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江南·筑丨园林,何以成“江南”

园林,何以成“江南”



江南古典园林留给后人的绝不仅仅是建筑技术的成就和视觉感官的享受。


正如阮仪三先生在《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一书中所说,人类造园,其实是在造天堂。园林是人类眼中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是寄托精神的宁静家园,是自己心目中的天堂。身处园林,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亭台楼阁山水花草,还有中国古人的所思、所想、所为。无论是“悦目”的西方园林,还是“赏心”的东方园林,无论是古典园林,或是当代园林,人们都在不断地发现和创造美的样式,营造着心目中的天堂,永不停歇!




在江苏,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可以端出几座拿得出手的园林,南京的瞻园、南通的水绘园……无一不展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意蕴。


南京瞻园

南通水绘园


作为江南园林的两大代表,历史悠久的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凭借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者造园手法趋近却不趋同,又因造园时间、园主身份、空间布局、营造手法等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美。


从山石、流水、建筑和花木出发,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共同构成了江南古典园林的典型特征。


以山石为骨


堆山叠石在中国传统造园技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凡有园,就必有山石。


以苏州的艺圃和网师园为例,两园的水岸边都置有假山:艺圃中用“湖石叠造石壁”,假山缘山而上和自然山林合为一体;而网师园中的黄石假山“云冈”,池水、石径与绝壁三者相互衬托,代表了明清苏州园林典型的叠山技法。


艺圃


扬州无山,所以园林多采用“平地叠石”之法,也开创了穹型洞壑的叠砌艺术。高超的叠石技巧可以将小石拼镶成巨峰。石头纹理和石块大小的组合巧妙,联络勾带且拼接之处有自然之势而无斧凿之痕,可谓“峰与皴合,皴自峰生”。


扬州园林素以“叠石胜”,其中突出的个案,以雄伟而论,当推个园;以苍石奇峭论,则算片石山房;而小盘谷的曲折委婉,逸圃的婀娜多姿,都是佳构。棣园的洞曲,中垂钟乳,亦为一般园林所罕见。


其中,个园的石师工匠分别选用褐黄石、太湖石、雪石和状如竹笋的石笋,叠成四组假山,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称为四季假山,让人兴叹不已。


点击图片 阅读扬派叠石主题美文


以流水为脉


“园无水不活”,水在园林中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江南园林理水的手法和意境多从自然山水中汲取灵感,效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苏州园林中以表现静态水景为主,水面或寂静深远,或烟波浩淼,或平静如镜。如苏州网师园、畅园、艺圃、鹤园等,多以水池为中心,建筑沿水四周环列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以水为源溪流绕室,以水为题鱼戏莲池,以水为景叠山引泉,园林的自然气氛也因此得以加强。


网师园


畅园


扬州园林在自然风貌与人工山水的结合上匠心独运。


扬州瘦西湖原本只是一条城河,袁枚也说它“长河如绳,宽不过两丈许”。但是古代的园艺家却在拓宽水面的同时,充分发挥河道曲折变化特点,使瘦西湖呈现“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将周围傍湖而建的一座座私家园林联结成一片独特的集景式滨水园林群落。


“庭院深深深几许”,瘦西湖以一片片的杨柳为衬托,远远近近的厅堂、亭观、塔桥,在影影绰绰的柳影中若隐若现、若明若暗;一重重柳林,如一道道竹帘。虚实、显隐、浓淡、动静,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立而统一的审美经典,在此得到淋漓的彰显。


瘦西湖


再说水系中的桥,如果说,苏州园林以曲拱桥为美,那么,扬州园林则以平曲桥为贵。它介于似桥非桥、似石非石之间,无架桥之形,却有渡桥之意。虽属人工巧作,更有自然野趣。其骨子里,还是以“曲”为贵的中国造园理念。


以建筑成景


“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在园林中各种建筑形体如何与山水相结合,是一个颇为讲究的问题。建筑物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将建筑艺术巧妙融于自然环境,师法自然,表现自然。


苏州园林建筑物的布置和设计都别具匠心,大到建筑的朝向,小到门窗的雕花都相当细致。古语有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苏州园林的主人多有官场上的失意文人士大夫,他们则把自己一腔抱负付诸宅院筑造,对自家的园林精雕细琢。



尖尖的屋角要起翘,恰如美人秀眉入鬓;游廊绕庭,分而不隔,内外通透;用各式门窗将粉墙黛瓦一丛丛装裱入画,衬以修竹芭蕉。在市井中创造出一个独立、饱含情趣的方寸天地。


留园


扬州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则多创新之举,以楼代厅堂成为其布局特色,且楼的数量多、体积大。如个园连接夏山和秋山的抱山楼,体量之巨,几乎压过园中的山水环境;何园的复道楼廊,总长430余米,贯穿西园和住宅区,几乎环绕全园,极为恢弘。而对江南园林而言,这种“长楼”是很少见的。


个园抱山楼

何园复道楼廊


以花木造意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园林中莳花种树的方式,凸显了园主的审美。花木、山石、流水、楼廊共同构成了江南园林的意境和气度。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陈从周先生在《说元续》中说:“杨柳宜装点园林”。苏州和杭州多有以柳为名的园林景点,如拙政园的柳荫路曲、西湖的柳浪闻莺等,但若论柳树的数量和建筑的组景,还是扬州园林更密、更有气势。瘦西湖三十里河堤上的柳树,托出“一水回环杨柳外,画船来往藕花天”的诗意美景。


瘦西湖


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无疑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巅峰之作。同是江南的园林,六朝时期,南京先后出现的皇家园林达30多处,至今仍留存煦园、瞻园等经典之作。


江南,也由此成了园林的代名词。



朗读者:葛华静

南京熙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大国学班学员,爱好朗诵、配音,心与薪声文化传媒签约配音员。


策划丨崔曙平
审核丨曹云华 崔曙平 编辑丨刘羽璇

校对丨徐红云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仅用于推广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阅江南·居

江南民居中的“理趣”

阅江南·意

六朝胜迹冠清凉

阅江南·筑

水村山郭酒旗风——绘画中的寺塔隐喻

阅江南·意

我对江南多迷恋,恋在屋舍瓦墙间

阅江南·品

春分食野一勺间

阅江南·品

赏心乐事谁家院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