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茶山刘到中关村的两年旅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
2024-09-06
前言

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二战上岸人大法理学专业,中间充满了跌宕起伏。作者师弟是班主任大师兄很看好的一位师弟,以至于每节课都会点名的那种,但是没想到一战败北,二战才能上岸。但其实我想说的是,高分与低分,跟后面的发展和学术水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关系,考试只是一个手段,过了就行,分数够用就行。所以大家也不必抱有什么“400分”之类的梦想,能考上就ok。




一、个人情况介绍

我本科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2年报考人大民商法专业,初试373分,差两分未进复试,同年通过法考;2023年转向法理,初试378,总分前五,幸得圆梦。


图1:一战成绩

图2:二战成绩


本科期间,综合排名25%-30%,拿过几次奖学金,但没做大创一类的活动,也没有参加那些高含金量的竞赛,简历乏善可陈,总体来说不算一个“优秀”的人,在群星闪耀的五院四系里也只能隐于苍茫。不过相较于绩点,我更喜欢“求知”本身,自初中起即对人文社科兴致盎然,本科四年滥竽于各名师课堂,喜欢读书藏书,常自乐于钩沉稽古,发微抉隐,在多而泛泛,不求甚解的阅读和晓月当帘、碌碌雕虫的思考中耗过了许多光阴,然仍未见有所长。英语水平一般,裸考低分飘过六级,目前没考雅思托福,略长于读写而拙于听说。总之,我是一个自由且散漫的平凡学子,但求知的欲望仍促使我选择向上攀爬,去寻觅更宽广的世界。乔治.马洛里以一句 “因为它就在那里”作为攀登珠峰的理由,而矗立彼方的知识珠峰,又何尝不在召唤我的神思!是以选择考研。



二、回望来时路

(一)选择与坚持


我的志趣是学术,故此必然选择学硕。而法学硕士初试几乎均为各高校自命题。由于本科财大,自然预期目标是本校及以上,大致包括五院四系和其他知名高校。在了解各院校考察风格及历年分数、录取人数等等之后,我了解到法大、财大等院校招录较多,考察偏基础,题型以传统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为主;而清北人等高校题目相对灵活、对知识深度和广度有较高要求,招录人数也相对较少。综合考虑后,我认为我长于理解发挥而短于一字一句的背诵记忆,对死记硬背的厌恶使我难以接受名词解释、简答一类的题型,而长期不求甚解的泛读方式使得我对于踩点给分式的考察不占优势,故此在法大、财大等高校的赛道上可能无法与同仁匹敌;而清北名额过少,风险太大,故此选择同为法学强校又相对(清北)风险更低的人大。并且,由于我高中曾经在高考目标墙上不自量力地写了“中国人民大学”,这也算是偿还自己的夙愿吧。信息战是考研的前哨,务必做好信息搜集,以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民商法是我的第一喜好,于是义无反顾地展开冲击,结果专业课严重翻车,以两分之差被挡在复试之外。一战失败后,我经历了一段灰暗的时光,又死活不肯低头,绝不接受屈就的调剂。最终只填了人大的校内调剂和武大的学硕,并毫无意外地被拒。在极度的迷茫和混乱中,我虽决意二战,但萌生退意,甚至已经买好了武大的教材和资料,但依然满怀不甘,并且两校风格差别太大,推倒重来亦非善策。故,毅然折返。又值毕业,琼筵羽觞,迎来送往,与好友尽情干饭出游,准备毕业论文和其他事宜,在暂时忘却烦忧的一片欢歌和离殇中度过了上半年,系统学习要到7月了。但是,一旦离校,随即收心。


二战求稳,不再一味追求热门的民商法,准备报同样感兴趣且相对不太卷的理论法。由于我对思辨性的终极命题和法学方法论有着一定兴趣,故在知行法学师兄的建议下,改选法理,最终得以如愿。


(二)二战的一些问题


由于我是二战考生,故针对二战的一些特殊问题专门谈谈看法:


1.是否二战?


由于以学术为旨趣,我的考研信念极其坚定,并且幸得家人支持。但每个人情况不同,故此不甘于名落孙山的诸位,纵有热血满腔,不妨暂且饮冰,冷静地想一想自己究竟是否必须读研(读研本非唯一出路),实力究竟几何,家中条件是否足以支持脱产,思虑再三,行步未迟。此外,二战需要相当的毅力,请下定决心的诸君做好准备。


2.二战在哪备考?


这个取决于你的自制力,但是一般来说不建议在家备考,因为舒适的环境会影响你的投入。若条件允许,可在学校附近租房,要尽早行动以避免房源短缺,找可靠的房东(或二房东),不然遇到纠纷没时间跟他掰扯,同时可以和朋友合租,以互相照应。如果回家,建议外出去图书馆或自习室。我就是在家人的单位找了一处无人的屋子,后来复试时在家复习,两相对比,方知逸境令人散漫。


3、二战的问题与困难?


我认为心理建设可以说是二战考生的最关键问题。


首先,我谨记知行法学师兄的“空杯心态”要求,清空去年的成绩,按照一战标准从头再来。将去年种种重新审视、修正,以新的面貌开始备考。不要认为你是从370+到380+,而要从0分算起。


其次,二战考生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自从回家后,我就开始了间歇性emo,时常想到前一年的失败和本科的诸多遗憾之处,而陷入懊丧之中。在9月(人家开学了)、10月底(被封了)、12月底(阳了)曾达巅峰。对此我的建议是,至少在毕业后,就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朋友圈也少看,一为收心,二为减少不必要的烦忧。但是仍不妨与一二好友保持联络,毕竟孤独需要陪伴,心结需要倾诉。平时也要保持适当的休息,做一些喜欢的事,不要过于紧绷。我是以每天的阅读和锻炼舒缓心情,这一年里读的闲书倒是不少,也对冲了应试的焦躁与乏味。二战恰逢世界杯,忙里偷闲也看了几场球,不仅放松,也是激励。犹记决赛那天拖着病躯熬夜看球,醒来犹热血沸腾。曾与大力神杯擦肩的梅西终究加冕,那么曾折戟于门前的我也当为梦想一试。这股心劲支撑着我直到初试结束。


此外,考研不代表与世隔绝,总有突发状况。去年仍是疫情肆虐,我从十月份开始被封在自习室长达两个月,幸得家人在单位有住处可解燃眉。考前又逢放开,我在考前一星期阳了,严重影响了复习进度,直接后果是肖四没背完。此种状况难以避免,但绝不可因此消沉,冷静应对,善加处理。



三、时间安排

我的时间分配是一个大致的安排,会有一些波动和变化。


图3:时间安排


说实话,我是一个缺乏计划性的人,常常随心而为,因此上述安排执行的不算很好。这是我的一大缺点。不过,我喜欢给自己拟定任务,如今日需读若干书,复习何种知识(如民事法律行为一章),弄通哪个理论,当任务达到时我会有一种我自己所能体会的满足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完成任务,更是实质上的体悟收获,今日所获何物,是要能够讲出个一二三的。任务周期不长,以日为单位(或2-3日),量也不大,一般围绕某个小专题、某个特定知识点展开,或是制作一个小总结等等。这样可以尽可能地落到实处。务实而不务虚,是我的原则。当然,虽然我有散漫的毛病,但也会保证学习时长。我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由最初的8小时左右逐步涨到10月的10小时,11月底以后达到11.5小时,比较符合我的学习状态。各位也无需刻意追求时长,根据自己的精力状况、任务量等合理安排即可。学习本如饮水,冷暖自知,达到良好的效果才是关键。



四、公共课

(一)政治


作为文科生,我对政治的内容相对熟悉。本科时我曾自以为高中的底子足以应付大学的思政课,马原期末考试的题目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但分数出来却是一记重锤。反观我的几位理科出身的朋友虽缺乏基础,但认真复习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考研政治更是不乏高分理科生。这也意味着理科出身不是考研政治的劣势,只要按部就班地复习,冲击高分绝对可能。并且,政治是一门性价比极高的科目,你的投入,往往都能换来对应的回报。


1.客观题


资料和课程:肖秀荣《精讲精练》、肖《1000题》、徐涛《核心考案》、政治刷题小程序、腿姐选择题技巧班及其讲义、肖八肖四腿四等模拟卷的客观题部分。


客观题基本决定了你最终成绩的上限。我两年选择题都是45分左右,第二年遇上史上最难政治(肖秀荣语)+北京地区主观题压分,在大家普遍五六十分的情况下,我的成绩也还说得过去。它相较于冲刺式的主观题,更有“细水长流”的特点。因此前期的基础夯实非常重要。


我一战时7月份开始听徐涛的精讲课程,配合他的《核心考案》,将考研政治全部知识点过了一遍。同时,一边听课一边刷肖《1000题》,听到哪做到哪。要注意1000题对应的是肖秀荣《精讲精练》,此书相较徐涛的核心考案内容更为全面,可能有一些徐涛书上没有的考点,需翻书以积累。后来二战,由于已经有了基础,就没有再听徐涛的课,直接阅读《精讲精练》并做题。为了节约时间,多战的同学也可以根据情况而少听或不听精讲课,但务必保证基础知识的牢固。其中马原可能对于没有哲学基础的同学略显抽象,如有听不懂的部分可以放慢速度或者回拉进度条,务必保证能够理解各个概念及其逻辑联系。毛中特和史纲侧重记忆,特别是时间和事件以及重要人物著作的记忆。肖秀荣的客观题小本上有按时间整理的毛泽东重要著作和党的重要会议,要重点背诵。思修相对简单而不赘,时政则需关注各个老师的时政热点。大概十月中下旬,腿姐的技巧班就开课了,建议找来听听,该课程主要讲一些选择题做题技巧,以真题和部分模拟题为例逐选项讲解,对快速形成题感很重要,兼有回顾知识之用。十一月上旬,肖八出来后,选择题至少做两遍,保证每题每选项全部掌握,十二月上旬的肖四亦同。其他模拟题我只做了腿四。不同老师的题目风格不一,我个人建议做肖老和腿姐即可,徐涛和米鹏等人的题目略偏难,可做补充。


1000题和肖八肖四第一遍错误率高很正常,不要被分数吓到,我肖八就很少有上40的。重点是整理错题,搞懂每个选项的正确/错误原因,及其对应的知识点。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为“知识类”(即选项自身说法错误)和“技巧类”(选项正确但不当选,如正确但无关等),可以按照类似分类将错题归结,在后续做题时形成“条件反射”,例如看到“都”“完全”等用词,一定要谨慎审查。这也是客观题的小技巧。至于1000题是否二刷,我的建议是看时间,如果第一遍写完已经10月则不建议再刷。此外,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刷题,许多考研公众号都有类似广告,一般需要付费,和他人拼团相对划算。好处是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随时做题。


2.主观题


资料和课程:肖八、肖四主观题、腿姐冲刺班及其讲义。


我主观题几乎只背了肖四,腿姐冲刺班一战有听并且背诵冲刺讲义,二战时间不够没有背。主观题比较考验短期积累,因而不建议太早开始背。肖八出来后,可以先看一遍分析题,特别是一战同学可以借此熟悉一下素材,但不用背。肖四是我唯一的素材库,务必全部背熟。另外有的同学可能听说了这两年均出现“肖四变材料”的情况,很正常,因为肖四的答案均来自官方文件,出题人当然可以拿来当材料。不要因此怀疑肖四。个人经验表明,即使你背的被当做材料,总有另一道肖四题目可供作答。我一战就遇上这种情况,但我的答案仍全部来自肖四。腿姐的冲刺班如有时间可以听,“点、默、析”的方法论对答题和背诵均有意义,并且会补充很多时政素材。但仍以肖四为先。


政治时效性很强,因此开始不宜太早,对于一战的同学,7月开始即可。多战同学依据自己的情况,可以更晚一些,但至迟不超过9月。另外,一些公众号会免费分享一些公共课资料,我用过的有神奇资料、梦回声等,还算比较全面,大家可以自行取用。


(二)英语


资料:扇贝app、张剑黄皮书、王江涛《高分写作》。


英语是一门功在平时的科目,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而非依靠大量资料短期冲刺。因此应高举“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精简资料的使用。


1.词汇


我从2021年初即开始利用扇贝app背考研词汇,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将大纲核心词汇过了一遍,此后就是不断循环,第二年如此反复,直到复试结束。此外因自己有阅读英文原版书,因而有一定积累。词汇和语法不建议听课,纯属浪费时间。所谓“xxx记忆法”,个人对此存疑,对于部分词汇可能有效,但不是长久之策。倒不如长期重复而达到“无他,唯眼熟尔”的地步。背单词有多种形式,app、单词书、手写等等,但秘籍归根结底只有三个:坚持、坚持、坚持。我和几位朋友组成了打卡群,每日打卡,互相监督,就这么持续了一年多。如果担心自己毅力不足,不妨照此一试。


2.阅读


历年真题(主要是2001年至今)是最重要的资料。我以2010年为界(当年划分英语一和英语二),此前真题做一遍,此后真题做了两遍,并掐点做(最慢不能超过15分钟,后期稳定在10分钟左右一篇),消灭文中生词,保证能逐字逐句翻译,题目每个选项均搞懂。一战二战均是如此,我两年间把题目刷了四五遍,乃至现在还能记得选项。只做真题完全足够,其他题目(英二、模拟题)不用做,和英一有差别。哪怕是二战的同学,也要重拾前一年做过的真题,比照前一年再来一遍。同时课程方面,我一战听了田静的阅读课,积累了一些做题技巧,也修正了一些做题习惯。二战就没有再听。阅读是可以听听课的,但建议就自己错误率较高的、不太理解的部分篇目听真题讲解,而不要听单纯的“方法论”,脱离实战谈方法实为空中楼阁,更无须一一听过,虚耗宝贵的时间。


3.作文


作为写作爱好者,我习惯了提笔恣意地发挥,一战完全没有准备作文,以为凭自己的“freestyle”没问题,结果作文失分严重。二战背诵了王江涛的《高分写作》大小作文范文各10篇,主要起到熟悉作文结构、积累句子表达之用。我个人认为背诵作文并不是为了押题,也不是为了默写,而是在重复记忆中将标准化的词句表达烂熟于心,使语感达到“脱亚入英”之效,不再是拙劣的“Chinglish”。这也是我平时阅读英文文献的感想。长难句除刻意积累之外,在胸有语料的情况下,更可信手拈来。关于作文模板,许多人认为应当整理,我的看法是并非必须,因为“三段式”文体已成考场标配,熟悉考研作文范文者均常习之,故此没有另做模板之必要;至于押题的专题式模板,我是认为作用不大,考研作文反热点、反押题倾向明显,且即使话题相同或近似,也会因材料不同而需因地制宜。因此管见以为模板并没有其他人说的那么重要。我就从未整理过。当然有余力者可以整理,以致游刃有余之效。另外,字丑的建议练练,印象分很重要(我自己是反例)。


4.完型+新题型


完型长期以来是考研人的噩梦,但近两年的完型和新题型难度有所下降。完型由于其低分值而性价比较低,因此通过真题练习即可。新题型最近有“创新”的苗头,但万变不离其宗,难度上不会超出传统七选五。这两者不建议特别花时间去练习,除非确有余力。

此外,到了后期,建议保留近2-3年真题进行限时模拟,时间尽量与考研一致,记录自己各部分用时,结合最终得分,总结自己的强弱项,以针对性强化。



五、专业课

我的专业课分数不是特别高。第一年惨不忍睹,第二年有所好转但也不算上乘。我自由而散漫的性格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规划缺乏科学性、规律性,这让我吃了一些亏,不过也形成了较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方法。这两年里,我也在不断反思、完善。本部分有一定的个人色彩,仅供参考,适合你的方法,才是正道。


(一)理论法


理论法参考书均为人大社蓝皮书(宪法还包括胡锦光、韩大元老师的黄皮《中国宪法》)。我两年均使用知行的资料,并受益于知行的理论法攻略,得以初步把握理论法的脉搏。其独创的方法论,创造了许多高分选手。有知行完备的体系和众多大神,理论法这块可谓前人之述备矣,我也只是略作狗尾续貂之功,请诸位参考。


1.法理学


法理学是开始最早,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3月开始听精讲课,并阅读教材和讲义。我第一轮采取了不厌其细的阅读方式,趁时间尚早,充分熟悉教材内容及知识体系。但此时不建议背书,因为缺乏充分理解的背诵是低效甚至有害的(想想我们期末速成的样子…)。法理学的教材非常重要,要精读,熟悉人大的观点及体例。对于法哲学部分,各家流派体系与概念不尽相同,要严格以教材为中心,切忌钻牛角尖,从我接触的一些师弟师妹的问题来看,初入法哲学的时候往往容易在概念的汪洋中迷失或者在对某些(对于应试而言)不必要之处过度执着中耽误时间。先把教材读懂,而减少“胡思乱想”(虽然有时候也表现为奇思妙想,但不妨留待上岸再深研)。要区分应试与学术。法社会学部分,并不要求大家具有社科法学的水准,以“法-其他-法与其他的关系”的框架进行理解即可。这部分按照定式记忆会比较轻松。最后是法实证论,细碎而繁多,理解压力不大但背诵压力较大。这部分建议与部门法联通,在具体的法律规范与法律实践中寻得例证。例如习惯的法源地位,可联动《民法典》第10条。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且从真题来看,对实证法及其适用的考察成为了重要命题方式(如2023真题)。


二轮课程结束后,我在总结的基础上,开始背诵一些重要内容(如法治、法的制定等)。我有一个小tip,即试着自己将某个部分的知识口述一遍,这不是机械地重复,要将自己当成讲师去讲课。如此可以有效串联,形成有逻辑的输出。九月以后,开始系统地背诵,借助知行法学的必背题目和自己的思维导图,通过不断重复强化记忆。 特别是相对细碎的法实证论,需要反复背诵才能见效。


2.宪法学


我本科曾“徜徉”于宪法的殿堂,自得其乐地读书探索,颇有成就——才怪。由于学术浅薄,思想幼稚,徘徊良久而不得入门,结果呢,是学也无所成,书也不去背,期末更是斩获了76分的佳绩,顺利脱离保研的苦海。于是乎考研阶段收心敛性,老老实实听知行的强化课,系统地梳理了宪法的“一体两翼”。其中,基本权利部分除诠释学所及之外,尚有诸多抽象之处,对此,我参考了一些资料,如林来梵《宪法学讲义》(入门必备),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主要了解基本权利双重性与规范分析),芦部信喜《宪法》(主要参考基本权利总论和平等权部分)等。但是以上资料均作辅助,仍以人大教材和知行讲义为核心,而取其精华补充至自己的体系之中。这项工作我在8月前做完。后期,我制作了表格,按照知行的“基本权利七步法”逐个梳理我国宪法的基本权利规范,对黄皮书的案例进行分析。这种输出颇为重要。


宪法总论和国家机构则是基于实证法的背诵。我自己基于法条制作了合宪性审查的流程图和国家机构的六要素树状图,也因此养成了勤翻法条的习惯,记住了大部分国家机关职权对应的宪法条文。比如,我自己编了一个口诀:“六二六七八九”,分别指全国人大(宪法62条)、全国人大常委会(67条)、国务院(89条)的职权,并将其归类(如对内职权、对外职权等)总结在讲义上。人大的教义学传统使得法条的地位极为重要,并且近年的题目反映出国家机构受重视程度,因此一定勤翻法条,背熟国家机构六要素,绝不可在这种“All or nothing”的题目上吃亏。


3.法律史


我自小有读史的习惯,故有一定历史功底,法律史是我相对轻松的科目。知行法学的法律史三部曲,助我快速将所学转化为应试中的输出,也减轻了背诵的负担。关于法律史,我以几个要点带过:一是思想和制度的联动。这不仅是法律史三部曲的关键,也是人大教材更名“中国法律史”后的重点所在。谈制度必谈其指导法律思想,反之亦然;二是可以进行专题式的梳理。例如法律儒家化的阶段、中央司法机关的流变、监察权的演变、列强入侵与中国法律近代化等等;三是以知行讲义和笔记为主。因教材内容多而杂,有相当部分不适合考察,而知行的强化讲义已经梳理了核心部分,课堂也会有所侧重,对于重者恒重的法律史,这显然更为经济。

此外,输出练习也很重要。我一战疏于此方面,第一次系统做题就是在考场上,结果手忙脚乱,不仅答案散乱,且几乎没做完。二战吸取教训,在9月以后,即开始尝试输出,计时作答,并且得到知行师兄师姐的批阅,总结得失,逐步熟悉了答案组织,找到手感,相较一战也有了明显进步。


(二)应用法


我的选择是民法、刑法、 知产三科。民法自不待言,志趣所在;我本科阶段的刑法老师让我对这门历史悠久而精密严谨的部门法产生了兴趣,也系统学习过二阶层理论;剩下的科目中,经济法和环境法不甚了解,国际法和诉讼法内容较多(当时国际法还是三门),于是选择了知产。七选三是任选,虽然多数人选择民刑知,但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最合适的组合。


1.民法


首先,法考课程是很好的基础课,我自己跟的是老钟,他总是将制度和原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且多用法言法语,很有助于民法复习快速进入状态。即使是非双考的一战考生,也可以在开始应用法之前先听一遍,减轻复习的压力。


人大的蓝皮书属于四平八稳型的,叙述平实,回避或简化了一些重难点和争点,很适合打基础之用。我一战是7月开始应用法,一边听知行民法精讲课,一边阅读蓝皮书对应章节,并依据课堂内容在讲义上进行增补。当年尚算中规中矩,但二战就有点“放飞自我”了。由于个人兴趣,课余又进行了许多拓展,平时看王泽鉴教授较多一些,此外还参考了朱庆育、郑玉波、布洛克斯、杨代雄、罗歇尔德斯、崔建远、韩世远等老师的著作(个人尤喜欢郑玉波教授的文风),以及金可可老师的债法总论录音稿,还会听一些对备考有价值的讲座、公开课。我用“参考”一词就是想说明,上述资料在备考中主要起到“词典”的作用,有余力者对部分问题可以适当补充深化,但不可能也不建议去一一细读。教材永远是基础,主次要分清。且我国大陆立法和人大的学说部分不同于德国与我国台湾(如是否承认分离原则、违约责任的构造等),务须辨别。九月过后,我就逐步放下了上述书籍,专心于教材与讲义。


图4:去年9月所听杨代雄教授关于意思表示的讲座


人大非常重视实证法,因此务必常备常看《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不能脱离规范空言理论。我自己主要使用徐涤宇、张家勇老师主编的精要版民法典评注(人大出版社红皮),司法解释使用最高院的理解与适用,但还是尽量参考人大老师主编或参与编写的版本,如黄薇主编民法典释义(人大师兄推荐)、高圣平老师的担保制度理解与适用等。对于新修、新增法律与司法解释,更要十二分地重视。可以关注“中国民商法律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推送的人大老师的文章与解读。一战时王利明教授的《担保物权制度的现代化与我国民法典的亮点》一文就令我受益良多。二战时,我也是逐条整理了《总则编司法解释》。


繁杂的民法,饶是厚厚两本蓝皮书也只能言其大略。故应抓住重点。初试的重点是总则、物权和债法(主要是合同法),侵权法次之;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在华政等高校备受青睐,却不是人大的重点;婚继、人格权长时间未考。对重点知识应当详细掌握(如意思表示必须绝对熟稔),而次重点了解即可,以备万一。这样才能科学而高效地复习。


2.刑法


由于法考采用二阶层,故法考刑法也可作为考研复习的基础。在法考刑法日益注重观点展示,呈现出学术化特点的当下,其与人大考研的呼应日益紧密。因而推荐大家去听法考课程,极有利于理解相对抽象的刑法总则及分则的重点罪名。


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第六版)是主要参考书,但不宜精读,仍是“词典”之用。知行的刑法讲义亦以此书为基础,并融合一些人大老师的论著与学界争鸣,其与法考讲义同为我主要的资料。二战期间我还听了王复春老师的刑法总论十二讲网课,我的笔记也糅合了上述各个资料与课程的内容。此外我还参考了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林钰雄《新刑法总则》,主要为了解一些学术争鸣(此类书籍使用原则同民法,不赘)。分则重点关注人身、财产、公共安全、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本非重点,但去年突然出现的证券市场犯罪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不过不用担心,这本非常态。该部分仍是了解即可。另,常备刑法法条,熟悉法言法语与规范表述。


图5:刑法笔记


3.知产


前期可以阅读李琛老师的《知识产权法关键词》一书,精要地介绍了知识产权法基本内容。知产不建议用法考打基础,因为法考的知产只讲制度,不问原理,而知产制度离我们相对遥远,生硬地学习很难理解。我个人经验是注重原理与制度的链接,对规范溯源至背后理念,例如作者权与版权两大著作权体系的内在理念就构成了许多制度的基础。除刘春田老师的蓝皮书外,我也参考了王迁老师《知识产权法教程》的案例。此外,从真题来看,知产非常喜欢追热点,因此前沿问题与修法内容都要重点关注。我一战就遇到一个没见过的新制度从而20分白给,葬送了一年的努力。切以此为鉴!但整体来说,知产难度并不算大。



六、复试

复试本非本文重点,自有专门的经验贴详细介绍,而我的复试成绩也不是很高,最终名次掉了好几位。在此,还是提纲挈领式地分享一些经验:


首先,专业课方面,法理的复试除初试内容外,尚有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内容。这部分是全新,因而需重点关注。我是以谷春德、史彤彪老师主编的蓝皮《西方法律思想史》(第五版)为主,兼采严存生老师的黄皮西法史教材(第三版)、高鸿钧、赵晓力主编《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较全面)等教材,以人物为经,概念为纬,梳理了重点人物的思想,保证能够口头概述其思想核心内容。此外,作为法理准研究生,建议阅读一些经典著作。一般来说精读一本即可。我是精读了哈特的《法律的概念》,略读了罗尔斯《正义论》、富勒《法律的道德性》和凯尔森《纯粹法学说》。之前缺少积累的,更应开始阅读。复试被问到也可增色。法理学范围一如初试,看教材、讲义即可。在只考一门的情况下,一要追求深度,不再像初试那样均匀发力;二要全面,对曾经的次重点也要捡起来。今年复试就考察了次重点。

  

图6:自制的西法史纲要

其次,外语方面,我仍保持每天背单词,做两篇阅读以保持手感,同时和小伙伴组团按时练习口语,参照往年的形式进行模拟,轮流当主考官cue流程,事后留存录像和材料,总结得失。只要开口说,很快就能克服哑巴英语,一个月的练习让我们组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千万不要畏难。


图7:英语口语材料


最后,保持好的心态。初试领先万不可骄,高分翻车的案例比比皆是,法理打分更是不拘一格,决不能高枕无忧。我就是以“倒数第一”的心态在备战。擦线进的也不要躺,胜败犹未可知,尽力一战,至少无悔。心态要放平,不要被各种信息烦扰从而患得患失,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就足够了。



七、写在最后的一些话

当我回望两年多以前,那个决意朝向中关村前进的夜晚时,不禁会想,原来夜晚也不是那么不适合做决定——至少,人总需要一些超理性的东西,无关成败利弊得失,不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在关键时刻以玄乎的方式给你那么一下,从而推着你迈出那一步。然后,把几年的青春,都献给那一刻的狂念。在此,感谢一路坚持的自己,感谢我的亲人不遗余力地支持着我,朋友一直陪我度过艰难的时刻,也感谢知行法学的师兄师姐,给予我专业上的指点与心理上的开导,这份人文主义情怀亦将随我生命一直延续下去。未尽之处,恕难一一列举。


前几天又读到王维的那首《观猎》,略有感慨: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不论经历过怎样的波澜,此时一切的一切,风声,弓鸣,马嘶,箭啸,起落浮沉,循环往复,最终都在一眼回望中,化作千里暮云,笼着天际,映着来路,无法一一记得发生过什么,但那一刻映在眼里,便是你来过这一遭的证据。这,足够了。



高分经验分享


本科人大,二战考研人大民商法状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丨状元有话说一战考研人大诉讼法状元:根本赢不了,我听不懂丨状元有话说本科法大,一战考研人大国际法状元:踯躅中追寻光明,不觉帐中灯焰墨顶丨状元有话说万字长文详述人大民商法考研上岸经历:构建知识体系,打通学术脉络本科西政,一战考研上岸人大经济法395分丨何妨吟啸且徐行红圈所辞职后,二战考研人大经济法状元: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丨状元有话说九月末保研转考研,一战上岸人大知产丨规划、耐力跑与冲刺本科法大,考研上岸人大知产:普通人的平稳考研路本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战上岸人大刑法学: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普通学生的人大法学考研实录:不必人云亦云二战上岸人大法理学: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二战考研上岸人大知识产权法,复试第一:做自己最大的支持者总分398分位列全部专业学硕第一名,二战上岸人大刑法学丨状元有话说本科华政,二战考研上岸人大知产丨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本科中南财,一战考研上岸人大知产|德语二外生的探险之旅放弃保研北大STL后,一战考研上岸人大国际法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揭秘理论法学140分的真相:人大法学考研理论法学复习功法本科中国政法大学,一战考研上岸人大刑法学丨日拱一卒,不做狡辩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世间第一流丨四非一战双考人大法学硕士理性复盘帖本科深大,一战双考上岸人大法律史:打得通的,便是好汉丨状元有话说

二战考研上岸人大诉讼法: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二战考研上岸人大诉讼法丨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购买说明

全程班课程和全程资料体系均可单售,具体价目如下:


购买方式

直接扫描下方微店二维码购买,同时添加客服微信(微信号:ruclaw59)并将截图发送过去,登记报名后进入相应的微信群。报名事宜请咨询官方微博:知行法学,微信不接受报名咨询。



长按识别微店二维码,关注新品上线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法律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行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