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0月31日晚,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主题是“强化培训,促进改革”。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从去年的第78位跃升至今年的第46位,提升32位,首次进入世界前50强。《报告》认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共有7项,被列入“十大最佳改革者”名单,也位居东亚太平洋地区之首。营商环境报告中,涉及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的主要集中在“执行合同”领域,包括司法效率、司法成本、审判组织、司法程序、信息化程度、司法改革举措等指标,所以一般又被称为“法院竞争力指标”。司法程序质量指数方面,满分18分,中国去年得分15.1,其中,上海法院以15.5分与澳大利亚并列全球第一。那么,在这次排名提升过程中,“法院竞争力指标”位置如何呢?根据《报告》,司法领域的“执行合同”指标排名在全球第6位。得分78.97分,较去年增加0.74分,“办理破产”领域得分55.82分,与去年得分持平。随着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推开,我国法院的信息化程度和裁判文书公开力度,均已位居世界一流水平。今年,我们在保持原有优势成绩和全球领先排名(排名超过美国、俄罗斯和我国香港地区)基础上,在“执行合同”领域的得分继续增加。在“法院组织机构和诉讼程序”指标中,世行认可北京、上海法院已经实现随机自动分案,较去年增加0.5分;在“案件管理”指标中,世行认可北京法院已实现在线诉讼服务,较去年增加1分。满分18分的司法程序质量指数,我国法院得分为15.5。此外,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平均耗时496.3天,我国解决纠纷成本占索赔额的16%,位列世界最佳经济体之一,好于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列全球第6位。当然,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执行合同”“办理破产”领域,也发起很多改革举措。巴基斯坦通过强化法官培训,大幅提升了司法效率。由17个成员国组成的非洲统一商法组织(法语缩写为OHADA)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