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佳终于离婚了,国产剧《三十而已》如何成就社交话题?

Mable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三十而已》大结局了,从王漫妮(money)重回上海后的每一集,我几乎都是哭着看完的。



没有人不为顾佳鸣不平!浏阳烟花厂的老板还专门燃放专场焰火秀,只为打出顾佳的名字缩写,直接对标蓝色烟花林有有。甭管你是OO还是UU,该有的我们顾姐都得有!


顾佳(顾家)这个角色,从第一集开始,就带着众人仰望的目光而存在。从内到外,她代表着女生们最想活成的样子。拥有完整而幸福的家庭,凭自己努力和丈夫一起打拼的事业,面对问题丝毫不退缩的勇气和胆识,还有对待姐妹、爱人和家人时,需要承担责任、提供理解爱护的共情力。


但,美好总是易碎,生活遍地是鸡毛。

就算是这么完美的女人,创业面对欺诈时都能挺直腰板,坚决不放弃。却没逃过死缠烂打的小三和没有定力的老公,最后丈夫破产,家庭破裂。

仔细想想,人生可不就是这样的,起起落落落落落,不是努力就会有相应的回报。但总归得提着一口气,心气儿在,就不怕没有重塑美好的勇气。


从现实逻辑和阶层意义来看,剧情其实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能引起如此大量的讨论,最主要的是在情感上激发了观众的共鸣——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和求仁得仁,而是一路的跌撞成长,和现实死磕下去。


我们为什么喜欢《三十而已》呢?



01.

普世的情感话题更容易激发讨论


编剧张英姬在面对广大网友对剧情结尾林有有“全身而退”的质疑时回应,这部剧其实并不是一部爽剧,每个女人在三十岁时都会面临职场、亲情、自我升级的个人问题。但大家的讨论点在后期更多的偏向两性关系,可能是因为情感问题会更能激发大家的共情和讨论度。

在剧中,除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女主形象外,还塑造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渣男”:陈养鱼,梁海王,许放炮。方方面面的概括了不同处境下的女人所要面对的情感问题。
比如,钟晓芹所代表的婚姻中的沟通问题,王漫妮代表的北漂、沪漂一族面对欲望和现实的“捞女”行径,顾佳所代表的看起来和谐相爱的完美家庭,隐藏着的男女关系不平等问题。

其中,引发讨论高潮的林有有式绿茶的行径,简直就是给女孩们上了一课,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是福尔摩斯,顾佳是怎么不露声色的做到茶味品鉴的呢?


  滤茶第一步——嗅茶气 

任何主动的给予和反常的行为都值得注意。在这一步上,双方生活的卷入程度和对符号的敏感度非常重要。

顾佳在这一方面是非常敏感的。比如,她能够直接注意到女员工给丈夫送的橘子不一般,价高又好吃。感觉到丈夫最近总是拿着手机,而且还对着手机信息偷笑,就有点不正常。这都是前兆。

➤  滤茶第二步——品茶味 

这一步比较内敛,滤茶师会被品茶人蒙蔽,品茶人会用演技和若无其事掩盖谎言和不安。比如吃货山山,在濒临沦陷或已经沦陷时,会做出更多和平时不一样的行为和举动,并且开始说谎。

最能体现许放炮存在问题的地方是,修改了行车记录仪,并且屡次从家里拿现金。在这个被网络几乎全景监视的社会里,这样的行径就意味着有所隐藏。

➤  滤茶第三部——清理茶户 

对于顾佳这样有格局的大女人来说,感情中的她一定不会强求。爱情是她婚姻中的必需品,而忠诚是爱情的底线。被超越过底线的感情,即是重新粘合,也是存在裂缝的。对于许幻山,她一定不会报着恨意,而是希望他也能过的好,这也是为什么在探视许幻山的时候,顾佳会说,在这段感情里,她自己也有问题。

所以在处理林有有的问题上,她表现的直接而果断。因为在这场出轨中,林有有对许幻山根本就不是单纯的爱情,她的物质欲是隐藏在轰轰烈烈的爱背后的。比如这款林有有在和顾佳第一次见面时戴的耳饰,价格近三万元!这哪是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就能够自己负担的起的呢?


顾佳的离婚不是意气用事,体面的赶走林有有也不是气急败坏。



02.

接地气的现实感引发共鸣


虽然情感冲突让《三十而已》出圈爆火,但回想最初这部剧备受好评的原因,是对三十岁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实描写。

有网友评价说,看了顾佳我直呼好爽,但看到王漫妮我沉默了,这才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

销售职业目前是毕业生求职的一个重要方向。之前的热播剧《安家》聚焦的也是房屋中介,同样属于销售的领域。但是相比于安家过于理想化的职场环境描写,王漫妮的奢侈品销售职场更加写实(除了邮轮艳遇)。比如销售的更衣柜门上一定摆满了化妆品,会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刁难,还不能有脾气,业绩和顾客的关系直接成正比,但升职与否又并不和业绩直接相关。



职场的创作元素在我国影视剧创作中目前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的前半生》、《都挺好》、《谁说我结不了婚》等大女主的剧情,都会将女性放在职场的某一位置上,并且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反应现实生活中的职场真相,并塑造一个独立女性的形象。

但是在剧情的发展上,剧本又更多的用职场作为包装,内核仍旧会发展到两性关系和原生家庭,导致高开低走的结果,并且让观众感觉同质化。

这样我想起今年三月上线的韩国医疗剧《机智的医生生活》。这部剧以同在一个医院工作,并且是大学同学的五位主治医生的工作和生活为切入点,非常细致的展现了医生生活中的职场表现。



比如,因为工作的忙碌和随时随地会发生的急诊和手术,不论是医生和护士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维持暧昧的感情生活。普通外科由于最忙碌,很多的毕业生不会选择来此科室实习,导致科室的住院医生人数非常少,后继无人。当他们得知唯一的住院医生有可能在恋爱时,科室的全体医生都高兴的发了疯,“快昭告天下,告诉你们的学弟学妹,普外也是可以谈恋爱的,可以平衡生活和工作!”



还有,面对病人家属刁难的医患关系处理,在治病救人和疾病难医之间的崩溃心理,以及各种不同的医学术语,真实的反映了医生生活的情境。在这部剧中,职场是主线,而感情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没有背叛,没有出轨,没有撕逼,温情的让人感动。


03.

在关于独立女性的话题上,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影视作品?


《三十而已》在节奏把握和冲突的表现都可以称得上是好评。从开始到结尾,每一步的剧情发展都有不同的情绪引爆点。在每一个小包袱即将结束之时,又引出另一个不同的生活难题。

但总感觉有不对的地方。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似的,节目未播出时我们以为这是一档为姐姐们量身定做的综艺,不管是怎样的年龄,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但节目播出却又回到了最传统的白幼嫩审美中。

《三十而已》中的女性,看起来是有勇气顶着世俗眼中「三十岁」分界线,还能说出“不过如此”的现代女性,但在剧集中,她们个个都逃不出和男性之间的情感纠葛。

我佩服三十岁的王漫妮还能选择读书进修,敬佩三十岁的顾佳果断离婚拼搏事业,羡慕三十岁的钟晓芹能够一边成长一边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但什么时候,女性的成长能够不以爱情为节点,那才是真正的独立女性吧。


/END/

小编 | 北北
责编 | 北北
封面图 | 豆瓣《三十而已》

声明 | 文中所有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加小助手领取福利 


 推荐阅读 


1.  杭州杀妻案中新的社会凝视:从监控到围观

2.  疫情之下,“霍格沃茨毕业典礼”火了,是年龄限制了我的想象

3. 《隐秘的角落》这么火,从传播角度来看,原来是因为……

4.  这届高考作文题全是传播学!搞得我们又自豪又想哭…

5.  为什么我对《乘风破浪的姐姐》有点失望了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八月线上强化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