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庭教育战略规划从引导孩子建立自我认知开始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 2023-10-15






之前我们在不同的家长课程与主题分享中,都有跟大家聊过在小年龄阶段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预期这个问题,我一直认为这个是相当重要的问题。


这两天,我和miumiu以“项目制探讨”的方式,共同探讨了【学习的目的】【策略】与【自我认知】这几个主题,这些交流相当于我们家一个教育战略规划的开头。



学习的目的与学习领域


关于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天天去上学这个问题,其实孩子特别有发言资格,我记得一年级的某一天,她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如果我不去上学,警察叔叔会来我们家里来抓我吗?”……


这回她一本正经地说,上学第一是因为要学习,另一个是要认识新朋友哇!并表示她还挺喜欢上学的,当然我知道这背后主要是社交驱动的哈哈。


找一个离家近的学校最好的部分在于:楼下、院子里外都很容易碰到上上下下不同年级的朋友,这让她感觉有一种大社群、大家庭的感觉,每每下楼绝不会缺乏伙伴,这对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意义非凡。



学习策略


我们探讨了很庸俗的“拔长”“补短”的模式,出乎意料的是,miumiu认为她会选择补短的模式,这可能跟小朋友们天然的想在“社会/学校标准”下取得综合优势地位相关吧~


请大家原谅这张草图“草”的程度


我跟她也分享了我选左边A模式 ——“拔长”模式的思路,最终她决定把两个做一个融合,也就是短板提到一个要求不高的可接受程度,同时重点发展自己更感兴趣的领域。



自我认知


如果没有引导直接让小朋友去概括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的话,她们的思维mode是这样:



也就是说,她会用自己在学的一些科目来框自己,比如英语我比较强,画高一点,历史也不错,次高,等等,美术很喜欢,但没学过,也画上去,但看上去最短,这样。


她对自己的认知停留在给自己学科打标签的程度,可以理解哈,因为孩子的世界,如果不做思维的扩展,其实就是这么狭窄,还挺普遍的情况。


于是,我们以此为入口,引导miumiu更多的往学科背后的能力和性格方向去想,再来重新描述自己,于是她自己Brainstorm的小窗口打开了,呼噜呼噜地说,而我在一边,呼噜呼噜地帮她记小笔记:


自我认知头脑风暴草图


结果真的令我惊讶了,原来二年级的小朋友对自己还真挺有观察和看法的,我们分了【性格】和【能力/潜力】两大块,她认为:


自己【性格上的优势/特点是:

(根据口头原话记录)


  1. 开朗,乐于交朋友,话很多;

  2. 喜欢与其他人一起干事情,喜欢合作,有时也喜欢自己干事情;

  3. 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4. 喜欢很酷的东西(比如露着肚皮跳舞),但也喜欢公主风;

  5. 喜欢探险的游戏或绘本,喜欢未来。

    (“我们走过的路都是知道的,现在我们要走新的路了,以后会发生哪些事情?所以我有很多想象力”)


自己认为【性格上的缺点】是:

  1. 大嘴巴

  2. 每天气呼呼的,经常会发牢骚

  3. 嗓门大


认为自己【能力上的特点】是:

  1. 表达能力不错,特别是口头(英语表达差一点点)

  2. 写作能力,也喜欢写点小作文

  3. 阅读能力(中英)

  4. 收拾能力

  5. 画画

  6. 玩的能力(提出新的游戏;有想法;认识新的朋友)

  7. 学习能力,我的效率挺高的

  8. 活动能力(乐于参加、乐于发起活动,还有project,上次我们和同学演电影就是)

  9. Cook的能力(提出建议)

  10. 爱妈妈、黏妈妈的能力(撒花 ✿✿ヽ(°▽°)ノ✿)

  11. 想象力,我的想象空间很大


应该说,miumiu对自己的分析还真是挺全面了,所以你看,只要稍加引导,小朋友还真的是对自己心里很有数儿呢


那么我带着她总结了一下目前的能力框架:


TBD未完待续


并等待下一次,也就是我们的第三次讨论主题:【如何进行学习规划与设计】。



过程即是目的


在这个所谓探讨规划的过程中,父母可以主题性的和孩子聊些言之有物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和她的生活又息息相关,所以其实是一个家庭内民主决策的过程,同时可以激励她自己来扮演“学习”主人公这个角色,使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家长定规矩,小孩“依法”完成任务的过程。


毕竟,家长不想扮演催命鬼、孩子也不想扮演苦逼劳工的角色,对吧~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也对双方的角色进行了有仪式感的塑造,与学校一样,现在绝大多数进步式学校都在提“以学生为中心”,那么老师的角色对应的将从传统的“Teacher”或者“Instructor”逐渐切换为“Facilitator” ①的角色。


家庭中的教育其实也类似,核心就是学习的主驱动力应该从家长过渡到孩子,家长也应该是一个“Facilitator”,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我就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做尝试,这次和miumiu的民主规划就是一个例子,当然,你知道的,作为一个心机老母,我知道二年级的小孩儿认知在什么水平,这个阶段更重要的还是靠有技巧的引导和启发真实的思考


我们将共同出炉的这个“规划”结果其实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她能够明白为她自己定位、制定学习方案、为自己负责,都是她自己的份内事儿,妈妈这个阶段还有些经验、能量能够为她所用而已,就是这样。



小知识

① Facilitator: A facilitator of learning, therefore, is a teacher who does not operate under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eaching, but rather is meant to guide and assist students in learning for themselves - picking apart ideas, forming their own thoughts about them, and owning material through self-exploration and dialogue. (Study.com)


<视频来源:NNgroup>



END


添加卡小拉老师微信

跟踪卡拉老师每一天的朋友圈教育分享

👇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是深圳市首个依托于拥有资深学校管理经验的团队、致力于提升家长认知、增强家长对现代教育理解的第三方教育平台。


卡拉老师团队基于多年对国际学校与创新性公立、私立学校的观察与创校经验,成功打造了从家长认知视角出发的、系统的【现代教育通识基础课】系列,覆盖0-18岁年龄段,在【路径选择】【如何择校】【学习规划】等重点主题上具有深度研究。


服务项目:

• 卡拉老师一对一定制化教育咨询 

• 卡拉老师全景教育战略规划设计




卡拉老师

•清华大学 管理学学士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力进修认证 

•前著名双语学校创始团队、教育工作室负责人与招生总监 

•对创新型公立学校样本具有深度观察,曾参与一所特色国际化高中的创设 

•深圳某顶尖K12双语学校战略咨询顾问 


 往期推荐 




公众号算法已改

为了即时收到文章推送

记得点“”与“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