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工业建筑学院17级三年级设计课:乐活空间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方寸建筑学社 Author 巨大的石榴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建筑进化的过程在于对现状问题的反思以及对所处时代的回应。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建筑师面临的课题。在支离破碎的城市、无序的乡村里寻找与构建具有场所感的人性化空间;在信息时代,体现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
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将设计理念与扎实的建筑学功底有效地结合,是本学期建筑设计课程的主旨。课程要求学生们不断追问与探索建筑发展之路,探讨当代人对建筑与环境的复杂性需求,关注特定场所及其中的事件,构建具有生命的城市与建筑空间,并寻求适宜技术使方案具有可实施性。
设计主题:演变中的建筑
设计题目:乐活空间-融合建筑和环境

设计背景:建筑师能以积极的方式改变环境并影响人们的未来,他们可以创造“乐活空间”来为人们带来幸福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来实现这个目标会更加容易。当建筑与其周边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内外边界变得模糊的时候,场地的所有积极因素都可以帮助建立建筑内部的美妙氛围。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建筑设计来为周边带来积极影响。

在大城市,缺乏辨识度的地方有很多,它们往往与文化、历史和传统都割裂开来。我们将这些孤立的、未融合的地区称为“城市边缘地带”或者“城市衰退区”,比如那些社会矛盾尖锐或是贫困的社区。由于失败的规划或缺乏规划,这些地区通常是破碎的,急需重建。因此,建筑师的任务就是要去了解这些地区的特征,并为其创造独有的“场所精神”,通过挖掘在消极区域内如何鼓舞人心并且吸引人的特质,完成消极空间向积极空间的转变,在一个“不快乐的环境”中设计和建造一个“快乐的建筑”,这样的创造被定义为“乐活空间”。

要达到这个目的,建筑应该与城市环境和周边景观和谐共生,与人和历史紧密联系。建筑不能脱离现状环境和重大历史事件。一座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建筑会形成一个有机体系,而其中对人的考虑无疑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人性是所有体系的核心。
        除此之外,
人类活动也应该作为这个体系的关键部分来考虑。因此,建筑师不仅要设计能够融合周边环境的建筑形式,还要提出与空间相对应的活动和功能。对于建筑师来说,能够从各个维度上对建成环境有全面的愿景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这些考虑须以一种真正生态性的方法来落地实施。在建立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时,具有可持续性的建筑干预是最为理想的,这种干预带来的好处还可以同时为周边社群带来积极影响。一个在各方面都负责任的建筑干预绝
不能仅仅考虑建筑内部的舒适性和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更要考虑到一个区域的整体改善。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更大的背景下去思考建筑。
从可持续性、社会性和历史的角度,把他们的建筑作品看作过去事物的总结以及改善未来的积极力量,把居住环境看作与城市其他区域、景观、气候、物理和社会背景相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师可以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环境,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吧。


— 空城欢 —

小组成员:任彤 金鑫 凌菁菁 章健红 曹艳娜


设计说明:《空城欢》旨在抚慰城市中一个个孤寂而又无处安放的灵魂。空城本意指古代荒凉的城市,现如今车马喧嚣的城市一眼望去满是繁华。城市中无数个不停息的脚步,看上去充实而活跃。寂静一隅,总有人说这座城市太过寂寥,孤独的灵魂特别多。繁华的城市就像华丽的外衣掩盖住孤寂的内心,城市越繁嚣,灵魂越空洞。《空城欢》会是一个让你发现精彩的世界,来让我们带给你快乐吧!夏风清凉,冬阳很暖,你笑起来一定很好看!


— 南都繁会 —

小组成员:刘倩茹 汪晶 韩雨霏 向凌婕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我们选取了南京市浦口区浦口火车站片区,针对该地区的悠久历史文化未能充分利用以及该地区居民的生活现状不佳,提出了一-些改善方案。

      我们要在此地区,为当地居民建造一个居民活动中心,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不仅为居民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希望借此来重塑当地居民对文化的自信感与认同感,为今后这片区域的文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希望通过营造这个居民活动中心,解决当地居民,尤其是老人、孩童无太多放松娱乐空间可去的问题,并且结合地区的文化特色,展望当地未来发展趋势,以居民的乐活带动整个地区的活力发展。


— 一所·纪—

小组成员:郑梦琴 俞果 刘欣然 李思梦如 冯翔


设计说明:现代社会,城市生活紧张而忙碌而属于私人的场所往往成为昂貴的代名词.....或者,你是否因喜欢独处而变得不愿意出门?你是否想独自出门娱乐,而大多数场所都只适合成群结伴?我们的建筑给予普通上班族、普通学生享受私人空间的机会.将大空间分割为10-20平方米的小面积狭窄的房间。在属于自己的独享空间里,学习、工作、健身、用餐、娱乐,一切都自由自在,不受任何人干扰.场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三山街站中山南路与升州路交叉口,处于南京市的商业繁华地带,面朝十字路口,交通发达,背倚居民区,客源广泛。


— 新旧凝彩—

小组成员:蒋欣炜 王静 胡燕梅 刘清清 冯明珠


设计说明:旧日繁荣的市场空间,需要重新乐活。村内的集市原址位于一条村内主要道的交叉路口处,汇聚人流车流,联系几个村庄,如今随着社区内人口的流失,它孤单的矗在原地,但无人向津。它似乎在等待着被唤醒。

原有的传统而珍贵的生活场景正在被不远处城市所带来的生活方式而改变,人们渴望个地方,既能重新享受曾经舒适安逸的生活,又将发展来的的科技与便利融入,一个真正的乐活空间。


— 和乐—

小组成员:于圣钊 王岩杰 曹永奇 王新宇 杨澜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作为为南京市红山村的住民设计的活动场地,在组织功能的同时更注重建筑对当地的适应性的考虑。"In site"翻译成中文为在地性,我们在设计中不仅考虑到建筑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对当地气候特点的处理,去加强建筑与地域的联系,而我们认为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建筑的联系,乐活空间更加注重的是人的活动,因此我们想要通过建筑去加强人与其他积极事物的联系,人与人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建筑的联系,如何加强这种抽象的联系是我们设计的重点。

Connection红山村作为建筑所处的‘地域",居住者往往缺乏“空间"。各种各样的空间,儿童的学习空间,老年人需要的活动空间,青年人想要的交流空间,我们无法为他们每人提供私人空间,“共享空 间"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室外的连续的变化的共享空间是我们的设计特色,使我们的建筑更好的发挥了建筑作为联系介质的作用,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热点,是因为有人发现了联系的作用,而我们的所谓的室外的共享空间,或灰空间,正在发挥着加强人,建筑,自然,文化等等联系的作用,“建筑+'应该引起各个设计者的注意,什么样的联系会使我们的建筑变得更好。


— 云中书—

小组成员:李乐聪 王子鸣 饶晨 樊卓 黄信


设计说明:在支离破碎的城市、无序的乡村里寻找与构建具有场所感的人性化空间。通过对城市场地的调查,在城市中的“不快乐的环境”--“城 市衰退区”:  中建造-一个“快乐的环境”一快乐的建筑" .根据对课题的理解,我们把我们调研的重点放在了城市中-些无人问津和被时代抛弃的地方一-N  城中村、老城区和城市边缘。我们对周边的城市都有走访和观察途径马鞍山,南京,扬州,最终将场地选址定在了镇江市京口区的第四中学旧址。

      位于镇江市闹市地段的老居民区,无人问津长达两年,这个场地便是我们的理想型”。出于对原有场地功能的保留,我们将荒废的教学楼改造成一个开放式的阅读空间一-阅书房, 保留了学校原有的学习氛围的同时,给周围的居民带来新鲜感和幸福感;其次也满足了周围缺乏阅读和休息空间的城市生活问题。抱着对建筑内部能够与外界相融合,小们在看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身边空间的设想,将整个建筑的内部中庭放空,并将书架摆放于廊道之上,再用廊道来联系交通,实现空间上的视野贯穿建筑。立面上,起伏堆叠一层层的波浪型铝面象征着书本的一页页纸张,跟建筑的实际功能切合。


— 驿站—

小组成员:张涛 杨彬彬 徐伟 石俊 杨志


设计说明:本设计是对南京浦口码头进行改造。白天正常以咖啡厅,茶吧,书吧为三项主要功能对外开放。晚上停止营业后,其附属的灰空间,室外空间通过不同与其他的设计将继续使用,满足夜晚工作、学习等有空间需求的人的活动。

[选址.浦口码头]改革开放后,南京经济中心向长江南岸的转移导致远老浦口地区日渐没落。大部分街区面临拆迁改造,人口迁移 日益严重,地区压力相对较大。浦口码头作为近代浦口地区主要的两岸交通方式,也被各种新型快捷方便的交通方式取代,实际使用人数远小于设计人数。浦口码头的改造愈加重....
[主要设计方式]以江水流动为灵感,在江边设计一座视野开阔,南北通透,在时间上可以双向使用的乐动建筑。共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白天室内休闲饮食空间流动的设计:二是,夜晚停业后如何将空间继续提供给有需要的人。



特别鸣谢

安徽工业建筑学院2017级设计任课老师

唐诚 王瑾娴老师及各位同学


感谢你们对于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如果有宝贵的建议记得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由 方寸建筑学社 授权转载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ahutfcaa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建筑作品集可以是什么?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2020建筑大师班评图公开课?最恐怖的教育:是鼓励着你独立思考,同时又肢解你的思考力

从《GEB》看《园冶》《走向新建筑》《癫狂的纽约》

电影中的建筑:不容错过的“建筑”大片

建筑与“羞耻”的关系是?

森林建筑:藤本壮介与建筑诞生的时刻

2019年的他们凭什么拿霍普杯一等奖?

参与性景观,张唐景观实践手记

紫金奖金奖作品分享: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孟买需要怎样的住宅?

临界的日常——三院宅

同一个屋檐下: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

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入围安宁金方菜市场设计竞赛

O'donnell + Tuomey赢得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扩建竞赛

《人民日报》批评中国建筑缺乏文化自信,评论里的建筑师们坐不住了......

中国的情趣酒店设计有多野?

失物招领:被遗忘的建筑

香港巴塞尔艺术周:垄断还是激活?

为什么每个城市都有一栋网红烂尾楼?

如果给历届蛇形画廊颁个奖……

学建筑,到底该不该听老师的话?

蛇形画廊禁止建筑师石上纯也设计团队中使用无薪实习生

建筑学教育到底需不需要博士学位?

城市设计师到底在做什么?

谷歌谷歌告诉我!谁才是地球上最火的建筑师?

中国建筑师如何丢失了中国建筑的“黄金十年”?

外资建筑公司如何一步步垄断中国高端商业设计

英国建筑师如何在保留城市历史的同时赋予建筑新的意义?

作为舞台的城市,是建筑师在聊电影时的谈资

城市机动性的未来

建筑机器人的时代来临了吗?

建筑师跨界工业设计会有怎样的惊喜?

为什么我们的城市里丑建筑多?

建筑设计领域是否有抄袭一说?

走向网红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 instacélèbre

教会你如何像设计师一样说话

唱片封面上的著名建筑

还记得那些明星建筑师设计的猫窝和狗窝吗?

每一个无关紧要的作品,都会是别人眼中的建筑学

关于登上福布斯榜的中国建筑师,知乎上的大佬都在讨论什么?

当代建筑设计忽悠话速成指南

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设计?

不会做研究,谈何做设计?

为什么部分建筑学学生有莫名的优越感?

理查德.迈耶,再纯洁的白色也掩盖不了你的猥琐

听说你也想知道如恩设计工作室的发家史?

收藏盗版淫秽图书的“最美图书馆”,美到被责令营业

言论自由的时代,我们愉快地讨论设计,看情怀是如何毁掉一座建筑

看了一些建筑,于是我想吐槽

明星建筑师超有病

明星建筑师超有梗

那些知名建筑师的八卦秘闻

那些年被建筑媒体欺骗的我们

笨与不笨的界限,浅谈中国建筑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为什么部分建筑学学生有莫名的优越感?

《梦想改造家》徒有梦想,你拿什么去改造!

听说你也想知道如恩设计工作室的发家史?

除了妹岛扎哈,还有哪些建筑女神?

做不了网红,不聪明,比医生还惨的建筑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