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分析》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再议“圆善”
——对卢雪崑教授批评的回应
摘要:“诡谲的即”和“纵贯纵讲”是牟宗三解决圆善问题的两大步骤。这两个步骤内部都有瑕疵,所能达成的只是“道德幸福”,而非康德要求的“物质幸福”。牟宗三“始得到圆善问题之圆满而真实的解决”的自我评价并不准确。后人强调牟宗三是“圆教之圆善”,康德则是“德福一致之圆善”和“伦理共同体之圆善”,这种辩护不能改变牟宗三未能解决康德意义圆善问题的基本事实。圆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圆善包含社会制度问题,狭义圆善只属于伦理道德层面。“伦理共同体之圆善”是其广义,牟宗三所论圆善则主要取其狭义。广义圆善固然有意义,但不能认为据此便可以完全解决狭义的圆善问题了。牟宗三以“无限智心”代上帝以解决圆善问题,蕴含着从宗教解脱出来的良苦用心。如果不能正视其内在价值,重新搬出“天”来作为实现圆善的终极保障,必然造成学理上的极大倒退。
关键词:圆善;康德;牟宗三;诡谲的即;纵贯纵讲
作者:杨泽波,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讲席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怎样看待“物之存在随心转”
的儒家“圆善”?
摘要:牟宗三《圆善论》最吸引人目光的地方确实在“精神幸福”,但其讨论的结构却仍然只能是包括了“物质幸福”的广义圆善。通过区分广义与狭义圆善,强调牟宗三儒家“圆善”所能达成的只是“精神幸福”,而非康德要求的“物质幸福”,其重大意义是以极端的形式表达和强调了牟宗三儒家“圆善”在主题与结构之间存在张力的事实,把对牟宗三本人进行判教的任务推到了前台。狭义圆善或重“精神幸福”,或重“物质幸福”,有属于道德层面的,也有知识层面的,还有社会制度层面的等,广义圆善则只能是诸狭义圆善交融无间的“浑无罅缝”。如果把“物质幸福”理解为“下”,把“精神幸福”确定为“上”,牟宗三不同时期讨论的主题虽然有不同,但却拱卫了同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线往复循环结构,即所谓“‘浑无罅缝’与‘十字打开’的典型”。唯因此,不同的主题就表示某种侧重或先后等,而不是指示着牟宗三的分裂或失误。牟宗三或“自下而上”说道德,注重科学、政治、经验、事功等,甘着学究气、平庸气、烟火气;或“自上而下”讲生命,强调道德、精神、超越、心性等,自带阳刚气、挺拔气、神仙气;唯有两者相互渗透、双线往复循环成一圆圈,方有究竟极致真实的牟宗三儒家圆教圆善。
关键词:圆善;牟宗三;物质幸福;精神幸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作者:陈迎年,华东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
“大德者必受命”:
儒家德福关系的内在逻辑
摘要:儒家思想中,“大德者”与“受命”之间具有必然性,而且“大德”和“位”“禄”“名”“寿”等福也存在内在、必然的关系。万物各有其命并通过德把命表现于现实。与“自然物”不同,人作为道德主体具有道德的自觉能力,可以以此来体认命、实现命。在此过程中,人与物相互成就,福就在人实现自己天命的现实过程中生成。因此,“位”“禄”“名”“寿”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福内含在命中,并实现于德中。尽管现实社会中会出现德与福不一致的情况,但这是因为人具有自由的意志,既能自觉成德,也会私心自用。当人溺于私心时,则不能体会命、实现德,社会发展也可能因此而不能全合于道。但这并不影响儒家思想中德与命的统一性,以及德福一致这一内在逻辑的成立。
关键词:大德者;命;儒家;德福一致
作者:冯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山东省政德与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从“社会物理学”到“人性宗教的社会学”
——论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内在张力
摘要:实证主义的社会学常被批评为是一种只讲预测和操控,不讲道德和教化的社会理论。然而,实证主义开创者孔德本人的思想呈现出复杂性,他早期提出“社会物理学”概念,后期提出“建立人性宗教的社会学”概念。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他的前期与后期思想是自相矛盾还是能够互相协调?如何才能正确处理“道德”“秩序”“进步”这三者之间关系?对“道德科学”作实证论证的历史意义何在?
关键词:孔德;实证主义;社会物理学;人性宗教社会学
作者:张庆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
及其现代效应与意义理解
摘要: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性问题。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形而上学的重建“唤回了哲学的自信”,在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行得通”的思想桥梁,尤其是其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思考在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中产生了深远的方向性与话语方式影响。随着康德对形而上学作为一种认知性的独断论思考的终结,形而上学转向了非知识性的纯粹理性原则、道德原理的普遍意义思考,这种思考基于否定性的、先验性的方法,不再诉求于体系化的、证明性的科学知识理解,而是“消极性地”呈现出非体系性、非理性化的和隐秘性的新认识、新发展。传统形而上学受到了批判,但以道德形而上学为例,形而上学没有终结,正是在通过康德延展至现代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中,古老的形而上学开辟出了不同的思想道路,展现出了当代新发展的意义理解空间与未来可能。
关键词: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现代效应;意义理解
作者:张能为,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名实与彼此的消解
——僧肇对庄子“指马”的哲学阐释
摘要:僧肇在《不真空论》中引用《庄子》的“指马”之喻深化了对名实关系和彼此差异的反思,将事物所呈现的种种分别归结为主体的妄执,否认了因相立名的合理性。究其说理逻辑,在于对庄子“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的宇宙观的继承与重塑。僧肇认为万物在本质上是混同的,若能遣去浮伪的名相、拒斥人心的分别,便知森罗万象皆与指、马无异,从而得出了“万物非真,假号久矣”的结论。僧肇从万物之一气、同根立论,阐明以名言区分彼此自他的不恰当,再通过名言的任意性与相对性否定了事物的实在性,造成了循环论证。在消解名实关系与彼此之分的基础上,僧肇提出“即物之自虚”的原则,并非排遣万象后独存虚无,而是主张本体之空与万象之显相即无碍,最终指向了“立处即真”的本体之道。
关键词:僧肇;庄子;名实;彼此;不真空
作者:张翊轩,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汪柔竹,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历史的终结
摘要:如果对当前最前沿的哲学争论完全不了解,对相关经验数据或科学数据所知甚少,甚或一无所知,如此形成的哲学主张应该获得多少可信度呢?极少或完全没有。然而,当我们研究哲学史时,我们却给予这些历史性的哲学主张很高的可信度。哲学史的研究无益于哲学。如果哲学有认知目标,那么从事哲学史研究会使其受挫。因为我们极少有理由认为,历史上的伟大哲学家提出的主张,能够经受今天的严格审查。
关键词:哲学史;元哲学;哲学方法论;社会认识论;认知同侪性
作者:汉诺·绍尔(Hanno Sauer),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副教授。
译者:葛四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应用伦理研究中心教授。
人工智能体法律主体资格之争
的商谈理论解决方案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是否赋予人工智能体以法律主体资格成为了法学界和哲学界热议的前沿问题。目前这些讨论都诉诸把人工智能体与人进行比较,把人的主体资格作为判断人工智能体主体资格的标准,因而造成了争论不休的局面,无法彻底地解决问题。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能为我们摆脱这种争论的困境提供可能的新思路。从商谈理论基本立场出发,人工智能体的主体资格就应该从实体性地规定权利义务转向对其参与法律商谈的程序性条件的保障。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具备三个优势:可以减轻论证人工智能体主体资格的理论负担,为解决当下热议的人工智能体权利问题提供参考,同时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谈理论;主体资格;主体间性;程序主义
作者:高诗宇,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自由能与演化博弈:
自组织系统基本原理的哲学探究
摘要:关于统一对待动/生物知觉与行动的能动推理理论或预测加工理论,其必然性似乎应该从自由能(最小化)原理推导出来,但实际上并不可能。能为这种必然性提供解释的进路,可能在演化博弈论中找到。论证步骤如下:假设某种动/生物在其演化历史中由于某种原因开始采纳能动推理理论中的贝叶斯预测加工模式作为竞争策略来优化指导其知觉与行动,使之相互补助,那么有可能用演化博弈论来建模解释为什么这样的生物在博弈中会胜过采纳了其他策略的动物,或者等价地说,大多数动物个体采纳了这种策略的种群是不会被持其他策略的个体成功入侵的。
关键词:自由能;最小化;预测加工;演化博弈;预测误差;吃惊度;认知科学;脑神经科学;演化生物学
作者:刘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马赫与民国时期中国学人的科学论(下)
摘要:马赫的科学批判、思维经济、因果性思想对民国学人很有影响。此外,他在科学摹写或科学描述方面也影响到民国学界。尤其是,民国学人对马赫哲学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现象论、实用主义、实证论或经验论、新实在论以至唯心论。其实,马赫的主导哲学是感觉经验论或要素一元论,尽管也含有其他成分,包括民国学人没有怎么提及的理性论和约定论,但决不是什么唯心论或观念论,本文对有关误解和曲解作了必要的辩驳和澄清。遗憾的是,民国学人对马赫没有全局性、整体性的研究,也没有针对某一专门论题的透彻分析,仅有一些局部的、零散的介绍或评论;对马赫丰富多彩的科学论贡献、斑驳陆离的思想风貌、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和古道热肠的人文情怀,也缺乏关照和领悟。
关键词:马赫;批判学派;民国学人;科学论;科学描述
作者:李醒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
科学实在论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
摘要:无论是传统科学实在论还是结构实在论,都面临着无法固定理论谓词指称的问题。诸多诉诸指称不确定性的反实在论论证在模型论上都可以归结为同一个现象,那就是理论与预期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唯一,理论无法选定唯一的预期模型。从模型论角度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将表明,一个可行的科学实在论方案需要在语义学主张上作出让步。
关键词:科学实在论;符合论真理;纽曼论证;模型不确定性
作者:徐瑞阳,复旦大学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博士研究生。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笔谈
篇一:在自主、创新、开放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朱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篇二:以“又一次思想解放”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作者: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暨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
篇三:船山学对中华学术自主知识体系的卓越贡献
作者:王泽应,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技术与流动性:思考世界的新方式
——第23届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会议述评
2023年6月7—10日,第23届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会议在日本东京国立奥林匹克青少年纪念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技术与流动性”(Technology and Mobility),会议由日本科学技术研究会(JSSTS)主办,日本东北大学文学学院哲学系和日本哲学学会等协办。日本科学技术研究会(JSSTS)成立于2001年,旨在为科学、技术和社会相关问题实现真正的跨学科、批判性和建设性学术研究,所以JSSTS的成员组成除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之外,还有许多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本次大会聚集了来自美国、荷兰、瑞士、中国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康奈尔医学院医学伦理学教授、本届技术哲学学会主席梅洛·玛丁(Inmaculada de Melo-Martín),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国际技术哲学学会第一任主席卡尔·米切姆(Carl Mitcham)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凡和徐旭、潘恩荣、于雪、尹文娟、张志会等国内学者提交了会议论文并发言。
作者:徐旭,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陈凡,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本刊声明
四、本刊联系方式为021-64280039。
《哲学分析》编辑部
往期目录
《哲学分析》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Philosophical Analysis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