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雪光|市场治理需要把握“道”和“术”

周雪光 勿食我黍 2021-12-24


作者|周雪光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市场治理术》这本书的英文版于2018年出版后不久,我读过并有所感慨,随手记下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放在我的微博上。毛海栋博士将该书译成中文后邀我改写这篇读后感,放在该书中译版上与读者交流,我欣然从命。
作者斯蒂文·K.沃格尔(Steven K. Vogel)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长期研究日本政府与日本经济间关系。这本书着眼于发达工业社会(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ies)中市场治理的一系列问题,强调政府在构建和维系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该书语言简洁,实例丰富,点上分析(具体实例)与面上比较(各国或各行业)兼顾,可读性很强,同时为读者提供了该领域的相关背景和一系列研究文献。

本书英文书名中的marketcraft一词仿statecraft衍生而来,强调与“国家治理术”相对而言的“市场治理术”。这两个词的后缀craft有技巧、艺术的意思,与本书强调的“市场是精心设计出来的”这一核心要旨相吻合。但如作者所言:“市场需要规则,不仅是为了保护人民和环境免受附带性损害,还首先是为了让市场自身得以有效运作。”我想强调的是,这本书不是关于政府如何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驾驭市场”的技巧,而是如何认识市场、维护其良性运行的“市场治理之道”,是关于尊重其规律法则加以治理的道理。道自有轨,术循于道,识其道方能施其术。

这本书的主题是,政府与市场、管制与竞争不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恰恰相反,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应该是积极地建立和维护市场运行的制度设施。作者反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主张,即市场不需要政府干预而可以自行优化运行。作者提出,并不存在所谓的自由市场或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是一种特定的制度,需要特意创造而生。例如,劳动力市场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各国政府都积极参与构建劳动力市场,一方面保证劳动力的流动以利于市场经济运行;另一方面,也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工人权益。在这两方面,“自由市场”都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我也同意作者的这一观点,即将政府与市场、管制与竞争相对起来的两分法是一种根本性误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复杂化和精细化,政府对市场的管制日益重要。风起云涌的信息革命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市场管制机制。对于一项政策目标,任何市场应对举措都不是唯一可行的。在政策的不同选项上,并不存在所谓更为“自由市场”或更为“市场取向”的抉择,而是如何更好地、更为恰当地管制市场。
我们可以把本书的主题放在更大的学术背景下来加以定位。20世纪以来,新古典经济学走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分析逻辑和分析工具,特别强调市场产生的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或者即时秩序,其分析起点即始于理性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和理性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交易各方相互协调的经济秩序。在这个分析框架中,政府只是市场失灵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市场秩序的补充机制。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重新引入科斯(Ronald Coase)早期的观点,即市场与组织有不同的交易代价,市场并不总是最优选择。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建立在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的前提之下,它明确提出,人们的行为受到制度约束,市场与组织作为不同的治理架构,在不同情形下各有比较优势,可以相互转化。这些思想已经成为如今活跃在经济学中的契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基本出发点。市场制度以及政府管制成为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这本书在思路上和想法上没有超出经济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和政府管制学说,其主要贡献是着眼于这一主题在各发达工业国家的具体实践,在美国与日本的比较研究背景下讨论政府管制与市场活动之间的一系列课题和相应的经验教训。

作者提出,在发达工业国家中,美国与日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美国属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liberal market economy),即各个企业大多单打独斗,市场运行较少地受到政府或其他非市场协调机制的影响,表现出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日本则属于协调型市场经济(coordinated market economy),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与内部职工,与金融机构(银行)有着稳定的协调协作关系,市场活动更多地受到政府或企业间的协调和合谋的影响。其他发达工业国家大致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位置。
从更为开阔的角度来看,市场治理并不仅源于政府管制,更不是局限于行政力量所在。如作者指出,“治理”(governance)指不同渊源和形式的管制、规则和秩序。这些机制可能是来自政府的,也可能有其他制度渊源,如法律、民俗、权力或私有领域中的自组织等。作者将市场管制分为三类:法律与规章,惯例(practice)与标准,规范与信念,并提出了市场治理的诸制度要素:公司制、会计制、金融、资本市场、公司治理、劳动力、反垄断、具体行业的管制、知识产权、构建市场。随后的讨论和美日对比,均围绕这些要素逐一展开。
第三章集中讨论了美国社会中一系列市场治理的政策和举措,包括政府管制、公共领域的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在其中的角色。作者提出,美国是市场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拥有市场管制最为严密的制度。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关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反垄断法裁定,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释放了信息技术竞争的能量。作者用一系列实例来说明市场、技术创新与制度环境的关系。简言之,离开了政府的积极参与,这些市场难以构建,市场活动更无从谈起。这并不是说,美国的市场治理一帆风顺或总是成功。作者在涉及这些专题时指出了许多失误甚至灾难性情形,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灾难。
在第四章,作者围绕以上市场治理的各个题目,逐一讨论了日本模式。20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以来,日本试图在公司治理机制、劳动力市场到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等诸方面,从协调型市场经济模式向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转型。但这些尝试大多效果不佳,不了了之。作者的基本命题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日本政府没有发挥积极作用来推动新型市场构建,以致种种尝试未能突破原来的制度设施和文化信念对转型的阻碍。作者提出,与日本的协调型市场经济相比,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可能为同样甚至更高程度的治理机制所制约。从协调型市场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管制机制。
书中关于知识产权领域发展的讨论让我想起几段经历。90年代初我开始在美国大学教学时,大家普遍没有知识产权意识,教学中使用的各种材料都是“拿来主义”,即毫无顾忌地拿到课堂上使用。后来大家逐渐感受到知识产权的制度压力——各种报道、法院判决,特别是来自校方的相应措施。时至今天,在学校设置的教学平台上,使用任何一篇文章或著作章节,都要标明是否拥有版权(copyright);如果自己不拥有版权,则要说明,是否属于公共领域中的产品,或者属于合理使用(fair use)之列,即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教学之用。记得几年前一位同事的孩子大学工程专业毕业,决定从事律师行业,想先找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他出乎意料地很快就被录用了,其中一个原因是知识产权法是新兴领域,专业人才在硅谷十分抢手。他的工程学训练有助于尽快掌握技术领域中的知识产权法。可以说,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就是在我们的亲身经历过程中悄然形成的,而法律环境与政府管制是重要推动力。作者也注意到,这一制度环境随后也产生了负面作用,减缓了新技术扩散和进步的动力。

在本书中,作者特别强调了政府在市场治理,特别是构建和维系市场制度上的重要角色。作者有鲜明立场,力倡己见,这无可非议。虽然书中所言的道理和实践案例主要是针对发达工业社会而言的,但对于正在学习市场运作的转型中国来说,这些道理亦颇为贴切。政府需要积极参与市场构建和市场治理的这一命题,对于习惯于并大力倡导政府统领角色的许多中国读者来说,也很容易听进去,接受下来。
但是,我们需要把作者的一家之言——即使是极有价值的一家之言——放在特定的社会、学术背景下加以审视、解读,才能清醒、明智地评估其发现,理解其意义,认识其局限。我想特别强调指出以下几点。
第一,任何社会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状态都有着不同的起点和定势。作者撰写此书时,其心目中想说服的对象,是那些深信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主张政府最小化的美国读者。作者认为,美国的自由经济模式,包括反对政府管制的社会思潮,导致人们忽略政府在市场运作中的重要角色;而且这一角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更为重要。这一点与当今的中国社会很是不同。在中国社会中,政府在市场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角色,以及期待和呼吁政府干预的公共舆论倾向,恰恰说明政府可能包揽了过多的行政职责,背上了过重的管制负担,因此尤其需要约束干预的冲动,让其他治理机制,包括市场机制,有一个发育生效的过程。以此观之,中国场景下可能更为需要另外一个主题的作品,即如何尊重市场规律,约束政治意志,限制行政干预权力。
第二,不同社会中政府角色的性质不同,其干预的实质也相去甚远。我在研究工作中注意到,近些年来中国地方政府不是仅仅扮演其行政区域内的管制角色,而是成为当地经济的主导者,地方政府官员也更多地因政治逻辑影响而作为。政府干预常常有其特定的利益关怀和目标函数、特定的行为定势,不同于本书中假定的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政府定位。换言之,不同的制度环境下的政府管制,即使其内容和形式雷同,其效果和意义可能大相径庭。
第三,依我的学术思路来看,本书的一个明显不足是,作者没有正视政府作为正式组织本身面临有限理性甚至非理性的种种局限。而这一点恰恰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中的制度主义所特别关注和强调的。虽然作者不时地提醒读者,他倡导政府积极参与市场运行并不是说政府总能提供好的政策和管制,但讨论中隐含的假设中视政府为一个虚拟的理性决策者,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提出合适的政策,提供合适力度的干预。书中所列的不成功实例大多是政府干预不力所致,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那些政府决策失误、政策为政治冲突所左右、政府管制为利益集团所绑架、政府干预不当的大量实例和研究发现都没有进入作者的视野和讨论范围,这实在是这本书的极大不足。
任何方式的市场治理都因环境条件和不同时点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不同时间点、不同条件下的技术优劣势可能互为转化。不合时宜的政府干预或协调可能会对技术创新产生灾难性结果。关于日本、欧盟、美国在“高清电视”(HDTV)技术领域中竞争的过程和结果的一项经济学研究表明,日本政府操之过急的干预政策使得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中过早地固化已有研究成果,导致路径依赖,而不是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结果被其他国家的新技术超越。
进一步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市场治理之道也需要相应的演变和改进。政府和其他行动者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治理之道。然而,学习并不是一个中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因素互动和有着诸多歧途的过程。这就提出了新的问题:什么样的学习更为适合市场运行?单一学习者还是多个学习者?单一信息源还是多重信息源?推行一个学习模式还是鼓励不同的学习模式?不同领域中的学习是如何传递和校正的?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吸纳不同的利益群体又能防止被利益集团绑架?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是怎样学习的?
另外一个可能的倾向是,政府不仅构建市场、限制市场,而且试图驾驭市场以服从其利益。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注意到,传统的市场经济时常成为政治掠夺的工具和手段。经济史学家诺斯(Douglass North)指出,许多经济制度虽然低效率但仍然可以长期存在,因为其角色作用符合执政者的利益需要。在这个意义上,政府管制并不总是按照市场规律来建构和维持市场良性运行,而可能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市场之上,将市场活动作为实现其政治目标的工具,因此引发非预期的后果。
上述有关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本书的架构和内容未及关注,但为我们的进一步深入思考提供了现实的与文献的背景和线索。

顺便提一下,本书作者是傅高义(Ezra F. Vogel)的儿子。父子两代都研究日本问题。父亲曾于1979年出版了《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一书,盛赞日本经济奇迹,震动美国朝野。没想到四十年后,儿子著述,检点日本经济的诸多问题和转型失败。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令人嗟叹不已。


【扩展阅读】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当呼吸化为空气》)



想象一下,一位精力充沛、情感丰富、前景灿烂的年轻人,一位正在培养中但已崭露头角的神经外科医生和医学家,身体一直健康无恙,参加包括拳击等各种活动,每天例行的十几个小时工作,不久前还有手术台上连续36小时的经历。在经过10年医学院训练和医院见习,最后一年走向独立行医的关口,突然发现自己身患晚期肺癌的不治之症。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道:“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可见生死文笔之重,何况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更何况年仅37岁!在这本书中,作者(Paul Kalanithi)用他坦诚的目光,直白的文字,直视终点,记录生命最后一段旅途的身心经历。读下来感人至深,感慨不已。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by Paul Kalanithi


 当作者看到自己的肺部CT图片时,心里完全明白其严重性。作为一位神经外科7年的见习医生,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的工作就是和类似病症在打交道,只是那时他是治疗者,而现在成为治疗对象。 书中记录了作者求医治疗过程中的起伏曲折,问诊求医,病情波动,生死回转,从虚弱不起,到追求希望,甚至一度返回手术台,再到危机,各种治疗治疗方案依次尝试,直至最后放弃,安静离去。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作者坦率地描述了自己的心理历程,悲伤、否认、愤怒、争取、消沉与接受等各种心境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发掘生命的意义,也帮助读者认识生命的意义。 重返手术台后不久,又因为病情恶化而不得不回到病床。在最后一个工作日,他清晨5:20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医院门口,特意停下来,深吸了一口气,闻到桉树或许是松树散发出的味道。那应该是伴随太平洋方向飘来的微风和露水轻曼飘逸的时分。他尽力地把最后一个手术做的完美无缺,为他不得不结束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生活在生死边缘,生命的意义也随着病情而不断变化,随时间长短而异。如果只有几个月,与亲人相处即是意义,若有一年光阴,则可以提笔写作;若能有十年前景,那么就要争取返回手术台…… 然而,在最为困难的阶段,随时可能悄然离去。每天清晨醒来,才知道有一天可用;早饭之后便没有任何预定计划。世界热闹地嘈杂地在身边走过,昨天你还身在其中,对未来无限憧憬,而现在则只是一个看客,身心疲惫,精神散去…  “又恢复知觉了,感受到世界,但我已枯萎。”过去,现在,未来—对不同生命历程的人们来说,有这个不同的含义。在人生的尽头,所谓的未来不再是需要面对和攀登的陡坡,而是越来越平坦的永恒的现在。 让我想起斯坦福心理学家Amos Tversky, 行为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他在得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后,选择放弃治疗,以便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精力来度过生命的最后历程。  书虽不长,但作者用心血写成,扣人心弦,读下来很是震动,记下几个感受。 科学与宗教。作者成长于虔诚的宗教家庭,但自己的宗教倾向并不强烈,这是因为从业的科学理性使得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与宗教保持距离。但在生命最后关头,作者重新审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理性的尽头看到了宗教之光,有了自己的领悟:人生不是总处在赎罪忏悔之中,而是认识到,作为人类的局限,我们无法总是达到上天的期待。 作者从医,而且是在医疗和科研的最前沿,书中对自己病情的描述和治疗过程,详细又专业,无形中也让读者知道了治疗过程中种种可能的岔路歧途,不同风险的治疗方案,等等。各种抉择,生死予夺,即使医学知识如此丰富的当事人都难以把握,何况我们这些外行当事人。可见医务领域中的专业精神和公共信任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文中多次提到Kaplin-Merier survival rate,这个以两位学者命名的生存率计算方法是我在教授社会学统计课时经常提到的一个题目。作者试图知道此类病患者生存期限的概率分布,而他的治疗医生却让他不要关注这个信息。没想到这样一个技术性测量居然与活生生的生命有如此密切关系。对我来说,这个公式从此每次出现时,都会带有特定的体温。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本人的经历。在斯坦福读本科时,他酷爱文学,同时修了文学和生物学两个专业,又读了文学硕士。然后才决定转向医学。作者写道,决定从事神经外科医术来自神圣的召唤(Calling)。如果仅从个人选择来说,这很可能是最糟糕的工作:漫长的训练过程,长时间的工作,巨大的心理负荷,等等。 书中一半章节追溯早年至病前的成长经历。早期在Arizona 城郊荒野居处的青少年生活,趣味盎然。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印度裔母亲,为子女的教育前景而积极参与和推动学校的各种活动,硬是把原来偏僻不起眼的学校,改造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场所,使得学生有可能从那里走进了一流的大学校园。让我想起赫希曼关于“退出、呼吁与忠诚”的讨论。 作者的本科、硕士学习和见习医生经历都在斯坦福。文中不时提到我自己熟悉的场景,特别是斯坦福校园中心的大教堂,不少人到在空旷安静的时分进来,欣赏这里开阔的光线和宁静,从中汲取新的力量。作者自己写道,在本科生期间半夜时分和同学闯进教堂,平躺在地,倾听高耸拱顶空间回荡着自己的声音。这让我想起,读研期间的一个平安夜午夜时分,突然兴起,和几位同学跑到这所大教堂听圣歌,小心翼翼地挤进人头攒动的人群中。刚站稳片刻,突然整个大厅歌声响起,身后一位女子嗓音特别优美悠扬,犹如天籁之声,至今回想起来仍然缭绕耳边。我暗自告诉自己,待疫情结束之后,一定要找个心境平和的时点进入教堂重新感受,抑或在那里找到心境平和的那种感受。  远在巴黎的女儿向我推荐了这本书,  “You will like the book, both the content and writing.”  不久前我们聊天时,我提到,现在读书对写作特别苛求,特别希望读到文笔好的作品。知父莫如女。
读这本书,让我再次感叹文字的力量。作者提到,多年来从医的直接感受使得他离开了文学和学术的文字,但此时此刻却感特别到需要文字描述来理解自己的直接感受。面对死亡,体验万千,但只有形成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才能正视。作者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在“任何人写的任何关于死亡的文字”中,特别是在那些有如此亲身经历的作家文笔中,寻找理解死亡的语言。 毕加索传记中说道,他的画风因为与不同女子交往而不断变化。我们也随着各种经历,有时是他人的经历,来找到新的灵感和动力。死亡经历,这无疑是最为严酷的经历,作者不是被它压垮,而是在它面前奋然而起,用文字继续自己的生命。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就是他的生命之声。他的生命随着这些文字而永生,超过他的医术,超越他的患者和亲人们的记忆…… 作者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当他提起笔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说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度过,那么没有度过的生命是不是同样也不值得审视呢?读完这本书,我为作者年轻早逝而痛心惋惜,但也有新的感悟:应该趁年轻的时候记录自己的生命旅程,如此文字会有对未来的向往,对未知的期待。哪怕是面对被死亡夭折的前景,也会给读者一种拥抱生活、珍惜经历的动力。感谢作者,让我带着这样一种憧憬和向往的心情,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学年。

以上两文,第一篇来自“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篇来自周雪光教授的微博。特别推荐购买文中涉及的两本书仔细研读。该选文只做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书目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End—


点击下列标题,延伸阅读:
周雪光 | 读书与治学:找到真正的自己
周雪光|读书杂记二篇
周雪光|韦伯故乡读韦伯“断想”
周雪光 | 冬季读韦伯七篇
周雪光 | “有组织的无序”:封闭系统中组织决策的大困境
周雪光|理解宏大制度变迁与个人生活机遇
周雪光|学术研究中的“创造之作”
周雪光|理性组织、组织暴力与民族共同体
周雪光 | 从家族兴衰看国家建构历史的演变
周雪光|塑造政治秩序:意气用事的激情与理性计算的利益
周雪光 | 方法、思想、社会科学研究
周雪光 | 寻找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线索
周雪光 | 从大历史角度看中国改革四十年
周雪光 |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周雪光 | 莱茵小径徒步旅行记
周雪光 | 隐蔽的历史:发掘欧洲近代国家科层制的演变背景
周雪光|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推荐好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