。”(济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

   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美育是一种刚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不少于800字。


什么是刚需


 刚需,即“刚性需求”的简称,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的,从字面可以理解“刚需”就是硬性的,必须的需要的东西。 弹性需求可以是变动很大的需求。比如旅游、度假、娱乐等,这些需求可有可无可大可小。但是刚性需求是必须的,而且可变动和伸缩的空间不大。


审题立意参考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作文,考查考生对于材料的全面理解,体现考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多则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注意材料之间的有机关联,“美育是一种刚需”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可从材料之间的辩证关系、主次关系、相互依存关系等角度进行审题立意。本题要求考生在“美育”这一关键词的统摄下,在有不同侧重的材料间找到彼此的有机关联,来确定最佳立意。






【范文一】

美育是一种刚需

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

根据教育部日前与13个省(区、市)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美育”相关优秀范文

【范文二】

美育是一种刚需

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根据教育部日前与13个省(区、市)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范文三】


人文共审美一色


落寞与辉煌,彷徨与呐喊,人文锻炼坚强中国,美育铸就出彩中国。

中国自《周易》开始,便有了审美意象,因此感受美,欣赏美不是空洞的号召。美育者,又名日美感教育,是以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现今的美育便是以培养此能力为主要目标,人之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欣赏美的心灵创造美的双手。”而今美育的高度重视,便是以美育人,使人文共审美一色,成就多元人生,构建出彩中国。

智育为理性,为规则,为定一;美育为感性,为温情,为变通。

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言:“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智育使人明理,美育使人通情。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和谐秩序,不仅仅需要理性教育,感性教育也至关重要。只有将美育和智育相辅而行,方可完善德育之重任。使人能贤而能容凡,知而能容愚,粹而能杂,方可称之多元人才,使美育和智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美美与共,铸就出彩中国。

美育的实行需要教育体制的支撑,美育的推广需要教育者的助力。

只有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才能支撑美育工作的每一步前行,而只有教育者的坚持付出,才能赋予美育教育无止境的精彩。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新时代的领路人重点指明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坚持以美育人以文人,提高学生审能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唯有全面贯彻美育工作要求,落实美育工作稳步施行,才能日益完善美育体系,为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完善、多元化的人才,铸就出彩中国。

新探索,新方法,新形式,用创新为美育工作大情怀寻找小切口。

美育工作并非单一枯躁、唯课堂讲义一种实施方法,新时代需要不断创新为美育寻找更贴切易于接受的途径。中国现今的节目就十分恰如其分的运用自媒体来进行美育工作。中国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味流传》和大型竞赛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都运用新的艺术形式,通过新的媒介来达到美育之效。水是烟波横,山是眉峰聚是其传递的自然之美之生动;酾酒临江,横架赋诗是传传递的交往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其传递的情趣之美。中华大地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是美,蓬莱文章,古今佳作亦是美,华夏土地是美的厚积之地,只有我们潜心挖掘,方可铸就出彩中国。

智育和美育齐飞,人文共审美一色,用心去感知美的境界,共同铸就出彩中国。

 


【范文四】

美似玉,育更美


秋叶静美,人们不认识美,何得以将美刻于瓷器中?山河壮美,人们不体验美,何得以将美跃然与纸墨间?知识最美,人们不教育美,何得以多情自在逍遥于苍穹之下?

美育如同泛泛江河湖河之上的灯塔,指引一叶叶扁舟奔向成功的港湾。美是人之所向,纵观古今,美融入于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耀眼成就中。而美感教育必不可少。柳公权,当今世人仍在临募其《玄秘塔碑》,他的字,苍劲有力,乘中见刚,字字如同宝玉一般璀璨耀眼,而他拜诗于颜真卿,赏古鉴右,虚心学习这种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将字传达出美的灵性。总结欧体与颜体,在两位大书法家的字美熏染之下,独创自己对艺术美理解的柳体,而他又官至当时国家最高书法老师。若不是美育,就在面对长江时就没有“大江东去浪淘沙”的雄壮意境;若没有美育,在黄沙冲天的大漠面前,就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孤寂豪迈图;若没有美育就没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深秋晚景图。

美育是桨,智育是舟,有舟无桨顺水而行,难以自立,舟棹兼得则可以行遍天下而无所阻。北大校长蔡元培曾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德育之完成者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不仅教授知识而且要教授如何用知识去体验感受美,进而创造美。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部电视传统古诗词节目,引领人们领略圣贤们“行比一乡,德合一君”的旷世才情,体验“千树万树梨花开”和“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的时间静止一样的美。当今时代,人们简单枯燥的生活中就需要美来装饰,美能塑造人生,用知识将美充斥生活,用美不断创造知识,不断使得人类步向更昌盛的世界中。

美是塑像的模,育是刻刀,美育将人的灵魂刻画,将思想络印上文化中美的记忆。文化中的美渗透在每一个文明中,古埃及人金字塔矗立于沙海中,是他们的永恒信仰;雅典时期雕塑与绘画注入文化的力量,将美与文明推崇到顶盛;中国文化就隐藏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血液中,国画中的留白意境令人欣然向往,每当我们看到青铜器上刻画的人与兽,文化的记忆点燃了心中的美,推动我们一步一步走在创新的前端。

 二十八星宿凝望苍生,星河倾注于天幕下,美使生命得以像玄武驻足于永恒的天空;星转斗折,嫦娥奔月,东风呼啸,蛟龙深入海渊,育使生命得以突破云顶与日月同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