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其他

《新闻记者》获评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

近日,由华东地区期刊协会联盟组织的第七届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揭晓,上海报业集团《新闻记者》杂志“数字新闻”栏目榜上有名。“把报新闻专业的考生‘打晕’”——网红张雪峰的话,引起舆论风波的同时,也道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那么,新闻教育面临巨大变革的当下,新闻学研究还值得做吗?2022年起,《新闻记者》杂志开出“数字新闻”专栏,作为对新闻传播环境变革、新闻学术变革挑战的回应。在编辑部的精心打造下,“数字新闻”专栏吸引了来自全国学术界专家学者,特别是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在内的青年研究者的积极回应,带动他们深入新闻实践的田野、回到新闻生产的当下的同时,发表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的研究性论文。其中,《合作·隔离·让渡——机构媒体应对UGC策略研究的边界视角》被《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序列”结构及其超越:融合新闻的时间叙事形式及语言》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同时被英文Chinese
12月17日 上午 11:00
其他

欢迎订阅2025年《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8元每期单价18元
12月12日 下午 4:50
其他

监控里的“含情脉脉”:农村流动家庭的亲密关系实践

作为一种媒介装置,监控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当监控融入家庭日常实践时,可见性成为观察亲密关系与媒介互构的重要落点。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协同访谈发现,农村流动家庭在监控实践中以可供性连接亲密关系、乡土秩序遮蔽视觉权力和边界守望形塑亲而不密等策略维持家庭生态的平衡,代际双方能动的自我协商呈现生活政治的特性,揭示出农村流动家庭治理的独特逻辑。“含情脉脉”的家庭媒介实践彰显“平静通晓而有情”的中国式理性,这种价值范式为理解现代性进村与传统礼俗秩序的碰撞提供一个新视角。中国现代化浪潮造就的家庭常态性场景是主干家庭的空巢化,即晚辈外出打工,年老的长辈留守在家。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2020年空巢老人达到1.18亿,预计至2030年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中国社会报,2022)。同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为23.81%,比城镇高出7.99%(国家统计局,2021)。相较于城市,农村青壮年流失状况尤为严峻,农村空心化现象昭示着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境遇,流动出去的家庭成员无法顾及承欢膝下的赡养义务。家庭监控作为折中方案“飞入寻常百姓家”。数据显示,2022年线上公开零售市场(不含抖音等内容电商)监测监控摄像头销量为1870万台,其中家用摄像头的市场份额接近
12月12日 下午 4:50
其他

欢迎订阅2025年《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8元每期单价18元
12月11日 下午 4:50
其他

国家形象的图像化建构——基于国际社交媒体涉华新闻图像的计算视觉分析

国家形象的媒介建构和受众认知与图像视觉表征关联密切。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美国主流媒体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发布的16329张涉华新闻图像进行特征挖掘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美国主流媒体通过两方面策略建构图像化的中国形象,即审美印象与视觉符号的操纵:中国图像相较于非中国图像具有饱和度低、构图复杂、红色与灰色突出等审美特征,多元视觉符号建构出现代化发展态势下“威胁性的”、“变动不安的”当代中国形象。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揭示了中国形象的多维视觉特征对社交媒体用户参与度的差异性效果,也指向了平台用户互动机制对国家形象传播的潜在影响。本研究丰富了国家形象研究的图像化维度,延展了中国形象国际媒体呈现的既有认知,为理解国际舆论环境中涉华话语策略的动态演进提供了新的实证窗口。一、引言当代媒介景观是由各种文本、音频、静态和动态图像的组合所塑造的。尽管当前研究对新闻数据的关注仍然以文本模态为主,但事实上,20世纪下半叶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就为新闻媒介呈现带来了“图像化转向”(pictorial
12月11日 下午 4:50
其他

见证“新闻的力量”: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圆满举行

新闻的力量12月7日,以“新闻的力量”为主题,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本届工作坊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新闻记者》、《传媒观察》等单位共同主办。全国新闻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新闻媒体与社会热点,交流新闻理论与实践创新。开幕式12月7日上午,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开幕式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1会议室举行。开幕式由《新闻记者》主编刘鹏担任主持。《新闻记者》主编刘鹏主持开幕式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致辞。她表示,本届工作坊搭建了思想对话的平台,各种观点得以交锋和相容,我们期待听到更多精彩的发言。与此同时,感谢投稿人持续支持,不断提供高质量论文成果。工作坊坚持“小而美”的设定,希望与会嘉宾尽情享受纯粹的学术交流,也祝愿华工新传20岁生日快乐,青春万岁,风华正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分享“一转二融三交叉”的学科发展思路和“2+5”特色优势学科发展方向。他表示,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工作坊首次在广州举办,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务实的精神相辅相成。希望大家在这个智慧碰撞的场域,专注内容,聚焦新闻,共享学术盛宴。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围绕不同的主题,3场工作坊依次进行,与会嘉宾探讨新闻生产与形式创新、全媒体时代新闻业的规范功能及实践创新等议题。工作坊一12月7日上午,工作坊一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1会议室举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曹小杰担任主持。西南大学教授王敏分享研究成果《从“建构”到“互构”——实验室研究与新闻室研究的源流与互鉴》,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涂凌波、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张天放带来《“项目制”新闻创新机制研究——以X媒体新媒体中心为个案》的主题分享,复旦大学教授白红义、研究生陈炜漫,浙江大学研究生谭慧琳分享研究成果《“实名是惯例,化名是例外”?:基于实践理论的中国深度报道信源署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涂凌波担任上半场点评嘉宾,他回应了发言嘉宾论文观点,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改进建议。西南大学讲师刘念、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张洪伟带来《重建“在场”:数字时代都市新闻业内容生产的地方性实践》的主题分享,中山大学博士生姚尧、教授李艳红发表《做社交媒体的“守望人”:新工作场景下“小编”如何建立工作常规——一种制度主义视角》的主题演讲,南京大学研究生张雨龙、教授王辰瑶分享研究成果《“改变的力量”:與论监督报道的治理效能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和mvQCA的混合分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白红义担任下半场点评嘉宾,他对发言嘉宾的选题给予肯定,并从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给出指导性意见。工作坊二12月7日下午,工作坊二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1会议室举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继周担任主持。复旦大学青年副研究员田浩带来《谁是不可爱的人?大众批评与数字新闻业的边界重塑》主题分享,苏州大学讲师王雪莹发表《“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社交媒体不良信息接触如何影响新闻参与回避?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主题讲演,南京大学博士生何源带来研究成果《解释现象学视角下的青年群体新闻体验研究》,暨南大学副教授师文、研究生刘亦琛带来《算法新闻议程建构:针对智能推荐平台的ABT计算实验研究》主题分享。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常江担任点评嘉宾。他结合“如何理解新闻”“什么是好的新闻研究”等,对发言嘉宾的研究成果进行逐篇点评,加深了现场师生对研究主题的深入理解。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梅、研究生张绮带来《主流媒体青年议题新闻交叉情感传播模式研究》的主题分享,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赵安琪发表《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用户的新闻流通路径选择研究》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肖鹏、清华大学博士生黄阳坤、暨南大学副教授师文分享研究成果《重聚公众:算法环境下新闻公共性的实现与分化针对智能推荐算法的审计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王家东以《何以“外宣”:基础设施维护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联工作研究》为题发表演讲。《南京社会科学》副主编虞淑娟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担任下半场点评嘉宾,其中,副主编虞淑娟从编辑角度对论文进行剖析,认为其成果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工作坊三12月7日下午,工作坊三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7会议室举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黄汉林担任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博士闫利超、河南大学研究生孙仲伯带来《反功能理论视域下宣传的限度与边界——基于对央企电视新闻中心W的实践考察》的主题分享,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杨鑫仪发表《以“地域”建立“附近”:某大型商业平台新闻分发策略的民族志探索》主题讲演,四川大学硕士王卓颖、硕士赵婧轩带来研究成果《吸纳与平衡:流量指标之于省级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传媒观察》主编赵允芳、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王敏担任上半场点评嘉宾。主编赵允芳肯定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与前沿性,认为青年学子是学术领域重要的人才储备,希望大家不断打磨和完善自己的论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余沐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素红、博士生闫巧妹带来《塑造边界空间:新闻创意设计生产中的关系实践研究》主题分享,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周奕欣、研究生潘笑、副教授尚可可分享研究成果《评论把关机制对受众媒体信任及新闻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郑州大学研究生常安洁、李菲带来《能量的液态交互:数字化舆论监督过程中的行动者动力关系》主题演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王豪带来《新闻情感表达及其规范的理论想象与实践困境》主题分享。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艳红担任下半场点评嘉宾,她结合当下热点,从研究设计、数据来源等出发,对发言人的研究成果进行逐一点评。闭幕式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闭幕式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1会议室举行,《传媒观察》主编赵允芳担任主持。经评议,涂凌波、张天放、张雨龙、王辰瑶、何源、肖鹏、黄阳坤、师文、闫利超、孙仲伯、周奕欣、潘笑、尚可可获得优秀论文奖。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在闭幕式致辞中,对每一位到场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充分肯定本次工作坊的论文成果,并欢迎大家常来华工新传交流,感受羊城之美,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王敏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作为下一届论坛承办单位,其教师代表王敏教授在交接仪式上表示,感谢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为下一届论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诚邀各位专家学者明年相聚,漫步嘉陵江畔,探讨学术前沿,共享智慧成果。在这里,读懂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在这里,探讨新闻业的未来在这里,进行深入而严肃的思考在这里,关心新闻人自己的命运!帮助订阅《新闻记者》其实很方便——您可以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6元。您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或电话021-22897351咨询相关事宜。
12月10日 上午 11:30
其他

欢迎订阅2025年《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8元每期单价18元
12月5日 下午 4:50
其他

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议程

当前环境异常,完成验证后即可继续访问。
12月4日 下午 4:50
其他

有为与可为: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创新路径

App则站在年轻人聚集的互联网企业和社交平台的维度,为AIGC的创新应用提供了不同的视野。这种跨领域的交流互动,不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也为进一步推动媒体与
11月29日 上午 11:01
其他

欢迎订阅2025年《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8元每期单价18元
11月28日 下午 4:50
其他

用时效换本真?——加速社会中的播客聆听与内容生产

音频播客在中国一二线城市青年中的流行反映了受众对于听觉内容的新兴需求,既有研究多从视/听的不同感官偏向以及播客社群的声音联结出发,探讨新音频媒介如何建构独特的人际关系,但对该媒介形式的理解还需更多与听众的日常生活及其整体媒介使用图景相勾连。对中文播客听众和从业者的访谈及参与式观察结果显示,播客声音的本真性构成了这一听觉关系的核心,而播客的时间脚本则是其本真性呈现的重要保障。此外,社会时间的结构性压力一面促使听众通过聆听寻求替代性的时间经验,另一方面也悖论性地塑造了现实的聆听行为,从而将“本真性”的具体表现形态置于不断的协商之中。据此,本文讨论了播客本真性文化中的时间维度以及中文播客“产-消协商”的未来趋向,并提出研究者在重新发现日常生活听觉维度的同时,需要更多考量当代音频内容、聆听活动内蕴的含混多义性。随着手机摄录功能的不断提升,无处不在的图像已然跨越存储、加工、传输技术的阻碍,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视觉主导的媒介文化与实践参与定义了当代个体的处境乃至存在本身(孙玮,2020;彭兰,2020;李文冰,赵书悠,2023)。而在其阴暗面,泛滥的图像成为“加速社会”批判者笔下恰切的例证,这些图像符号“无法编织出持续性的叙事,……因此也就生产不出持续性的经验”(卞冬磊,2022),“来得比文字和论点更快”的图像容不下任何喘息或思考的时间(罗萨,2013/2018:53)。声音媒介正是在这个既被视觉的便捷性推动又愈发受其统治的社会条件下悄然复兴。从节目量和用户增长来看,音频播客是近年来中文世界“听觉复兴”最为突出的代表。以2020年为节点,中文播客听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增长至8600万人,节目量则从1万档猛增至3万档(半月谈,2022)。播客是一种强调听众端按需选择、生产端人人可以参与制作的数字音频媒介,目前大多数用户使用手机收听(Podfest
11月28日 下午 4:50
其他

欢迎订阅2025年《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8元每期单价18元
11月26日 下午 4:50
其他

目录丨《新闻记者》2024年第11期

人工智能对新闻业形象的想象与期待——基于文生图模型生成图像的诠释分析/
11月26日 下午 4:50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入选论文

经过组委会专家投票,我们从一百多篇投稿中选出18篇论文,参加本次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入选名单见下:此外,部分论文同时向《新闻记者》等期刊投稿,已经进入匿名评审程序,就不再纳入名单,但我们会向作者单独发送邀请,参加工作坊研讨。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投稿整体水平较高,但部分主题与新闻创新研究不符,部分长摘要可能影响了专家的判断,不免疏漏,仍欢迎各位作者向《新闻记者》《传媒观察》《新闻传播评论》《南京社会科学》等参与本次工作坊活动的期刊投稿。本次工作坊将于12月6日-9日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具体议程我们将在稍后公布。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组委会
11月22日 下午 12:41
其他

“组装时间”:数字界面中的异质时间体验——以微信、抖音和Forest为例

在社会建构的视角下,以往的时间研究关注媒介技术如何形塑时间体验,特别强调前者的作用,并将后者视为协调和统一的。然而数字媒介中的时间体验不只受到单一要素的影响且是多元和异质的,因而本研究引入新物质主义视角中的装配理论,尝试以微信、抖音和Forest为例,分析数字界面中的异质时间体验。研究发现,微信界面通过强力的推拉生成了散点式的时间体验;围绕抖音界面的多重元素以基础设施的形态筑起流线型的时间体验;而围绕Forest界面的异质元素则主动设置边界、寻找相应位置,创造块状的时间体验。总结来看,上述数字界面所生成时间体验的类型和机制并不相同,由异质元素组装而成,具有“多重时间性”的特征。
11月21日 下午 4:50
其他

欢迎订阅2025年《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8元每期单价18元
11月19日 下午 4:50
其他

智能体:迈向媒介的个体化——基于媒介学视域的分析

以生成式AI为技术引擎的智能体,通过与个人终端设备的融合,成长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交互界面,智能体与人类在个体层面的实时耦合,创造了人机共生的新状态。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体化媒介”的概念,展现智能体逆转了由来已久的媒介去个体化趋势,开启了个体间交互与对话的可能性,人类的主体性跃升至新的阶段,话语与对话获得平衡的“远程信息社会”得以浮现。从媒介学视域出发,观照人工智能作为媒介的前沿进展,既为其引发的社会文化影响提供阐释资源,也为媒介研究展开新的面向。
11月19日 下午 4:50
其他

欢迎订阅2025年《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8元每期单价18元
11月14日 下午 4:50
其他

舒德森:文化记忆是如何运作的——关于《美国记忆中的水门事件》的记忆

《美国记忆中的水门事件:我们如何记忆、忘记与重构过去》(Watergate
11月14日 下午 4:50
其他

刘海龙:为什么要看纸质版杂志?

追踪新闻传播学前沿,欢迎订阅《新闻记者》国内邮发代号:4-3712015年全年订价216元您也可通过下方二维码进入新闻记者店铺购买当期杂志和过刊欢迎订阅《国际新闻界》国内邮发代号:82-8492015年全年订价576元您也可通过下方二维码进入国际新闻界微店购买当期杂志和过刊在这里,读懂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在这里,探讨新闻业的未来在这里,进行深入而严肃的思考在这里,关心新闻人自己的命运!帮助订阅《新闻记者》其实很方便——您可以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6元。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享受优惠价。订阅办法私信微信、微博小编,或电话021-22897351。
11月8日 下午 2:00
其他

我们的老手机:怀旧消费中的代际媒介记忆

本研究将民族志过程中不断浮现的“代际”因素作为核心分析概念,考察国内一个老手机迷趣缘群体的媒介记忆。群体中的核心成员拥有明确的代际意识,其成长期与改革开放中的商品浪潮和媒介技术发展紧密相关,共享着“‘百花齐放’的市场景象”和“‘当年买不起’的消费体验”两种记忆。老手机迷群体中不同世代手机记忆的不共享,既受到不同历史位置、记忆方式和情感反应相互作用的影响,也是核心群体主动划定界线的结果。1引言近年来,媒介记忆逐渐受到学界重视。本文中,笔者以媒介记忆(memories
11月7日 下午 4:50
其他

《新闻记者》引文及参考文献格式(2024)

日)。乌坎事件折射出什么?《人民日报》,A17。南方周末(2008年3月8日)。公民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南方周末》,B17。(报纸文章样式。若无个人作者,可用报刊名称代替。)Ronson,
11月7日 下午 4:50
其他

欢迎订阅2025年《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8元每期单价18元
11月6日 下午 4:50
其他

美化过去还是贬低从前?——不同年代怀旧歌曲对时间比较的影响机制探析

音乐对于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怀旧至关重要,但是不同年代的歌曲对唤起人们的怀旧情绪有什么影响?由不同年代歌曲唤起的怀旧情绪如何影响人们评价自己的过去?本文从时间比较理论切入,通过一项被试内设计的四因素重复测量调查实验(N
11月6日 下午 4:50
其他

语录 | 《新闻记者》2024年第10期

机构的“组织化”短视频生产者更倾向于选择在算法引导之下的利用式创新行为,以完成组织机构对其高效生产的规训要求。(王亚楠
11月5日 下午 4:50
其他

制造“梦境”:技术怀旧视角下的中式梦核实践

本文从“技术怀旧”的理论视角出发,考察中文互联网中的“梦核”实践。梦核这一发源于欧美的在线美学形式来到中国后,在中国城市“Z世代”与本土社会关系和文化价值规范等因素的协商下,被转译为他们应对社会变迁和传统消逝的自我科技,并由此开启了显著的日常面向。梦核作品的生产体现为通过对过时媒介美学的模仿和创造性重建,再现一个可供穿越的逝去时空并为其注入超现实的审美体验,进而引导一种“留在过去”和“回归现实”的辩证性。围绕梦核作品的生产与观赏是在怀旧文化框架和社会框架下展开的。根植于特定社会结构的世代记忆催生出形态多样的怀旧叙事,彰显出了梦核亚文化的共识潜能,但梦核制造的并非是属于所有人的“梦境”,地理区隔、阶层鸿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也令部分人对梦核作品难有共鸣。一、引言在B站、豆瓣、小红书等平台上近年来涌现出一种名叫“中式梦核”的青年亚文化。这种梦核受到千禧年代互联网上旧图像外观的影响,典型地表现为经由技术模拟手段做旧的低保真图像。其内容高度根植于中国城市“Z世代”(又称“互联网世代”,出生于1995~2009年间的一代)的早年生命经历,如千禧年前后的春节、小学微机课、儿时住所。与摆弄随身听、追忆像素游戏等技术怀旧行为相比,这种梦核实践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鲜明的反思意识。创作者通过对过时媒介技术的“再中介化”,试图复原出一个有关往昔生活的“阈限空间”,但又往往刻意破坏此空间的真实性。他们通过诉诸无人的画面、扭曲的背景音乐、悖论性的标题(如《你可以回到过去,但那里已经没有人了》)等手段,制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温馨又怪异的梦境般审美体验。这些做法旨在提醒人们,当下家园与昔日家园已迥然不同(刘于思,2018)。中式梦核这一表达中国城市“Z世代”集体记忆的怀旧文化其实由欧美互联网转译而来。作为一种随着新冠疫情爆发而流行开来的青年亚文化,“梦核”被欧美“Z世代”实践者赋予了相当浓重的抵抗色彩。他们将那些已被现代社会抛弃的陈旧事物编织进超现实主义的梦境当中,制造出一个虽如梦似幻却又孤立绝缘的拼贴世界,意在揭示现代性下的身份认同困境和潜藏于欣欣向荣资本主义表象下的危机。而有趣的是,梦核在登陆中国后却发生了显著变化:它褪去了欧美情境下自诞生之日起即携带的抵抗色彩,转而呈现出一系列与本土社会历史情境相联系的特征。可以说,除了与欧美梦核一脉相承的创作手法之外,中式梦核几乎完全基于本土实践者的既往生活经验而定制,因此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管窥中国青年怀旧文化与世代记忆的独特窗口。本文希望透过中文社交媒体上的梦核实践,勾勒一幅由本土实践者、技术与社会文化所共同制造的“童年梦境”面貌。通过对中式梦核实践的系统考察,本文将努力展现一种由实践者的早期摄影经验、互联网技术、城市化进程、商品经济浪潮、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式家庭教育等在地性因素相交织而形塑出来的独特世代记忆。具体而言,本文将结合技术怀旧、阈限与记忆的理论视角,努力回答下列研究问题:首先,本土的梦核实践者如何对欧美的梦核亚文化进行转译?其次,梦核实践者如何为梦核视觉文本生产出梦境般的“阈限”审美体验?第三,在怀旧文化框架和社会框架的共同作用下,中式梦核激荡出了何种记忆的共识与协商?二、怀旧、技术与阈限性怀旧本身就是一种以记忆为基础的情感化和想象性的审美活动。有关过去、传统、童年、家园等的真实记忆对象(赵静蓉,2005a)不仅为怀旧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且也使怀旧跟回忆一样扎根于特定的个体生命经验和群体文化当中。作为对记忆对象的价值甄别和想象构造,怀旧僭越了纯粹事实性的记忆,往往只保留了过去中真正美好或被想象成美好的部分,表现为一种对过去的“重新现实化”(赵静蓉,2005a)和“情感性渴望”(Sedikides,et
10月31日 下午 4:51
其他

目录丨《新闻记者》2024年第10期

感知算法控制与短视频生产者创新行为选择的关系研究——基于网络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
10月30日 上午 11:31
其他

西祠网事:BBS怀旧的地方性与媒介世代的记忆流转

Liu,2024)。对互联网记忆而言,地方交织贯穿于线上线下之间。地方不仅是一个有地理轮廓的空间,而且是一个跨越多个层次的空间:想象的与生活的、社会的与物理的(Hinton
10月29日 下午 4:50
其他

生成中的“脚手架透明性”——基于编者文本专栏“美数课堂”的案例研究

中国数据新闻人为何会主动承担透明性的探索工作,并部分实现其在日常新闻报道之外的常态化产出?本文以澎湃新闻数据新闻团队运营的“美数课堂”编者文本专栏为典型个案,分析其稳定运行背后的多元意图,并进一步讨论基于在地条件而生成的新闻透明性实践之内涵特征。研究发现,美数课堂所实践的透明性,既有欧美同行对特定报道所作的过程展示,但更多偏向相关技术知识的公开分享,从而具有类似于教育学中所谓“脚手架”的功能。这种“以帮助读者相关技能习得的方式向公众说明如何以及为何制作新闻”的“脚手架透明性”的常态化实践,支撑了数据新闻从业者与用户间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阶梯状连续,并在传统透明性诉诸“事实信任”之外提供了提升“技术信任”的权威构建可能。引言伴随着新闻业的数字化转型,关乎或诉诸透明性的实践成为学界热点。有学者认为,新型数字技术推动了新闻透明性这种规范创新(normative
10月10日 下午 4:50
其他

“标题党”还是“议题党”?——地方政务新媒体的传播策略与效果分析

本文基于2020年至2021年中国县级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数据,考察地方政府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政治传播内容与行为,比较了不同传播策略对民众注意力和政府影响力的影响。标题党策略和议题党策略均为中国地方政务新媒体的常用传播策略,但标题党策略却并未吸引更多的民众注意力。在主要议题中,政务信息、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历史类的议题能获得更高的阅读量,相较而言,民众较少关注主流价值观类的信息。文章认为,民众会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要阅读、分享与点赞的信息,媒介逻辑和受众逻辑对于中国地方政府政治传播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深。01引言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抖音、哔哩哔哩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中国地方政府在各社交媒体平台开疆拓土,建设全方位的融媒体矩阵。社交媒体不仅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能够帮助政府提升行政效率与透明度,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促进民众进行政治参与等(Mergel,2013;臧雷振,2016;王薪喜,孟天广,2021)。可以说,社交媒体对中国的政治与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政府的政治传播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民众的政治行为与心理。与此同时,在中国政治体制中,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激励与考核也影响着下级政府的政治传播行为,促使地方政府使用多种媒介策略以吸引民众的注意力,提升其社交媒体账号的影响力,从而在政绩考核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媒介策略究竟在中国的政治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又发挥着何种效用?本文结合中国地方政务新媒体经验资料展开量化分析,旨在考察地方政府在社交媒体中的政治传播行为及其效用。具体来说,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务新媒体常用的标题党和议题党策略是否获得了所期待的传播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政治传播过程中政治逻辑与媒介逻辑所发挥的作用。为此,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国100个县(区)级地方政府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样本,分析2020年9月20日至2021年9月20日一年内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推文,通过比较宣传主题以及阅读量、在看量、点赞量等指标来回答上述问题。总而言之,本文试图揭示地方政府如何增强其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并初步描绘中国地方政府在社交媒体中与民众沟通的逻辑,以期理解竞争性环境中的政府传播行为。02社交媒体中的民众注意力与政府影响力社交媒体是民众获取政治信息、展开政治讨论与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与空间。相较于传统媒体,当前大多数中国人倾向于从社交媒体中获取新闻与信息。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9.26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3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在网上办理政务,或是通过网络寻找新闻与信息,当代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社交媒体中与民众进行政治沟通。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政府与民众直接沟通和互动的重要平台,是重塑政府-民众关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持续生产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渠道(Schlæger
10月8日 下午 4:50
其他

语录 | 《新闻记者》2024年第9期

当下反怀旧心态的兴起与媒介化社会中怀旧内容的膨胀息息相关。反怀旧反映了进步话语中逃离过去的面向,是对线性时间观念的再确认。既然历史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就不需要拘泥于过去。反怀旧体现出
9月24日 下午 4:50
其他

目录丨《新闻记者》2024年第9期

美化过去还是贬低从前?——不同年代怀旧歌曲对时间比较的影响机制探析/
9月20日 上午 10:02
其他

延伸替代、融合协商、示范接纳:以家庭智能摄像头为例考察媒介化育儿发生路径

从媒介化理论出发,对20个安装智能摄像头的上海家庭进行深度访谈,从对城市家用媒介辅助育儿管理的分析中,丰富并完善“媒介化育儿”的概念和发生路径。研究发现,以家用智能摄像技术为例的“媒介化育儿”呈现出三个螺旋式循环过程:包含媒介时间扩张与空间在场中的延伸替代,家庭育儿分工与处理矛盾中的融合协商,以及社会化讨论与媒介合理化中的示范接纳——每个过程之间并不相互排斥,而是错综复杂的过渡或并行,需要用动态、批判的视角来观察。研究同时强调了媒介化三要素(媒介、人和社会)之间的联系。1问题提出日新月异的通讯技术和手机应用将人们的日常行为媒介化,媒介成为“我们呼吸的文化空气”(Hepp
9月3日 下午 4:50
其他

反蒋斗争中上海报贩的“政治生意”(1928~1931)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行史中,报贩群体始终与政治变革紧密相连。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实施独裁,各党派群起反对,并在上海创办报纸发起舆论,向蒋介石的权威发起挑战。当政治斗争的逻辑介入报纸发行市场,令派报行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改变。由于反对蒋介石的报纸备受读者欢迎,利润水涨船高,而报贩为攫取高额利润,甘愿冒险贩卖反蒋报纸,在发行市场中形成一门“政治生意”。在“政治生意”中,报贩一方面苦心追求利润,另一方面也被深深卷入政治,使其自身成为政治传播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8月29日 下午 4:50
其他

语录 | 《新闻记者》2024年第8期

年的作品里,卢曼已经明确拒绝将人作为理论基点,主张以系统作为解释社会的基点。换言之,社会的存在并非基于人类行动,而是植根于系统运行。(陆国亮)
8月27日 下午 4:51
其他

目录丨《新闻记者》2024年第1期

小有小的用处:大模型传播生态下的小模型——概念定义、技术构造与价值角色/
1月29日 下午 2:00
其他

平台与媒体的“协作式新闻生产”——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

平台与机构媒体各有自己的优势与缺憾,在深入推进媒体融合中如何建立有效协作关系,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课题。本文调研了腾讯新闻联手新京报推出“我们视频”的过程,从跨组织协作式新闻生产角度审视这个典型的中国案例,讨论双方有效协作的可能,以及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不少传统媒体人离职加入商业性平台媒体从事新闻性内容生产。但是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的,应当是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非公有资本不得介入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业务”。腾讯等平台媒体公司只能转载、传播有资质的新闻单位生产的新闻信息。这里的“有资质的新闻单位”,指的是最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公布的1358家稿源单位,包括中央新闻网站、中央新闻单位、行业媒体、地方新闻网站、地方新闻单位和政务发布平台等,超范围转载将受到处罚和通报批评。从近年来的研究看,商业网站采编资质并非热点议题。2011年时任北京市网宣办网络新闻管理处处长陈华曾发表论文指出:从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策略式舞步”:加速时代数据新闻生产中的工作节奏创新

数字技术与行业竞争等多重因素促动下,新闻的生产流通正日益加速。倚重数据质量和产品创新的数据新闻生产,如何能够在跟进社会热点的同时维持对专业品质的追求?本研究对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澎湃美数课栏目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及半结构访谈。研究发现:一线从业者通过发展出“前置节奏”、“等律节奏”和“组合节奏”等差异化的工作节奏来完成报道任务并探索产品创新,而其产生和维系得益于报道团队和从业者在一线生产中的灵活“对标”与“展演”,构成更具实验性的“策略式舞步”。客观地看待这种“加速”,正是其与从业者的产品创新追求形成的复杂张力,共同塑造了数据新闻的当下样态。在此之中,“节奏创新”可被视为新闻产品创新的支持体系,其与所在媒体机构对“传播效率”的强调相互促进,但其自身的维系亦尚存诸多不确定性。引言数字技术与行业竞争等多重因素促动下,新闻的生产流通(circulation)正在加速。专业新闻业日渐失去其对时间的掌控力(Zelizer,2018;王海燕,2019),大量社交媒体和聚合类平台上涌现出此起彼伏的社会热点,为维护自身权威,机构媒体不得不主动跟进并形成压迫式的产出要求(Starkman,
2023年5月9日
其他

层层深入与链式共进:2022年中国网络内容治理报告

本报告延续“2021年网络内容治理报告”的思路,对2022年该领域的三个主要板块的八类典型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内容的治理结构呈现出安全意识、治理主线与三方力量的结合,治理已深入到数据与技术层,并触及经济问题与网络安全,具有渗透性与灵活性。一条包含数据要素、网络内容、平台监管、经济秩序、意识形态在内的治理链条正在形成。随着网络内容治理涵盖的范围与深度不断拓展,新问题与新现象不断涌现,未来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韦路: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创新路径

二十大精神学习笔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明确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从2014年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到2019年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一直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战略。如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涌现出不少成功案例。被誉为2022年度政务传播领域“宣传战线第一公号”的“浙江宣传”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5月30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打造的公众号“浙江宣传”正式上线。截至2023年1月3日,“浙江宣传”上线219天,粉丝量244.2万,共发文章464篇,其中有319篇的阅读量达到10万+,占总发文量的68.7%,阅读量最高的文章是《“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达到1994万。解码“浙江宣传”如何在日趋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横空出世、脱颖而出,对于新时代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具有重要启示。01“浙江宣传”舆论工作的创新探索1.高质量内容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当中,到底是技术为王,还是内容为王?“浙江宣传”的个案告诉我们,“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技术固然重要,但好的内容才是灵魂。“浙江宣传”的高质量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切热点。热点就是民心。面对热点,如果我们不主动去回应,而是选择沉默,选择装睡,就等于放弃了舆论引导的大好契机。例如,佩洛西窜台、重庆山火、明星考公、二舅、董宇辉等,都是时政和社会热点。“浙江宣传”对热点议题进行分析、解读和评论,不仅引导了舆论,而且赢得了民心。二是有态度。自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信息超载、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不缺信息,缺的是理性的观点,缺的是体现价值、彰显意义的评论。比如,“浙江宣传”最受欢迎的文章之一《嘲讽“小镇做题家”是一个危险信号》,在标题中就立场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态度,在当时价值观比较混乱的舆论环境当中,这篇文章有效地引导了舆论的走向。三是讲故事。一方面,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人类在讲故事的过程当中,定义自我,理解他人,传播信息,沟通情感,形成认同;另一方面,讲故事之所以有效果,也有科学依据,也有心理机制。人类叙事通常有两种典型方式,一个是主题叙事,一个是情节叙事。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后者。“浙江宣传”很多成功的文章,都是讲故事的典范。四是长知识。“浙江宣传”有大量的文章,谈的都是浙江风物、人文历史,常常会让人感觉,看到就是赚到,不看就是损失。例如《为何总有人把“浙江”读成“折江”》一文,首先强调“浙”字的正确发音,然后分析“浙”字被念错的三种原因,进而点出“浙江”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内涵,既普及了知识,又推广了浙江的文化。五是显深度。现在很多公号,卖萌是学会了,但是怎么在卖萌的同时还能体现理论性、思想性,如何呈现表象背后的本质,如何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毕竟,主流媒体和政务传播不能只靠卖萌,还必须肩负引导舆论、传播知识、繁荣文化的重任。将有价值的知识和观点真正让公众理解、接受、认同,“浙江宣传”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2.表达接地气现在网上流传一句话,“新媒体时代,见鬼也得说人话”。这句话说的可能有点夸张了,但它指出的表达方式转变问题的确值得重视。“浙江宣传”主要从三个方面力求“说人话”:一是起好标题。如何因应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特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制作传播效果好的标题,是一个重要问题。“浙江宣传”的标题大体上有三类:观点型,直白地通过标题表明态度,如《历史不会浓缩于一个晚上》;悬念型,通过问句的方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如《墨汁的甜味从哪里来?》;数字型,对纷繁复杂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的要点凝炼,如《“低级红”“高级黑”的六种形式》。二是写好句子。“浙江宣传”的句子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多用短句。例如,《为何说“强起来”是中国的必答题?》一文,用了三个短句,凝练、有力地表达了主题思想。多出金句。《历史不会浓缩于一个晚上》文章不长,金句不少。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下棋比喻,把复杂的问题分析得丝丝入扣。句句上口。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就是写话。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文章要让人读起来像讲话一样,朗朗上口。以《“百日”了,我们想到了9个字》为代表,“浙江宣传”的文章给人很强的节奏感。三是用好网梗。网梗跟热点一样,也反映了民心,甚至更加直接地体现了社会焦虑和精神痛点。“浙江宣传”有很多文章都巧妙地运用了网梗。《家与国,双向奔赴》、《“诗和远方”如何更好“在一起”》、“宇宙的尽头不是考编,奋斗才是通往成功之路永不过期的‘通行证’”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以网梗为入口,通过关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使权威声音直抵人心。3.用真心互动“浙江宣传”非常重视与网民的互动。在《历史不会浓缩于一个晚上》的互动评论区,一位网民留言说,“浙宣水平high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张红军:国际传播能力跨媒介提升的三重维度

二十大精神学习笔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不仅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的必然选择,同时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的有效方式。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离不开富有想象力和包容性的提升路径,既要契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崛起态势,又要顺应“全媒体建设”的实践指向,如此才能培养起外国受众对中国魅力的亲近感与认同感。在这方面,美国媒介文化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周庆安:在多元语境下理解国际传播效能命题

二十大精神学习笔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是在党的全会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国际传播的“效能”的概念。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学术界比较熟悉的概念是重视传播“效果”。与以往国际传播效果相比,效能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前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主要特点。所谓效能,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概念,是效果和效率的统一体。在当前国际传播中,反映的是一定条件下完成既定传播目标,实现传播效果的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张涛甫: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共识

二十大精神学习笔谈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愿景,须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合众力,汇众智,打造最大同心圆。二十大同时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就是,通过特定意义框架的建构,编织社会共享意义系统,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识,为共同行动提供认同驱动力。简而言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一致,共同行动。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共识人是意义蛛网上的“蜘蛛”。意识形态的作用就是为社会系统中的行动主体提供共同分享的解释框架。意识形态是社会行为人理解其周围世界的中介,是社会生活中的意义、符号、信仰和价值的生产过程,是个体得以建立其社会关系结构的必不可少的媒介。意识形态提供了一种解释框架,借助于该框架,人们得以解释、理解、体验和生活在一个能找到自身、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社会环境中。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不是一个由个人的想象所产生的问题,而是一个能被社会地投射的概念系统问题,这种投射构成了一个社会地建立起来的概念集合体(Altrusser,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胡百精:交往革命与人的现代化

二十大精神学习笔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突出强调了现代化和复兴之路的一个重要价值基准: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非独存的个体,交往的现代化或人在交往中使自身现代化,乃现代化应有之义。若将“传播”的本义还复至交往,且将交往理解为事关人之存在、共同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源问题之一,那么传播学理应更关怀“现代人”的命运,担起交往现代化的历史主题,提供本学科视野的现代化论述。对交往、现代性、人的现代化问题的讨论,首先应回溯至马克思。面对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的迷雾和忧思,马克思提供了现代化的新版本。“马克思既是资本现代性的批判者,也是新现代性的建构者”(臧峰宇,2022)。交往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视角:作为现代化的结果,历史之所以成为世界史,实因个人、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普遍交往。在《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述中,马克思将交往关系视为生产关系的重要形式,交往与生产力同为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范畴。正是由于“交往手段的影响”,特别是交往革命与生产力革命的协同互构,现代化从一国一域推扩至全球,世界史亦因之得以发生和迁转,“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马克思,恩格斯,1979:48)。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诸领域,马克思的人学、现代性思想和交往理论皆有丰富阐发,而尚缺少对交往革命、现代性与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整体关怀和融贯解释。马克思对此的核心主张,大抵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鉴于人乃天然共在的交往者——“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故“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体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是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2012:199);三是个体以共同体价值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共同体吞没个体,共同体实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2012:422)。马克思反复申明,历史的行动者只能是“现实中的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加之前述交往革命乃现代化重要历史动因的论述,马克思的逻辑主线清晰可察:以交往革命推进现代化,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交往革命的主体是人,现代化的目标在于人的解放,因此现代化实则是一个从人出发、复返于人的历史进程。学界多以信息革命、媒介革命、技术革命、舆论革命等概念指称当下剧变的传播境况,此皆属标举一隅的概念化方案。譬如媒介革命路向的研究,将媒介形态变革及其深度融合、媒介物质性基础的扩充和显化、媒介“反客为主”后的媒介化社会建构等问题“中心化”,对传播介质迁转给予纵深观照。新媒介、新场景和新问题或可辟出新论域、新知识,却也有片面深入的学术局限。若假以历史的、人文的眼光,寻找一个总括式且直契基源问题的命名方案,则应重启马克思的交往革命概念。此一概念可容纳传播或曰交往的信息、媒介、技术诸维度,更重要的是强调以人为历史的行动者,且通往现代化的历史主题。从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社会历史语境看,马克思关于交往革命与现代化的论断非但不过时,而且提示我们更加重视国家现代化进路中人的交往境况。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重塑、全球化转型和新技术革命突进等大势之下,交往革命正深度介入政治、社会、国家和文明秩序建构,亦牵连个体存在和共同体命运选择。这包括新闻传播学最为关切且擅长的中微观问题探究——如舆论演进、媒介使用、内容生产、用户关系、算法伦理、元宇宙场景等,但绝非仅限于此。实际上,历史已再度行至让人“认识你自己”的紧要时刻。而人对自己的整全认识,非从物我、我他交往关系的复造和更新起步不可。此中一些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独有的,也有一些问题是世界性的,另有一些古今接续的历史之问,须于古今中外十字路口的对照、对话中,觅得解题的思想线索。西方的现代化论述也注意到了交往革命问题,但长期受困于三种流行的交往危机话语:一是主体哲学危机,启蒙和现代性“意外”造成了片面的主体性,个体据于单一主体性和主客二元论,溺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持续冲突之中,成为要么不交往、要么交往即斗争的孤立原子;二是理性危机,现代性在告别传统理性后,对进步、效率和计算的强烈追求造成工具理性至上而价值理性衰微,基于超越性价值、普遍德性、深度情感的自我认同与交往共识亦随之颓散;三是大众话语危机,现代性许诺了大众社会的神话,而当个体汇聚为群体——以大众的面目进入公共表达和行动空间,则将产生勒庞、李普曼等精英主义者宣称的“乌合之众”或“幻影公众”效应,陷入非理性的迷思、暴躁和癫狂。为克服“唯我论”、“唯理论”个体的离散和群集交往的非理性,哈贝马斯、罗尔斯等提出了交往理性、公共理性等著名的替代方案。但是,他们的方案仍停留于程序或工具之维,人只是对程序理性负责的抽象的交往者——处于无思、非思或均质状态,交往主体的生命意志、价值选择和特殊尊严被遮蔽了。同时,交往理性并不许诺对话结果的实质之善,公共理性只能落实为某些证成公共理由的规则、程式和方法。正如伽达默尔等批评者指出的那样,这些方案实将真理问题窄化、退缩为方法问题。更多的批判来自后现代主义者,他们宣称“理性不太可能使我们走在一起,而是倾向于把我们驱散开来”,在自我实现、完美生活、公共之善等根本性问题上,“我们讨论得愈多,我们的分歧就愈多,甚至我们与自己的分歧也会愈多”(拉莫尔,2010:11)。孤立的个体、迷思的群体和非思的对话者,承受并持续加剧着交往危机。即使新科技创造了空前便利,交往的时空和工具革命不断爆破,危机境况亦未得到根本改善。深究下去,只要西方现代性观念中对理性和主体性的预设,仍仅落在个人主义之上,原子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就会随形而至,个体和群体的“沉沦”即难以克服。此即须以人——交往的共在者——为主题和目的,重思交往革命,重申交往现代化。若无人自身的现代化,国家叙事层面的现代化未免凌空高蹈而终堕空心化。在这一点上,西方现代化理论尚无实质突破,深陷个体与集体(社群、共同体)、自由与秩序、工具与价值等二难,未能建立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完整思想连接。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亦应在交往现代化上破题,产出在地思想、知识和经验,并持续增进其世界意义。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一重要方法论:返本开新。一如前述,若将交往视为人之在世方式——个体安身立命、我他共在、物我相成、族群与文明存续机制,那么中华文化实已积存悠远、厚实的思想遗产。我们的任务是重返传统本源,重振其中的优秀成分,使之与马克思主义交往观和当下的交往境况相结合,为交往现代化补给历史资源。作为共在的主体,人何以能够交往?当此一疑问被提出来时,已经存在三个预设:首先,共在的人不能不交往,若无交往则人之共在是不可能的,因此是一个直指人之存在本身的疑问;其次,人得以从万物众生中抽离、超越出来,获得主体性的反思力和行动力——包括交往的能力,创制属人而非属神或纯自然的世界,必有其独特的内在本质,譬如天性、心性禀赋所赋予的自由道德意志;最后,除了内在禀赋的唤起发动,人的交往和共同生活须由外在规范来担保。第一个预设是亚里士多德式的,“人是政治的动物”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培养“正能量粉丝”:粉丝文化的平台治理研究

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成为粉丝文化生产、传播与治理的重要场域,其中粉丝文化治理是理解此场域的关捩点。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微博平台将法律、社区规范、算法技术等统筹起来进行粉丝文化治理,国家、社会与用户三者之间共同构成了平台治理的主体框架和逻辑秩序,并生成“正能量粉丝”与新粉丝文化逻辑。研究揭示了我国社交媒体平台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特逻辑及其互动结构,为理解我国平台社会中独特的治理模式与粉丝文化趋势提供了新视角。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局面的形成,与持续不断的平台治理,特别是粉丝乱象整治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平台研究兴起,其中治理问题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平台治理是为了避免损害国家、公共或者用户利益(Wachhaus,
2023年3月2日
其他

“持久危机”下的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2023年六大热点议题的分析

在疫情反复、地缘冲突、经济下行并存背景下,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Permacrisis”(持久危机)为特征的新时期。全球新闻传媒业在制度、生态和技术层面的发展方向也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PEST分析的框架,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提炼海外学者和媒体人对于2023年全球新闻传播发展趋势预测的访谈,形成了政治层面,跨国危机凸显数字平台网缘政治格局、国际新闻报道要求真正实现“国际化”;经济层面,老牌社交媒体衰退危机与新兴社交媒体“TikTok化”并行;社会文化层面,视觉内容生产变革背后的“零信任社会”危机、面向数字时代的算法素养教育升维;技术层面,人工智能挑战新闻采编部场域惯习等六个维度的问题,对2023年的全球新闻传播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与分析。2022年末,柯林斯词典宣布将“Permacrisis”(持久危机)一词定为年度词汇。这个由“永久”(Permanent)和“危机”(Crisis)组合而成的词语被定义为“长时间的不稳定和不安全状态”。在经历了新冠奥密克戎变种席卷全球、俄乌冲突带来持续地缘政治冲击、欧元贬值引发欧元区经济危机、美国中期选举加剧内部意识形态分裂等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社会危机之后,“持久危机”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果说2016年特朗普胜选与英国脱欧等危机还被归纳为具有“黑天鹅”性质的偶发事件,那么2022年的一系列跨国危机则印证了“持久危机”所指涉的不稳定与不安全情形的常态化。全球新闻传媒业作为国际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对着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持续危机(Mina,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2022年西方传播学研究年度报告

本报告旨在梳理2022年西方英文传播学研究的热点议题与研究趋势。通过对于5本传播学SSCI一区期刊的编码,最终遴选出政治传播、平台研究、社会不平等/边缘群体、新兴技术、人际传播、儿童/青少年与媒体、性别研究、组织传播、游戏传播、叙事/符号研究这10个热门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本报告对其中包含的10个具体核心议题进行梳理,并尝试对研究趋势做出述评。与去年相似,2022年的西方传播学研究图景仍然着力于对新兴媒介技术的探索,以及跨领域的视角整合。除此之外,研究者还特别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关怀多元群体的媒体使用境况。本报告试图通过对2022年传播学期刊论文的收集与梳理,对过去一年西方传播学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尤其侧重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西方传播学研究主要关注哪些重要领域,二是在这些领域中生发出哪些具有启发性的视角和观点。为了完成这一工作,我们选择了五种英文传播学期刊在2022年发表的共计355篇论文进行主题编码。这五种期刊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它们均处于2022年发布的SSCI期刊影响因子排名Q1区,分别处于第三位、第六位、第九位、第十二位和第十三位,因此可以说,这五种期刊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传播学领域最高研究水平。其次,它们是Q1区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学术期刊,收录论文的议题广泛,因此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新近传播学研究的议题分布。传播学自诞生之初便处于跨学科的“十字路口”,且被形塑为一个汇集众多学术源流和社会、历史议题的研究领域(Craig,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2022年西方新闻学研究年度报告

本报告以四本新闻研究SSCI期刊2022年发表的研究型论文为索引,分析本年度西方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热点和研究旨趣。报告在综合关键词主题聚类结果和期刊专题的基础上,提炼出十个关键研究主题,即新闻与政治、新闻与新冠疫情、新闻与用户/受众、新闻生产、新闻专业主义、虚假新闻与事实核查、新闻与身份政治、新闻与社交媒体、新闻与环境/气候问题,以及另类新闻媒体,并对以上主题研究进行系统性的综述。报告发现,在对经典与前沿主题探讨不衰的同时,实践动态与学界意志是推动热门主题研究发展的主要力量。此外,理论与方法应用上的进益仍是当下新闻研究的主要课题。引言随着西方数字新闻实践的发展,新闻学研究成为一个初具凝聚力,也不断面临挑战的传播研究子领域。虽然对现代新闻业的学术关切可追溯至上世纪初的美、英、德等地的社会科学界,但是以新闻业为“终极关切”的“新闻研究”却一直面临着划定学术边界的难题,处在学界和业界、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场域之间反复拉扯的紧张关系之中,新闻研究的发展充满了冲突和不平衡(泽利泽,2004/2022:22)。最近二十多年来,西方新闻学才逐渐迈向一个具有研究共同体意识的领域,新闻学学术期刊的创刊、学术部门的创建和相当一部分学者共享的共同体意识,正在建构和展示“新闻学”作为一个单独领域的关切视域。然而,新闻学研究内部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形成一套基本的认识论共识、整合的理论体系,从而将新闻业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相连接的问题(Erjavec
2023年2月9日
其他

2022年全球新闻创新报告

在对2022年中外数百篇有关新闻创新实践与理念的论文、报告和文章进行系统性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对2022年全球新闻创新现象进行了综合评述。报告从整体上分析了全球新闻业在新闻环境方面的变化、多元新闻行动者网络的建构新局和2022年度12种重要的新闻创新行动,以期给中国新闻业的实践者、观察者提供全球视角的参照。这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第三次发布“全球新闻创新报告”。研究团队对2022年中外重要学术期刊、新闻业观察站点发布的论文、报告与分析文章进行系统性文献分析,试图继续从整体上把握全球新闻业在新闻环境方面遭遇的重要变化、多元新闻行动者网络的建构新局,以及更为具体的新闻创新行动的指向和策略,并期待能给中国新闻业的实践者、观察者提供一个全球视角的参照。一、报告说明本报告继续使用系统性文献综述(systematic
2023年2月7日
其他

2022年传媒伦理研究报告

本文是《新闻记者》第10年对传媒伦理相关情况进行梳理点评,除了对2022年度总体表现进行述评之外,特别指出若干突出问题,包括:疫情期间,媒体成为生命健康的救护中介,但也因缺乏与广大普通民众的共情受到诟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专业媒体缺席,对媒体公信力造成损害;刘学州事件报道等凸显了网络暴力治理的困难,也提出媒体如何与网络用户实现良性沟通的新问题。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传媒业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度融合发展,不断调整完善专业行为规范是分不开的。二十大报告也对传媒伦理实践提出更高要求,最核心的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传媒业发展的根本宗旨、基本立场,也是一切传播活动的行动指针;而“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既指明了传媒业未来发展方向,也蕴含了传媒业伦理体系建设和规范调整的努力方向。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于中国新闻媒体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各级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及其诸多工作者,按照一贯的职业道德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发扬脚踏实地的作风等优良传统,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努力。根据2021年中宣部、中国记协制定的《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实施办法》,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主要媒体,每年都要就履行政治责任、阵地建设责任、服务责任、人文关怀责任等诸多方面逐项做出公开报告。这种业内检视,可以对我国机构媒体伦理状况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估,本文则继续从外部观察视角,选择部分传媒业及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问题,作重点式的梳理和点评。一、2022年传媒伦理问题的突出特点“疫情”,是伴随2022年始终的关键词。众多媒体人克服重重困难,履职尽责,不但担当着信息传播的中介,而且往往成为救护生命的中介。与此同时,普通用户也积极行动,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零散琐碎但亦能透视时代与社会脉动、极富生命力的用户新闻叙事。特别是很多由于疫情原因面临各种危难的普通人,借助社交媒体分布式连接的特点,通过在线救助文档等形式,激活社会网络、融汇一手信息、辅助救援实践,连通救助资源(闫岩,2021)。不过,也有某些媒体的疫情报道,让普通群众感到不够贴近、缺乏共情,受到诟病;用户传播虚假信息的问题,也引发普遍关注。从伦理失范角度,2022年媒体专业实践中仍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案例。比如东航坠机后某行业媒体误报第二个黑匣子找到的乌龙新闻事件、少数媒体有意无意以耸人听闻的“杭州马某被抓”标题误导受众的事件、AI创作的重庆缙云山大火抢险救灾图片被当成新闻照片广泛转发,等等。这些既是老问题,也包含有新特点。不过总体来说,经过后续各层面传播行动者的追踪和讨论,大多迅速得到澄清。与之相比,更令人们忧虑的是,2022年全国瞩目的丰县铁链女事件、唐山打人事件等,都是由政府部门迅速组成调查组,得出最终结论,专业媒体则未能及时深入现场展开调查报道。就像胡锡进所批评的,社交媒体讨论喧嚣一时,专业媒体却“干干净净”。新闻业以挖掘真相为追求,这种状况,无疑大大损害了“新闻权威”。而将揭露真相的责任都集中于政府机构,也弱化了社会自我调节的功能,加大了政府部门的压力,一旦群众有疑问,伤害的将是政府的公信力。2022年上半年,新京报的刘学州报道、每日人物的东航失事客机遇难者报道,都引发较大争议,网络用户对相关媒体多有批评,甚至出现“网暴”现象。网络媒体开放了公共讨论空间,专业传播者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受到用户的批评甚至挑剔,从理论上说,这正是检视传播规范、形成伦理共识的良机,但这两家媒体不约而同,都采取了“沉默”应对的方式。从世界范围看,网络用户对专业媒体批评甚至攻击的情况并不少见,对此,大多数媒体及记者也是采取拒绝回应的策略,甚至关闭报道评论区。这其中固然有媒体人自视为精英阶层,无意与普通网民沟通对话的傲慢与偏见,更主要的,则是由于网络批评裹挟了太多情绪甚至恶意,无从展开理性友善的交流。在新闻业危机的情境下,这类事件频发,更强化了人们对专业媒体的不信任感,造成新闻人的精神压力,从长远来看有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寒蝉效应和自我审查等问题(白红义等,2023;新闻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2023)。这个情况值得引发更多重视与讨论,借鉴国外传媒业的做法,可以考虑通过行业协会或专业组织展开调查并回应用户对媒体的批评。在此,本文针对2022年受到广泛关注的传媒伦理问题及典型案例,分别加以梳理评析,以期为我国传媒伦理建设留下一些有价值的样本。二、疫情报道:务必契合群众实际感受,防止空洞的宏大叙事新冠疫情一方面带来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城市静态管理,也造成人们正常生活、就医等困难。据财新网2022年9月2日报道,全国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1819例,涉23个省市自治区的95个地级行政区,因疫情处于部分或全部静态管理的包括7座省会城市、1座直辖市在内的33座城市,超过6500万居民受到影响。——这仅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情形,此前此后,全国各地类似情况相当普遍。为应对疫情管理的不确定性,很多机构媒体分成两组人马,一组在本机构内,一组跑外勤,轮流值守,以保证正常的新闻生产。很多新闻人被封控在家或感染病毒,则将镜头转向身边,转向自己,真实记录这特殊年代的点点滴滴。就如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2022)所描述的:“睡行军床、吃方便食品,奋力制作上海抗疫全媒体报道。居家隔离的记者们仍在奋笔疾书,在小区一线拍摄医者和志愿者的记者也纷纷化身加入志愿团队。……写、摄、编、播是必备本领,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媒体边界早已消失。在应急采访的日日夜夜,人民日报记者和这座看似静默的超大城市,和2500万常住人口以及数百万的流动人口,同呼吸、共命运。”这种工作状态,在2022年是全国很多新闻人的共同经历。及时传递疫情信息,帮助人们科学防疫,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由于城市静态管理的原因,正常生活秩序被扰乱,特别是就医、断药等问题,同样是群众生命所系。在帮助群众解决具体生活困难方面,不少媒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上海为例,3月25日新民晚报在多家平台推出融媒互助服务类平台——战疫·帮侬忙。4月22日起,又在今日头条、抖音开启“紧急求助热线直播”,每天2个多小时在线为民排忧解难,连续直播41天。截至6月1日,新民晚报“战疫·帮侬忙”融媒体平台共推动解决各类问题2.13万件。澎湃新闻于2022年3月24日推出战疫服务平台,收集、推动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全天24小时运转。从3月24日上线到6月1日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服务平台仅主站就收到求助留言近9400条,由记者直接推动解决的求助1200余条,向有关部门转报线索约3900条,刊发相关报道250余篇。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媒体实实在在履行着人民至上理念,也显示媒体是协同参与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危机环境下,正常秩序被打乱,不确定性增强,群众难免产生焦虑、恐慌之感,各种传言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传播,引发更多紧张情绪。一些关切人民生活秩序、生命健康的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完整、不透明,也引发人们的各种揣测,成为失实信息产生和流传的重要原因。对此,主流媒体同相关部门一起为澄清事实、稳定人心做出重要贡献。比如2022年上半年,由上海市网信办与解放日报社合力打造的“上海网络辟谣平台”积极主动发声,强化释疑解惑效果,并总结出有效辟谣的两点经验:涉及公共政策的传言,宜由政府部门出面发布权威信息,一锤定音;涉及个体民生的传言,宜由媒体跟进调查,多方采访,还原真相(王志彦,2022)。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除了机构媒体,各种自媒体以及普通用户,也在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记录疫情中的社会生活及个体感受,形成与主流叙事不完全相同的民间言说(刘鹏,2020)。两厢对照,凸显了主流媒体报道还需更加切合普通群众感受的问题。2022年11月29日,浙江宣传公众号(之江轩,2022)发文批评以“防疫至上”代替“人民至上”的现象。文章指出,有些地方政府“以防疫为名,轻视民生经济,轻视百姓生活,更有甚者在政策执行中默许‘只有新冠是病,其他病无关紧要’,扭曲了‘生命至上’理念”。有的地方“给防疫‘层层加码’,目中没了法律、没了规则,甚至想出各种招数‘对付’群众,让百姓寒了心”。这些“滥用权力、为难群众,导致防疫变了形、走了样,有的表面上不说封控实则就是在封控,漠视群众利益和民生诉求,随意打断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更有甚者置群众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了群众的心。甚至还有些人,借机发疫情财。相比疫情,这些现象刺痛人心”。这篇文章成为被广为转发的“爆款”(韦路,2023),可见群众对以防疫之名“层层加码”的不满甚至愤怒。但是在为“浙江宣传”文章叫好的同时,也需要反思,为何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少有主流媒体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公开报道、施行舆论监督?主流媒体的缺位,既不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损害了媒体公信力。2022年冬,国家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北京等各地感染者日增,但是国家卫健委每日通报的疫情数据却呈下降趋势,与群众切身感受明显不一致。对此,国家卫健委做出解释:由于核酸检测改为愿检尽检的策略,无法准确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量,因此从2022年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这一从实际出发的调整受到群众肯定。其实,类似从部门工作逻辑出发,造成与群众切身感受脱节的问题,在疫情相关宣传报道中也有不少。比如在城市封控期间为了稳定人心,播发商品供应充足、市场人头攒动的报道,以记者个人的体验来说明保障工作完善等;大面积感染后,同样“阳”了的记者入住条件较好的方舱医院,以反映医疗保障资源的充足等,都引发受众的普遍反感,特别引发那些由于种种原因遇到困难的群体的负面情绪。就像疫情期间人们经常说的: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与最普通的百姓同理共情,从他们的视角和感受出发,反映他们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排解困难,开放疏导情绪的窗口,才能真正实现“人民至上”的宗旨。另外,部分抗疫报道热衷宏大叙事,语言浮夸,缺少与普通群众的共情,反而起到负面效果的问题也值得重视。宏大叙事以对社会、文化、历史规律的根本性把握为论证基础,较多使用总体性概念、排比句式、象征性修辞,以体现雄壮宏阔的叙事格局,往往具有提振信心、凝聚人心的传播效果。但是宏大叙事必须以真挚细腻的普通人情感、丰富生动的日常言说为基础,围绕疫情,大量民间叙事构成丰富的微观甚至颗粒度文本,形成普通用户对这段难忘历史的个体阐释,如果媒体一味迷信宏大叙事的雄辩效力,疏离民间叙事,在具体社会民生议题中失语,则难免变成高高在上、浮光掠影、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空话大话。传播学研究早已证实,文本的解读权力属于受众,正面报道也要讲求“时度效”,否则反而会引发群众的对立性解读。三、刘学州事件:网暴问题已成互联网空间附骨之蛆,“家事”报道须挖掘公共价值2021年12月,刘学州在网上发布寻亲视频。在视频中,他自称由于父母未婚生子,在3个月大时将他卖掉。随后,刘学州在微博、抖音连续发布自己的寻亲历程,新京报“我们视频”等专业媒体也跟进报道此事。刘学州在警方帮助下很快找到亲生父母,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22年1月17日刘学州爆出与亲生父母的矛盾,称亲生母亲将自己拉黑,由此成为事件转折点。我们视频1月18日的报道《男孩寻亲成功后被生母“拉黑”,生母回应》对刘母进行电话采访,刘母称“曾借钱让孩子去三亚旅游”,“刘学州多次要求他们为其购房”,“威胁生父母分别离婚”等。新京报微博次日也发布了同一条报道。1月24日凌晨刘学州自杀身亡,引发人们广泛的同情。网络用户回溯此事,发现刘学州曾于1月19日发微博驳斥其生母的说法,并引用了上述新京报微博报道截图。其抖音号也曾表示对“无良媒体报道掐头去尾,一些不知情的网络暴力,冷漠可恨的血缘关系”的怨愤。很多用户由此认为,正是新京报的报道导致对刘学州的网暴,进而对新京报展开网暴。从公众号“旧闻评论”的梳理厘清中,基本可以得出刘学州之死与新京报报道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其中一个有力证据是,新浪微博官方提供的对刘学州私信网暴的高峰是1月17—18日,而新京报采访刘母的报道发布时间已是18日23︰46(照相的宋师傅,2022)。尽管如此,新闻学界业界仍对新京报该则报道只呈现一方声音,未能实现平衡报道表示质疑。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典林认为,这则报道只采访到刘母的一面之词,其他信息全部转载自社交媒体。整个报道仅在最后提到“记者多次联系刘学州,均未得到回应”。如果记者能够再多些耐心,多尝试不同渠道联系他,而不是急着赶截稿时间的话,整篇报道不至于完全变成生母观点的传声筒(DIANLIN2020,
202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