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导管型号及插管深度?
气管插管类型有哪些?
如何选择导管型号及插管深度?
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 气管插管已成为临床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呼吸功能障碍以及外科手术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临床上也相应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气管导管,本文做一总结。
1.临床常用气管导管介绍
1、常规型气管导管
较为常见,该导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出现脱出等情况,同时固定方式便于口腔护理。但普通型气管导管主要为PVC材质,使用过程中由于导管材质等问题会使得患者出现黏膜损伤并导致出血症状,会给患者正常治疗带来较大影响。
2、加强型气管导管
加强型气管导管较普通型气管导管在材质及构成上无疑具有巨大优势。加强型气管导管又被称作为弹簧管,其主要材质为特殊软质树脂且壁内具有螺旋钢丝,这就使得管体的柔韧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加强型气管导管使用过程中一般会在管芯处涂有润滑石蜡油,可让插管更加顺利,插管时间及成功率较普通型气管导管都具有一定优势。另外加强型气管导管尖端处质地更为柔软,可随着上气道形态发生改变,契合程度较好,降低了与黏膜组织的摩擦,损伤较小,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
3、可冲洗型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吞咽反射 、咳嗽反射及下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口咽部分泌物及定植菌易积聚在导管气囊卡弗上,在此区域形成“粘液糊”,成为细菌的储存库。因此要有效预防 VAP 发生,则必须及时有效地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方分泌物。冲洗式气管导管,使积聚于声门下分泌物及定植菌随冲洗液被吸出,直接减少经口鼻咽部至下呼吸道分泌物的下漏和定植菌移行,而普通气管导管无法对气囊上方滞留物进行冲洗,有助于降低医院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延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4、单腔支气管导管
是安置于支气管内的单腔导管。实施肺隔离和单肺通气的人工气道统称为支气管内导管,单肺通气是指在开胸手术时,选择性的进行检测肺通气,患侧肺不通气肺萎陷。特点为管体细长,套囊短。为了保证右肺上叶的通气,右支气管导管前段套囊分两段,中间有一侧口对应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
5、双腔支气管导管
广泛应用于临床单肺通气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品种较多,有Carlen、White和Robertshaw三种类型。设计原理基本相同:一管两腔,两段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位于导管的远端,另一个开口位于主支气管,在气管及主支气管部位分别安装有气囊。
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对术者要求较高,因右主支气管解剖结构的特点,难以确保导管位置正确。
2.3D演示气管插管
3.如何选择导管型号及插管深度?
导管型号选择
简易计算法:2岁以上小儿:导管内径(mm)=(年龄/4)+4
估算法:气管导管外径≈外鼻孔径≈小指末节直径(因鼻孔大小与环状软骨处相等)
5岁以下,或导管内径<5.5mm,一般不用套囊:
(1)小儿声门下呈漏斗状,插管后多不易漏气;
(2)内径相对较大,可减少气道阻力;
(3)气道压力升高时可漏气,作用于气道的压力小,减少拔管后粘膜水肿的危险性。
成人及8岁以上年长儿选用带套囊的导管。
插管深度
唇-端距离(cm)(上唇至气管导管管端):
新生儿:体重+6
儿童:12 + (年龄/2)
经鼻长度(cm)=0.21×身长(cm)
鼻尖至耳垂+4-5cm(小儿2-3cm)
鼻尖至耳垂≈前鼻孔至咽喉腔
男性:门齿不超过22cm;女性:21cm.
当然确保插管深度适宜,还是以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等为准。
好文推荐:
视频: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喉罩技术+电除颤术(一气呵成)
成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诊疗急诊专家共识2021(附PDF)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