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流观察 | 疫情前后,广州地铁国庆假期的客流量有何变化?

Metro Bay Metro Bay 2022-12-18

Metro Bay 地铁大湾区

批注



相关阅读:客流观察 | 广州地铁2022年9月客流月报客流观察 | 广州地铁2006-2021客流变迁记录

|图:Metro Dove、仰望LK
|文:Metro Dove


11月30日,广州市内地铁终于全面恢复。这波较长的疫情给人们的出行、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地铁客流在11月27日创下至少10年来的新低66.33w,而目前疫情才刚刚走下坡路,未来变化如何尚未可知。

不过还是让我们时隔两月,回望疫情状态稍微稳定时的2022国庆。当时虽然广州本土病例始终不消停,但总体可控,使得这个国庆假期总体仍算平稳度过。可是从地铁客流来看,持续恶化的疫情还是对人们的出行信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前,我们曾对比过历年的客流变迁:
客流观察 | 广州地铁2006-2021客流变迁记录

那么本期让我们把视角缩小到国庆假期,对比下疫情前后人们的出行变化。

01

总体客流对比


对比2019年~2022年这四年,节前及假期内广州地铁全网客流总量(仅列出有参考意义的日期):


可见2019年大幅领先于2020、2021两年,2022年又要差于2020、2021两年,节前工作日的跌幅相对较小,而休息日的跌幅更大,说明疫情主要打击休闲客流,对刚需客流影响相对小

微观规律上来看,节前两天(9月29日)往往已经会较普通工作日(如9月28日)上升20w~30w,说明存在一定的提前出行客流。而节前一天(9月30日)则会迎来最高峰,拉升量级会达到160w~200w,展现了广州的强大爆发力,这部分客流主要是中转客流和学生客流,四年下来节前爆发力差距并不大,说明这部分客流大体来看属于刚需增量。

国庆假期当中往往呈尾部略躺平的“U”型,10月1日~4日节节下跌,5日~7日企稳反弹——大体是因为两块客流的波动:中转客流波动为典型“U”型反转,而出游客流为“L”型。

此外,国庆节当天往往高于9月周六,但低于10月~11月周六——应是因为进入10月,气温开始转凉,学生也基本到位,还处于商贸旺季(广交会、双十一)等,使得10月~11月周末客流经常超过国庆节当天。



02

分线客流对比


对比2019年~2022年国庆前一天,即9月30日的客流


同时对比2019年~2022年的国庆节,即10月1日的客流总量:


可见,2019年秋季的普通周五客流,已经和此后几年的9月30日差距很小了。这说明即使近年来广州仍然开了不少线路,新入网客流应也有50w以上,但仍然难以抵消疫情造成的损失。休息日杀伤力则更为明显——尽管9月30日每年都能破千,但是10月1日已是连续三年不足800w,疫情以来除了2021年5月1日录得1044.56w的休息日历史新高外,最高的普通周末客流仅为908.9w(2020年11月28日,8号线北延段开通的首个周六,且为秋季客流最旺季)。疫情前,普通周六有多达7条线路的客流量会超过周五,而且全网客流量接近千万,目前已经是遥不可及。

分线来看,曾经的6条百万水平的线路(即1号线、2号线、3号线、3北线、5号线、6号线)的客流量都有较大下降,且多数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这些线路沿线已经十分成熟,新增客流已经不多,主城区的流动下滑使得它们客流损失较大,部分线路还存在被新线分流的影响。而途经老城区的1号线、2号线又跌的更多一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常住人口外迁,另一方面是枢纽客流下滑。APM线主要为珠江新城内部通勤、观光客流,受疫情影响下跌也较明显。此外13号线也在逐年走低,虽为8A编组,但目前开通区段没有较大的客流增长点,因此随全网下滑。

在9月30日能大体保持稳定的有4号线、7号线、9号线、14号线、广佛线等线路,但它们在接下来的国庆节无一例外也节节败退。这些线路在9月30日有较庞大的节前出行客流支撑,尤其学生较多,因此节前爆发力强,在这种日子也相对抗跌。7号线相近量级的普通周五远不如9.30,也说明广州南站、大学城对单线客流加持较大。9号线近年有广州北站和融创等新客源加持,虽然仍不如2019年,但基本稳住阵脚。广佛线在8号线北延段开通之后也有所加成,客流得以保持稳定。

在9月30日增长明显的线路有8号线、18号线、21号线、22号线、知识城线等,前面4条线路在2019年底以来都有新开段,18号线在今年9月30日无尝鲜客流加持下仍然超上一年约7%,客流培养成果凸显,不过10月1日失去尝鲜客流仍然大降。21号线后通段开通后大涨,且沿线疫情情况一直较稳定,客流稳步培养,总量已经成为中坚级别的线路。22号线新开半年,较最初的客流已有三成左右上涨,客流培养很快。

值得一提的是8号线,部分日子的进站/换入比如下:


可见疫情前的2019年,8号线换乘客流(客流总量-进站客流)往往大于进站客流,休息日进站客流往往下降,而换乘客流在普通周末不降反升,使得全线周六客流能和周五持平。疫情前,8号线文化公园站~凤凰新村站开通,进站净增3w,换乘亦净增4w,大体情况未有变化。

疫情后,北延段(滘心站~文化公园站)开通前,进站客流仍然少于换入客流,但在北延段开通后进站客流开始反超换入客流。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8号线北延段目前换乘站数量较少(目前仅开通陈家祠站、文化公园站),但是进站客流比较扎实,进站净增量十余万,换乘仅净增8w,导致的量级逆转。年底西村站开通之后,换乘客流有可能会重新迎来增长,届时也有望助力全线客流破百万。


03

分站客流对比


最后对比2019年9月30日、2019年10月25日(周五,当日全网客流量1036.34w)和2022年9月30日的进站量、换乘量、客流总量前十:

进站量排名
换乘量排名
客流总量排名


三个榜单的榜首都很稳定——进站为广州南站,换乘和总量为体育西路。总客流排行方面,前三以及第8、9名维持稳定,2022年排名下降的有公园前站、广州火车站,排名上升的有昌岗站、万胜围站、客村站,反映了广州城市重心的东移

而各项数据的绝对值方面,主要车站除万胜围站外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且大多数跌幅超过全网跌幅,说明不少换乘车站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分流。广州地铁线网客流逐步得以分散,客流强度和重点车站客流下降其实是好事,说明整体运力不足情况将逐步得到缓解。

但近三年,广州地铁主力线路的下降除了自然分流,还有疫情压制的因素——疫情的反复改变了很多人的出行习惯,也给地铁客流造成了极大的流失。今后,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日常做好个人防护,遵守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展望未来,Metro Bay期待疫情对于人们的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都能逐步下降,全网客流能逐渐恢复正常,大家能够有序地恢复流动。同时希望在2023年开始逐步开通的三期新线帮助下,重点车站的客流继续维持稳中有降的趋势,乘客能够获得更加友好的出行体验。



往期精彩回顾 -

广州地铁线网示意图官方版上新了!

香飘萝岗,路通南岗。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建设近况如何?

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调整:南沙段由局部高架改为全地下

解读 | 佛穗莞城际(28号线)最新方案:五大变化,会是最终版本吗?

广州地铁3号线的尘封往事:从规划到建成,“消失”了什么?

季度观察 | 广州地铁各新线进度对比与开通日期预测(2022秋季篇)

多图!广州地铁四期规划候选线路,线站位预测一览!

2022年新版!广州地铁四期规划入选线路预测更新!


- 广州最新专题推文回顾 -

建设进度图:广州地铁在建新线建设进度图【2022年10月】

季度总结:季度观察 | 广州地铁各新线进度对比与开通日期预测(2022秋季篇)

深度分析:深度 | 万千疑难一站解!浅析广州24号线飞翔公园设站可能性

热点解读:解读 | 广州8号线东延段、24号线各加一站!会是在哪?

新线航拍:航拍 | 10号线高歌猛进!6月海珠西部新线各站进展观察

Q&A:Q&A | 关于广州四期规划,这些新线机会几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