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103 篇原创文章
作者:老斑鸠 编辑:家伟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给大家分享了一个法律运营团队,是如何做知识管理的。以及表达了:这样的知识管理非常基础,也非常底层,与其他的很多工作都有非常重度的关联。
因为知识管理不是简单的材料归档,而是为项目推进、延伸生长等具体目标而服务的。
宏观一点看,团队可以以此为依托,去参加一个全国级的项目提案与执行落地。
微观一点看,律师(律所)都有公众号运营的需求,运营伴随着建设、推广、维护等多个阶段,具体的事项是如何搭建框架的呢?——我又来拿大家比较熟悉的公众号举例。
团队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希望为律师朋友们带来运营人的思维,也希望能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有所帮助。
仔细一想,关于内容运营的部分,我其实已经说了不少了(我已经细节到分享怎么取标题,怎么写金句,见文末相关阅读)。
这次我们跳出来一点,把公众号建设当成一个项目,来拆解一下:掌握了策划内容的要点,我们如何设计账号呢?——这里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视觉设计。
首先,我默默打开我的有道云笔记,找到增长律团队的公众号建设文件夹,是这个样子的:
然后,或许你会觉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些名称的文件夹名之间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
不是说它们之间没关系,而是说你初见这个列表会一头雾水没关系。按照知识管理的思路,如果细项展开已经有十多项甚至以上了,那我们一般会合并同类项,在其之上再归档一次。05、内容排期
06、栏目策划
07、稿件库
12、选题库
忘记了哪位名人说过这么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事情你不能简单地传达出来,那说明你没有真的理解它。而只有我们真的理解了,才会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框架的构建与拆解,才会顺其自然,游刃有余,因为被我们拿捏得死死的。下面,我长话短说,就按序号顺序,分别介绍下这些细项文件夹设置的原因是什么。也推荐律师朋友们,如果对公众号长期建设(其实也不只是公众号)感兴趣的,可以参考这个框架梳理自己手头的账号。无论是做个号还是做项目,难免会有超越现有框架之外的事务需要处理。比如,当一个号的流量突然变大了,要不要考虑数据分析?如有从公众号过来的私信好友,如何对接?有广告合作,接不接,怎么接?以及……「其他」,给自己留一个缓冲地带,方便未来可能存在的细项文件夹展开。比如,我就已经想到,可能未来延伸展开出现内容的文件夹就有:
每一个账号,只要长期运营下去,自然会有专门的编辑、排版这样的协助角色存在。有些工作需要交接,有些问题需要集中解决,避免反复同步信息造成团队内耗。那么,有针对集中问题教程型的图文、视频,就是为提高这部分的生产力而做的准备了。很多团队只关注对外的内容运营,建议也关注下内部的知识流动,要相信健康发展后的力量,超越了个人的想象。而且,这个文件夹也是一个协作质量参考:「小贴士」越少使用,说明团队配合默契越高。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个公众号总有一些地方,文案是固定的,短时间内不会修改的,比如:账号的简介,文章专辑的介绍,推文的开头、结尾的一些表达,关注公众号或者回复关键词会弹出的消息……感谢关注增长律——一个计划用10年时间,专注于陪伴 1000 名「独角兽」律师成长的运营团队。团队主要成员均有法律行业资深产品、活动、内容、品牌等运营背景,与战略梳理协同经验。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美。热衷运筹帷幄,也爱下地干活。相信真诚的力量,相信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已与华律、法蝉等品牌深度合作过项目开发,与成都、温州等多个律师团队/个人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因合作成果大量为定制化服务,所以每年只能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承接个位数陪跑级合作,还望见谅。具体合作展开沟通请添加微信:baizhou34(白粥)新媒体内容交流请添加微信:kevinzhang0801(老斑鸠)加微信请备注「增长律」,我会尽快通过验证,与你沟通。——第一次关注增长律后,你会看到这样一段自动回复,这就是固定文案内容之一那么,「固定文案」文件夹,就是为了收纳这部分的内容,方便集中整理,固定一个周期,再作系统调整。
文章整理——或者说推文打标签的功能,就是为推文分享碎片化的痛点做的准备。以增长律公众号为例,我们最新版的文章整理逻辑是这样的:
按作者划分,按运营大类划分,按专题大类划分……碎片化更新的文章,也像找到文集一样有了自己的归属,身边有了朋友。
比如,今天我分享的这篇文章,结合作者和主题,编辑就很容易打标签:按作者分,这篇文章属于「老斑鸠」;按运营大类分,这篇文章属于「内容运营」的分享,而公众号也是很多律师(律所)品宣的重要阵地,所以还可以归类为「品牌运营」;按专题大类分,这篇文章无法归类,所以此处不打标签。一目了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厉害的编辑,手头没有内容,也只能空有一身武艺无处施展。内容排期是带有某种基于共识之上的生产计划。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对谁,交这一周(或其他周期)的稿件,稿件的基本要求是……把这样一个内容排期计划经过策划、共识、公示后,成为团队的一个常规任务,这样,被确定为作者的人们都可以明确要求,合理安排手头的工作,留出时间交出稿件。
▲ 记得刚到增长律团队,我就作了这份内容排期讨论案与小伙伴们沟通,因为我始终坚信内容更新稳定性的长期价值
而我看到的律所的很多情况是,交稿更多是来自领导号召——过问就写,不过问就搪塞过去;或者把这类工作只是作为实习生要上交的作业,而没考虑到输出的内容跟律师乃至整个律所所展现的形象都有关系……内容排期,不该是一个对哪一个具体的人要负责的任务,而该是团队通力协作、一起需要完成的长期指引。稿件有个人完成的,作者属性较强。但我们也知道,也有不少稿件不是哪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比如:话题文章、对话采访、团队推荐、音频视频等更多形式为主的内容……一般协作性强的,或带有创造性质的,有稳定周期更新的内容,我们一般会纳入栏目策划的板块讨论。作者可以IP化,栏目建设当然也可以。(关于内容栏目策划的思路,后面我会专门开文章分享,欢迎关注。)
如果说公众号的推送,是公共表达里对外展现的一些成果,那么稿件库里初稿们、草稿们,则留有那些碎片化分享里,最初的闪光点。▲ 目前稿件库打开,你会看到按作者分类整理好大家的底稿列表按作者、栏目、专题……保存的稿件库,有已发布的内容,也有未发布的备稿。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能让编辑心中有数。如果把公众号运营比作是打一场仗(恐怕做不到速战速决,有可能是周期很长的特别军事行动),那么,稿件库,就是那个弹药库和粮仓。
有哪些社群可以分享下对应的稿件(而不是像打小广告一样无脑群发)?有没有除了公众号之外的新媒体矩阵需要同步内容的情况?推文定稿了,对于作者来说,工作算是暂告一段落了;而对于编辑运营人员来说,要思考的问题可能才刚刚开始。内容做出来,内心还是希望被有缘人看到的。扔进大海的的漂流瓶,如何被人捡到?有一个简单的解题思路:同样内容的漂流瓶多扔几次;以及,扔对地方。有的房子,还不还贷款都像是要接收烂尾楼;有的房子,拎包就能入住——因为本身是样板间。而无论是清水房,还是样板间,离我们真正入住、生活下去,都离不开基于主人特点的设计包装,有的基础好,轻松点;有的基础差,费劲点。就公众号的设计包装而言,那就是:logo,主题色,字间距,行间距,字号,页边距,图片比例……等细化到毛细血管的视觉传达、版式规范。——这是我们的读者最容易直观感受到的部分,也是狭义定义范围内品宣工作的重头戏部分。▲ 增长律创立之初,和设计师大量沟通,几易其稿,锁定了这个头像,和以此延伸出来的主题色等元素,沿用至今
你看到的只是一个头像,而运营人员要延伸展开的公众号布局,就该是一个完整的视觉单元。所以,「设计包装」文件夹里,有大量的基础元素内容需要整理。一个公众号最初推出的那几篇稿子,给人传达的感受,不只跟内容有关,也跟设计包装出来样板房有关。
如果把公众号看成是一个微网站,那么公众号关注后我们看到的菜单部分,就像是那一个个直达频道。菜单整理,不是简单地取个名字,而是对应着,你的个人,或者律所,最读者朋友的最重要引导关注是什么。
我们流程规范因人而异,本质也大同小异,与其说是流程梳理,不如说通过细化补充之后,会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编辑日常操作手册,因为包含内容有:有哪些重点注意检查的地方(不同的编辑容易忽视的地方不一样)?流程的细化,是避免让我们的内容运营少走弯路,避免老是掉进同一个阴沟。
选题库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关于新媒体内容运营,行业内甚至有这样的论断:三分靠写作,七分靠选题。今天的分享暂告一段落,以管窥豹,谨供参考。如果对此主题,你也有想分享的内容,欢迎联系我交流。下方是我的名片: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 | 组织管理 | 团队陪跑 | 培训合作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产品清单”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