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的故事:从儿时梦到人手一机
《往事》138
《老漳州记忆》46
漳州靠近“海口”,与海外来往密切,上世纪初,照相、电灯、电话、电影等新科技问世不久就被引进小城。我的大伯父何传福是漳州最早的邮电前辈,他60年代写的《漳州电话创设史略》,回忆了漳州电话开创史,后收进政协《漳州文史资料》第三辑。1925年由厦门华侨富商黄奕住创办的“商办漳州通敏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在漳州开通电话,线路还通往靖城、天宝、浦南、石码,并从嵩屿架设海底电缆连接到鼓浪屿,电话有200多户,至1939年漳州已形成较完整电话网。
大伯父是最早的邮电前辈
我小时候对电话特别好奇,常将小纸盒穿孔拉线绷紧当土电话,曾在小玩伴家里拉电线玩过海外寄来的玩具电话,上学后认真听老师在自然课和物理课上讲解电话的原理,小小年纪就知道声音如何通过送话器变成电波,传到远方后再通过受话器还原为声音,电话成了我儿时的梦。其实,电话并不算高难科技,却长期没什么发展,一直是稀罕物,只能在公家单位见到,所以50年代才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来形容未来美好生活。后来,大多数人家都装上了电灯,仍不见谁家有电话。但也有例外,小学班上两个同学家里就装电话,一个父亲是邮电局领导,另一个父亲是电话公司技师,让大家好羡慕。
电话交换机(总机)接线员
早期的电话是磁石电话机,黑乎乎的电木外壳带着摇把,电话机边上还放着两个特大号的干电池,懂电的人说那就叫甲电池,比手电筒的一号电话大多了。打电话时摇转电话机上的手柄,带动小发电机发出振铃电流,可让对方话机响铃,或使人工交换机上相应的号牌落下,接线员见到后先和他通话,再将带线的插头插入交换机上被叫用户的插孔,接通线路。
那时漳州市话机房设在断蛙池,就是后来的延安路邮电支局,我曾随同学去那找过他父亲,还送我一个受话器当玩具,用电线接到电池两端会嘎嘎响。50年代实验小学就装有电话机,不过从来没有见到有老师在打电话。上了中学,漳州三中的电话装在办公楼的楼梯下,记得电话机上写着号码14,那时电话已不带手把,升级为共电式,提起话筒直接对话务员报对方号码或单位名称,就能帮你接通。有趣的是,一甲子过去,三中这个号码现还在用,只是前面增添了位数。而拨号电话机漳州大概到80年代才有见到。
老式手摇电话机和大号甲电池
我很早就有打长途电话的经历。有一次,大人叫我到邮局给在厦门的大哥打长途电话,到邮局后要先填申请单,营业员编上流水号,然后在营业厅等待,对方邮局收到后由邮递员送到大哥住处,他收到通知后再火速赶到思明南路的邮局,双方接通线路,才叫我到一小话间通话,并开始计时。那时为了打一通长途电话要折腾老半天,没说上几句话怕花钱又赶紧放下话机,一次长途打两三分钟要花几角到一元多钱,夜间和节假日半价。
50年代长途电话收据
上山下乡期间,公社和大队都有电话,对农村上下管控很有必要,个别条件好的大队,还会把电话拉到偏远的生产队。我插队的山社生产队,没通电话,倒是见过政治队长对着广播喇叭大声喊叫,正在和山下大队部说话,不明白那是什么原理。电影《英雄小八路》,厦门前线五个少先队员手拉手用人体接通被炸断的电话线,让我印象深刻,懂了电学原理后常纳闷,电话的两个工作状态,振铃电压100伏,人体如何承受;通话时虽只有3伏,人体电阻能不能让音频电流畅通?其实,要让人确信并不难,再用实物演示一下就行。
人体接通电话线
70年代我来到煤矿工作,矿山地面与井下有两套电话系统。生产调度室,各采煤队、掘进队队部,车间、车队和各职能科室以及食堂、卫生所等服务场所都装有电话,方便工作联系,矿部设有总机,配三班制接线员。井下绞车房和各个水平打点房,墙上有矿山专用的防爆电话,话机话筒铁壳包得厚厚实实,绝对不能产生电火花。井下电话只能通到井口调度室,但不能打到地面。煤矿虽然工作艰苦,环境还是蛮现代化的。
井下防爆电话
90年代电话才走进寻常百姓家,并引进程控电话。最早初装费600元,觉得贵,装的人并不多。后来热门了,涨到3000元,大家争着装,这相当于一年的工资啊,我就是在最贵的时候装的电话。有一次到电信局审计“邮电地方附加费”,才知道所谓初装费不是国家收费,而是电信将程控电话的投资分摊到每个用户,实际上是用户投资,可是用户并没有享受投资的收益或收回投资,完全是霸王条款。既然设备是用户出钱,每月还要交月租费25元租什么?账上还发生什么折旧费?为避开昂贵的初装费,邻居之间只好多接分机共担费用。
单位各科室也纷纷接了分机,值班室还特地将电话机装在木箱里加锁,话筒露在外面,不让外人使用,可以接听,不能打出。有一次值班,我曾试着用快速敲打叉簧开关的次数,如1敲一次,2敲两次,0敲10次,产生代表数字的脉冲信号,同样可以拨通,觉得很好玩。据说报警电话都有个0或9,就是怕错敲叉簧产生误报。为节省经费,各科室的电话不能打长途,与省厅和各县工作联系,都要到局里的人秘科打,后来才知道科室电话是密码加锁受限。那时打漳州各县甚至步文九湖也算长途,各县都有自己的区号。我退休后在内审协会打杂,办公桌上的电话仍然打不了长途,我只好买一种网络电话卡替用,费用很省。
电话难装,街上公共电话盛行,有的食杂店兼营,收益不会小于商品,流行BP机后,大家收到传呼,急着找电话回,公共电话更热。不久街上到处竖起自动电话亭,外观漂亮,可打市话长途。先是投币,接着流行电话卡,从磁卡到IC卡,越来越先进。
早期的拨号电话和按键电话
80年代末,漳州出现移动电话,那时都叫大哥大,摩托罗拉大块头话机形同砖头,装一部要两三万,一小套住房的价格,成为少数富豪显富的标志。其实早在60年代,《无线电》杂志就详细介绍过蜂窝通讯技术,知道电话终端在各个蜂窝基站移动。1999年那时中国移动还没从电信分家,我买了诺基亚手机,配了一张最经济的“八闽通”卡,月租10元,来电显示6元,每分钟4角,双向收费,打外地还要再加长途费用,到外地包括本市各县还得漫游费。其实这因为缺乏竞争,才会收取那些不要任何附加成本的长途、漫游、来电显示等费用。后来出现小灵通,虽信号不太好,但市话费用非常亲民,吸引了大量用户,一冲击,移动的那些所谓的费用也就不得不取消。
大哥大和传呼机
早期的手机采用模拟信号,后淘汰改为数字信号,网络功能不断拓展,1G,2G,3G,4G,5G让人眼花缭乱。智能手机一机多用,通话,上网,还能替代电视、电脑,又可移动支付,现在现金几乎不再使用,也比银行卡方便。微信电话聊多久都不花钱,不再心疼花费,视频直播更让对方亲临其境。大人小孩早已人手一机,疫情期间,天天要用手机刷码健康码行程码,离开手机寸步难行,也让每个人的行功失去“隐私”。
回顾电话的变化,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神奇!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8.百姓寄信的故事
9.百姓点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