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

其他

祝贺 | 北大光华2021年主题案例顺利结项

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2021年主题案例项目准予结项的通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报送的《生态文明的中国实践:多层次碳市场建设前沿案例研究》;《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富民产业》;《由表及里:从数字基建、数据应用到数据治理——数字中国实践的全景案例研究》三个项目均顺利完成结项,共5篇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学理性案例成果顺利通过评议,后续将按程序被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收录入库。2021年11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面向有关高校开展主题案例征集工作,共立项支持246个主题案例项目。2020年,学位中心首次启动主题案例征集工作,旨在汇聚各方力量,聚焦时代热点,挖掘具有时代性、引领性、价值性的高质量案例资源,开发一批高水平重大主题案例。2021年主题案例征集设立“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数字中国”和“共同富裕”四个主题,征集工作采用“首席专家负责制”,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中国企业案例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光华案例研究团队入选专家团队名单

点击图片查看会议详情为着力推动广大学术研究者与企业管理创新实践者,扎根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实践,研究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提出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近期,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企业联合会,决定联合建设一批企业“案例研究基地”。7月3日,中国企业案例研究基地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以“名企+名家”合作的模式开启案例研究基地建设,共同开创案例服务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的新局面。经前期沟通调研,首批12家具有较强行业代表性、较强基地建设意愿和较大案例研究潜力的名优企业进行试点建设;每个基地邀请两位名校名家担任首席专家,联合相关学科专家、行业专家及企业专家,组建跨校跨学科研究团队,深入企业开展高水平、高学理、跨学科大案例研究,形成系列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学理性的企业重大案例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入选“首批案例基地建设”专家团队名单,将分别携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对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基地企业开展深层次、多角度、系统化案例开发。此次合作是以案例开发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有益尝试,开启跨学校、跨学科案例研究的崭新篇章。依托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专业师资和学术力量,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其在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优势和开发经验,以开发优秀管理案例、推进案例教学应用为根本使命,以“案例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围绕“创新创造”等国家重大战略命题,深挖企业优秀实践,深化务实合作,重点开发一批高质量案例成果。项
2023年7月5日
其他

光华两项成果发布丨首批“精品案例课堂”项目成果正式上线

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大力推动案例建设政策举措落实落地,2022年12月,启动线上“精品案例课堂”项目,推动精品案例传播、案例教学方法推广和专业学位教学模式创新。北京大学是该项目首批试点高校之一,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报送的《中国金融创新:以公募REITs市场建设为例》、《政经互动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两项“精品案例课堂”成果于今年4月正式结项。4月26日,首批“精品案例课堂”15个成果已于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网站正式上线推出,涵盖金融、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工程管理、农业、新闻与传播等多个学科专业。《中国金融创新:以公募REITs市场建设为例》张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教育部学位中心启动2022年主题案例征集工作

关于开展2022年主题案例征集工作的函各有关单位: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挖掘能够滋养现有理论、发展现有理论、催生新理论的经典案例,更好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探索和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质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意义深远,责任重大。2020年和2021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连续两年聚焦时代热点开展主题案例征集,得到战线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首次主题案例征集工作被列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首批362个主题案例成果已收录至“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首批“主题案例典型成果”于中国案例建设国际研讨会(2022)上发布。主题案例征集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投身案例建设,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原创案例开发,成效显著。为继续汇聚各方力量,聚焦时代热点,开发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学理性的高质量案例,经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简称案例专家委)主任办公会审定,学位中心继续开展2022年主题案例征集工作。具体事宜如下:一征集主题1美丽中国
2022年12月24日
其他

刘俏:聚焦关键领域,以有组织的案例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案例研究要如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如何回应“时代之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案例研究方面又有哪些思考与探索?9月17日,首届中国案例建设国际研讨会(2022)在北京举行。在大会平行论坛“案例建设——多元·共建”上,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就上述问题分享了观点与经验。他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底层逻辑的变化催生出一系列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案例建设作为重要的科学研究范式和教学方式,对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刘俏首先分享了近年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在数字化转型、碳中和及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中国REITs市场建设等领域的案例研究。他表示,近年来,北大光华以有组织的科研,在一系列重大主题领域都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有说服力、有学理分析基础的案例研究成果,推动着扎根中国大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案例研究要识别重要研究问题,有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案例是重要的教学、教材资源,是将实践问题理论化、系统化的重要载体,是将高水平研究、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挖掘、总结和传递中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当今世界,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而深化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让案例更好地成为分析问题、研究实践、创造理论的途径,则有助于更好地回答实践之问、世界之问。“好的案例研究能够有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梳理、识别出重要的研究问题,回应‘时代之问’。”刘俏指出,好的案例研究背后有清晰的理论架构和严谨的科学分析支撑,相比于实证研究、逻辑分析等,案例研究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其一,案例的本质是“自然实验”,通过还原真实场景,让决策与结果之间关系可观测,所呈现的因果推断直接且可信。其二,案例研究可避开理论建模和大样本统计分析容易产生的“过度简化偏差”,通过关注重要“细节”,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增加更多自由度和证据源,因此其产生的政策建议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更容易产生影响力。其三,在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大背景下,作为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案例源于丰富实践,更容易产生扎根中国大地、立足科学实践的原创理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催生出一系列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当前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而在完成工业化进程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则开始有所下降。“我们正经历从高速增长(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驱动)向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型。”刘俏表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底层逻辑正发生着变化,以往靠高投入、大量投资、要素驱动的增长方式需要朝更为高质量发展的方式转变。他认为,中国经济要保持较高质量的稳定增长,需要让TFP增速重新回到年均增长2.5%-3%的水平。未来能够提升TFP增速的新动能在哪里?刘俏认为至少有五个领域第一,通过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再工业化”,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第二,“再工业化”需要大量新基础设施,对“新基建”进行投资将带来TFP提升空间。第三,大国工业,维持制造业一定的GDP占比,不断向高端制造业推进也会拉动TFP增速。第四,通过更彻底的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拉动TFP增速。第五,“碳中和”也为产业升级转型带来新机会和新路径,为TFP增速提升带来可能性。以“碳中和”为例,刘俏分析道,双碳时代将涌现大量投资机会,据估算,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大约需要250-270万亿元的投资,如果这些投资在未来三十年平均分配,意味着我国每年需投资的体量相当于8%的GDP。投资率与TFP增速之间有着非常强的正向关系,实现碳中和带来的高投资率有利于推动TFP增速。在刘俏看来,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能和增长模式剧烈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也为案例研究带来丰富的学术富矿。在实现现代化的路上,除了要保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当前中国还面临着另一个重要议题——共同富裕。实现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光华三项案例获教育部学位中心2021年主题案例专项征集立项

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21年主题案例征集评审结果揭晓,北京大学申报的6项案例全部入选,成为入选案例数排名并列第一的高校。其中,光华管理学院报送的《由表及里:从数字基建、数据应用到数据治理——数字中国实践的全景案例研究》、《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富民产业》、《生态文明的中国实践:多层次碳市场建设前沿案例研究》3个项目参加全国评审,并全部通过终审、获得立项支持。本年度案例征集的主题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数字中国”、“共同富裕”,根据学位中心工作要求,旨在集聚名校、名院、名家力量,聚焦时代热点,开发一批具有时代性、引领性、价值性的高质量重大主题案例。在“做有组织的科研”方针指导下,光华管理学院始终聚焦中国问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学院集中力量、突出特色,撰写内容丰富、全面、有深度的综合性案例。这些案例从原创实践出发,提出原创观点,构建原创理论,能更好阐释中国伟大实践和发展之路,推进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教学和培养体系建设。近年来,光华管理学院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和案例建设工作。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不断聚焦中国背景下的管理实践,以开发优秀管理案例、推进案例教学的应用为根本使命,为学院的各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研究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助力提升商学院管理教育与管理研究的水平。未来,中心将继续紧贴时代需求,不断探索前沿新知、创新研究方法,用案例讲好“中国故事”,持续推进中国案例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数字中国”《由表及里:从数字基建、数据应用到数据治理——数字中国实践的全景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影教授团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指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并明确提出“数字中国”战略。在数字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业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为了让教学研究紧跟时代潮流,探索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该项目从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的应用、大数据治理三个维度,全面阐述数字中国实践的历程,将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理论和实践成果以高质量案例的形式进行呈现,推动中国特色案例建设,让案例教学和研究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发展贡献力量。“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富民产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周黎安教授团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产业兴旺作为总要求的第一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该项目选取县域特色富民产业的成功案例,讲述特色富民产业从识别、确立、孕育、成长、发展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支柱产业的历程;分析特色富民产业成功的背后,作为生产者、经营者的农民,作为消费者、检验者的市场,以及作为助力者、引导者的地方政府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原理、机理与学理。项目希望通过县域特色富民产业的切入视角,讲述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拓展中国理论,引导学生认识实现产业兴旺的客观环境、基础条件、现实需求与任务路线,理解特色富民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中国实践:多层次碳市场建设前沿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滕飞党委副书记团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低碳发展多年来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强调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选题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碳资产的确权、资产管理和市场机制等在三次产业的具体实践,而且三次产业的案例主体分别为地方政府、大型央企和小微民企三类具有代表性的主体,以此梳理中国实践、提炼中国案例、讲清中国贡献。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2021年主题案例专项征集申报评审结果公示完整名单
2022年4月9日
其他

林清轩:从小清新到高端化,数字化驱动国产品牌升级|案例精选

中国化妆品的高端市场主要被国际品牌占据,诞生于2003年的国产品牌林清轩成长初期采取传统运营方式,转型高端产品市场后,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改变,开启了数字化时代的全链条变革。在新冠疫情下,林清轩进行组织变革转危为机,同时借助近年来中国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的大势,抓住新出现的发展良机,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走出了与国际大牌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自己的品牌力。2020年12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宏举、研究员吴俊霞撰写的案例《林清轩(A)——国产品牌升级之路》、《林清轩(B)——数字化转型》正式入库。以上两个案例通过一手访谈从不同角度深度剖析林清轩品牌快速崛起与成长的历程。本案例适合商学院各类学员在学习“品牌管理”、“营销管理”、“创新创业”及“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营销”等相关专题课程时参考。以下内容为案例文本的部分摘选。01聚焦山茶花系列产品2003年5月,非典疫情结束,孙来春代理三年的化妆品公司也消失了。2003年9月,孙来春在上海创立国产化妆品品牌“林清轩”,开始探索“以中国特色植物为原材料,为人们提供天然、安全、有效的护肤品”。2009年,林清轩第一家全资化妆品工厂在上海成立;2011年,按照GMP标准建设的第二家新工厂开业;同年,化妆品实验室按照国家实验室标准建立。此时,琳琅满目的各类化妆品已充斥着消费者的视野,如何确定发展战略并找准产品定位?1开创山茶花润肤油,推出系列产品经过两年多研发,林清轩开创并于2014年推出主打“滋养肌肤”功能的山茶花润肤油。随后又进一步推出山茶花修护系列产品,将中国的山茶花修护瑰宝运用于化妆品行业。中国新中产人群的出现及其规模和财富的扩大,引领和带动了包括化妆品在内的消费升级,购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有品质的国潮产品和新国货,也成为新中产人群中的一种新时尚。林清轩作为国产品牌从名称到山茶花系列产品均包含有浓郁的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因素和特征,新中产也正是林清轩的目标客户。但从结构上看,中国化妆品市场面临着高端市场被国际品牌主导、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溢价提升困难等问题。2聚焦山茶花,差异化战略转型高端公司内部的数据、行业的数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数据等,促使孙来春决定,林清轩往高端加大投入,进行科研聚焦。2016年,林清轩第一次进行品牌定位,聚焦山茶花润肤油。经过2年多的研究和7,000多次的实验后,2017年9月,林清轩山茶花润肤油全新升级,推出2.0版本。2018年,林清轩品牌定位升级为“林清轩山茶花焕肤修护专家”。2017年山茶花润肤油销售量为35万瓶,2018达38万瓶,“焕肤修护用林清轩”获得市场认可。进入高端市场需要差异化竞争,聚焦山茶花、实现山茶花润肤油单品的突破和发展让林清轩的差异化品牌定位更清晰。02林清轩的品牌力1文化内涵“林清轩”原是孙来春高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三个字代表了森林、清泉、亭台轩榭,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之意境,是对中华传统生活方式的追求和精神的回归,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名字曾被认为土气,但近几年,当文化自信的中国崛起的时候,很多消费者表示特别喜欢这个有中国味道的名字。虽充满中国气息和元素,但林清轩却不想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要用全球的眼光、知识结构、科研来创品牌。2质量·研发为确保山茶花原料无污染、品质始终如一,林清轩在浙江安吉有380亩的山茶花育苗基地,又合作种植山茶花4万余亩。种植基地选址位于平均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从土地改良到育苗、养护、采摘、提取、加工等过程,实行公开、透明、质量可监控的生产流程。化妆品上游原材料占护肤品总成本约70-80%,山茶花种植基地的建设从原料上确保核心原料能够自给自足、产品品质更加稳定,为林清轩转型高端市场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市场竞争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林清轩的科研中心汇集了30多位优秀的植物学、生物学、中医学、分析学等不同学科专业的科研人员。此外,为了在与国际品牌竞争和对话中拥有话语权,林清轩始终保持对于科研工作的巨大投入,每年研发费用占同期销售收入的4%左右,并积极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展开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包括与江南大学等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创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公司重点聚焦山茶花润肤油领域,研究配方的提升,涉及原料、结构、比例、温度、工艺流程、提取方式方法、净化的程度等等,已取得60项专利,其中19项为发明专利。经过3年的精心打磨,第三代山茶花润肤油于2020年9月12日上市(林清轩山茶花润肤油三代产品对比表请见下表),通过欧盟ECOCERT天然化妆品认证。2019年,林清轩关于第四代山茶花润肤油的研发已开始立项。产品名称产品外观净含量单价(元)第一代30ml416第二代(新增清轩萃活性修护配方)30ml678第三代(新增七大抗初老活性成分)30ml792林清轩山茶花润肤油三代产品对比表(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3直营模式2008年,林清轩以品牌直营专卖店的模式进军商场,在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购物中心开设了第一家30平方米的门店。林清轩基于品牌的定位,为更有利于品牌形象维护和品质追求,实现中长期发展做优质品牌,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直营之路。2019年,上海长宁来福士全新一代网红店开业;2020年8月28日,门口配备“魔镜”智能测肤仪秒测肌肤状态、店内拥有品牌展示大屏幕及直播区的广州正佳广场“高度数字化智慧门店”开业,门店形象不断升级。通过店面颜值、专业服务和科技赋能带来物质与情感双重刺激的体验,公司提升了门店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消费者的黏性。2020年,林清轩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南京、合肥、重庆、沈阳等地的时尚购物中心和高端百货开设300多家直营店,并通过线上天猫和京东官方旗舰店,覆盖了众多主力消费人群。林清轩广州正佳数字门店(资料来源:孙来春微博、林清轩微信公众号)林清轩加深了自己在化妆品行业的“另类”标签。不依托进口原料,自己种植产品主要原料;不依托海外技术,自主研发产品;坚持直营模式和高端定位,成为国内化妆品行业中少有的囊括主要原料种植、科研、生产制造、销售等全周期产业链模式的公司。同时,孙来春这几年也在深度思考如何在数字化时代,通过数字化手段和战略配置,在消费者心智中打造一个经典的、高势能品牌。03数字化转型过程“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偏执狂”。孙来春对数字化最初是完全的拒绝,不仅自己不做电商,而且因为淘宝有店铺未经授权销售林清轩的产品起诉过阿里巴巴7次。2015年,林清轩开始推动数字化,并借助阿里进行新零售的变革。理念的改变影响着林清轩的实践和发展,而数字化也为林清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1关于自己做与反思数字化转型伊始,林清轩却走了一段弯路。最初林清轩与阿里、腾讯及其他服务商并未建立起信任和有效地联系,自己做软件开发。2015年初,林清轩成立三个桩(取自“一个篱笆三个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最多时近70位软件工程师参与开发企业官方App,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升级。但在投入了数千万元的资金支付人员开支等各类费用后,以失败告终。吃一堑长一智,孙来春获得了清醒地认识,林清轩自建一套封闭的系统来建农场和生产原料做化妆品是可以的,但完全依靠自己做数字化软件的思路是行不通的。数字化不同于传统信息系统,在软件系统的开发实施之外,更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洞察,从而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实现降本增效。孙来春认为,创新不等于创业,创新完全可以与人合作,企业的数字化可以与拥有数字化能力和资源的平台去合作。2如何解决数据割裂在开始做电商和线上店时,孙来春发现线上和线下是割裂的,这使得消费者体验较差。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实时连通?基于此,公司跟腾讯在微信支付、微信账号、小程序账号上实现协同,并与天猫、支付宝、小红书、微博、抖音等开展合作,围绕实体,整合全网消费记录,对用户进行数据画像。林清轩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进一步连通线上、线下门店,形成企业的数据资产并打造完整的数据平台和生态。孙来春认识到,数字化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广泛的跟外部连接,把外部的数据跟企业内部的数据打通融入数据平台当中。而这些平台也高度认同林清轩在数字化上的尝试,愿意与企业一起做实验,帮助企业在思维、系统、组织结构及运营能力上进行提升。林清轩使用百胜软件开发的业务中台,将业务中台上传到阿里云。通过业务中台、公司的BI报表以及自己开发的BI系统,结合阿里的数据银行以及达摩盘,林清轩搭建成了早期的小数据中台。林清轩同时将三个桩的70人保留25人,合并到公司的主业中来,保持了比较强大的开发跟维护能力。3内部机构随之变化林清轩进行了相应的组织变革。2017年,林清轩成立了新零售部,研究数字化和新零售如何做、谁来做,并组织跨部门团队落实新零售。公司随后将CRM部门划归新零售,依据数据进行思考和决策,而且在2019年将IT部门升级成为数字信息中心,从IT职能升级为DT职能,以IT系统的升级来支持整个企业的数字化变革。林清轩比较快地采取DTD的做法,进行云上部署。04数字化与渠道利益协调1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权益信息化升级后,需要尽快梳理清楚线下导购、线上平台和直播卖货的利益分配关系。2018年3月7日晚,公司激烈讨论后由孙来春拍板:顾客如果通过线下导购引导然后在线上进行购买,该导购可拿到百分之百的提成,与电商客服相同。得益于已经实时同步信息系统,以及打通的底层CRM系统,导购可以和顾客建立绑定关系,一夜之间林清轩新的提成政策落地执行。3月8日,林清轩实施了“手淘+钉钉”的测试——线下导购引导进店的消费者手机扫码成为林清轩的会员,建立消费者和唯一导购间的绑定关系,以此来打通内部线上线下销售权益。“手淘+钉钉”的模式,导购通过钉钉与顾客交流,把顾客沉淀为企业会员,也有效解决了导购跳槽带走老顾客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建立品牌、导购、平台之间的利益共同体,既满足顾客自由选择的权利,也调动导购的积极性。2实时掌握全链路的信息此外,林清轩还试点了阿里的“天梭计划”,即通过一些黑科技设备,捕捉线下消费者的行为轨迹,用来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浏览行为,从而为未来的精准营销提供数据参考。而孙来春在解决线上线下客户信息的割裂时,同时设计了林清轩的数字化蓝图——前台中台后台以实时掌握到店客户的精准信息,用友基于此为林清轩量身定制了数据库业务财务一体化平台。05数字化时代的营销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从1,825亿元逐年增长至2,619亿元;其中,大部分化妆品销售额来自线上消费渠道,化妆品网购的渗透率从2014年的53.4%逐年增长至2018年的74.2%。1数字化营销的选择数字化时代,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口碑评价成为人们购物之前经常关注的内容。林清轩重点推进与KOL合作,例如选择李佳琦和薇娅进行直播,或者小红书上有格调的网红,通过线下探店,分享使用林清轩产品护肤的心得,再通过数字化媒体渠道传播出去,覆盖到粉丝和潜在消费者。公司在重点网站的广告、头部网红的直播投入等可以归入付费媒体,将流量和粉丝导向企业;而公司在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公司和孙来春作为品牌创始人的微博、微信、抖音和头条号都属于自有媒体的范畴,可以帮助公司拉近和客户的沟通距离;而粉丝、消费者、公众号、新闻媒体资源等免费媒体对产品的积极宣传、评价能进一步增强用户的粘性,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付费媒体、自有媒体和免费媒体三者构成了数字时代林清轩宣传和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2林清轩的“飞机图”林清轩的“飞机图”(资料来源:林清轩)林清轩借助外部合作及社会协同的力量,完成企业数字化变革。阿里和腾讯的数据赋能,对于林清轩来讲也是品牌开放、品牌自强、增强品牌资产的良机。林清轩深入挖掘会员数据,建立数字化时代的信息建构,形成了基于700多万会员的数据资产。当林清轩的导购左手“钉钉+智能导购”,右手“微盟+小程序商城”,“身下坐着小红书、抖音等,用各种手段将自己武装起来时,企业将随之进行整合和交互,产生更丰富的数据,形成企业自己的数据资产,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和精准营销。06疫情下的全员自救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林清轩全国337家门店140多家关闭。林清轩的全直营模式显现出了弊端,劳动资金密集的门店瞬时成为最大的“包袱”,公司的资金储备只能够维持67天周转。1全员线上办公,孙来春带头直播1月31日凌晨,孙来春发表《至暗时刻的一封信|林清轩孙来春致清轩战友书》,利用公司的数字化优势发动一线的2,000名林清轩战友进行创新来提升销量。2月1日动员大会之后,公司全员线上办公,相互以“战友”称呼。导购们利用“钉钉+手淘”、“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和其它互联网手段联系老顾客,拓展新客户,寻找顾客的护肤需求与销售机会。抗疫期间,林清轩发现了全新的护肤场景——修护口罩脸。林清轩品牌创始人孙来春首次直播
2021年2月3日
其他

三一重工:中国智造如何穿越周期,征服未来?| 案例精选

三一重工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处于前五位。2008年前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一轮发展周期,三一重工实现了研发能力与市场份额的巨大突破,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挖掘机的每一次“挥铲”、起重机的每一次“吊装”,都形成数据痕迹。这些展现中国基建的“真实运营情况”的大数据资源被称为“挖掘机指数”,成为国务院案头的“中国基建晴雨表”,
2021年1月20日
其他

步步高x腾讯,传统零售业的数字化变革 | 案例精选

2020年是步步高集团成立的第25周年,这家以商超为主营业务的传统企业一路披荆斩棘,跻身在中国零售行业的潮头。2013年至2017年,步步高因电子商务冲击,经历了“迷失的5年”,却也因此加深了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2018年,步步高集团和腾讯、京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始实施智慧零售变革,步步高在市场拓展、客户体验和门店运营方面,取得了数字化变革的巨大成就,并且开启了生产关系变革。今年11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研究员王卓撰写的案例《“如虎添翼”如何美梦成真?——步步高的“智慧零售”征程》正式入库。本案例描述了步步高这头零售之虎,是如何添上“智慧零售”的双翼,将产业互联网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的。见微知著,中国零售业的商业生态和商业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少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容易走进哪些误区?转型过程中又应该修炼哪些技能?深度剖析步步高的实践有助于启发更多商业思考。本案例适合商学院各类学员在学习“新零售”、“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变革”、“创新战略”、及“产业互联网”等相关专题课程时参考,同时也有助于读者了解智慧零售等相关主题。以下内容为案例文本的部分摘选。壹步步高升的商业集团1995年,湖南湘潭的王填和夫人张海霞离开本地明星国企,创办了湘潭市步步高食品公司。同年12月步步高连锁超市开业。在中国零售市场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步步高稳扎稳打,采用立足于中小城市的区域发展战略,密集式开店、双业态(超市、百货)、跨区域的发展模式,从伟人故里走出大美湖湘,步步高升。2008年,步步高集团子公司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SZSE:002251),被誉为“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2019年,步步高已经拥有629家多业态门店,遍布湖南、江西、四川、重庆、广西,年销售逾4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万个。2020年,步步高迎来了它的25周年。贰步步高试水线上转型20世纪90年代,真正组织化的电子商务开始涌现。同期,我国的电子商务紧紧追随先进潮流,并在交通、ICT基设施快速发展的加持下,开始呈现引领和赶超之势。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来势汹汹的电子商务,给仍以传统商超和百货为主要业态的连锁零售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传统连锁零售销售规模增速放缓,众多企业纷纷发力电商,通过以自建电商为主的方式进行多渠道经营探索
2020年12月24日
其他

口述创业史——为何是王宁?为何是泡泡玛特?| 案例精选

今天(12月11日),"中国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在港股挂牌上市,开盘后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较每股38.5港元的认购价上涨100%,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泡泡玛特今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2017-2019年复合增速高达1604%的突破性业绩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作为一家年轻人创业的潮流杂物渠道商,泡泡玛特究竟因何能够转型为潮玩零售商、IP品牌运营商,未来指向全球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在潮流、创意、IP运营能力一向并不充沛的国内市场,泡泡玛特为何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开宗立派”和持续引领?泡泡玛特的崛起是近年来一个备受瞩目的成长案例。今年10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一弛教授、研究员王小龙撰写的案例《口述创业史——为何是王宁?为何是泡泡玛特?》正式入库。本案例通过一手访谈,对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先生历次创业经历进行了整理。对其各个创业阶段的决策环境、创业机会进行了还原。这便于理解和梳理泡泡玛特10年发展道路上所经历的各种可能性。同时本案例对潮玩市场、盲盒消费、用户受众等行业层面内容进行了简要勾勒,便于读者与泡泡玛特保持相同的认知。以下内容为案例文本的部分摘选。01耳濡目染1987年生于河南新乡的王宁,父母及亲戚中很少有人在体制内工作。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们大都选择自谋出路,做着各式各样的小生意。在王宁的记忆中,父母就先后做过音像、钟表、渔具等等生意,王宁的童年及课余时间也大都在父母的店里度过。“每天看着形形色色的顾客,不知不觉间从小就对商业产生了兴趣。”王宁表示:“每次家族会议或亲朋相聚,大家谈论的也都是生意,所谓耳濡目染。我从小对商业信息比较敏感,认为以后长大了就应该做生意、就应该创业,对批发零售、资金往来、风险与机会,多一份熟悉。也许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决定了我会走上创业这条路。”
2020年12月11日
其他

打通数字化全链路,微盟的智慧商业“方法论” | 案例精选

摘要当探讨如何让传统商业变得更智慧这一问题时,我们发现技术驱动往往是关键因素。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网购的行为习惯也在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利用微信小程序直接进行购物。大大小小的商家们在微信上搭建自己的网店平台,利用社交网络推广等多种数字化手段,开拓全新的获客渠道,挖掘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商机。以新基建为底座,深耕于腾讯生态的微盟,是中国领军的中小企业云端商业及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年10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翟昕教授、研究员翟耀撰写的案例《技术驱动智慧商业——微盟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式入库。本案例讲述微盟集团通过云服务搭建起“去中心化”平台的桥梁,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驱动传统商业业态向智慧商业升级。本案例适合商学院各类学员,学习创新实践、创业战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相关课程,同时也有助于读者了解云服务等相关主题。以下内容为案例文本的部分摘选。微信,毫无疑问,是移动互联时代现象级的社交软件。移动互联网的突飞猛进也让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013年以来,众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利用微信平台打造并运营属于自己的微信商城(一般简称微商城)。如今,微信用户不必打开第三方商家独立的App,直接在微信小程序中就可以看到网上商店以及各种商品信息,一旦发现心仪的商品,只需通过微信平台就足以完成商品交易。不过,一般消费者也许并不清楚,我们日常在手机微信中看到的商品店铺设计、产品推荐、微信直播、短视频营销广告等新事物,有相当一部分技术和服务都出自一个成立于2013年,名叫“微盟”的年轻科技企业。微盟集团(Weimob
2020年11月25日
其他

在中国,有机食品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 案例精选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加敏感,在此之下,有着健康、绿色、放心三大标签的“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从2005年就提前认识到产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机会,并提前进入行业布局的正谷公司可谓先觉先行。今年10月,由光华管理学院张一弛教授及研究员王小龙撰写的案例《如何探索“中国有机产品”市场?正谷农业在黎明中奋力前行》正式被北大管理案例库收录。该案例也是光华管理学院面向校友企业开发的首个“A+case”项目入库案例。“在校友案例整理中,对正谷业务又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此再次审视正谷商业经营对客户,对合作方,对社会等各方面的价值,当各种维度的价值被广泛认可时,企业将会走向成功。”
2020年11月12日
其他

从华强北三尺柜台到年营收10亿,小熊U租做对了什么?|案例精选

任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第一次接触到小熊U租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原来办公设备租赁还可以做的这么高大上!”
2020年10月1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旷视科技:人工智能治理——新时代的驭火之术|案例精选

●案例摘要当前,我们已经在支付、通行、拍摄等多个场景体验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的提升,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性技术,正在重塑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生产效率,推动着社会、经济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它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长期既定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念;而人工智能换脸、数据隐私泄露等事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全新挑战。因此,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早期就去思考人工智能治理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作为当今中国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与商业化运营的佼佼者,在行业中率先开始思考企业层面的人工智能治理。在实践中,旷视虽然面临缺乏行业相关标准和其它企业成功治理经验的困境,但还是坚定信念,不断探索。今年8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张峥、副教授卢瑞昌、案例中心研究员袁慰撰写的案例《旷视:人工智能治理的新征程》、《旷视: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正式入库。案例通过与旷视的管理层、执行团队、基层员工与外部专家的访谈,讲述了旷视团队如何从零开始探索人工智能治理,如何结合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治理的方向和政策,如何逐步从公司的体制、机制到各个业务流程方面,实现规则、制度建立和政策的落地执行。在此过程中,旷视的思考和实践既揭示了人工智能企业共同面对的治理问题,也饱含旷视团队的价值观和自我要求。相信旷视在人工智能治理上的实践可以为行业的发展和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以下内容为案例文本的部分摘选。一、旷视与AI治理难题1●旷视:不断进化的独角兽2011年10月,三名清华大学“姚班”
2020年10月2日
其他

泡泡玛特:“盲盒”里的潮玩经济|案例精选

——王宁”1潮流玩具展主办方2017年9月,泡泡玛特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中国内地首个大型专业潮流玩具展BTS(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Beijing
2020年8月21日
其他

“淘宝直播”乘风破浪的这5年| 案例精选

如果说今年的互联网零售有什么看点,直播带货无疑是最大的风口。虽然淘宝直播一马当先,但强邻环伺,抖音、快手、京东、拼多多都在重金加码。淘宝直播的优势还能持续保持吗?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锐和案例中心研究员王小龙撰写的案例《淘宝直播:电商的下半场?
2020年7月29日
其他

洋葱学院:数字化教育创新引领者| 案例精选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许多行业带来了颠覆式的冲击。教育是受信息技术发展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近年来,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掀起了新的数字化教育创新热潮。洋葱学院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家教育科技企业。洋葱学院起步于教育公益项目,随后走向商业化。创业团队利用独特的教研方式和教学内容制作模式着力推进教育资源线上化,并利用智能技术构建学习的“感知-认知-行动”闭环,提供更为关注学生学习体验的个性化教育服务。相对于规模较大的成熟教育培训企业,洋葱学院对数字化教育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努力方向。洋葱的实践为探讨数字化教育的核心、信息技术赋能以及教育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且新颖的素材。本文摘编自光华管理学院王翀教授、研究员王卓撰写的案例《洋葱学院:引领数字化教育创新》。案例摘要近年来,在线教育市场发展火热,竞争激烈。对互联网教育行业内的企业融资、上市、模式创新、科技应用等事件繁密的宣传报道和如火如荼的广告大战、人才大战,似乎没有在杨临风和他的团队中激起波澜。自2010年在偏远山村小学里迈出第一步后,杨临风掌舵下的洋葱学院(下文简称洋葱)几乎没有改变过初心和发展战略。他们坚持做一群“堂吉柯德”:“如果社会只能改进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我们希望让教育有所不同”。阳光书屋的公益初心2008年,洋葱学院创始人杨临风和朱若辰分别在哈佛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杜克大学学习生物及心理学。虽远在美国,他们却关心着国内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并投身于一些深入中国农村的支教活动,他们开始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和问题。“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国家以及每个家庭都不言而喻。我国一半以上的小初高学生都就读于镇和乡村。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持续加大,然而,城乡教育差异仍然较大,如城乡学生成绩差异明显,农村普遍低于城市,城乡学生高校入学率差距明显等。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大学录取率约为4%,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大学录取率是这个数字的10倍。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要想改善教育资源不平等现状,单单依靠资本和人力的投入远远不够,杨临风和朱若辰将目光投向互联网技术。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信息技术开始在各个产业领域显现颠覆性的影响。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只能存在于书本、电视、CD等媒介上的教育资料,能够在互联网上以数字资料的形式被创造、储存、获得和交互。在线教育(E-learning)开始凭借着“及时训练、复制性强、规模经济、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兴起。阳光书屋2011年,杨临风和朱若辰与另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联合发起了公益项目“阳光书屋乡村信息化教育行动”,推出平板电脑“晓书”及一系列相关的教辅软件,在甘肃武威市数所农村学校试点。随着实践的深入,他们逐步发现,更好的信息化硬件、功能强大的学习软件、优质的教学内容并非改变教育质量的关键。农村学校有一个长久存在的痛点——优秀教师的稀缺。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供给者,其教学理念、能力和方法的优劣对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太贴合学生的认知逻辑,授课过程还是以单向广播为主。学生因无法得到循循善诱的指导,常常学不懂。而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能力很难被复制,强行推广新的教学工具有可能产生负向效果。同时他们发现,普遍存在于农村学校教育中的痛点,在城市中也大量存在。对于后进群体来讲,上学是件痛苦的事情。杨临风总结道,学习体验是关键,而现在大部分环境下,教育者给学生提供的学习体验都太差了。杨临风他们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样有望解决这一痛点:“要提供优良的学习体验,要面对极高的课程设计门槛,需要投入大量的教研成本。而传统教学中,不论是教材还是学校,对教师的教研支撑都不够。如果我们能建立起一个既拥有一线教学经验、也拥有学科教研经验的多样化专业团队,再结合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研发出深入浅出的动画或影视化课程,应该可以辅助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为老师们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撑。与此同时,也让那些无法得到老师有效指导的学生能取得不错的自学效果。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将原本只有少数优秀教师才能输出的教学过程变成标准化的在线学习体验,以数字化的方式让高质量教育资源得到大规模复制。”从公益走向商业将教育资源网络化2013年12月,杨临风、朱若辰和李诺共同创立了洋葱数学(现已更名为洋葱学院),从初中数学课程切入,主攻教学视频软件开发。他们开始系统地拆解初中数学教材,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重新开展教研工作,制作动画视频,并不断打磨视频产品的交互体验。采用动画形式,搭建生产流水线针对于课程内容的具体展现方式,洋葱最初探索过多种形式,如类似于可汗学院那种录屏方式、或者有教师出镜的录播方式。但他们发现这些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且高度依赖教师能力的内容产品开发存在规模化的障碍。相对而言,动画形式的教学产品有其特殊优势。除了具有表现形式生动有趣的特点外,动画更容易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专业的团队教研能力能够提升教学动画剧本信息的专业性和浓度,减少人的个性化差异影响,更容易实现产品标准化。洋葱为了保证动画课程品质的稳定,将课程制作拆分为七个步骤,搭建起视频内容生产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平均下来,每节视频课程需要历时2个月反复打磨。洋葱味道框架洋葱紧跟国家课程标准和考纲,坚持“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法”等原则,逐步摸索制作好网课的“洋葱味道框架”方法论。同时,洋葱归纳出制作动画的一些原则,如教学设计要体现目标感、共情感和逻辑性,动画要体现画面感、趣味性和启发性等。为了支撑这一体系的落实,洋葱制定了系统性的手册、流程、质检、培训等体系。集群智动画的形式虽然具有易于流程化、标准化开发的优势,但是内容的生成同样需要优秀教师的经验输出。为此,洋葱积聚了大量优秀教师,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名师与名校组合的优秀教研团队。严谨科学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加上优秀的团队,使得洋葱课程质量和制作速度大大提升。洋葱的动画视频课程平均时长约10分钟,能够覆盖课堂上20-40分钟的信息量。这样足够高的信息密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另外,洋葱坚持情景化授课、启发式解题的原则,提升视频课程有趣程度,让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至2020年3月,洋葱累积注册学生用户数超4000万,教师用户数超150万,课程覆盖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涉及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智能前夜中国教育产业受多方重视,市场逐年扩张,近年来市场规模增速维持在10%以上,根据德勤的研究估计,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达到26,836亿元。技术引领行业变革技术发展带来的商业模式演进。在国内,2000年以后,录播技术推动教育资源线上化;2012年左右,直播和移动技术的结合推动教育产品模式的丰富化,MOOC成为新的浪潮。近年来AI和教育的结合——智能教育的应用越来越多,并成为在线教育行业新的主要赛道:如2013年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英语流利说成立,同年采用自适应技术的猿题库成立,2014年采用图像识别技术的作业帮、拍照搜题成立。2017年,洋葱学院成立了AI实验室,自主研发AI个性化学习系统,并且提出了互联网教育3.0的概念,他们认为:在线教育经历了以工具、录播课为代表的1.0时代、以真人一对一定制服务、直播授课为代表的2.0时代后,已经进入依托AI和大数据进行大规模个性化学习的3.0时代。优质数字原生的在线课程,加上AI赋能的人机交互学习,能够降低教育成本,辅助提升所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让所有孩子同时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这是在线教育的未来。杨临风认为教育中的人工智能说的就是三件事:对学习过程的感知、认知和行动。只有把三者串联形成闭环,才能发挥教育智能真正的价值——个性化学习。在路上的智能技术洋葱AI实验室已经在教育智能化道路上迈出了步伐。洋葱已经形成“学、练、刷、测、诊、纠”的闭环,且开发出了一套个性化学习系统,包括:个性化推送学习内容——智能测评与查漏补缺——习题难度自动调节——动态规划学习路径,辅助学生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具体而言包含数据层面和应用层面。数据层面,洋葱建立起多维度的学习数据收集体系,获取了大量的闭环数据,包括视频数据、学习数据、行为数据等。至2019年,总数据超过1100亿条,其中课程学习时长累计34亿分钟、习题练习数据累计31亿次。根据数据和深度教研,洋葱基本完成了知识体系建模,目前还在探索学生学习情绪模型的搭建。应用层面,洋葱AI实验室着重探索两方面:推荐算法和图像识别。推荐算法领域的探索包括练习题的推荐和学习视频推荐。在图像识别领域的探索集中于对印刷品内容和手写体的识别。同时,洋葱还在研发机器读题的技术,以期未来能够让机器解读习题,并匹配好相应标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洋葱对于技术的局限有清晰的认识。洋葱认为,在目前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有效信息大量存在于非结构化的数据当中,这些信息是无法依靠现有的数据技术来获取和处理的。所以教育智能技术应更多的关注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同时,智能技术是用来赋能教育的,是教育+AI。一个智能教育产品的最底层,始终是一个团队对于课程本身教学法以及课程设计的理解,智能教育产品根基上一定是教学法。洋葱的信念杨临风说自己在成立洋葱之初就确定了三个信念:第一,希望产品实现低成本可复制,无差别帮助所有学生,无论他们在城市还是农村;第二,用团队的系统方法来打造产品化、标准化的高品质教学服务;第三,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洋葱正在这三个信念的支撑下前进着。洋葱的愿景是能够成为一种国民级的产品,成为所有学生身边的陪伴者,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无差别的通过洋葱辅助,爱上学习并实现高效的学习,并且希望洋葱为教育系统提供一种新的供给,推进教育供给的帕累托改进。改变教育,改变中国,任重道远。借助信息技术,洋葱的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未来,技术是否能够成为洋葱腾飞的翅膀在教育革命的路上再进一步?教授解读王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学系副教授教育一直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领域。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推广推动了数字化教育创新的又一热潮。本案例记录了洋葱学院对AI驱动的数字化教育创新的深入思考和实践尝试。洋葱学院起源于其创始人杨临风等人为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所做的公益尝试,旨在推动教育资源下沉的实践既让团队感受到了改变农村教育状况的困境,也让他们看到了在线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聚集优质的教师资源,建立科学的教育框架,搭建高效的流水线式内容生产体系,洋葱学院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对于我国K12教育体系内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英语的内容覆盖,累计注册学生用户数量超过4000万,并通过积极拓展与公校的合作,在转变公校课程模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洋葱学院于2017年成立AI实验室,基于公司积累的学习数据,自主研发个性化学习系统,努力推动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洋葱的实践不仅体现了公司对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独到思考,也为其他领域的企业寻求数字技术创新、赋能机遇,构建企业数字化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声明本文摘编自案例《洋葱学院:引领数字化教育创新》,案例编号:IT-1-20200615-147。该案例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院王翀教授、案例中心研究员王卓根据企业调研撰写。该案例仅用于课堂讨论,而非管理决策或活动是否有效的证明。本案例版权归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所有。如申请使用本案例请发送邮件至:casecenter@gsm.pku.edu.cn
2020年6月23日
其他

巨头们纷纷跨界养猪?京东数字农牧的N种打法︱案例精选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中国是全球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生猪出栏量约7亿头,消费量约占到世界猪肉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在中国,猪肉人均年消费量约59公斤,平均每人每天要吃掉3两多的猪肉,需求量是世界平均量的两倍。令人遗憾的是,国内猪肉的生产水平尚不能满足强烈的市场需求。“猪肉价格上涨”也成为2019年关键词之一。在“猪周期”下行、持续蔓延的非洲猪瘟以及无疫苗可防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众多养猪户们开始对复栏养猪望而却步。但在散养户退出养猪市场的另一面,互联网巨头网易、阿里及京东等却纷纷入局养猪市场。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养猪行业?互联网大佬们的新思路能否颠覆中国长达千年的传统行业?大佬热衷养猪,醉翁之意不在酒?网易早在十年前就跨界养猪了,其创始人丁磊2009年有感于社会上频发的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决心以“互联网+”的创新思路解决传统农业痛点。而阿里巴巴也在今年2月启动了ET大脑农业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与研发,最终全面实现AI养猪。此外,万达、碧桂园、恒大亦纷纷进军生猪养殖……众所周知,一头猪从经销商——散户——规模猪场——生猪经纪人——屠宰(食品)企业,形成了最为传统的生猪产业供应链模式。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养猪”、猪业电商、“AI养猪”等新形式的不断涌现,这种传统供应链模式正在这些新型工具的介入下,养猪这门大生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头猪的江湖(图片来源:爱猪网)京东的养猪生意是如何操作的呢?京东数科近年来致力于生态化运营,京东数字农牧作为京东数科旗下新近成立的业务板块之一,是构建京东农牧业生态产业的重要抓手,对于一个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来说,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养猪产业的发展,如何孵化新的创业团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京东智能农牧三大技术核心(来源:京东农牧团队)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作为内部创业团队的负责人,罗扬带领农牧团队积极开发数字农牧相关的硬件科技和软件服务,并积极与业内,特别是生猪养殖的大型企业合作,通过深入养猪一线,将传统的行业与最新的技术融合在一起,试图为中国的生猪养殖更加高效的养殖服务。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通过开发视频案例的形式,将目光聚焦于农牧数字化技术的实现和传染病所导致的发展困境,探索高科技企业的破局之路,这对于农牧业生产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声明:文中视频剪辑自《京东数字农牧赋能智慧农业》,案例编号:IT-1-20200502-122。该案例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院董小英教授、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路根据企业调研摄制。该视频案例仅用于课堂讨论,而非管理决策或活动是否有效的证明。本视频案例版权归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所有。如申请使用本案例请发送邮件至:casecenter@gsm.pku.edu.cn
2020年5月8日
其他

中国式领导力出海——海尔并购三洋︱案例精选

要世界范围内的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并不多见。表象是业务和制度的适应,而背后则是文化的融合与领导力的建设。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下,更多中国本土企业面临国际化战略中的种种问题。
2020年4月30日
其他

华凌集团格鲁吉亚践行之路︱案例精选

在木材加工企业,华凌同样设计出一套考核标准鼓励员工又快又好的工作——根据出材率进行考核。出材率提高有奖励,出材料降低还有一定处罚,这样设定是避免员工为了快而质量不达标。6
2020年3月27日
其他

一文看懂“五福”背后的商业悬机︱案例精选

2020年支付宝“集五福”正式官宣一年一度的集五福终于来了!1月9日上午,五福产品经理冠华,在2020五福发布会上剧透了两大新玩法:全家福和福满全球。其中,全家福是在去年花花卡基础上的升级,大奖从“帮个人还全年花呗”升级到“帮全家还全年花呗”。福满全球,1月15日起,用户可在“福满全球”页面送出福卡,有机会点亮全球9个地标建筑,甚至到达南极。摘
2020年1月15日
其他

我中心“百度区块链”案例获得哈佛商业评论“YUE管理”卓越实践奖

近几年得益于中国市场和科技的井喷式发展速度,本土经营的企业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案例,这些世界级的贡献和创新值得被关注和学习。案例教学更能直观地将实践中的挑战具体化、情景化,将系统的理论简化为可执行的方案,启发更多人共同探讨这些挑战的答案,为推动商业未来带来启迪智慧的永续动力。12月18日下午,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办的“YUE管理”年度演讲
2019年12月20日
其他

什么?兰州拉面是青海的?一碗面“拉”出的百亿产业 | 案例精选

摘要本案例描述了青海省海东市“拉面经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通过回顾历史上的区域拉面经济发展情况、描述当下代表性品牌、以及对当前“青海省海东市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针对拉面经济的具体扶植政策,探讨百亿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可能。最后,案例对政府与地方产业尤其是餐饮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是否应当进行统一管理、如何管理好特色的地方经济产业、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应如何定位等问题。案例方向:战略、创业、商业与政府关系、综合管理引言时间回到1989年,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村民韩录,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来到特区厦门,在火车站附近开起了青海人在内地沿海的第一家拉面馆。他巧妙地将自己的拉面技术,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饮食习惯相结合,首创了“阴阳配面”技术和汤面分离的“干拌面”,不仅在厦门站稳了脚跟,还在印尼雅加达食博会面食节上获得了“特别奖”,从此声名鹊起,一度把拉面馆开到了菲律宾的马尼拉。30年后,干拌、毛细、二细、韭叶、大宽、二宽、荞麦棱……一碗普通的拉面已经吃出了讲究,拉面产业更是遍布全国。没有高科技、没有高成本,人均30元就可大快朵颐,双手挥舞成就百亿产业。“拉面经济”的背后是几代青海人的奋斗故事,是当代民族大融合、扶贫攻坚的精彩样本,更有着丰富的商业元素,而今也有着新时代的发展困惑。01海东的拉面起源世界面条发源地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海湖以东,因此得名,这里是拉面的真正故乡。2002年11月,考古学家在有着“东方庞贝古城”之称的海东市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一碗扣于泥沙中的红陶碗,里面保存着面条状遗存物,长约50厘米,直径约0.3厘米,略呈黄色,样子酷似现在青海的“干拌面”。经研究,这是一碗四千年前的用大量的粟与少量的黍制成的面条,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2005年,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向全世界餐饮界宣告了面条不是法国人的发明,也不是意大利人的专利,最早制作与品尝“面条”的人类,是生活在青海河湟流域的中华先祖。4000年前的“喇家面”最具特色的扶贫实践
2019年12月6日
其他

从“虾国”到“国虾”| 案例精选

案例精选香港航空“非同凡享”的服务创新
2019年10月23日
其他

印尼淘金记 | 案例精选

案例精选香港航空“非同凡享”的服务创新编辑:李琪
2019年8月30日
其他

香港航空“非同凡享”的服务创新 | 案例精选

Airlines)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文中提供了充分的资料供学生了解、分析香港地区航空业的特点以及香港航空的发展战略和服务创新实践。
2019年7月4日
其他

“盒马”狂奔背后 | 案例精选

1%的电商渗透率,生鲜电商的发展潜力未来值得期待,这也使得生鲜成为新零售发力的最好切入点,也让我们先看到盒马鲜生新零售模式。生鲜行业发展潜力及零售渠道
2019年5月13日
其他

从商业实践到商学课堂:年度新增原创案例摘选

该案例供MBA学员在金融相关课程中使用,学员有机会以企业高管的视角,讨论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困境,进一步深入讨论公司的区域、资本、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战略选择,以及讨论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