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通胀?
做最专业的金融小白
今年上半年,其实市场非常担忧上游商品价格高企向下游传导的事情。包括对9月的价格数据,我其实以为会出现环比较快速上行的情况,但是并没有。
CPI同环比增速均温和,而PPI历经了7、8两个月大幅的环比收缩,9月依然是下行状态。尽管目前还称不上是通缩,但也毫无通胀的迹象。
所以,我们这边水还没收,胀的问题就过去了?12%增长的M2如果没有带来通胀,那到底带来了啥?
我今天就这个问题其实思考了很多,包括CPI和PPI的传导关系、输入性通胀、判断通胀的数据标准等等。不过今天不都展开写了,以后有机会分几篇来说。
今天主要讨论一下,为什么4月以来超宽松的流动性没有带来通胀压力,甚至反而有通缩的倾向?
粗一看,这似乎是个不用讨论的问题。市场上的商品总量增长是有限的,而货币总量增长如果更快,那每个商品的价格不就上涨了吗?
这个大的原理当然没有错,但是如果细想一下,你左手边有一吨钢材,右手边有一麻袋货币,他们两个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价格,是要用一麻袋货币去购买一吨钢材,才能形成价格的。
也就是说,钱要在肯买商品的人手里,才会形成购买力。单纯把钱印出来,存在库房里,并不会影响商品价格。
所以流动性宽松引发通胀的逻辑路径,应该是:
央行给商业银行发钱(降准/MLF)→商业银行贷款给实体企业(地产/基建/制造业)→实体企业采购原材料(推升工业品价格)&发放工资(推升居民消费品价格)→形成通胀。
那么我们卡在哪一步了呢?显然,从第二步开始就卡住了。
商业银行最擅长发放的贷款,毫无疑问是房地产相关贷款。这个“相关”包括:房企的开发贷、居民的按揭贷、以及各种以房屋土地作为抵质押物的贷款。
众所周知,我国是没有“多层次的融资服务体系”的,银行贷款不分析信用水平,只认抵质押物。因此各种轻资产、服务型企业实际上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所以当围绕着房子的经营逻辑无法持续的时候,其实不只是地产行业失去了资金,制造业也同样断流了。
“用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做抵质押物?怎么评估?”
“用大数据分析信用等级进行风控?谁来负责?”
“属地国企央企?这个可以。僵尸企业不要紧,有领导打招呼就行。”
总之,过去一年多,唯一有可能推升通胀的信贷方向,其实只剩下了基建。
但即使是基建,目前实际上也很少形成实物工作量。
没项目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疫情阻碍、天气影响、领导换届等客观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
2.挪走了
这两点不是我总结出来的,更详细的论述见于财政部山东监管局在7月12日发布的工作动态《强化区县债务绩效管理 精准、可持续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不过该文章目前已被删除,想看原文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百度。
文章中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区县项目落地中的一些专业性问题,包括抢报项目但是没做可行性论证、缺乏财务法务知识、不知道什么项目符合专项债可申请领域等等问题,说的直白点就是区县基层对于该怎么搞符合中央精神的“新基建”根本没概念。
另外,文章也比较绕弯的提了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申请到了资金,但是投向不合规的领域;项目还没启动,先把钱预付出去,从账面上“完成投资”;不设专户,直接给到项目企业与自有资金混同,企业经常性支出也花专项债的钱。这实际上就是专项债资金被挪作他用了,说的比较隐晦而已。那么钱会花到哪里去了呢?有没有可能先挪去偿还隐债了呢?
总结一下,单从货币——通胀角度来说,宽松的货币没能有效传导至实体,形成真实的购买需求,是通胀没有最终形成的核心原因。
实体方面由于房地产的崩塌,既毁掉了地产链的融资路径,也极大的影响了其他制造业的融资能力(当然另外还有其他原因);而基建虽然手里有充裕的资金,但是因为区县级执行层本身既缺乏执行能力,又缺乏执行意愿,因为也至今迟迟没有形成实物工作量。
银行间的资金宽松依旧,无风险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依然倒挂,但是民间信用依然紧张,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金融奇景。
从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货币政策难不在宽松,难在传导。是以宽信用的努力虽然已经做了很久,但仍漫漫而修远。
15.债券投资策略最全详解【转债篇】——Delta和Gamma
20.债券投资策略最全详解【转债篇】——抢权配售、正股涨停和折价套利(完结篇)
往期文章:
债券科普
微信号:zhaiquankepu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