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戛纳Day4: 这部「侯麦式」法国电影太令人舒适了

德小科、双晚 陀螺电影 2022-06-29


陀螺电影 

Cannes75 报道 


第75届戛纳电影节将于今年5月17日至28日间举行。电影节期间,陀螺电影派出两位前方记者,以观影日记和影评的形式,每日更新,并送出官方明信片礼品。



戛纳观影日记:

戛纳Day0: 又一年戛纳,我们来了!

戛纳Day1: 本以为开幕片会“翻车”,结果......

戛纳Day2: 被「诅咒」的俄罗斯天才导演

戛纳Day4: 解构美国往事,把美国梦捧起再摔碎



前期报道回顾:

 戛纳主竞赛导演履历一览

 主竞赛评委会成员「战斗力」分析

 华语短片入围戛纳

 主竞赛影后预测


主竞赛导演补片系列之

 终极补片指南

 阿里·阿巴西

 凯莉·莱卡特 

 詹姆斯·格雷

 大卫·柯南伯格

 卢卡斯·德霍特

 阿诺·戴普勒尚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时间来到第75届戛纳的第4天(这回是真的第4天了,昨天标题手误),我终于去看了第一场新闻发布会!


詹姆斯·格雷《世界末日》着实惊艳了戛纳,收获了大量好评,法国媒体的场刊上,甚至有四家媒体一起给出了“金棕榈”——而这才是主竞赛放映的第二天。


因此今天,我在看完《晴朗之晨》之后,就火速前往电影宫排队,希望能占到一个好位置,跟格雷、安妮·海瑟薇还有杰瑞米·斯特朗近距离接触。


发布会队真的好长


果不其然,两位主演自带大规模的流量,这场发布会爆满。不过,幸运的我还是在他们入场之前抢到了一个拍照的好位置,有幸收获了几张海瑟薇的美图。


其中,最靠近前排的粉丝递给了Anne一张手绘的画像,她十分惊喜并很开心地签了名,还拿起它合照。


《世界末日》发布会


发布会上,格雷从他的电影出发,谈到了他对于美国历史和社会、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等多个话题的深入看法,并向大家介绍了他创作的思路:“导演是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为问题提出解答的人”。网传拥有超高智商的他,语气十分果敢强硬,回答起问题来条理清晰,铿锵有力,非常圈粉。


《世界末日》发布会


而海瑟薇也谈及了她扮演犹太母亲的感受。“这是我的荣幸”,她对所有记者说,“前一阵子我的婆婆刚刚去世,她就是一位十分伟大的犹太母亲,我很感激有这个机会参演这个电影让我诠释我的敬意。”说到动情之处,她甚至有些哽咽。


我也抓住机会起来问了格雷关于电影结尾处理的问题。不过显然,他热爱开放式结尾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美感,因此拒绝了做出任何进一步说明。


抓住机会在发布会上问了个问题


尽管我自认为吃瘪问了个有点不讨好的问题,但念在站起来的那一刻,有格雷、海瑟薇还有斯特朗三束目光同时聚焦在我身上,我就允许自己紧张一下愚蠢一秒好了/追星真的快乐!


来看一下银幕场刊今天分数,《世界末日》和《驴叫》都获得不错分数,《姐弟》评分跌破2分:



华语场刊给了《天堂来的男孩》和《姐弟》比较低的分数:



法国媒体给了《姐弟》很高评价,就,不愧是法国人:


际迷影协会场刊:



接下来是今天的影片观后感:



主竞赛单元

《天堂来的男孩》Boy from Heaven 





导演: 塔里克·萨利赫


编剧: 塔里克·萨利赫

主演: 托菲克·巴霍姆 / 法瑞斯·法瑞斯 / 麦赫迪·德比 / 穆罕默德·巴克里 / 马哈姆·胡里

类型: 剧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 芬兰 / 摩洛哥 / 法国


@德小科 评分:★

@双晚  评分:★★☆


埃及边远穷苦的渔村,年轻的Adam收到了开罗的艾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的录取通知书。他家境贫寒却天资过人,本以为能够顺遂结束学业,返回家乡成为当地最有知识的伊玛目,却不曾想,自己忽然成为了一场宗教权术斗争的棋子——


学校的大伊玛目在开学当天逝世,新任大伊玛目的选举即将展开,而埃及当局却希望能够左右选举结果。于此同时,校内备受尊崇的盲人老师的学生助理惨遭杀害,埃及的国安部门开始对这场“意外”展开调查。


《天堂来的男孩》剧照

他们选中了Adam成为线人,威胁并利用他,让他成为双面间谍,斡旋与不同势力之间。Adam身不由己,越陷越深……


这是50岁瑞典导演塔里克·萨利赫首次入围戛纳主竞赛。此前,他曾凭2017年《尼罗河的希尔顿事件》获得圣丹斯世界电影单元剧情片评审团大奖。


导演塔里克·萨利赫

只看上面的剧情描述,多少会以为这是一部黑暗、惊险、刺激的悬疑大作,有宗教和政治斗争元素加成,更应该是“一脸得奖相”。


可是本片完成得实在是太糟糕、乏味和沉闷了,我甚至体会不到导演想要讲故事的热情。在他毫无波澜、半死不活的语气里,尔虞我诈和党同伐异都像配乐里那些叨唠来叨唠去的念经声,又臭又长,空有一套苦大仇深、信仰至上和家国正义的画皮。


《天堂来的男孩》剧照

过于简陋的剧情设计让人无法不去怀疑这个故事的合理性。比如扳倒大伊玛目选举中最重要的敌手的过程,居然就是直接让Adam过去接替前任学生助理留在被选举人身旁卧底,然后那位老师不知为什么就对他非常信任,随便就暴露出了自己致命的“软肋”——


问题是这个“软肋”也太显眼了,连一个学生在三句话之内就能探到,为什么国安自己搞不定?


像这样的困惑比比皆是,入戏变得十分困难。《天堂来的男孩》白白浪费了(或者是有意消费)这样的宗教/政治题材的话题性,在艺术层面上,它实在平庸和平淡,并非一部佳作。



主竞赛单元

《姐弟》Frère et Sœur





导演: 阿诺·戴普勒尚


主演: 玛丽昂·歌迪亚 / 梅尔维尔·珀波 / 格什菲·法拉哈尼 / 本杰明·思科索 / 帕特里克·坦西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德小科 评分:★★★

@双晚 评分:★★★


戴普勒尚已经是第七次来到戛纳的主竞赛了,这部《姐弟》集结了玛丽昂·歌迪亚和梅尔维尔·珀波,一副赢面很大的态势。


我们之前甚至推测,为了遵守法国队“同一个法国导演不能连续两年入围主竞赛”的规则,他舍弃了去年《欺骗》入围主竞赛的机会,力保《姐弟》为本届戛纳再添这两缕星光。


导演阿诺·戴普勒尚

这个故事就是清官难断的家事:一对彼此怨憎的姐弟,势如水火,形同陌路,多年不曾有过任何交集的他们,在父母过世后不得不重新与彼此对峙,撕了个人仰马翻。


戴普勒尚用顶级卡司疯狂泼洒狗血,把玛丽昂·歌迪亚和梅尔维尔·珀波都调教出了一种琼瑶剧的表演状态。


特别是珀波,他饰演的弟弟是一位作家,随时都可以迸发出文采斐然的咆哮。在仅有的几次同框大撕的戏码里,他和玛丽昂扮演的演员姐姐,两个人看起来都很需要吃点药冷静冷静。


《姐弟》剧照

但戴普勒尚毕竟是曾经靠《伊斯特·康》摘得过《电影手册》2000年度十佳第一名的作者导演,他就算信手撒狗血,落地也得成梅花。


这部《姐弟》也是如此,前30分钟,电影好看到飞起,每一场戏都可以单独拉出来细细鉴赏他导演的艺术。比如全片的第一场,极为高效地介绍了核心角色,核心冲突和重要背景信息。


镜头调度从室内到室外,玛丽昂最后泪眼婆娑地亮相,给这个已经非常抓马场景又拉出了一个新的层次,这绝非易事。


《姐弟》剧照

但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电影开始失控。陀螺对此给出了高度精准的概括:“突然就车祸了,突然就仇恨了,突然人就飞起来了,突然人就晕倒了,突然就和好了,突然就去非洲了。”


那些本来似乎是用来揭露前因后果的插叙片段,逐渐成为了令人毫无头绪的随机事件序列。电影彻底放弃了它成为形式优美的情节剧的可能,变成了毫不节制的社会频道民生调解的节目现场。


这姐弟之间不共戴天的仇恨究竟是什么?电影到最后也没说清楚。事实上,当片子过了三分之一的位置,银幕上展现的还是他俩到底恨对方入骨到何种地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戴普勒尚不打算说明白了。


《姐弟》剧照

毕竟我们不需要关心,或者关心了也没用。说到底,我们这一代的中国观众,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亲兄弟姐妹之间那种复杂微妙、相爱相杀的情感。


因此,看《姐弟》的方式,就是我们吃邻居家的瓜的方式——站在一边悄悄看,给身边人一个意味深长的挤眉弄眼,掉头离开走远之后再忍不住“哇”出来就够了。



主竞赛单元

《驴叫》Hi-Han





导演: 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


编剧: 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 / 埃娃·皮亚斯科夫斯卡

主演: 桑德拉·德拉兹马尔斯卡 / 伊莎贝尔·于佩尔 / 洛伦佐·祖佐洛 / 马太乌兹·科西基维奇 / Tomasz Organek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 意大利

@德小科 评分:★★★☆

@双晚 评分:★★★☆


@双晚 短评

像是嗑嗨版的《驴子巴特萨》。但布列松是将一切剥离,收束于极简且抽象的“受难”概念;本片则是将一切叠加,形成彻底去中心化的社会图景拼贴。驴也不再只是“模特”,而是贡献了值得戛纳最佳演员奖的“演技”,甚至拥有了自己的pov镜头和梦境段落。


导演或用荒诞的情节,或用奇异的形式,在短短90分钟完成近乎过载的信息轰炸:动物保护、劳工政治、消费主义,乃至传统的衰落,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影子。这固然难以全部理解,甚至时而略感混乱,但或许相比布列松当年,这个世界本身就已变的更疯狂了。




主竞赛单元

《八座山》Le otto montagne





导演: 菲力斯·范·古宁根 / 夏洛特·冯黛梅尔许


编剧: 夏洛特·冯黛梅尔许 / 菲力斯·范·古宁根 / Paolo Cognetti

主演: 亚历桑德罗·博尔吉 / 卢卡·马里内利 / 菲利波·蒂米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比利时 / 法国

@德小科 评分:★

@双晚 评分:★


抛开旖旎壮丽的阿尔卑斯风光带来的视觉鸦片滤镜,本片的质感还不如一部剧。任你是相遇、重逢、冲突、和解,处理方式一律是拉个大全景看看山。


最空洞的是,电影其实没能回答“山是什么”的问题。两个主人公承载着西方中产者的梦寐以求的两种状态:生活在别处的浪子,与世隔绝的村夫。


《八座山》剧照

但“山”对于前者是解放的天堂,后者却是永世不得出终被吞噬的囹圄。而电影只选取了前者的声音,以浪漫化的姿态支配了后者一生的故事,这样的情感真的真挚吗?或许只是矫情罢了。


「导演双周」单元

《晴朗之晨》Un beau matin





导演: 米娅·汉森-洛夫


编剧: 米娅·汉森-洛夫

主演: 蕾雅·赛杜 / 梅尔维尔·珀波 / 妮可·加西亚 /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 凯斯特·洛夫莱斯 

类型: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德小科 评分:★★★★★

@双晚 评分:★★★★☆


今天的早场电影是导演双周的《晴朗之晨》,由米娅·汉森-洛夫导演。


因为戛纳有不成文的规定,法国导演不能连续两年入选主竞赛,所以去年凭借《伯格曼岛》入围的汉森-洛夫今年只能在其他单元亮相。但我和小科都一致认同,这部片子的质量,丝毫不输主竞赛。


米娅·汉森-洛夫

没有什么比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看这部电影更合适的了。它就像初夏的天气,偶尔是阳光直射的晕眩,偶尔是风吹过后的微凉,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和煦的暖意,让人轻松愉快。


故事围绕着女主人公桑德拉(蕾雅·赛杜 饰)展开。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平时从事翻译的工作。由于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她需要和家人一起将父亲安置到养老院,同时,她也与一位旧友(梅尔维尔·珀波)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晴朗之晨》剧照

说是故事,其实更像是展现女主角生活的不同侧面,以及她与身边人互动的状态。因此,它也没有对情绪的故意引导,而是让你在当下的此情此景中,体会到一瞬间的伤感或幸福。


几位主演们对这些微妙的变化可谓信手拈来。蕾老师的笑意和泪眼同样动人,而珀波眼神里的光,好像还是当年侯麦《夏天的故事》里的那个少年。


《晴朗之晨》剧照

这也的确是一部非常侯麦的电影。从色彩搭配到胶片质感,如果不是看到角色手里的iPhone,完全可能以为这是一部八十年代的片子。


但更重要的,是它也像侯麦一样,以看似毫不费力的松弛姿态,捕捉到了生活流动的韵律:有些人逐渐远去,有些人失而复得,生活就像水波,自有迎来送往的起伏节奏,我们只是在其中保持着我们的平衡。



午夜展映单元

《狩猎》헌트





导演: 李政宰


编剧: 李政宰 / 赵承熙

主演: 李政宰 / 郑雨盛 / 全慧珍 / 许成泰 / 高允贞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双晚 评分:★★


入选午夜展映单元的《狩猎》是韩国演员李政宰的导演首作,因为李政宰的人气和他与郑雨盛的黄金组合,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导演李政宰

影片设定在1980年代初期光州事件之后,以韩朝之间的冲突为背景,讲述国家安全企划部的两名重要官员追捕潜伏在韩国的朝鲜间谍头子的故事。


作为一部谍战与惊悚的类型片,情节上的悬疑感是必不可少的,但《狩猎》似乎过于依赖情节上用悬念嵌套悬念的做法,企图以此维持电影的动能,却导致很容易变得臃肿。


《狩猎》剧照

与此对应的是视听调度方面的乏力,或者说,是用力过猛造成的疲乏。全片有不少重要的枪战戏份,但或许是出于调度手段的匮乏,最后只能用单薄的“响”和“炸”进行代偿。只有狠劲,缺少了巧劲,也会让观众很快疲劳。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完成尚可的商业片,但有类型框架的限制,却没有完全发挥出类型工具的能量。


 明日观影日程:


 5.21 

 

   主竞赛《无限悲情》《核磁共振》

一种关注《尤其》

导演双周《帕姆菲尔》

非竞赛展映《三千年的思念》

首映单元《短暂的偷情纪实》

特别展映《小尼古拉》





今天我们要送出的是一张戛纳的新款夜光明信片(中奖者最终收到的明信片上有可能会随机出现戛纳影人们的签名和留言~)



抽奖方式是:转发当天推送到朋友圈并将截图发至公众号后台+评论留言~







🎬



陀螺电影ToroScope 戛纳75报道


前方记者|德小科、双晚

编辑|常温狗

排版|小浣熊



©️ 除署名配图外,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chillybust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