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辟支佛 . 入定误以为死了

请您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开脉轮找初心定初心 守初心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识空有可互生,

虑心田消昔因。

行善护共同体,

道净炁禅心明。

士以弘道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辟支是辟支迦罗的简称,早期翻译为“缘觉”,玄奘法师翻译为“独觉”。

所以说辟支佛就是独觉佛,严格来说,辟支佛的“佛”字是“菩提”(觉悟)的意思,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佛”义,我们通常所说的“佛”,指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对有情所成就的无上正等正觉,究竟不退失状态的表述。所以,辟支佛的“佛”虽然是觉悟,但不是正等觉悟,更不是无上的正等觉悟,只是实证人我空、断除人我执取的部分觉悟而已,因此我们不要把辟支佛(独觉佛)等同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究竟佛。

那辟支佛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依《瑜伽师地论》独觉地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辟支佛的独觉地有五种相,第一、种姓;第二、道;第三、习;第四、住;第五、行。

先说辟支佛的独觉种姓,种姓是指一类有情众生所具备的特质,分为本有的种姓和薰习所成的种姓。那辟支佛独觉的种姓特质是什么呢?

可以从三方面来了解辟支佛的种姓特质:

第一是“薄尘种姓”,就是说辟支佛不贪著于六尘境,所以他们特别不喜欢愦闹的市井环境,远离人间的烟火气,喜欢住在安静的深山老林中,除了偶尔的托钵乞食,一般人很少有机缘见到他们。


第二是“薄悲种姓”,是说辟支佛与众生没什么情感,所以也生不起多少慈悲,他们偏向于自我解脱的修行,对他们来说,什么宣说正法、利乐有情这些事都是解脱的障碍,世间的事越少越好,他们不愿意自找麻烦。

第三是“中根种姓”,中根是说他们不像下根的声闻人喜欢问法、听法,也不像上根的菩萨心怀法界,追求无上觉悟,他们还有一丝慢心在其中,觉得自己就可以弄明白如何解脱,深心之中,希望自己是无师、无敌的。

再说辟支佛所行的独觉之道,也分三种来说:

第一类辟支佛道,有些独觉种姓的人,在很多劫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们亲近承事,因此成熟了相续的修行之心,然后只喜欢自己修行,专心求证于三界中解脱及解脱的原理,于未来生证得解脱,这一类于佛闻法后生生世世自己修行直至解脱的修行人就是第一类独觉道。


第二类辟支佛道,有些独觉种姓的修行人,于佛闻法后与僧团一起共修,但只修得解脱四加行法之暖、顶、忍,而未证初果,后世就自己修行,于无佛世证得四果解脱,这就是第二类独觉道。

第三类辟支佛道,是指那些独觉种姓的修行人,于佛闻法后与僧团一起共修,证得初果乃至三果,但无力证得阿罗汉果,后世就自己修行,于无佛世证得四果解脱,这就是第三类独觉道。

独觉习是说独觉种姓修行人的修习,上述所说第一类独觉道的人,闻法后从来都是自己修行,无师无伴自己能依三十七菩提分法修行,向来独行独往,就像麒麟的角独一根,称为麟角喻独觉。上述第二类、第三类的修行人,因为曾和大众一起共修过,还培养了一些情感,然而他根性好,在大众中独胜,后来在无佛世独自摸索证得解脱,但这类独觉因过去生和大众培养了一些感情,所以解脱时还会顾计一下未解脱的有缘大众,就好像一头壮鹿,逃跑时还能回头看一看后面的群鹿,所以称为部行喻独觉。


独觉住是说第一类道的麟角喻独觉,他们喜欢独居,乐处山林,喜欢自己琢磨,能观察甚深缘起道理,乐于安住空、无愿、无相作意中。第二类、第三类道的部行喻独胜独觉,他们开始也是和大家共修的,只是后来胜出大家以后,就自己独自修行了。

独觉行是指独觉种姓的的人行于世间,他们都是善护其身、善守诸根、善住正念的,他们在乞食时有人供养后,或者遇到他们想济渡的有缘人,这时就如鹿回头一样,只是给你示现一下是可以逃跑的,但绝不会拉你拽你。所以辟支佛是不讲法的,只是示现种种神通境界,告诉你一切法不实,是可以解脱的。有时候也会对那些诽谤没有解脱法的人示现神通,引发他们的善根,生起趣向寂灭之心。

这就是独觉辟支佛的状况,希望大家要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您只要不是独觉种姓,就不要向独觉辟支佛学习。


最后,我在律部经论中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说辟支佛从解脱道的智慧来说高于阿罗汉,那么杀阿罗汉和杀辟支佛相比是哪个罪业比较重?

答案是杀阿罗汉罪重,因为阿罗汉从声闻入道,能讲说佛法,利益更多的众生,故杀阿罗汉是五逆之罪,辟支佛相比阿罗汉只是更狭小的福田,故杀辟支佛只得杀人罪。


附:

南怀瑾老师:我的和尚朋友吃丹药入定,被徒弟误以为死了





讲到这里我想到一个故事,佛教有药师佛,专门走药的路可以成佛,这个太高明也很难。文殊菩萨叫善财童子去采药,善财童子就在地上拔起一棵草说,行了,药采来了,天下大地哪里不是药!这个话是真的,什么都是药,都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我有个和尚朋友,他不但是佛家,连道家都很高明,我很佩服他。我年轻时常在他那里读书,他的书柜有两个是三把锁锁住的。他越锁我越好奇,非要他打开给我看不可。他说道家天机不可泄漏。后来我终于看到了,都是手抄秘本道书,那真是稀罕。




这个和尚是真修道的,工夫也好,后来死在四川一个庙里。我从宜宾走了半个月,到他坟墓上去拜,很感叹!他也收了一个出家的徒弟。我骂他徒弟,你师父没有死,给你们活埋了的!那个徒弟跟那些皈依弟子气得不得了,好像我是来敲竹杠的。我说,你们不懂,我们两个分手以前,他在吃早饭,饭里放一种丹药,我知道是什么丹药,我不赞成他吃。他放的是一种植物,我不讲,怕你们去吃,吃死了我罪过无边。他要我吃一点,我不吃,我说我不靠外药,修行要靠自己的本事。他年纪比我大二十几岁,他说他来不及啦!我问为什么?他说妄念不能断啊!吃了这个以后妄想就少了,甚至没有了。他医理不懂,这个外药应该吃一周期七天,七日来复,停隔三天,他没停。这东西的好处是镇定,吃多就像死了一样,实际上药性过去还会复活。他徒弟们不知道,就把他抬去埋了,不就是活埋了吗!这是我看到修道学佛的实例。

《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
------------




抗战起来后,我一直在四川,我这个和尚朋友后来死在四川自流井。大概他入定的时候,被他的徒弟认为死了,就把他埋掉了,然后才通知我,我痛苦啊!气得不得了。我从四川宜宾走路到自流井,一看已经埋下去了,依我晓得他是入定,这个秘密他徒弟哪里知道?!因为他自己入定很难,他就告诉我:“最近得了一个道家的秘方,用药物使自己得定。”我说:“你得了什么仙丹?”他说:“白蜡。”就是树上长的做蜡烛的那个白蜡。他说:“在稀饭里头放一点白蜡做了吃下去,杂念妄想就会少,会定。”我说:“有这个事吗?”当然我不会去试,他老兄大概去试了,一定是白蜡吃多了。拿现在的医学讲,白蜡的油性把心肌闭塞了,也是一种定相,也是一种病态。他自己的工夫也蛮好的,打坐入定好几天,他的徒弟哪里懂嘛!常常有许多人入定了,给人家抬去烧掉的,所以你们学佛参禅注意,在外行堂子里头,尤其过去的出家人,没有身份,只有个戒牒,哪里来的、家在哪里都不知道?送涅槃堂一把火就烧了。     


你们要注意哦!出家人修禅定,身边一定带引磬的。有时候入定了,怎么都出不来的,(师敲引磬)只要这样在他耳边一敲就出定了,他就晓得有人要我出来了。所以这个很重要啊!另一方面带着这个好化缘嘛!没有饭吃,站在人家门口“叮”一敲,饭就来了。

后来我跑到自流井,我的和尚朋友死了,我一辈子这一件事没有做好,好朋友啊!是我最好的朋友。那时跟日本人还在打仗,我在他坟前一拜:“假使有一天胜利了,我要回浙江的时候,一定把你的骨头烧了带回去!”后来我回来也没有再去,所以还欠他的,不过他投胎跟我来了,一转身就迷掉了,哪里有这个本事!这些账我都知道的,是我的什么人,我都知道。 

整理自《南禅七日》


南怀瑾老师:我传你只有一个字的秘诀要学吗?

只要做到一下就进去了




其实你们要学佛成道简单之至,我传你个秘诀,保证有用,要学吗?传给你们真可惜了,就是学“笨”!最老实的,说信就信了,大丈夫嘛!这就成功了。所以《华严经》告诉我们“信为道源功德母”,诸佛菩萨一切法门只有一个字,唯“信”能入,你一信就进去了。所以一切宗教都强调这一点,信就得救,错不了。有的同学一边学着修,还跑来问我这法门对他灵不灵?一开口问这句话,就该打三百板,他已经没信心了,何必问呢?何必修呢?都是妄作聪明。

其实不只是学佛,世界上一切事情也是如此,你看成功的企业家,他就是信,一头栽下去就做下去了。可是我们这些聪明人做不到,所以不会成功。



正信与迷信有时不容易分别,迷信有广义和狭义的,对一切理不透彻的事都相信,是广义的迷信;不论是宗教的,或者入世的学问,你还不透彻理解,就相信了,就是迷信。狭义的迷信是对某一种神,某一种主宰,盲目的崇拜。所谓正信,是把一切理弄透彻了,真正的觉悟了。修行是求正信的智慧,这样的大智慧像是一把宝剑,能断一切烦恼,能破一切迷惑

“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我们自以为深信佛法,其实靠不住,而迷信的居多,算不上是正信。譬如说空,要真证到了空,有了实证,才是正信这样还不够,还要深信,例如禅宗祖师说要大悟三十六回,小悟无数次的境地。但即使深信到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仍不坚固,修行人仍会退转,因为见地偏差,功德不圆满,都会造成退转。要到了八地菩萨以上,才不退转,才称得上深信坚固,犹若金刚。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疑者,谓于师,于法,于学,于诲,及于证中,生惑生疑。”五盖中第五是疑盖,对老师,对所学的法,对所学的教理,对老师的训诲,乃至对于自己修证到的境界,认不清,而生出疑惑。很多人修行,已经达到了某个程度,因智慧不够,就有怀疑,以致修证的境界反而变坏了,像这样的人有很多。

“由心如是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断寂静。”由于这种种的怀疑,就不能得到勇猛方便,由正道断除烦恼,而得到寂静。譬如下午你们听《参禅日记》的那位老太太的日记,她一个人在那里摸索、进步,很多地方是她自己修到那个境界的,虽然她写日记报告来问我,但问答来回要二十天。答复未收到,她自己都能信得过,又进一步了,因为她没有疑惑。即使有疑时,她自己都能够解答,她的难能可贵就在这里。

又譬如你们在这里学的,天天围着我,老师长、老师短的,可是都没有用,因为我告诉大家的,大家口头上说是,事实上听都没有听进去,都是在自说自话。然后今天来问的也是这个问题,明天来问的也是这个问题,出去三四年以后又来问的,还是这个问题,毫无智慧。尤其大家同学当中,尽管学佛很多年,包括出家的,对于教理的研究,一点影子都没有。大概只把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因缘、十八界等名词记住而已,其他一无是处,因为无智,没有智慧。这是讲到疑盖,像大家现在初学打坐,问题包括腿麻、坐多少时间,等等,但对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根本茫然不知。换句话说,对于佛学佛法的教理一无所知,真叫做盲修瞎练,浪费自己的生命时间,这都属于疑盖之中。



“又于去来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心怀二分,迷之不了,犹豫猜度。”自己对于修行多疑,你们都念过《金刚经》嘛!后面的赞语——“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断疑生信才能入般若,才能证得般若智。我经常说佛教徒、佛教界,包括七众弟子,多疑的人太多了。佛法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基础上,学佛信佛的人,平心而论,自己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吗?没有人信的,这个里头没有弄清楚的话,说信佛,那是自欺又欺人。所有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的佛法,各宗各派的修持,一切的方便圣境界,基础就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

初学佛的人勉强还信因果,但是对于因果是盲目的迷信,真正的因果,本身都在遭遇,但是自己没有看清楚,还自称学佛,不要自欺了佛法是要从明理修起,这个道理是说,一切众生一生下来,就是阿赖耶识带来的善、恶、无记业报等种性,因无自知之明,就对一切的事都起疑惑。

佛告诉我们第二种怀疑,就是人不能起善法的信念,为什么人生有那么多苦?有钱是有钱的苦,有地位是有地位的苦,竞选也有苦,是求名求利的苦,只是每人的苦不同而已。这些都是多生累劫因果关系,可是多数的人都不懂。大家对于“去来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所发生四谛的道理不清楚,产生怀疑,也不相信。



有人脚踏两条船,就是“心怀二分”,要他专参究佛学嘛,他不干;要他一切放下,身心投进去求证嘛,他又做不到。讲起学理来口口讲空,做起人来步步是有,站在台上叫大家放下,台下自己贪得无厌,很多人都是如此“迷之不了”,永远不明白。什么叫开悟?破了疑,“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那才叫开悟。

一般信佛的人,对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可以证得菩提,可以得定,可以证果这些事,老实讲,学理可以尽管讲,心里头犹豫不决,没有真正地参透起信。结果是什么也搞不清楚,都在“犹豫猜度”中,这是一盖。学佛修定的人,为什么不能得定?因为被这五盖盖住了,疑盖最厉害。讲良心话,你们学佛,有没有这一生非成佛不可的信心?(同学答:没有。)除了疯子才有这个信心,不疯就是傻,其余都在犹豫不信中。所以万人修行没有一个人证得

所以正信佛法,即断疑生信。《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自心就是道,就是佛,可参看《大乘起信论》之信行。但是据我几十年经验看下来,不管学佛在家出家的人,好像没有一个真正信的,多半是功利思想来追求佛法,包括大家诸位在内。所以,真正能够正信确有此事的人,很少,也很难。

摘编自《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东方出版社)


------------

 “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这八个字千万记住。也就是我们后世众生,要想成佛的必经之路,必要的法门。达不到这个程度,与成佛的距离还很大,只能说你刚开始在学,一点影子都没有。达到了这八个字的程度,也可以说你进入了般若之门,建立学佛的基础了。

信心清净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专讲个人的信仰,因为真正的信仰并不是迷信。为什么不是迷信呢?因为是深解义趣,把道理彻底了解了来学佛,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假定说佛学的理不透,盲目的去信仰,盲目的去礼拜,那不能说他是不信;不过,严格的说,还属于盲目迷信的阶段。真正佛法的正信,是要达到深解义趣这四个字;先懂得理论以后,再由这个理论着手修持。所以说,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必须要深解义趣,这个信心才是绝对的正信,这一个法门,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宇宙中一切众生,自求解脱成佛之路。

所谓正信,要信什么呢?信我们此心,信一切众生皆是佛,心即是佛,我们都有心,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我们找不到自己,不明我们自己的心,不能自己见到自己的本性,因此隔了一层,蒙住了,变成凡夫。凡夫跟佛很近,一张纸都不隔的,只要自己的心性见到了,清楚了,此心就无比的清净。佛的一切经典,戒、定、慧,一切修法,不管是显教的止观、参禅、念佛或是密宗的观想、念咒子各种修法,都是使你最后达到清净心。清净有程度的不同,所以有菩萨阶级地位的不同,修学程度深浅的不同,也就是了解自心的差别程度不同。




说到信自心,我们都信得过啊!我的心烦得要死,这个信心烦恼,就是绝对的凡夫。无烦恼,无妄想,就是信心清净,自然达到清净的究竟;立刻可以见到形而上的本性,即生实相。实相般若就是道,明心见性就是见这个。所以说要想明心见性,必须先要做到信心清净,能够生出实相。

《金刚经说什么》(东方出版社)
------------

《华严经》提到“信为道源功德母”,基督说信者得救。其实,信很难。诸位真的信佛吗?如果我说你不是真信、正信,那你一定很生气。对不起,没有证得菩提以前,都不能算真信、正信,都是迷信,都是妄情地相信。必须“永断疑悔”,才是真信、正信。疑悔的悔有二层意思,一是后悔的悔;另一层意思是对于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不知对或不对,自己不敢确定,有一点怀疑,这就是悔,所以把疑与悔放在一起。

请问诸位同学们,我们学佛是否没有任何怀疑?是否绝对相信?念佛念了几十年,能不能往生西方?不敢确信。听说密宗好,赶紧跑去灌顶,好像只要一灌顶,咒子一念,就可以马上成佛似的,可是真如此相信吗?结果学密宗咒子念了几十万遍,没有什么感应,好像也靠不住。很多人很用功、很虔诚,天天做早晚课,又拜佛,又吃素,又回向,到后来想想,这样是不是真有功德?念了咒,念了经,是不是真能消业呀?信了佛教,却又随时在疑悔中,每人轻重不一。我几十年来所看到、听到的学佛学道人士大都如此在疑悔中,包括我自己当年也是如此。我们不要打妄语,是不是这样?好好坦白发露忏悔一番。



那么,怎么样才能“永断疑悔”,“得决定信”呢?如何才能正信呢?告诉各位,不到八地菩萨做不到,八地以前都还会退转,何况我们凡夫呢?一般人学佛都是做生意的心理,念了几天佛,就开始怀疑,边念边怀疑,又想赚钱,又怕赔钱。所以,贪嗔痴慢疑,疑,怀疑,悔,后悔,疑悔是众生通常的心理,没有办法!不疑不悔才是正信。 我们看到很多学佛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两天精进得不得了,这下子我从此不悔了;过几天,又是乱七八糟,烦恼一大堆,又在疑悔中,永远在那里轮回。 

《圆觉经略说》《药师经的济世观》(东方出版社)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道炁开脉轮简说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最近新文点下看:

阳气改命运

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40穴位按摩治病

情为何物?淫欲性命

大呼上当:那东西原来……

一个和尚的600年

人定胜天

高维科技城

人体「核聚变」

五智

被上身的九种症状——何以避之?

破译《易经》密码(收藏)

下元九运20年的布局法

民间法术

“高我”与“人生导航”的秘密

金玉满堂大智慧

生命财富,谁…

双修

怎的一个“止”啊

《吕祖心经》

夫妻缘分

情绪管理转化(藏)

能量觉察法

哈哈大笑

厉害了——宇宙管道

眼啊,在劫难逃……

出生前灵魂的人生计划

疼痛对照-补气血

超度理论与普通仪轨

开悟,修道必成18条

信息治病原理-开悟

教你开悟常明(藏)

十大真理、慧灯常明

逆生长的秘密

补亏法,不让负能量附体

手上奇穴-长寿密码

觉知的常在,忍之波罗蜜

清静经-入定状态

安分事使命

守己制初心

天下共同体

为公大道行


请您关注道炁开脉轮 


请您关注道炁禅苑 

天天新文
弘道利生



天 地 人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也者,果何谓也?

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佛 觉 知 道  

  可 能 性 心  

  道 法 术 器  

  信 愿 行 证  

一切为能量 

一切依靠能量 

从能量中来 

到能量中去 

回家:如如密因,妙觉圆澄。……颠倒倒颠,开启脉轮。……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学思践悟共同体!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死心踏地,打坐定时。

身口意定,真言恒持。

事上制心,观照绵密。

正道守戒,决证菩提。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