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

编者按

2019年2月26日,《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发布,《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共同发起,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负责实施,已经持续发布了十年。本次银行家调查由巴曙松教授主持并负责,《报告》共涵盖宏观环境、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十二个部分内容。本文系《报告》部分内容摘编,文末附有购买链接。敬请阅读。


文 /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课题组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银行业的转型发展和金融科技的蓬勃兴起,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更为注重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技术序列建设受到各类银行的普遍重视,并将进一步完善,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当前监管环境下,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面临多重压力,并将回归本源,存贷款比重上升,同业业务下降。同时,中国银行业还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提升资本管理能力将成为银行家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

 

一、未来中国银行业员工数量增长预期持续弱化,不同类型银行分化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有55.3%的银行家认为未来三年中国银行业员工数量将会增加。与往年相比,认为未来中国银行业员工数量增长的银行家比例持续下降,这与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相关。


2014年、2015年、2017年和2018年银行家对未来三年中国银行业员工数量变化情况的看法对比

 

从不同类型银行机构来看,银行家对未来三年员工数量变化的看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政策性银行未来员工数量增长的银行家占比最高,为82.7%。与之相反,认为大型商业银行未来员工数量增长的银行家占比最低,仅有19.5%。


不同类型银行未来三年员工数量预期变化情况比较

 

二、专业技术序列建设受到普遍重视,广泛应用于各业务条线

 

在专业技术序列建设的现状方面,有一半以上(54.6%)的银行家表示其所在机构正在积极推进专业技术序列的建设。各家银行都十分重视专业技术序列的建设,将其作为拓宽员工职业发展渠道的重要手段。


受访银行专业技术序列建设的现状

 

从不同类型银行机构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专业技术序列的建设方面已经领先,分别有53.9%和49.4%的银行家表示其所在机构已建成完善成熟的专业技术序列。


不同类型银行专业技术序列建设现状情况比较

 

专业技术序列所及的条线分布没有明显差异,说明专业技术系列建设受到普遍重视,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银行的各个业务条线。


受访银行专业技术序列建设的条线分布

 

三、专业技术序列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51.8%)的银行家认为是“对专业技术序列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这与专业技术序列人才评聘后,相关培养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实施情况是否真正落地有关。其他问题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序列分类及层级设置不够完善”(39.3%)、“未成立专业技术序列管理委员会”(29.8%)、“未建立合理的专业技术序列晋升渠道”(28.5%),“任职资格标准不够清晰”(26.0%)以及“现行薪酬体系与专业技术序列管理无法对接”(24.6%)等。各行在建设专业技术序列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未来各家银行应当积极推进并制定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的专业技术序列人才培养机制,使得专业技术序列管理制度更加具有落地性。


中国银行业在专业技术序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四、资产负债管理面临多重压力,部分银行可能选择“缩表”

 

2017年以来,金融监管不断加强,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多重压力。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强调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以减少监管真空与套利;对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实施穿透式监管;从宏观、逆周期、跨市场的角度加强监测、评估和调节以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对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销售、投资、兑付等各环节进行全面实施监管。调查数据显示,32.4%的银行家认为资管新规将是未来一年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监管压力的主要来源,央行MPA考核(20.4%)、流动性监管政策(19.7%)为仅次于资管新规的压力来源。


未来一年受访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压力主要来源

 

在多重压力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方向出现分化。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所在机构资产负债表规模继续扩张、进行收缩和维持现状的银行家占比分别为23.6%、27.4%和34.5%。细分机构类型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表示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将继续扩张、进行收缩和维持现状的银行家占比分别为17.5%、40.5%和29.1%,这可能与股份制银行处于同业业务整治阶段且监管压力较大有关;而大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非标业务相对较少,受政策的影响较小,表示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将继续扩张的银行家占比最高,为34.4%。


未来一年受访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图


受访银行在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方面的比较

 

五、未来贷款类资产占比提升,债券投资品种以利率债为主

 

资管新规的实施,将促使非标债权回表,推动贷款类资产大幅增加。通过对比各类资产占比的变化,56.8%的银行家认为所在机构贷款类资产配置比重将增加,占比最高。而认为类信贷资产比重将下降的银行家占比为26.4%,占比最高。可见,中国银行业资产配置将回归本源。调查结果显示,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等利率债成为债券投资配置的重点。在选择债券投资的盈利策略上,40.1%的银行家倾向于“融入低成本资金,加点拆放出去”的方式。


未来一年受访银行资产配置比重变化图


未来一年受访银行债券配置重点类型


未来一年受访银行债券配置主要盈利策略

 

六、负债来源以传统存款及大额存单为主

 

理财新规正式出台之后,商业银行将不再发行保本理财,转而通过结构性存款替代保本理财开展揽储的竞争。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62.6%、43.5%和42.8%的银行家认为普通存款、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形式的负债来源比重将上升。央行“同业负债纳入MPA考核”的规定与市场流动性共同影响着同业负债规模,51.9%的银行家预期同业业务的比重将维持不变。


未来一年受访银行负债来源比重变化图

 

七、过半数银行家认为其所在机构存在资本补充压力,影响自身规模扩张

 

在金融去杠杆的政策环境下,2018年银行业继续缩减同业资产以及非标业务规模,贷款投放力度的加大增加了银行资本消耗。虽然33.1%的银行家表示现有资本补充渠道尚能满足其所在机构资本需求,但过半数(52.8%)银行家表示其所在机构已经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受访银行是否存在资本补充压力


从具体原因来看,近七成银行家认为银行自身的规模扩张需求对资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68.3%),也有38.9%的银行家认为是由于待消化的不良贷款增加,使得拨备消耗不断上升,超越了资本补充速度。资本监管要求提高、资本补充能力下降以及信贷增量资本占用将持续产生新的资本缺口,都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访银行资本补充的压力来源

 

八、资本补充压力集中于核心一级资本,内源性补充渠道难以满足资本需求

 

通过内生机制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会使得资产收益率(ROA)与净资产收益率(ROE)下降,影响银行业绩指标,而增资的程序也相对复杂,因此近八成银行家表示目前资本真正的压力主要集中在核心一级资本(77.0%)。


受访银行存在补充压力的资本类型

 

调查数据显示,68.3%的银行家主要依靠留存收益这一内源性渠道补充自身资本。近两年来,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主要通过利润留存的方式来满足商业银行尤其是非上市银行的大量资本补充需求,在现阶段恐将难以为继。



受访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

 

在对中国银行业资本补充难点的调查中,认为自我积累、自我补充能力差的银行已过半数(52.8%),可见内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已经难以满足资本补充需求。其次是合格资本工具匮乏(39.0%)和市场承载能力存在局限性(37.3%)。


受访银行资本补充难点

 

九、近七成银行家主张通过提高资产质量、合理管控资本等举措强化资本补充能力

 

为提高银行业的资本补充能力,大部分银行家主张提高资产质量控制能力(69.7%),把握好资产规模增长与资本消耗之间的平衡(61.4%)。逾半数银行家提出可以促使业务结构向轻资产转变(53.4%)。


受访银行提高资本补充能力的举措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

简介


本次银行家调查由巴曙松教授主持并负责,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点面结合”。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组织银行家的问卷调查,巴曙松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选择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代表,普华永道代表和课题组代表组成访谈小组对银行家进行专题访谈。二是“平行展开”。问卷调查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不包括港澳台)平行展开,基本覆盖了各类中国银行业机构,全面保证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三是“形式多样”。调查不仅有面向银行家的电子问卷调查,而且还有面对面访谈、电话访问、书面函询。四是“针对性强”。调查紧跟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着重对行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五是“内容详实”。2018年共回收有效问卷2380份,获取了大量真实、准确、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报告》共涵盖十二个部分,包括宏观环境、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金融科技与信息化、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银行家群体、监管评价、发展前瞻、同行评价和专题篇。其中,专题篇分别针对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易银行的中国发展路径、银行业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资管新规与银行理财业务转型、银行业拥抱金融科技发展浪潮、银行业助推精准脱贫与污染防治等六个银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并设两大特别专题篇“《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2018全梳理”和“《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十周年精华观点回顾”以集中解读十年间银行家对中国银行业的看法与思考。


征订信息

《报告》2019年2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销售地址:

http://go.cfph.cn/b631.html


《报告》在线征订二维码


  延伸阅读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公司治理水平总体较高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十大新动向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金融科技与信息化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银行业发展战略调查结果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多数银行家认为未来三年经济增速稳定在6.5%左右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银行业助推精准脱贫与污染防治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银行业拥抱金融科技发展浪潮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资管新规与银行理财业务转型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银行业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交易银行业务日益成为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发布,巴曙松教授团队连续十年跟踪(含央视视频)

新书丨巴曙松《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


文章来源:节选自《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发行(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都闻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