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到建成,广州地铁3号线“消失”了什么?
Metro Bay 地铁大湾区
批注
本文为Metro Bay《广州地铁3号线往事系列》第三期,首次发表于2022年11月1日。
|图:Grafeugen、Neveadun
|文:Grafeugen、仰望LK、KM.Wolf
01 “消失”的体育中心站、海心沙站
我们在第一期中提及到,3号线从规划到建成的过程中,线位、设站经过了很多此的调整。除了上文提及到的调整以外,3号线还曾经有过哪些落选方案?我们可以在2000年5月30日《南方日报》的报道中可见端倪:
当年的新闻报道
3号线在筹备前期开工的时候,方案推荐在天河体育中心设站换乘1号线,但“3号线与1号线在体育中心站或体育西路站的换乘方案有待在下阶段深化研究”。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体育中心站最终落选,而体育西路站成为了广州地铁客流量最大的车站。
这篇报道中还提到,3号线“推荐在海心沙和广州客运港设站”。广州客运港的站位应该就是现在的沥滘站,而海心沙站则被取消——3号线要在新电视塔(即广州塔)加站,为避免两站之间站距过短,故为之。多年后,APM线途经海心沙并在此设站,海心沙最终迎来了轨道交通,多少弥补了当年3号线不在此设站的遗憾。
02 “消失”的高架段与快慢车
相信很多读者都会向往蓝天——3号线(包括3号线北延段)也是。只可惜,“蓝天梦”两度在开工建设时破碎……
2001年4月,3号线曾考虑过从海珠区进入番禺区后出地,到达市桥片区后再入地。但在同年年底,3号线最终决定将地上段“摁”下地,全线地下敷设。
而3号线北延段,在规划早期便有相当长的高架段。在2005年3号线北延段最初设计中,线路在离开白云机场后出地,南下至永泰站后入地,再向广州东站行进。
同时,该方案建议3号线北延段开行快慢车,以减少机场旅客往返市区的时间。
随后,白云区先后三次向广州地铁发文,要求3号线永泰站以北的高架段改走地下。为此,广州地铁向上级作专题指示,请求尽快明确3号线北延段的线路敷设方式。2007年3月底,广州市政府批复同意3号线北延段全线走地下。至此,3号线北延段的“高架梦”破碎。
与其一同破碎的,还有曾经快慢车的设想,由于大规模的线路下地,导致3号线北延段整体造价上涨。为了控制其每公里造价,最终确定取消越行线的配置,3号线北延段的快慢车设想,终究只停留在当年的纸面上。此时的3号线北延段,已完成从“机场线”到“通勤线”的蜕变——这也是我们在第二期中介绍3号线北延段诞生历程的结论。
但如今往回看,不采用快慢车设计是更加符合3号线实际的。因为3号线北延段几乎站站都有大客流,以其偏小的6B编组、受到限制的配车数量,运力相当不充裕,“站站乐”运营也已力不从心。如果继续沿用快慢车系统,3号线北延段极度拥挤的情况恐将雪上加霜。
03 “消失”的大编组
我国的地铁车型较多,但主流的车型为大规格的A型车和小规格的B型车。在车厢数都是6节、不考虑其他情况下,A型车的总载客量可以比B型车多400人左右。但代价是,A型车站台更长,建设成本更高。
在早期的客流预测中,由1号线、2号线、3号线共同构成的广州地铁线网,每天可服务370万人次。这在当时是相当庞大的数字——要服务如此庞大客流的线网,大规格的A车会更加合适。因此,在设计阶段初期,3号线曾经考虑过使用3节编组和6节编组混合编组的A型地铁列车。
如今,大家也都知道了——3号线最终决定采用了B型车,初期运营的还是3B编组列车,这一直被广大乘客所诟病。为什么明知道有这么大的客流需求,3号线最终却采用了小规格的B型车?
Metro Bay认为,这可能和当时国家对地铁政策收紧有关。早年修建的地铁,造价相对高昂,效益却相对不明显。例如,广州地铁1号线,造价为6.6亿元/公里,这在当年可谓是“天文数字”,但运营初期的客流相当稀少。所以国家收紧了对地铁的报批政策,令地铁的每公里造价不能太高。
3号线经过许多城中村和住宅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3号线穿过广州市区最繁华的区域——体育西路和珠江新城,也经过许多人口密集的城中村和住宅区。若3号线大段采用高架铺设,工程费用固然可以降低,但拆迁成本也会大幅度上涨,实际上很难达到大幅度减少造价的目的。因此3号线的铺设方式(地下或高架)与编组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联系。
04 “消失”的140km/h
2005年12月26日,广州地铁3号线首通段开通迎客,120km/h的最高设计速度,在当年可谓是冠绝全国。然而,3号线曾经考虑过更高的设计时速,您知道吗?
完整视频请点击:《中国城轨口述历史》 | 陈韶章:广州的第一条线建成时能代表当时国际水平!
广州地铁原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韶章先生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广州曾经考虑将3号线规划成设计最高速度为140km/h的快线,然而国家对此存有顾虑,最终“勉强”批复了120km/h。
当地铁列车最高行车速度从80km/h提升到120km/h后,土建工程、机电设备系统的建设及维护费用相差不大;然而,若想运行速度再提高,隧道则需要更大的截面来克服阻力影响,建设成本将会大幅提升。此外,当年地铁列车的国产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储备可能并不足——这意味着如果3号线的最高行车速度定为140km/h,列车在设计和制造上可能会更加依赖国外厂商的技术,这将会导致列车造价增长。
最终经过计算发现,当3号线的最高行车速度为120km/h时,整体工程造价可以有效控制在4.2亿元/km范国内,虽然平均每个乘客能耗成本小幅增加,但旅行速度的提高将为乘客节约30%的旅行时间。
当然,对于乘客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地铁自然是越快越好。但现实并不会如此的理想化:为了让列车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设计速度越高的地铁线路,往往设站越少、站距越大,这反而会对乘客的出行体验造成负面的影响。去年建成运营的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160km/h的最高行车速度让众多乘客感到惊艳,但全长58.3km仅设8站,过疏的站距反而制约了客流的增长。
因此,3号线的最高行车速度最终选择了120km/h,在经济上合理可行,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是性价比相当高的一个选择。
Metro Bay和大家一起
回顾了广州地铁3号线、3号线北延段的诞生历程
也对3号线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消失”的元素有所了解
您如何看待广州地铁3号线?
不妨在本文下方的留言区
将您的答案告诉Metro Bay吧~
- 往期精彩回顾 -
- 广州最新专题推文回顾 -
建设进度图:广州地铁在建新线建设进度图【2023年8月】
季度总结:季度观察 | 广州地铁各新线进度对比与开通日期预测(2023夏季篇)
深度分析:深度 | 关于3号线东延段、11号线的站名,我们提出小小建议
热点解读:解读 | 广州8号线东延段、24号线各加一站!会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