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检察》2022年第17期要目

人民检察 人民检察杂志 2023-03-25

目 录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以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为抓手  提升新时代刑事检察能动履职水平

王守安

落实中央《意见》推动

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法律监督视域下检察一体化履职的实现进路

杜学毅

迎接二十大系列专题

检察新理念专访

坚持“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

——专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谢鹏程

本刊记者 刘金林

依法能动履职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

——专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熊秋红

本刊见习记者 姜梦

刑事案件诉源治理更实促进治罪与治理并重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京平

本刊见习记者 郑志恒

检察一体化同心聚力增强法律监督效力

——专访湖南大学教授张智辉

本刊见习记者 郑志恒

以“我管”促“都管”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专访北京大学教授湛中乐

本刊见习记者 耿阁

兼顾天理国法人情要求做到于法有据于理应当于情相容

——专访清华大学教授张建伟

本刊见习记者 刘梦洁

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将促使监督模式迭代进阶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品新

本刊见习记者 姜梦

观察与思考

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迷思与破局

金成波 王敬文

检察聚焦

新时代加强刑事抗诉工作的路径探索

元明 施鹏鹏 王洋

法学专论

操纵证券市场罪的适用边界

——以证券法与刑法的关系为视角

 时延安 郑平心

权威解读

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十七批指导性案例解读

元明 黄卫平 肖先华

司法改革探索

法官释明权及其法律监督

阚林 李先伟

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运行难题及对策

刘晓涛

涉案民营企业的商业信誉保护

张韫晖

域外法治

比较法视野下我国刑法中逃税行为除罪条款完善方案

赖早兴 许忠剑

观点撷要

实现“少捕慎押”的三个着力点

丛姝玉 常洪波 杨瑞

“民转刑”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用

徐蔚敏 李乐 张蔚

加强基层院案件管理工作的建议

林嘉中 杨光耀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以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为抓手  提升新时代刑事检察能动履职水平

摘要: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是能动司法在刑事检察中的具体落实,是践行新时代检察理念的充分体现,目标要求是通过依法、主动、深入、全面履职,克服机械司法的惯性思维,在被动受理、主动监督和诉源治理三种刑事检察形态中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湖北省检察机关充分认识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是担当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的必然要求,从司法理念、履职方式、制度机制着手,进行积极探索,并结合司法实践,对以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为抓手提升新时代刑事检察能动履职水平,推动刑事检察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路径展望。

关键词:能动司法 刑事检察 实质化监督办案 诉源治理

作者简介:王守安,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落实中央《意见》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法律监督视域下检察一体化履职的实现进路

摘要:检察一体化履职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重要抓手,其作为检察一体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具象化的载体,生动体现着检察权的行使方式和检察改革的方向,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及实践依据,对于强化法律监督职能、规范检察权运行、优化检察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应当更新检察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检察一体化履职,不断提高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法律监督 一体化履职 实现路径 必要性

作者简介:杜学毅,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


观察与思考


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迷思与破局

摘要: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是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前提条件。对于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存在行为标准、结果标准以及混合标准等,运用这些标准对简单案件可以作出判断,对疑难案件却显得力不从心。裁量收缩论从被侵害法益的重要性、危险的可预见性、损害结果的可回避性以及行政保护的可期待性等方面对行政机关是否以及如何作为进行判断,能够兼顾行政裁量与保护义务、统筹事实因素与法律因素,是疑难案件中认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理想工具。未来,应通过裁量收缩论的实体判断和程序展开,对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作出判断。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 不依法履行职责 起诉标准 裁量收缩论

作者简介:金成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教授;王敬文,作者单位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法学专论


操纵证券市场罪的适用边界

——以证券法与刑法的关系为视角

摘要:以证券法与刑法的关系为视角分析操纵证券市场罪,有助于准确把握该罪的内涵与适用边界。宏观上,应准确把握防范金融风险政策与证券法的修改思路,进而将政策目标融入对该罪的理解与适用;中观上,应重视证券法律规范对操纵证券市场罪保护客体与定罪量刑的影响;微观上,应从证券法及其适用的角度思考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三种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类型,对操纵证券市场罪的实质危害性予以把握,准确认定该罪的故意内容。

关键词:操纵证券市场罪 虚假申报操纵 蛊惑交易 抢帽子交易

作者简介:时延安,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教授;郑平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刑事法治研究》(20&ZD198)的研究成果。


域外法治


比较法视野下我国刑法中逃税行为除罪条款完善方案

摘要:征税与逃税的对抗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税法和刑法作为国家治理逃税行为的重要依据,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我国刑法第201条第4款规定的逃税行为除罪条款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落实刑法谦抑原则的一项创新举措,但也存在与我国传统刑法理论相脱节以及立法前瞻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考察国外税法、刑法和相关刑事政策对逃税行为的治理,从中汲取有益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逃税行为除罪条款相关规定,优化我国对于逃税行为的刑事治理方案。

关键词:比较法 逃税罪 除罪条款 行刑衔接 立法完善

作者简介:赖早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忠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国家检察官学院讲师。

本文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新形势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彻问题研究》(ZGFYZDKT202104-01)阶段性成果。


公告

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适应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人民检察杂志特开设微信端征稿发稿渠道,建立“好稿快发”“网络首发”机制,来稿除微信公号端编发外,还将择优刊发于《人民检察》纸质版。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邮箱rmjcwlb@126.com,征稿内容详见《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编辑:刘梦洁

相关链接


  欢迎订阅2023年《人民检察》《人民检察》2022年第1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2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3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4期要目《人民检察》2022年第5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6期要目《人民检察》2022年第7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8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9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0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1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2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3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4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5期要目《人民检察》2022年第16期要目《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关于我们

《人民检察》创刊于1956年6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办刊宗旨。它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

rmjcwlb@126.com    rmjcbjb@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