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励智|表达驱动促教学 古为今用寓人文

励智 外研社国际汉语
2024-09-04

 励 智 


励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热爱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具有十年国际中文教学经验,曾获“校十佳青年教学能手”称号、天津师范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届全球华文教学微课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2022年12月,“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全国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五湖四海汉教英雄齐聚云端,围绕“以新标准创新中文教学”这一活动主题各显身手,切磋交流。此次活动为高校师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展示平台及宝贵的经验交流机会,让师生在“做”中学,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以此提高本领,增长才干。


在本次交流中,中华文化融入中文教学特点鲜明(点击查看),精准反映了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汉教人”,我们应更加注重创新中文教学,着力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与感召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不同文化互连互通,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天津师范大学师生团队分别以“以和为贵”“愚公移山”为教学内容,从学生表达需求入手,探索创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倡导“做学一体”和“学做合一”的沉浸式学习方式(点击查看),用戏剧表演(点击查看)解码中华人文精神,促进语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在真实有意义的实践场景中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深度理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共通共情。天津师范大学师生团队在此次活动中的积极尝试为探索国际中文教学新理念,创新国际中文教育新方法,构建文化国际传播新体系带来诸多启示,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点。


点击观看教师团队展示

点击观看学生团队展示


01



“表达驱动”:

以表达为宗,以需求为本


国际中文教学理念(点击查看)的发展态势呈现出“逐步弱化对语言形式的重视,不断强化对语言交际和运用的关注”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根本需求的改变和发展。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是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根本的驱动力,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应以满足学习者中文学习和成才发展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新时代中文教学理念中,必须重视学习者的需求,要应需而为,为需而动


“愚公移山”的教学设置了“小型茶话会”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分享自己对愚公行为的感受、情绪,并进行价值判断,积极讲述“本国愚公”刚健自强的小故事。这一环节以“表达”为驱动(点击查看),创设了能让学习者进行真实表达的具体情景,满足了学习者“说真正想说的话”,让学习者从“无话可说”到“想开口说”,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能动性,改变了传统“老师让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的学习模式,形成了“我想学—我能学—我会学”的学习路径。


02



“戏剧演绎”:

让中文随时随地脱口而出


天津师范大学师生团队展示的“戏剧演绎”教学环节让人记忆尤为深刻。从服装到表情,从动作到语言,学习者沉浸于故事,投身于表演,成为故事的创作者、演绎者和传播者。无论是张骞通西域的“大故事”,还是愚公移山的“小故事”,都为学习者创造了无畏表达、真实表达、完整表达、具身表达的机会,让学习者成为剧中人、话中人、文中人,让中文随时随地脱口而出。


参与“愚公移山”课堂展示的麦扎闵来自巴基斯坦,学习成绩优异,但平时总是不好意思用中文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在分配戏剧角色时,同学们一致推选他饰演愚公。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麦扎闵开始“疯狂训练”,只要有发音不准确或句法错误的地方,都会反复练习直至能够流利表达。课堂表演结束后,麦扎闵觉得自己不仅把愚公演好了,也找到了说中文的自信,并且通过亲身经历他明白了语言学习也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真正领会了“愚公”精神的文化内核。


03



“古为今用”:

阐释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离不开对其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的阐释,同时也要做好价值构建与意义创造。


“和”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与精髓,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中文学习者一般较难深入理解“和”文化的真正含义。在“以和为贵”的课堂展示中,团队将“和”分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际关系和谐共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及“国家之间友好往来”四个精神层面,通过生态校园实拍视频、“家和万事兴”俗语讲解、新疆支教团真实事例讲述以及“张骞通西域”的戏剧演绎,实现了古为今用,通过现代事、身边人溯源古代“天人合一”“亲仁善邻”的思想,赋予传统文化以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在本次活动中,各个院校团队都在努力探索国际中文特色教学模式,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今后,国际中文教学应更加重视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增进中文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致力于培养“通中文、懂中国、爱中华”的国际学生,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特别说


本文为“2022汉教英雄会”延伸学习活动三等奖获奖作品,原文略有删改。延伸学习活动获奖作品将在“外研社国际汉语”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敬请持续关注。交流活动回放可在“外研社”“外研社国际汉语”视频号观看。


扫码观看完整回放

(有效期截至2023年12月21日)


资源推荐


如何在国际中文教育中

“讲好中国故事”?



点击观看讲座预告

为助力国际中文教师提升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北京时间4月22日(周六)10:00~12:00我们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学汉语 知中国》教材主编吕玉兰老师带来“如何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分享,吕老师将结合汉语词汇教学、语法教学、课文教学等语言教学实践及线上教学场景中进行中国故事讲述的实例,剖析国际中文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策略与方法,并分享如何处理好“中国故事”与学习者“本国故事”之间的关系,帮助国际中文教师提升语言文化融合教学的意识,增强自身文化传播能力。欢迎报名参加~

扫码报名讲座

“理解当代中国”

国际中文系列教材

刘利总主编(外研社,2022)


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包含《高级中文读写教程》《高级中文听说教程》两册,面向中文水平较高、希望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和进一步提高中文水平的学习者,适用于来华留学本科三、四年级学生或硕士研究生,也可用于非学历生高年级专题选修课教学。《高级中文读写教程》和《高级中文听说教程》均配有电子版教师用书,提供各单元重难点解析、练习答案、教学建议、拓展资源等材料,并提供配套课件示范教学视频,以及形式多样的当代中国主题延伸学习文本和音视频资源,供教师备课参考和学习者课外学习使用。

扫码进入“理解当代中国”专题页面

获取更多信息


往期精选

1

任静丨如何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

2

赵雪飞思睿“观”通,有“感”而发

3

亓欣丨点燃国际中文教育之魂,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4

吴应辉丨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

5

教学锦囊丨如何将戏剧教育融入传统文化课堂?

6

教学锦囊丨如何在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用结合?

7

日拱一卒丨如何查找高质量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文献?

8

日拱一卒丨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常用的语料库有哪些?

9

2023国际中文日丨外研社多场主题活动精彩来袭~


        编辑 | 李文雅 杨立梦

美术编辑 | 亓欣(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教学资源网

教师发展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活动动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国际汉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