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佳作 || 冯用军著《科举学新论:跨学科研究视角》简介
《科举学新论:跨学科研究视角》
冯用军《科举学新论:跨学科研究视角》,冯用军,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
本书于2021年10月
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一等奖
内容简介
中央集权、儒学、科举和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大支柱”。科举学是一门类似敦煌学、甲骨学、新红学等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特定领域的专学,也是一门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研究科举人物、活动、事件及其要素运行规律的学科。
引入和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探究科举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及范畴、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的规范化问题,有助于从理论上印证科举学作为一门跨学科学问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既可重构科举学及科举学人的想象力,又可推动科举学从学科定位到理论体系的演进和重构,这种“范式革命”带来的“双重效应”通过其学科的衍生分化和科际整合得到了有效验证,最终为在大学推动科举学学科建制奠定理论基础。
本书是直接以科举学理论体系建构和学科制度建设为旨趣的专著,既可作为教育学、历史学、文献学、管理学、文化学、地理学、统计学、政治学等的教材教辅,也可为敦煌学、甲骨学、新红学、新国学、书院学、考试学、匾额学等建宗立学提供参考借鉴。
目录
序 刘海峰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5
第三节 核心术语内涵及演化······················································ 30
第四节 理论分析视角与方法······················································ 43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架构······················································ 55
第二章 跨学科研究的范式分析 58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关联概念···················································· 59
第二节 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内涵···················································· 72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作为方法论···················································· 87
第三章 科举学的跨学科性述论 109
第一节 科举学学科史的多样性·················································· 109
第二节 科举学立学的多元标准·················································· 126
第三节 科举学作为跨学科学问·················································· 146
第四章 科举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155
第一节 科举学研究对象及范畴·················································· 159
第二节 科举学学科性质的分析·················································· 172
第三节 科举学学科体系规范化·················································· 181
第五章 科举学生长模型与路径 210
第一节 建构科举学人的想象力·················································· 212
第二节 科举学学科定位新假说·················································· 215
第三节 科举学学科的衍生分化·················································· 227
第四节 科举学学科的科际整合·················································· 262
第六章 科举学学科设置预研究 273
第一节 科举学立学的经验借鉴·················································· 274
第二节 科举学学科发展的阶段·················································· 298
第三节 科举学学科基础的分析·················································· 312
第四节 科举学学科文化的形成·················································· 327
第七章 科举学跨学科研究评价 336
第一节 科举学跨学科评价界定·················································· 337
第二节 科举学跨学科评价原则·················································· 338
第三节 科举学跨学科评价技术·················································· 342
第四节 科举学跨学科评价要素·················································· 345
余 论 352
后 记 359
序
刘海峰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博导)
2020年2月12日
厦大北村
科举学研究的一部新奇之作
——评冯用军教授《科举学新论:跨学科研究视角》
程 伟 胡晨愉
第一,立论大胆、观点新奇自20世纪90年代,刘海峰教授首次提出建立科举学以来,学术界对科举学的研究热情与日俱增。2005年其专著《科举学导论》的问世,为科举学构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平台[1],被学术界视为科举学形成的标志,引导着科举学研究日益深入。不同于刘海峰教授将科举学视作“一门综合性的专学”[2],冯用军博士另辟蹊径,从跨学科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与古代旧科举学、现代科举学相区别的“新科举学”。并着力于加速科举学学科制度化建设进程,推进科举学知识分支,助力科举研究由问题取向转至学科取向,所期之境,任重道远。作者认为自科举学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以来,便带有显而易见的学科定位缺陷,这种缺陷长期存在于科举学发展进程中,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以至于在科举学研究领域,以问题为指向的科举研究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研究成果,但以学科为指向的科举学研究仍建设缓慢。究其原因,不仅在于独特方法论与学科生长模式的缺失,还在于长期将科举学限于专门研究领域的狭窄框架,而跨学科研究方法则是推动科举学学科理论研究和分支学科建设的有益尝试。冯著主张运用跨学科方法构建科举学的理论体系,从科举学研究对象和范畴、科举学学科性质、科举学学科体系规范化三方面论述,论证科举学作为一门跨学科学问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对科举学的生长模式与路径、学科设置等进行研究,行文之间无不充满新奇的观点和大胆的论述。
第二,视角独特、方法多元作为当代科学研究的热门范式,跨学科研究打破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突破了传统科学部类的划分束缚,发挥着拓展学科格局、引领研究前沿的重要作用[3]。对于科举学研究而言,跨学科研究是其博通古今,融汇中西的桥梁。科举学首创者刘海峰教授认为,科举学的研究对象重要独特,研究内容繁杂广博。以科举学研究的外延关系为着眼点,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社会学等与其关系密切。对于科举人物、科举活动、科举文化以及科举思想的考察,理应跳出历史学局限,运用多学科视角进行系统、整体的思考。简言之,科举学是一门需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综合性专学[2]16-27。冯用军博士受刘海峰教授对科举学多学科角度研究卓见的启发,从研究对象、学术团队、人才培养、大科举观、学科价值五个角度切入,系统地论述了科举学的跨学科性。作者认为科举学以科举人物、事件及要素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具有跨学科性。科举人物如应试士子各行咸集、工农毕至,科举制度包括文、武两科,考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军事科学等。在作者眼里无论是开科取士的贡院、传道授业的国子监,亦或是主兴文脉的孔庙、宣扬教化的学宫,此类科举制度的物化载体亦具有跨学科性,可从建筑学、美学、经济学与民俗学等角度深度挖掘、砥志研思[4]。就学术团队来看,无论从事科举研究的人员,还是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本身特质具有跨学科性。研究者学科背景多样,来源组织不一,法学家、文学家、政治学者、社会学学者等均在科举学研究领域大放异彩[4]121。细观作者构建的科举学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机构与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作者认为亦具有跨学科性,来自不同高校、科研机构的硕博研究生都非常重视科举学研究。从大科举观视角出发,冯用军博士认为,“大科举观”具有跨学科性,以“大科举观”为基础的“大科举学观”亦具有跨学科性 [4]123。最后作者指出,跨学科研究促使科举学在研究方法、成果发表、国际合作交流等领域实现跨学科整合,呈现出独特的学科价值,推动了中国科举学大步迈向世界舞台。为推动科举学跨学科研究的蓬勃发展,作者主张对科举学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进行完善。除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外,定量研究法、综合集成法在科举学研究领域也要广泛和综合运用。作者特别强调跨学科研究的跨层次性研究方法,既适用于问题指向的科举研究,亦适用于学科指向的科举学研究[5]。总之,科举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为科举学具备跨学科研究特性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叙事宏大、论据宽博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实行科举取士,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废止,科举制度延续1300年。科举制虽为中国古制,但早已远播海外,其国际影响力不容小觑,不仅在中国的文化教育、政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外延周阔、万方向慕,引起东亚诸国效仿,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形成东亚科举文化圈[6],渐而对世界各国的官员选拔制度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用说科举学研究涉及的时间跨度很大、范围十分广博。在这种宏大的背景下,学术界对于科举学的研究,不应将视野局限于中国境内,而是放眼于受其影响的东亚及西方各国;不仅要用历史眼光观照科举发展,而且要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科举进行整体考察与系统研究[2]4-25。基于此,冯著为避免以专题研究形式论证科举学陷入冗繁而无效,而是以系统思维的形式试图梳理、整合、论证新科举学的合理性。对中国科举学研究兼容本土性与国际性提出期许,并依据新兴学科分化的基本原理,从科举学学科内部自发分化、边缘交叉分化和交叉复合分化三个角度,列举出科举学学科衍生分化的典型范例,力求进一步推动科举学学科建设。作者指出科举学学科内部可自发分化为策学、论学、武学、书院学等。科举学吸收借鉴史学、文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部分理论与方法,形成基本分支学科,如科举文献学、科举史学、科举文学、科举词典学、科举心理学、科举统计学等。并且认为科举地理学、科举建筑学则属于科举学与地理学、建筑学交叉复合分化的新领域[4]189-212。所构建的“新科举学”体系十分庞大,牵涉面极广,叙事不可谓不宏大。从该书引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作者不仅系统翻阅了历朝史书,广泛采集了载录科举史实的相关诗集、类书、传记、碑刻、方志,还大量引用了今人论著,从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等多渠道详尽获取资料,亦兼采外国学者著述,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态度吸收、借鉴各国科举学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并将其转换为自身观点的有力支撑。试图为科举学学科建制和跨学科评价奠定理论基础,推动科举学理论体系成熟化、系统化与合理化。通观全书,无论是从立论考辨,还是叙事炼句,无不体现出作者拔新立异的学术旨趣。不过,该书观点虽新奇,但有些论辩略显牵强,个别地方考证也有待深入,科举学有些分支学科的提法是否妥当还有待商榷。并且作者研究路数与主要从史料出发研究科举的范式大异其趣,在传统史学家看来这种行为不免异类,不过从学术争鸣的视角看,百家争鸣,求同存异,也是学术包容和繁荣应有的景象。总之,冯著以独特的视角为切入点,以多元的研究方法为手段,以宏大叙事为背景,以宽博的论据为支撑,为“新科举学”创新之说开山辟路,使科举学研究焕发出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吴根洲.显后成学 实至名归——评刘海峰教授《科举学导论》[J].大学教育科学,2007:86-89.
[2]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3]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1.
[4]冯用军.科举学新论:跨学科研究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120.
[5]刘仲林.跨学科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177-250.
[6]刘海峰.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与演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9.
(本文发表于《教育与考试》2021年第三期)
更多精彩阅读:
从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 到全国百篇优博:科举学研究丛书 新出科举文献 || 陈维昭编《稀见清代科举文集选刊》简介 50巨册!陈维昭、张文达主编《张文达藏稀见清代科举文献汇编》出版 珍贵善本:《日本所藏稀见明清科举文献汇刊》介绍 韩国(朝鲜)科举的兴废:《峤南科榜录》序 “ 浙江大学 2021年度 十大学术进展 ”获奖项目:《明代登科总录》 年终巨献 十年一剑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科举通史》 佳作推荐 ||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 佳作推荐||中国科举制度下的教育慈善事业研究 全国记录!助理教授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获奖佳作||清代教育考试中的几个概念辨正 [越]丁克顺:越南儒学科举及其对越南文化与教育的贡献 [日]三浦秀一:明代宣德、正统期乡试解额制度的影响 水上雅晴:琉球“科试”制度浅论 〔韩〕朴贤淳:朝鲜时代的科举应试法 刘海翔 吴青兰:科举西传欧洲的文化背景 科举文学与主体性的制造:八股文里瞥见的“吾”和“自己”
投稿邮箱:ksyj2007@126.com
点击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