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转窑与喷煤系统部分知识问答(高级)

水泥资料
2024-12-16
1、写出以尝试误差法配料的计算步骤?
答:计算步骤如下:
①列出各种原料,燃料的化学分析数据;
②计算煤灰掺入量;
③列出要求的熟料矿物组成及率值;
④假设原料干基配比,计算白生料成分;
⑤计算灼烧基生料成分;
⑥计算熟料成分;
⑦计算熟料各率值及矿物组成,与要求值进行对照;
⑧进行调整,重复计算,确定配比;
⑨将干基配比换算为应用基配比,确定生料系统配料控制指标。
2、什么是前圈?前圈有什么危害?如何处理圈?
答:前圈结在烧成带和冷却带交界处,由于风煤配合不好,或煤粉粒度粗、灰分大和水分大,使黑火头长,烧成带向窑尾方向移动,熔融的物料凝结在窑口处使窑皮增厚,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成前圈。
前圈的危害是:a. 前圈有碍看火视线,容易造成操作判断上的错误;b. 前圈减少窑内的通风面积,影响入窑二次风量,影响入窑正常的火焰形状,加剧了煤粉的不完全燃烧;c. 熟料在烧成带内停留时间过长易结大块,容易磨损与砸伤窑皮,影响窑衬使用寿命。
如何处理前圈:处理的主要手段是调整风、煤或移动喷煤管的位置;具体处理要根据前圈距下料口的远近来确定。a. 前圈距下料口的较远,只要拉出喷煤管适当提高前温度就可以烧掉;b. 前圈距下料口的较近时一种方法是将煤管拉出到适当的位置,同时提高二次温和增加二次风量,尾温偏下限控制,提高烧成温度,使烧成带前移,火点落在圈位逐渐烧掉前圈;二是适当减少喂料,减少二次风量,当尾温偏低时,将喷煤管拉到最外,待预烧较差的进入烧成带后,即可缩短火焰强制煅烧,将前圈强火烧掉。
3、烧成带红窑和非烧成带红窑事故处理有什么区别?
答:烧成带红窑应立即止料、止火(镁砖紫红例外),可进行翻窑、凉窑,但非烧成带红窑,可先止料,把窑内料子烧净再止火凉窑,进行补砖处理。
4、煤灰高时如何减少结后圈?
答:在使用高灰分的煤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以减少或堵绝结后圈:①压低煤粉细度,减少水份,以加速煤粉燃烧。②在不影响煅烧和不使尾温下降较多的情况下,尽力采用较短的火焰,以达火力集中,烧成带温度较高、煤粉燃烧较快的目的。③定时活动煤管,不断改变火焰位置,防止煤灰集中沉降。④注意用煤量不能过多,保证煤粉完全燃烧。⑤改变配料方案,降低熔媒矿物含量,适当提高硅酸率。⑥发现有厚窑皮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把它处理掉,以防形成后结圈。
5、影响挂窑皮的因素有哪些?怎样保护窑皮?
答:影响挂窑皮的因素有:
①生料化学成分:由于挂窑皮是液相凝结到衬料表面的过程,因此,液相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窑皮的形成,而生料成分又直接影响液相量。KH值高的生料较难挂窑皮,但窑皮耐火,反之,窑皮虽易挂。但不耐火。
②烧成温度与火焰形状和位置:温度高低影响到物料中液相量多少与粘度。温度过高,液相量虽多但粘度低,同时衬料升温比物料升温快,而衬料温度愈高,窑皮就愈不易粘挂;温度过低,液相少且粘度大。衬料温度低,窑皮与砖面粘结不牢固。火焰形状粗短,易出现局部高温,火焰形状细长,易出现低温长带,均不利于窑皮的粘挂和牢固。火焰位置偏下、偏料,有利于窑皮的粘挂,反之,则对窑皮的粘挂不利。
③喂料量与窑速:要使窑皮挂得牢固、平整、均匀,稳定热工制度是先决条件。窑速要与喂料量同步,喂料为正常量的70~80%,使物料的预烧稳定,烧成温度易控制。窑速稳定,液相固化时间也稳定, 粘挂的窑皮就平整。
6、为保护窑皮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保护窑皮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掌握窑内温度,避免窑内温度烧得过高。严禁烧大火或烧流,加强煤料配合,避免出窑熟料f-CaO 过低。
②严防结圈。发现厚窑皮要及时调整处理,谨防长大结圈。结圈后,窑内通风阻力增加,后结圈会逼短火焰,损伤窑皮,前圈会使熟料在烧成带停留时间过长而磨损、砸伤窑皮
③窑内结大蛋后. 应降低窑速及时将大蛋转出窑, 防止大蛋在窑内停留时间过长砸毁窑皮。
④中控与现场配合好,通过调整喷煤管内、外风阀开度和煤管位置,经常移动火点位置,不使高温部分烧在一个区域,保持火焰顺畅、不顶烧。
⑤因故临时停窑时,要加强保温,防止窑皮急冷垮落。
7、 C3S是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影响C3S的生成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 C3S的生成因素是:
(1)生料组分对液相生成的影响,组分增加,最低共熔点降低,液相出现的温度更低。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一般都有少量的镁、碱、硫等其他组分,其最低共熔温度约为1250℃—1280℃,虽然这些次要组分能使液相提早生成,但它们是有害组分,对其含量都有一定的限制。
(2)化学成分对影响,一般铝酸三钙(C3A)和铁铝酸三钙(C4AF)在 1300℃左右时,都能溶成液相,所以称为C3A 和C4AF为溶剂矿物。液相量是随着 Al2O3和Fe2O3的增加而增加,熟料中MgO和R2O等组分也能增加液相量。
(3)煅烧温度的影响,提高煅烧温度可降低液相黏度,煅烧温度的提高也使液相的百分含量增多。但煅烧温度不易过高,煅烧温度过高了 在窑内易结大块、结圈等弊病;而煅烧温度过高还易使C3S生成大而圆的晶体,这个大圆的晶体很致密,与水作用速度很慢,使强度发挥慢,故最高煅烧温度应控制在1450℃。
8、什么是固相反应?
答:固相反应也是放热反应,参加反应的物料温度都小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熔点,就是说物料在参加反应过程中都没有熔融状态物出现,反应是在固体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叫固相反应。
9、煤的可燃成分有哪些?
答:煤的可燃成分为挥发分、固定碳和硫分。
10、窑中控操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以保持烧成设备的发热能力和传热能力的平衡稳定,保持烧结能力和预热能力(即分解能力) 的平衡稳定为宗旨。操作中应做到以下四点:前后兼顾;炉、窑协调;稳定烧结温度和分解温度;稳定窑、炉的合理热工制度。
11、窑中控操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窑中控操作的基本原则即“风、煤、料对口”,并通过调节“风、煤、料” 的对口关系,使三者间协调起来,保持烧成工艺过程和热工制度稳定,从而促使窑速稳定。
12、当采用以稳定喂料量为主的调节方案时,“风、煤、料、窑速” 的优先调节顺序是什么?
答:①调节用煤量;②调节用风量;③调节窑速;④调节喂料量。
13、当采用以优化煅烧制度为主的调节方案时,“风、煤、料、窑速” 的优先调节顺序是什么?
答:①调节喂料量;②调节用煤量;③调节用风量;④调节窑速。
14、调节用风量的原则是什么?
答:窑头一次风量的调节应以保持适宜的火焰形状和温度分布、满足熟料烧成需要为原则;分解炉一次风量的调节应以满足炉内煤粉燃烧完全为原则;入炉三次风量的调节应以保持窑、炉用风比例适宜,窑内通风适当为原则;总排风量的调节应以满足生料悬浮需要和燃料燃烧需要、保持适宜的窑、炉过剩空气系数为原则。
15、窑速的调节原则是什么?
答:窑速的调节应以保持窑内稳定合理的填充率为原则,应根据喂料速度大小和烧成难易,确定一适宜的窑速,应与喂料量相对应并随喂料量的增减而增减。在同一喂料量下,窑速应能高则高,快转有利增加物料的翻动频率,有利物料的预烧及烧成。当仅调节煤、风不能恢复正常煅烧制度或烧成温度过低、已来不及升温有可能出欠烧料时,则应及时调低窑速,以适应煅烧要求,当烧成温度上升后应及时将窑速提起,以免长时间慢窑造成窑内物料填充率增加,降低传热效率,降低熟料产量。
16、窑中控反映烧成带温度的参数有哪些?烧成带温度应如何判断?
答:窑中控反映烧成带温度的参数有:窑头比色高温计温度、窑电流、窑尾温度、二次风温、三次风温、一室篦板温度。烧成带温度应根据以上六个参数并参考熟料f-CaO 值和入窑生料率值,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7、窑中控起动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①确认生料制备及废气处理系统运转前的有关准备工作已经完成。②确认现场机械、电气、仪表设备起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③确认PC主机已投入工作,电源送上,检查指示灯。④确认仪表电源已送上,打开记录仪的电源开关。⑤确认中控的电动阀门操作器都能准确地进行操作,并与现场对应。⑥确认操作台上的按钮、选择开关都完好,并与现场联系选择设备及生、熟料的出、入库。⑦检查设备的备妥情况,如有未备妥的,与有关人员联系处理⑧将所有阀门位置关到“0” 位并确认。
18、烧成带与窑尾温度低有何现象?应如何处理?
答:现象:
①窑尾温度低、窑电流低;
②二、三次风温低,一、二室篦板温度高;
③窑速不能快转、熟料产、质量低;
④C5出口温度低、C5下料温度低。
处理方法:
①烧成温度不太低时,可适当增加窑头、分解用煤量,关小三次风总阀开度,适当增加窑内风量;增加窑头一次风量,加强风煤混合,适当降低篦速,提高二、三次风温,缩短火焰,集中提高烧成温度,待窑尾和烧成带温度恢复正常后,再恢复正常操作。
②若烧成温度过低,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慢窑升温的方法,先减慢窑速提温,若温度还稳不住,应减料提温。
19、烧成温度低、窑尾温度高有何现象?应如何处理?
答:现象:①窑尾温度高;②窑尾负压较高;③二、 三次风温低;④熟料 f—CaO 高;⑤窑电流低;⑥篦板温度高 。
处理方法:①适当开大三次风总阀,降低窑内拉风,将火焰缩短,降低窑尾温度;②适当提高一次风量,降低篦速提高二、三次风温,缩短火焰,提高烧成带温度。
20、窑内有哪几种传热方式?
答:窑内有三种传热方式,即辐射、传导、对流。火焰将本身热能向低温物料、窑皮传热为辐射;窑皮与耐火砖将本身的高温热能传给低温物料为传导;入窑气体与窑内热量互相交换为对流。
21、预热器、分解炉及窑内务带的传热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预热器内传热方式以对流为主;分解炉内传热方式以对流为主、辐射为辅;窑内分解带以对流与辐射为主,传导为辅;烧成带和放热反应带以辐射为主,对流和传导为辅;冷却带熟料非但不吸热,还以辐射、对流、传导方式将热量传给气流、耐火砖。
22、窑系统用哪些品种耐火材料?
答:预热器及分解炉用隔热保温砖、高强耐碱砖、耐碱浇注料、硅酸钙板;三次风管用粘土砖、隔热保温砖、耐碱浇注料,前窑口用FH—80钢纤维浇注料,窑冷却带用磷酸盐砖;窑烧成带用直接结合镁铬砖;窑过渡带用尖晶石砖、磷酸盐砖、窑分解带用隔热耐碱砖、磷酸盐砖;后窑口用A型钢纤维烧注料;篦冷机用抗剥落高铝砖、FH—80钢纤维浇注料、耐碱浇注料、硅酸钙板、隔热保温砖;窑门罩用抗剥落高铝砖、隔热保温砖、硅酸钙板。
23、窑电流的作用是什么?
答:窑电流的作用是:
①为操作提供预见性,反映入窑物料温度和烧成带温度变化情况。②反映窑皮的状况。③反映掉窑皮的情况及掉窑皮后的恢复情况。
24、形成良好窑皮的措施是什么?
答:形成良好窑皮的措施是:
(1)配合好一、二次风稳定窑尾温度,窑尾温度必须稳定,用稳定的窑尾温度来控制窑内热工制度,使窑操作处于最佳状态。
(2)严格控制熟料结粒,窑温或风、煤料窑速配合好使熟料结粒均齐。
(3)缩小窑速慢与快的时间差。
(4)控制窑头温度与二次风温不能过高或过低。
(5)经常根据喷煤管高温区的窑皮情况来调整喷煤管的位置,保护好窑皮。
25、挡轮的作用是什么?
答:回转窑筒体与水平呈3%—5%的斜度放置在托轮上。挡轮是控制窑体合理窜动的机械设备。
26、根据什么调整煤嘴的位置?
答:(1)根据火焰的颜色与烧成温度调节喷煤管的位置;
(2)根据窑皮情况调节喷煤管的位置;
(3)根据窑内物料结粒调节喷煤管的位置;
(4)如果窑内有圈应根据窑内结圈的位置。
27、在使用多风道喷煤管操作中的“五个稳定” 和“三配合” 含义是什么?
答:五稳定是:用风的稳定、用煤量和煤质的稳定、喂料量和喂料质量的稳定、窑速的稳定、窑内温度的稳定。
三配合是:喷煤管的内、外净风、煤和煤风三个因素的配合。
28、燃烧器在窑内的什么位置比较合理?如何确定此位置?

答:实践证明,燃烧器喷煤管的中心稍偏于物料表面为宜。如图:0点为窑口截面中心、A点为燃烧器中心线通过窑口截面所处的位置。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α=0.04D0cosθ
α —燃烧器中心在窑口截面上的位置 A 点到窑口截面中心 O 点的距离;
D0——回转窑烧成带有效平均内径;
θ—对应于烧成带内物料弓形断面圆心角之半。
29、产生粘散料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操作?
答:产生粘散料的原因:①生料成份不当,SM率高,液相量少使料子发散。②生料中Al2O3或碱的含量高,或煤灰分大,使熟料中Al2O3含量高,料子发粘。③操作不合理,尾温过高,物料预烧过好,进入烧成带后,料子过于好烧而发粘。④窑前结圈。
操作处理:①配料中适当增加Fe2O3含量;②适当增大窑内拉风,使碱的挥发量增加;③控制好烧成温度,以熟料结粒细小均齐为准,在控制f-CaO不超指标的前提下,减少窑头用煤量,降低烧成带温度;④适当提高窑速,减少物料在烧成带停留时间,若前圈较高应先烧掉前圈,使物料很快出烧成带。
30、根据什么判断烧成带温度?
答:(1)根据火焰温度高低;
(2)根据熟料被窑壁带起的高度;
(3)根据熟料结粒的大小;
(4)根据熟料立升重和游离氧化钙的高低。
31、影响窑体变形的因素和防止的方法有哪些?
答:影响窑体变形的因素和防止方法有:
(一)影响窑体变形的因素有:
①窑的热工制度。保持耐火材料完好。
②简体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轴向刚度及足够的径向刚度。
③刚停窑后,要定时转窑,防止窑中心线发生弯曲。
④雨雪天时严禁停窑,特殊情况确需停窑时,立即开启辅助传动,安排专人定时向托轮轴上浇油,以确保轴瓦的润滑,保证连续慢转窑。
(二) 防止办法有:
①稳定热工,防止“红窑”。
②制造中选用合适的简体材料,选用 A3钢板。
③适当增加简体厚度。
④保持轮带与简体的间隙。
⑤加强轮带的刚度。
⑥停窑时保证合理的翻窑制度。
32、为保持窑、炉合理的热工制度,中控应如何操作?
答:为保持窑、炉合理的热工制度,中控操作必须稳定住窑烧成带和窑尾温度,稳定住分解炉混合室出口和C5出口温度,稳定入窑物料分解率,保持较高且稳定的二、三次风温。窑、炉协调靠风、煤、料窑速和篦速五个主要方面的调节来实现。对窑的正常操作,要前后(窑烧成带和窑尾) 温度兼顾,合理使用风煤,掌握正确的燃料分配比例及用量,适当控制火焰长度,调整合理的火焰形状和火焰位置,做到不损窑皮、不窜黄料,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对分解炉的正常操作,要及时、正确调整燃料加入量及通风量,严密监视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情况,保持系统通风良好,确保预热器及分解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篦冷机的正常操作,要根据篦下压力和篦板温度变化情况,及时、正确调节篦速和冷却风量,保持较高且稳定的二、三次风温及良好的熟料冷却效果,为窑、炉热工制度的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33、如何防止掉砖红窑?
答:(1)选用耐火度高、抗急变温度性能强、耐侵蚀强、加工致密没有缺陷的耐火砖;
(2)在搬运过程中不能撞击耐火砖不得对耐火砖造成伤害;
(3)耐火砖存放地点要有防雨措施,淋湿的、有缺陷的耐火砖严禁使用;
(4)保证耐火砖的砌筑质量;
(5)严格遵守耐火砖烘烤制度,对窑衬的加热按窑的加热升温曲线进行,宜在点火后缓慢而稳定的升温,一般升温时间为 24—48 小时;
(6)要注意统一砖型及规格;
(7)看火工要精心操作,避免喂煤过多,避免窑温过高,杜绝窑内急冷和急热。
(8)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的轮带与垫板间隙,间隙增大时要及时更换垫板或加垫调整。
34、掉砖红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1)窑衬及其砌筑质量不良或磨蚀过薄没有按期更换;
(2)配料或操作不当,窑皮挂的不好;
(3)轮带与垫片磨损严重,间隙过大,筒体径向变形增大;
(4)筒体中心线不直;
(5)筒体局部过热变形,内凸凹不平。
35、产生窑体振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1)筒体受热不均,弯曲变形过大,托轮脱空;
(2)筒体大齿轮齿合间隙过大或过小;
(3)大齿轮接口螺栓松动、断落;
(4)大齿轮接口弹簧钢板和连接螺栓松动;
(5)传动小齿轮磨损严重,产生台阶;
(6)传动轴瓦间隙过大或轴承螺栓松动;
(7)基础地脚螺栓松动。
36、排除窑体振动的方法是什么?
答:(1)正确调整托轮,及时补挂窑皮,点火期间按规定翻转窑体;
(2)调整大小齿轮齿合面间隙;
(3)紧固或更换螺栓;
(4)更换铆钉或紧固螺栓;
(5)铲平台阶或更换齿轮;
(6)调整轴瓦间隙或紧固螺栓;
(7)紧固地脚螺栓。
37、回转窑煅烧工艺的规律是什么?
答:煤取决于风,风取决于料,窑速取决于窑内物料的煅烧状况,这是适合于任何一种回转窑煅烧工艺的规律。
38、托轮瓦热如何处理?
答:如托轮瓦热,首先给托轮加油,如果没有改善说明托轮吃力较大,应调整该托轮使之减少负荷,同时,应注意是否瓦的端面发热,如因端面发热,则应调整托轮,使端面脱离。
39、为什么要保持回转窑胴体中心线正直?
答:回转窑在运转中,胴体中心线应保持正直,这是长期安全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否则会造成支承零件的过早磨损或损坏,功率消耗增加,密封装置损坏,失效以及掉砖红窑等事故,必须保持回转窑胴体中心线正直。
40、窑胴体中心线的测定方法有几种?
答:有挂钢丝法、灯光法、经纬仪法、压铅丝法、窑胴体变形仪法和激光法。常用的有:经纬仪法、激光法和压铅丝法。
经纬仪法:即用经纬仪检查胴体中心线,需要的工具有:经纬仪台、定心平台、挂线架、水平器、测量标尺、钢盘尺。
激光法:采用激光法找正回转窑中心线是近年来水泥工业的一项新技术,激光具有方向性、亮度高、相干性和单色性好等特点。
压铅丝法:能测定窑在运转中其中心线是否平直,而且能判断轮带与托轮的表面干净、 光滑、平稳、无畸形等。
41、调整窑筒体窜动有几种方法?
答:调整窑筒体窜动的方法有:
(1) 改变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法:主要往托轮上涂粘度不同的润滑油, 以增加或减少摩擦系数,来控制筒体窜动。
(2) 调整托轮的歪斜角法,通过调整托轮能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分力而抵消下窜或上窜。
42、简述仰手律法?
答:握手,手心向上,大拇指向窑胴体中心线方向,大拇指尖指向予想窜动的方向,四指所指的方向表示窑体转动方向,这样就可根据胴体的转动方向和预想窜动方向选择左手或右手,然后在选定的手上沿四指的中间关节连成一直线,就是托轮轴线需要歪斜的方向。
43、何谓“大八字” 和“小八字” 摆法?为何要禁止两种摆法?
答:所谓“大八字” 摆法,是指相邻两档托轮轴线歪斜方向不同。
所谓“小八字” 摆法是指同一档的托轮轴线歪斜方向不一致。因为这两种摆法,产生相反的摩擦力,所作的功是无用的。
44、何为调窑口诀?
答:站在窑台向窑看,窑对人体向下转。左顶螺丝窑右跑,右顶螺丝窑左窜。换站窑台另一边,情况与此正相反。左顶螺丝窑左跑,右顶螺丝窑右窜。
45、简述回转窑机组润滑注意事项?
答:回转窑机组润滑注意事项是:
(1) 回转窑各部件的润滑用油,要按规定使用,如临时代用,必须符合规定的油质性能要求,即用较高粘度的油代替粘度低的油。
(2) 在托轮轴承内,最好根据季节的变化,施加不同粘度、不同分类的润滑油。
(3) 主减速机的油管系统和滤油器每月清洗一次,防止堵塞失效。
(4) 发现漏油时,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5) 停窑检修时,将油全部放出过滤,轴承壳内要洗净。
(6) 做好润滑油的保管工作,防止混杂,要节约用油,认真做好废油回收和再生工作。
(7) 做好防火工作,保证润滑油的安全。
46、如何确定喷煤管端部伸到窑口的距离,有什么作用?
答:喷煤管端部伸到窑口的距离Ln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操作参数。虽然任何一种回转窑燃烧器都设有能够随意调节喷煤管伸缩距离的机构,但是在热工制度稳定的条件下,喷煤管端部伸入窑口的距离有一个最佳值。这个最佳距离与燃烧器的种类、煤粉的性质、物料的质量、冷却机的形式和窑情变化有关。总的说来,距离Ln越小,即越伸入窑内,高温点越向后移,冷却带增加,等于缩短了窑长,尾温随之增高,对窑尾密封及其他装置不利;距离Ln越大,火焰前移,冷却带缩短,甚至没有冷却带,这时出窑的熟料温度很高,可达1300~1400℃,二次风温为1000~1200℃,使窑头罩和窑口护铁的温度增高,窑口筒体板易形成嗽叭形,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窑口离喷煤管前端的距离Ln与其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喷煤管前端距窑口为800mm,即 Ln=+800mm时,窑头罩A1和A2处温度达到1300℃和 1360℃,这是窑头罩火砖跨落和窑口筒体变成嗽叭形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窑口护铁一般都采用高镍高铬耐热钢铸造件,即使如此,窑口护铁B2面温度也不能高于1200℃。因为新型干法窑的产量大,热负荷高,转速快,这些都加剧了窑口磨损,有的厂家窑口采用抗剥落高铝砖和钢钎窑口砖时,使用周期仅为 1—3 个月,不得不进行更换。在操作中,如果冷却机堆雪人频繁,将喷煤管伸入窑口 100—200mm更有效果。这不仅保护窑口护铁和窑头罩火砖,而且可以使出窑熟料的温度降低,形成较硬的料粒,不易在冷却机进口处堆积,篦冷机不易形成堆雪人现象,这样保证熟料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47、为什么煤管耐火浇注料被损坏?损坏形式有几种?
答:耐火浇注料损坏的原因是多种的,有的是因为浇注料性能不适应,有的是因为施工不合理,有的因为操作欠妥,有的是因为二次风温过高,有的是因为养护期控制不正确等,都会对耐火浇注料产生损坏。尤其是前面叙述的清扫喷煤管头部堆积料不当,立马就有损坏浇注料的可能。耐火浇注料的损坏有下列几种情形:
(1) 炸裂
喷煤管外部的耐火浇注料保护层最易出现的损坏形式是炸裂,多由于浇注料的质量不好,施工时没有考虑扒钉和喷煤管外管的热膨胀,浇注料表面抹得太光所致。
(2) 脱落
因为二次风温过高,入窑后分布不均,从喷煤管下部进入的过多,使喷煤管外部的浇注料保护层受热不均,造成脱落。初期出现的炸裂裂纹,受高温气体的侵入,裂纹两侧的温度更高,由于温差应力作用的结果,加上有的扒钉焊得不牢靠,导致一块块的脱落。在浇注料施工前,扒钉和外管外表没有很好地除锈,挠注料与金属固结不牢靠,当受温度作用时锈皮与金属脱离,最后脱落。由于缺乏经验,在打浇注料时,扒钉和外管表面没有涂一层沥青或缠一层胶带等防热胀措施,当扒钉和外管受热膨胀后,将耐火浇注料胀裂而后脱落。
(3) 烧蚀
耐火浇注料受高沮、化学作用和风速的冲刷,使其从表面一点一点的掉落,逐渐减薄烧损,最后失效。这种失效是慢性的,在露出扒钉时就应更换。只要更换及时,不会造成任何损失,换下后重新打好浇注料,以便备用。
往期推荐:

回转窑窑尾漏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021-06-13

回转窑“十看”操作法的内容

2021-07-01

回转窑耐火砖的施工要求

2021-07-25

PPT课件|水泥回转窑煅烧工艺

2021-08-06

回转窑燃烧器常见的火焰形状解析

2021-08-17

PPT课件|回转窑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021-08-23

回转窑安全操作规程

2021-09-17

回转窑常见工艺问题及处理

2021-10-10

回转窑常见故障的排除

2021-10-20

立磨、回转窑、辊压机和水泥磨组成结构及工作演示

2021-10-28

回转窑及煤磨系统工艺管理规程实施细则

2021-11-06

回转窑点火升温及冷制度

2021-11-17

回转窑巡检专项检查实施标准

2021-11-27

回转窑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

2021-12-01

回转窑耐火砖损坏的机理及常见案例

2021-12-08

回转窑操作中如何处理皮恶化现象

2021-12-18

回转窑中控操作常见事故处理

2022-01-03

回转窑对燃煤的质量有何要求?

2022-01-11

水泥回转窑耐火砖砌筑规范

2022-01-30

PPT课件|回转窑结构原理、常见故障及处理

2022-02-17

回转窑操作中如何判断烧成温度高低

2022-03-03

回转窑主电机电流增大或减小是何原因,如何处理

2022-03-08

回转窑专项检查制度(范本)

2022-03-22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煅烧技术——回转窑系统

2022-03-31

PPT课件|窑内喷煤管作用及其技术特性

2021-08-30

窑头喷煤管定位方法

2021-07-01

水泥窑燃烧器的操作调整

2022-07-14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煅烧技术——燃烧器系统

2022-03-09

四风道煤粉燃烧器的操作与要求

2021-08-2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水泥资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