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关注·萨度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禅心明。
生命 · 健康 · 命运<共同体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藕益大师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难。
世无难则娇奢必起。娇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三、究心不求无碍。
无障则所学等。学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障既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四、立行不求无魔。
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未证谓证。究魔无根何能娆。以群魔为法侣。
五、谋事不求易成。
事易成则志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六、交情不求益我。
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七、于人不求顺适。
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八、施德不望求报。
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亦非实。以市德为弃屣。
九、见利不求沾分。
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则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富贵。
十、被抑不求申明。
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白话译文:
一、念佛的人不应该求无病,求无病就生贪心,贪心一生就会破戒、会退道心。在身体有病时应做到心中无病,不以病为病。患病不能懊恼,应以病苦作为帮助自己修行的良药。
二、人处于世间,不要求没有磨难。无磨难则骄奢之心必起,骄奢之心起就会压倒一切求法之心。经历磨难会抵减人的骄奢心,要以磨难作为获得解脱的资本。
三、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心,别去追求成功之路无障碍。如果没有障碍,修行之心就会懈怠,就会停滞不前,就很容易在未得道时而认为自己已经得道了,要会解决障碍,让障碍没有生存的根基,障碍也就不存在了,要将障碍视为解脱的磨练。
四、做事不求容易达成。太容易成功就不能磨练坚强的意志,意志不坚就会妄求,会随心而走岔路。想成就就要认真努力、脚踏实地,不能逃避困难寻求易成,应该把困难当作精进的动力。
五、与人交往不求利于自己,事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失道义,亏失了道义就会引起人我是非,遇到是非要学会依缘解决,要以“不争人我”作为修持的资粮。
六、做人不求适顺自己,若凡事顺心就会产生傲气,傲气生就会执着于自己的看法,就不能悟道,不能开佛慧。要以逆境作为达成菩提愿的增上缘。
七、施德不能求回报。若求回报就是有所图,有所图就会贪心起,有贪心就会处处宣扬自己显示自己,就会失功德。要低调做人,要把得失放下。
八、见到利益不要贪求。贪求会生妄想,会为利益毁失自己的德行,世间的利益本来就是空,见利不要妄加追求,以不贪利为富贵。
九、被人误解不要执着于申明,执着于申明就会引起争执。争执会滋生怨恨,放下执着、争执,谦和做人,退让三分又何妨?以忍让、谦和作为修道的法门。
十、修行的一切障碍要学会用智慧去解决,要经常审视自己、觉知自己的德与行,要身体力行、勤于努力,道行可直进。每个修行的人,如果以真诚心去修,就应该视自己是佛的勤务员,是众生的修行工具。要帮助众生去修行,这才是真修行,才能了生脱死。人呀,也就是为了了生脱死而修行的呀!千万不要执着,执着是不能了道的。
愿将本文的功德至心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2
学佛,让你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马祖说:善恶事上不滞,即是修行。也就是于一切善恶、好坏、是非、得失当中,我们的心能够平和自在,如如不动,不受扰乱,就是禅的修行。
所以,许多人学佛,以为是加法,从而不断地向外驰求,想证个什么,得个什么,修个什么,结果徒劳辛苦,一无所得。
然而事实上,学佛是减法,得先认认真真地对着自己,把自己心中许多让自己苦的东西,拿开它。苦因即去,其苦必去,苦其去也,乐何必寻?不求自至,不修自得,不证自明。
所以六祖大师说:于彼相中,不生憎爱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名一相三昧。
禅的解脱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内的;不是离开生活的,而是让我们去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不是让我们抛弃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而是让我们于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当中,心不失衡、不迷惑、不怨叹、不计较;不是让我们没有感情,而是让我们的情,变成大情,这情能融纳到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大慈悲。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为了自己,哪怕是为了修行、学佛、行善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痛苦,让人生举步维艰。
其实,我们往往只顾着向前跑,却忘了学会退步;只一心想着成佛,却没想到还须做人;只知道积功累德,却忽略了打扫自心。我们的眼光,始终没有找到修学的焦点,不在别处,只在于自心。
所以,虽然是修行、学佛、行善,我们依然是迷惑、痛苦的。心,是痛苦之本,也是自在安乐之本。既然我们的心,可以让我们痛苦,让我们迷惑。
同样的也可以让我们解脱、自在。所以——
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样的凌乱不堪,但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样,无喜无忧,无憎无爱,随处安乐。
心,让我们唯利是图,也可以让我们学会关爱。
心,让我们怨叹、计较,也可以让我们赞叹、宽容。
心,可以让我们失衡、是非,也可以让我们心怀平等、泰然。
心,可以让我们患得患失,也可以让我们不计得失。
心,可以让我们爱欲、缠绵,也可以让我们于一切苦难众生,慈悲、不舍。
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以遍洒阳光。
心如湖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以净如明镜。
心如高山,可以野兽出没,也可以开满山花。
所以,当我们把修行投向自心的时候,生活将洒满阳光,净善如水,山花烂漫。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家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
道,可。
道,非。
常,道!
☀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明心见性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觉
性 能
心
道 法 术
玄
玄者
可 也
恒常无住
其妙莫名也
以儒修身入世间,
以道养骨身心天,
止定静安虑可得,
以佛养心随万缘。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福慧性命向正觉!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最近新文点下看:
感恩作者大爱
禅苑动态一览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明心见性特别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