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贡实验室:快充导致石墨负极颗粒边缘无序度增加,更易析锂!
第一作者:Saran Pidaparthy
通讯作者:Marco-Tulio F. Rodrigues、Marco-Tulio F. Rodrigues
通讯单位: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
锂离子电池(LIB)快充技术对于电动汽车(EV)行业至关重要,然而短时间内完全充电会造成锂损失(即容量衰减)和电阻增加(即功率衰减),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对于石墨(Gr)负极,快充增加了负极极化,导致电池低于镀锂电位,从而使得锂在石墨负极表面成核和生长,加剧电池容量衰减。因此,深入了解快充后石墨颗粒的变化对于减轻电池性能恶化至关重要。
【工作简介】
近日,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Marco-Tulio F. Rodrigues、Marco-Tulio F. Rodrigues等人通过对快充(6C)后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负极进行多尺度表征,发现重复快充会导致石墨的结构、形貌和化学成分改变,引起充放电曲线变化,并增加电极上析锂的可能性。扫描显微镜(SEM)图像显示快充的负极明显更厚,这是因为电解质还原/水解产物积聚在电极孔中。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HREM)图像显示,颗粒边缘附近出现波浪状晶格条纹。扫描电子纳米衍射(SEND)数据分析显示,快充后石墨具有更高的层间距和更大的晶格旋转,表明石墨颗粒边缘无序度增加,厚度约20 nm。在较大的内部孔隙附近这种无序度更大。由于石墨主要通过边缘进行锂化,这种无序会阻碍Li+嵌入并在重复循环期间有利于Li0沉积。相关研究成果以“Increased Disorder at Graphite Particle Edges Revealed by Multi-length 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Anodes from Fast-Charged Lithium-Ion Cell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上。
【内容详情】
电化学循环
图1a显示,在低锂化速率下,Li+填充碳层之间的空间,形成不同的LixC6相 (x=0.22, 0.33, 0.5, 1)。在更高的锂化速率(≥1 C)下,平台并不明显。可能会形成多个混合相,因此曲线看起来是连续的。
图 1、(a)石墨电极的充放电曲线。(b) Gr-AP(黑色)和Gr-LP(红色)充放电曲线
图1b显示,原始石墨(Gr-AP)电极锂化曲线(C/100)在210、117和83 mV附近出现平台。而老化后的石墨电极(Gr-LP)锂化曲线没有明显的平台。Gr-LP(326 mAh g-1)的容量也小于Gr-AP(357 mAh g-1)。Gr-LP电极的C/10锂化曲线类似于图1a中的2 C石墨锂化曲线。
粉末X射线衍射
图2a显示,Gr-AP电极包含两个不同的石墨相:2H相(标记为#)和3R相(标记为*)。在Gr-LP电极中未观察到3R相(图3b);因为Li+在石墨中重复脱插嵌时转变为更稳定的2H相。
图 2、(a)Gr-AP和(b)Gr-LP的XRD
对于Gr-AP和Gr-LP电极,面间距均为3.356 Å,表明Gr-LP完全脱锂。然而,Gr-LP的XRD(图2b)显示,在~2.70 Å-1和~4.40 Å-1处出现了新的峰,它们来自氟化锂(LiF)(标记为◊)。
SEM成像和成分分析
图3a显示了Gr-AP样品的照片;图3b表明,Gr-AP仅包含C和F,来自石墨、C45和PVDF。图3c显示,电极由密集堆积的马铃薯状石墨颗粒组成,最大尺寸为10 μm。图3d显示,Gr-LP表面有不均匀的白色;电极表面的元素(图3e)为21% O、49%F、27%P和3%C。图3f显示了Gr-LP样品的表面形貌,沉积的锂及其与电解质反应形成的产物完全覆盖了石墨颗粒。
图 3、Gr-AP:(a)照片,(b)元素组成,和(c)SEM图像。Gr-LP负极:(d)照片,(e)元素组成,以及(f)SEM图像。(a)和(d)中的比例尺:5毫米。
图4a显示,Gr-AP电极平均厚度为76.6 μm,石墨颗粒内部存在孔隙,且极片中来自石墨的碳信号为97 wt%,而来自PVDF粘结剂的氟信号为3 wt%(图4c)。相比之下,Gr-LP电极的平均厚度为91.3 μm(图4d)。该厚度分别比Gr-AP和无锂沉积石墨电极(Gr-NP)的厚度大19.2%和16.9%。这种电极厚度的增加归因于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电极孔中的SEI堆积和石墨颗粒的重新排列。锂沉积和随后的电解液还原加剧了该过程,从而增加了SEI的量。在单个石墨颗粒、外表面和内部孔隙中也可以看到这种SEI堆积(图4e)。此外,EDS线扫描显示,元素组成在整个电极厚度上是不均匀的(图5f)。最上面的部分没有石墨,主要含有氧、氟和磷,表明锂沉积并反应后的产物主要是无机物——例如LiF和(氧)氟磷酸锂化合物。
图 4、Gr-AP(a)电极横截面SEM图像、(b)单个颗粒截面SEM图像和(c)从整个截面获得的EDS元素数据。Gr-LP(d)电极横截面SEM图像、(e)单个颗粒截面SEM图像和(f)从整个截面获得的EDS元素数据。
STEM-EDS成分分析
STEM-EDS进一步表明,(氧)氟磷酸盐化合物只覆盖在石墨颗粒表面,而不穿透主体。通过比较图6c(i)中石墨边缘(区域#1和区域#3)与石墨中心(区域#2)的局部EDS光谱来探究元素分布。除了来自C的信号之外,区域#1和区域#3的光谱还出现了O、F和P的信号。然而,区域#2仅出现了C信号,这表明石墨内部缺乏(氧)氟磷酸盐化合物。图6d进一步证实,C信号仅出现在石墨内部,而O、F和P信号出现在石墨带边缘。此外,O、F和P信号出现在相同位置。上述观察表明,SEI仅积聚在石墨颗粒边缘,不会渗透到体相。
图 5、Gr-LP的石墨颗粒横截面STEM-EDS。(a)石墨颗粒截面和(b)HAADF-STEM图像。(c)(b)中(i)区域1(石墨带顶部边缘)、2(石墨带中心)和3(石墨带底部边缘)和(ii)全区域EDS光谱。(d)(i)C、(ii)O(iii)F和(iv)P信号的EDS图。
高分辨率TEM
图 6、Gr-AP电极(a)TEM图像;(b)区域1和(c)区域2的放大图;(d)区域1和(e)区域2的局部快速傅立叶变换。Gr-LP(f)TEM图像(g)区域1和(h)区域2的放大图;(i)区域1和(j)区域2的局部快速傅立叶变换。
图6a显示,Gr-AP具有直且均匀的石墨晶格条纹。图6b-c显示,晶格条纹间距约为0.33 nm。区域1和区域2的局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如图6d和6e所示。通过对图6b中的图像应用FFT,石墨晶格的周期性条纹被映射到图6d中对应于晶格间距的点。此外,因为条纹的强度变化沿着与条纹垂直的方向,所以图6d中的相应光点位于同一方向。图6d中沿同一直线(方向1)的点对应实空间晶格的额外谐波,这样的谐波表明区域1的晶格相对均匀且一致。在方向2(垂直于方向1),点阵条纹偶尔会观察到斑点(图6b);这些斑点可能来自石墨中的原子柱,它们之间的距离对应于这些柱之间的间距。区域2(图6c)及其对应的FFT(图7e)也可以观测到类似情况,从而说明Gr-AP晶格相对均匀。
相比之下,Gr-LP样品的HRTEM图像(图6f)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区域1取自石墨颗粒内部孔隙表面附近。图6g显示,Gr-LP中区域1的晶格呈波浪状;这种波纹状晶格延伸到石墨体相中约20 nm。区域1的FFT(图6i)显示,(i)沿方向1发现了弧而不是点;(ii)与Gr-AP相比,高频谐波点(由白色箭头标记)相对较弱。此外,图6g中的面间距达0.37 nm,表明该区域的晶格没有恢复到其原始脱锂状态。Gr-LP内部区域2显示出直且均匀的晶格条纹(图6h)。区域2的相应FFT(图6j)在方向1上有斑点和高频谐波,这表明石墨体相的有序度更高。综上所述,HRTEM图像和FFT结果表明,石墨晶格在其内部孔隙表面附近存在更大的无序,并且这种无序层厚度约20 nm。
通过SEND量化无序度
图 7、Gr-AP的(a)HAADF-STEM图像(i)低倍放大;(ii), (iii)分别是区域1和2的放大图像。(b)区域1和(c)区域2的衍射图像重构和分析,包含以下内容:(i)面内旋转梯度图,(ii)面间距图,(iii)面间距分布。
图8、Gr-LP电极(a)HAADF-STEM图像(i)低倍率;(ii)、(iii)区域1和区域2的放大图像。(b)区域1和(c)区域2的衍射图像重构和分析,包含以下内容:(i)平面内旋转梯度图,(ii)面间距图,(iii面间距分布。
在图7和图8中,通过使用SEND测量面间距和局部晶格旋转来量化石墨的无序度。图7a(i) 包含Gr-AP粒子横截面HAADF-STEM图像。首先,讨论图7b中区域1的纳米结构。数据表明,整个样品(图7b(i))的晶格旋转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区域1的面间距相对均匀(图7b(ii))。图7b(iii)是整体面间距的直方图;数据显示,样本中面间距平均值为0.334 nm。图7c说明区域2的晶格发生旋转(图7c(i))且面间距(图7c(ii)和(iii))与区域1相当。然而,图7c(i)的粒子旋转变化值略有升高。在每个石墨带内,旋转变化的幅度可以忽略不计。总的来说,Gr-AP晶格均匀。
相比之下,Gr-LP电极颗粒中观察到非均匀的晶格,且颗粒边缘晶格无序度增加。图8b-c显示,区域1(石墨颗粒内部)中的石墨体相具有均匀的晶格旋转,而区域2(石墨边缘)具有更大的无序度。在石墨颗粒边缘~ 2 nm内面间距增大,而体相的面间距与Gr-AP相似。另一方面,Gr-LP的区域2(图8c)显示出更大的晶格无序。该区域的平均旋转梯度为0.30,而颗粒边缘的平均旋转梯度为4.0(图9c(i))。图8c(ii)显示,孔边缘附近的面间距升高并延伸到颗粒体相中。图8c(iii)显示区域2的平均面间距为0.35 nm。面间距分布在~0.36 nm到0.40 nm,这表明区域2中的石墨边缘比区域1中的石墨边缘受到更大的损坏。因为暴露在电解质中的边缘会经历更多的锂离子(脱)嵌入反应和更大的损坏,尤其是在高速充电期间。
【结论】
本文对原始石墨电极(Gr-AP)和快充循环后的石墨电极(Gr-LP)的电化学性能、形貌以及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来自快充电池的石墨负极容量较低,呈现倾斜的电压曲线,且电极厚度增加,在石墨颗粒边缘附近的局部区域显示出更大的晶格无序度。这种无序会影响锂化动力学,阻止石墨颗粒中锂离子的脱插嵌,并有可能导致锂沉积。了解和减轻石墨/电解质界面的结构演变对于实现LIB快充至关重要。
2021-12-12
2021-12-12
2021-12-12
2021-12-12
2021-12-11
2021-12-11
2021-12-11
2021-12-10
2021-12-10
2021-12-10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