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3月加息25BP的考量
做最专业的金融小白
上周三晚上,美联储宣布继续加息25BP,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升至4.75-5%。
3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几经周折。最初在2月PMI出炉后,继续反应制造业衰退,服务业韧性较强的撕裂格局,市场预期3月将继续加息25BP;
3月初,就业数据大好,3月7日,鲍威尔在美国国会发表鹰派证词,强调利率将继续维持高位以降低通胀,3月加息50BP预期大幅上升;
但是刚过两天,硅谷银行引发了市场对美国、乃至全球银行业危机的担忧,而全球系统性银行瑞信信贷迅速陷入无法经营的困境则进一步大幅抬升了市场风险情绪。利率掉期迅速转为定价美联储将在年底前降息50-100BP.
01 美元指数
硅谷银行事件之前,美元维持在105元这样一个较为强势的价格附近。硅谷银行事件后,市场逐步押注美联储将逐渐停止加息,FOMC会议前夕,市场已经充分定价了一个较为鸽派的3月利率决议,美元指数最低触及102元附近。后来随着决议加息25BP而略有回升至103元附近。
02 美债利率
硅谷银行事件后,2年期美债利率从5%附近瞬间跳水至4%附近,3天下行100BP。加息决议后,美债利率变化不大,依然维持在4%附近一线。
03 美股
美股受益于加息预期放缓,表现比较乐观。虽然在FOMC会议当天跌幅较大,但前面一周已经涨了不少,随后几天亦有所反弹,总体反应的比较乐观。
相比于之前1年(2022年3月至今)压力相对较小的加息进程,3月这次加息才称得上是对美联储真正的考验。
最初,市场认为美联储的加息主要关注通胀和就业市场的表现,在去年上半年强通胀、强就业的环境下,加息并没有任何阻力;从三季度开始,由于美国GDP陷入技术性衰退,并且原油价格回落带动CPI增速放缓,市场开始讨论加息同步放缓的可能性。但是陆续几次就业数据和消费数据实在太过抢眼,市场转为观察核心通胀和PCE物价指数,把服务性通胀作为一个更重要的观察角度,考虑到市场并没有感受到来自“衰退可能”的压力,所以加息依然是普遍认为的合理选项。
直到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事件后,“衰退”终于不再只是个概念了,而开始给美国政府、民众和华尔街以切实的损失压力。在任何国家,储户对银行的信赖都是金融行业的基石,和体制无关。
因此,3月的美联储终于不能再只考虑通胀本身了。这时它所面临的两难问题是:
1.继续加息,市场当然能看得到美联储抑制通胀的坚定态度,但也意味着银行业危机可能持续,挤兑现象可能愈发严重,加速金融危机的发生;
2.停止加息,市场会认为美联储已经向“稳经济,保民生”妥协,然后可能全仓押注投机资产,致使稍有回落的通胀重新起飞。
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中,美联储选择了加息25BP(中性偏鹰,抑制通胀的根本立场不能丢),但是在随后的声明中删除了“持续加息”的措辞(鸽派表态,暗示5月加息后美联储就会停止加息),随后的点阵图也复证了年底之前不再加息的态度。
不过,尽管美联储在3月银行业危机中展现出一定程度的妥协性,但抑制通胀的重要任务毕竟还在,而且我不觉得任何一个市场参与主体会天真到相信通胀能够在不引起深度衰退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消退。所以在会后的答记者问上,鲍威尔试图引入财政部对维护经济稳定的责任,并强调自己作为中央银行的立场。
1)关于银行业危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美联储坚持认为,硅谷银行的问题主要是自身管理上的严重失误,并认为银行系统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个发言更多是基于其立场,而非欧美银行业的真实情况。尤其在随后美财长耶伦发言不会为所有美国存款提供一揽子保险后(尽管耶伦后来也有所改口,但发过的言是无法收回的,其对银行业可能的风险显然是不愿意背锅的),银行业风险的主要责任还是要扛在美联储肩上的。
基于鲍威尔对银行业风险的看法,他认为这次事件所导致的信贷收缩类似于一次加息效果,因此在3月仅加息了25BP。
2)关于是否还要坚持去通胀。
鲍威尔表示,去通胀这个主逻辑没有变,商品通胀虽然有所下行,但是比希望的慢;而核心PCE中住房以外的部门并没有看到去通胀的进展。鲍威尔认为这种通胀韧性很强,需要通过需求或者劳动力市场的降温来实现。
换言之,加息本身能降的通胀已经在进程中了,接下来的部分是需要靠衰退来实现,美联储对这一点有着清楚的认识,而且在随后的发言中,鲍威尔表示经济软着陆还是有可能的,换言之硬着陆当然也有相当的概率。
3)关于点阵图和利率掉期之间的差异。
鲍威尔表示点阵图只是票委基于当前情况所做出的判断,未来如果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联储当然也会做相应的政策调整。至少在目前,美联储不打算停止加息和缩表,也不打算降息。
3月美联储加息25BP,并没有太超出会议前的预期。其货币政策的实际动作和发言表态之间多空交织,让市场怀疑美联储坚持加息的坚定立场。
从我的角度来看,预测美联储未来的态度变得非常困难,因为我也不得不怀疑如今美联储是否带有政治立场在做事情。因此也很难判断利率走廊的中远期位置会在哪里,如同美联储一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15.债券投资策略最全详解【转债篇】——Delta和Gamma
20.债券投资策略最全详解【转债篇】——抢权配售、正股涨停和折价套利(完结篇)
往期文章:
债券科普
微信号:zhaiquankepu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