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

其他

他山之石丨南昌大学:突破多项核心技术,改写了世界LED历史——用中国照明技术点亮世界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在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硅衬底黄光LED(发光二极管)芯片,近日获重大技术突破,芯片电光转换效率达到27.8%,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该研究中心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情况。“总书记到我们实验室考察,给了我们莫大鼓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团队历时19年研发出硅衬底蓝光LED技术,打破美国、日本在半导体照明领域核心技术的垄断,开辟了一条更节能环保、低成本、高光质的LED技术路线。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不到100天,他带领团队在黄光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我国LED技术从“国际并跑”到“国际领跑”。此外,研究中心还将创新型企业价值观融入学科文化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研究生培养方向、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并实施了研究生培养“企业化”科教融合新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LED发光领域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全新的技术路线引领研究生人才培养发光二极管即LED,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冷光源,是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性元器件,市场应用广泛。但长期以来,照明用的LED主要由日本的蓝宝石衬底和美国的碳化硅衬底方案所主导。“要想让中国的LED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必须走出新路子。”江风益大胆选择硅衬底LED照明技术,尝试走出一条新的路线。从零开始,创新的道路充满艰辛。江风益清楚地记得,2003年12月28日,博士研究生莫春兰做实验时,硅衬底蓝光LED材料发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光。“当时,实验室的其他人都认为光线太微弱,但江老师却很激动,‘有戏,做成器件会很亮!’老师的一句话鼓舞了所有人。”莫春兰回忆说。经过半年的改进,团队攻坚克难做出了有一定显示亮度的LED样管,硅衬底LED技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该技术打破美国和日本LED照明技术垄断,开辟了世界LED照明技术新路线,率先实现了不需荧光粉的纯LED健康照明新光源。之后,通过团队持续研究,发明和完善的“硅衬底GaN基蓝光LED技术”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并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2015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证书。经过研发和产业团队近20年数千次的实验,江风益团队创造性地发展了新的LED照明技术路线,改写了世界LED历史,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使我国LED技术在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跑地位。“顶天立地”的培养模式造就科产教复合型高端人才“江老师经常和我们说,要做‘顶天立地’的事情。因为科研不仅要创新,要做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成果,还要能落地,能产业化,能通过科研促进经济发展。”李述体是江风益教授带的第一个博士,长期从事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制备工作的他,现已是广东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培养不能只盯着实验室。早在1997年,学校材料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心的前身),就“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展开大讨论,最终明确了“将创新型企业价值观融入学科文化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生培养新理念。“我们通常说的‘产学研’三方属于三个单位,‘三块牌子,三套人马’,人员、场地和机制体制都不同,使得企业与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易产生隔阂,影响‘产学研’合作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中心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全知觉介绍,为了打通产业链,学校把科技、产业、教育、人才各要素串珠成链,“企业化”科教融合模式应运而生。2000年起,研究中心陆续创办企业。2011年,研究中心以南昌大学的名义,联合南昌市和高新区政府,创办了南昌硅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出产品、改进性能,在产业化过程中不断推进技术走向成熟;同时,组建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企业化”科教融合平台,也成为研究生培养基地。不少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对研究中心的半导体发光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出了实际贡献。研究中心现有主要学术技术带头人,均成长于该企业化科教融合平台,且多数是研究中心培养的研究生,已成为学校学科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该基地建在LED产业中下游企业相对集中的南昌高新区,使得平台与供应商、用户、市场结合更紧密,同时也为研究生熟悉全产业链情况提供了便利条件。“创办企业后还可以招聘外部人才,实现了‘人歇、机不歇’的三班倒式科研模式。以前要三年才能完成的实验量,现在只需要一年,大大加快了研发进程,并提升了研究生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全知觉介绍,学生们可以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进入研究中心创办的企业实习,参与硅基LED芯片的生产与管理,知识的学习不再“看不见、摸不着”;企业研发需要什么技术,就把技术写进教学蓝本,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毕业后可直接走上企业岗位,实现了理论学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平台的“三融合”。在不断实践中,研究中心废除了单纯以论文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并不断积累和完善出以“六个一”为标准的多元化激励与评价体系:一套必修课程、一种模拟仿真方法、一系列实验方法、一种PPT演讲技巧、一件发明专利以及一篇有新意的论文。“六个一”以实际贡献为评价导向,分别设立了单项奖,同时还设立了综合类奖项(包括国奖、省奖等),并建立了月报评分制度作为过程性评价手段。毕业课题选用“自主化选题”的方式,研究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自主选择符合企业、产业和市场近期需求或长远发展的课题。遵循以产业需要为原则,通过企业化的科教融合,无缝对接,不仅提升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落地,更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LED发光人才扎根祖国大地点亮世界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南昌大学“中科光芯”项目不仅夺得桂冠,更填补了地方高校获得大赛冠军的空白。“中科光芯”项目的成绩离不开研究中心以“六个一”为标准的多元化激励与评价体系。该项目第一指导教师王光绪是研究中心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兼任研究中心所属公司总裁。王光绪介绍,该项目以研究中心发明的黄光LED技术为核心,创业团队包括本硕博参与者有70余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发明,到产品创造,再到市场推广,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可行的创新创业方案,项目既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又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如今项目已完成了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建立。团队打造的“无蓝光、不伤眼”产品销往国内31个省份以及美国、意大利等七个国家。通过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相结合,研究中心取得了不少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研究中心虽然采用的是‘企业化’科教融合模式,但最终目的是想破解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产业落地‘三元分离’,探索一种理工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新模式,以及一条学研产一体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全知觉解释。1997年以来,研究中心累计培养研究生约100名,大多数毕业生投身半导体相关产业,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近五年,研究中心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100%。培养的毕业生中,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人次,省部级三大科技奖21人次,国际国内行业协会奖励6人次,1人指导学生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这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复合型毕业生,正逐渐成长为行业和企业领军人才,用中国照明技术点亮世界。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甘甜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让未来走向孩子!这个儿童研究院成绩斐然丨系列报道①

我们正在进入的融媒体时代给孩子未来能力和素质提出什么要求,我们如何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新能力、新素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重心如何在人格塑造、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向核心素养扩展。
2020年7月2日
其他

未来学校新课题!编程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开始申报啦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2020年5月29日
其他

刘可钦:疫后学校的课程领导与教学实施丨解密「疫后教学筹备地图」②

4.抓好单元教学,有机整合学习的内容。抓好单元教学,获得知识的整体建构。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精准施策,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和家长的努力一同为孩子提供帮助。
2020年4月22日
其他

重磅!《“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1.0》 正式发布

以新一代学习空间为主要载体,构建高维学习空间,通过四个向度的变革,组合变化构建灵活的学习场景,支持灵巧学习方式并推动现有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育从低维向高维的跃迁。四个向度的变革分别为:
2020年4月10日
其他

快来围观!下周一,这堂新课开讲

近期,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组织召开线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专题培训,该培训是中心持续服务国家产教融合战略,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聚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平台载体建设的重要举措。
2020年4月9日
其他

第二届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即将开启

聚焦交通运输体系,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追求职业技能的高质量与深内涵,将行业的工匠精神在教育教学中作现实诠释,精工细作筑匠心;实施校企合作,推动学生创新传承练匠艺;赛教结合筑牢匠心,创新人才培养。
2020年3月31日
其他

定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丨公开课笔记④

目前,国内的一些应用型高校在强调国际化时,并没有强调应用导向,只是为国际化而国际化,或者仅仅是让学生有些留学经历,这就与普通高校没有什么区别。在这样的情况下,简单地强调国际化就会把应用型做“空”了。
2020年3月26日
其他

导航:应用型高校改革发展之路的成就、问题与建议丨公开课笔记③

将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同时将独立学院转设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的高校,是缓解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
2020年3月24日
其他

探秘: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灵魂何来?丨公开课笔记②

近年来,分类管理逐渐替代分层管理,高校分类设置体系变为规划的基本要素结构;管办评分离成为重要趋势,高校督导与评估体系变成实现规划循证性的重要保障,这些也是高校规划必须考虑的重要背景。
2020年3月23日
其他

消费扶贫:响应号召,立即行动——农校对接精准扶贫采购平台正式上线

登录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网(http://www.csdp.edu.cn)首页“公共服务”版块进入“农校对接精准扶贫采购平台”。
2020年3月19日
其他

划重点!“十四五”教育规划正式开讲,首期精彩奉上丨公开课笔记①

未谋局,先谋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
2020年3月1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来投稿!第三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秀案例征集启动

受疫情影响,用能用水系统运行排查尤为重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有关机构发起“校园用能用水系统运行排查公益行”活动,提高学校后勤保障能力,为学校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2020年3月17日
其他

不容错过,关系未来:国育大讲堂“十四五”规划公开课开讲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成立以来,汇聚了一批国内外顶尖专家智库,形成了涵盖政府、产业、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机构的良好专家团队结构。本次“十四五”规划公开课将邀请一线大咖带来思想饕餮盛宴。
2020年3月9日
其他

战“疫”时刻,19所应急管理学院全面开建,助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受疫情影响,用能用水系统运行排查尤为重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有关机构发起“校园用能用水系统运行排查公益行”活动,提高学校后勤保障能力,为学校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2020年3月5日
其他

携手抗“疫”,提升学校后勤保障能力,“学校用能用水系统运行排查公益行”将启动

本次公益行活动更多详情,可登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网(www.csdp.edu.cn)和教育之弦公众号、中教能源研究院网站(www.cieem.cn)和中教能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
2020年2月28日
其他

想加入智慧学习工场吗?一文带你看懂申报、建设、认证流程

近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正式发布《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中心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详细阐述了智慧学习工场如何申报、建设、认证流程等相关问题。
2019年8月2日
其他

《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答记者问(下)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园区,在对照标准的过程中,将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典型,提炼总结并整合、纳入标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将持续发布相关的研究成果,案例和报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9年7月31日
其他

《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答记者问(上)

7月29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从即日起实施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的指引、认定、咨询和培训等工作。
2019年7月30日
其他

因需而智 无限创造——《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重磅发布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在会上表示,人类对更美好教育的追求、新技术的集群突破、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三种力量正在驱动教育形态的深度变革,智慧学习工场正是在适应变革的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创新。
2019年7月29日
其他

聚焦!智慧学习工场——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教育改革的战略性设计

芬兰、美国、比利时、乌克兰等国共同搭建国际应用技术教育创新网络,通过“全要素引入、本土化改造、平台化推广”的模式,搭建全球产教融合的创新平台,引领中国产教融合经验、模式走向世界。
2019年7月26日
其他

智慧学习工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丨IFIE2019深度盘点

在对话环节,来自高校、企业的多位嘉宾们,围绕智慧学习工场: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这一主题,展开了充分的沟通与讨论。贡献思路,碰撞思想,共同交流智慧学习工场建设和创新生态构建方面的经验和想法。
2019年5月21日
其他

热推!《意见》一周年,产教融合从制度供给到集成突破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意见》发布已走过一周年。
2019年1月14日
其他

通知发布!产教融合研究项目启动,有关单位准备好了吗

产教融合应用研究选题的优先领域是对于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牵动力强、信息技术对学习方式与教育形态变革突破作用多、共建开放课程供应链对项目共享支撑大的应用性研究课题。
2019年1月11日
其他

重磅!“大平台+”精装施工图来了

三年来,中心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创造的模式和经验,为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供了坚实实践支撑,为国家急需的战略产业领域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
2019年1月4日
其他

构建教育创新实验大平台:智慧学习工场编码规则发布了

人类教育形态正处在变革的前夜,为了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提出了三大引领性教育创新工程,其中智慧学习工场是未来高校和职业院校的核心单元。
2018年12月29日
其他

教育部规建中心擘画“大平台+”演化图丨深度

产教融合本质上是通过新的机制,为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带来创新动力。创新动能教育变革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教学、课堂或者管理模式变化,它的出发点是学校如何适应和引领新时代,这也是产教融合的基本立足点。
2018年12月26日
其他

声音!产教融合“大平台+” 怎么建

大家共同表示愿意把大平台的巨大能量聚集起来,释放给每一个学习者,释放给每一位老师,释放给每一个学校,赋能学校跨越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创新驱动新动能,真正实现大平台建设的初衷。
2018年12月24日
其他

增材制造产业要加速崛起,需要走这个发展路径!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提出,增材制造产业加速崛起需要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机制。以大平台+和共享核建设为抓手的智慧学习工场创新实验,能够为增材制造产业创新研究与产业化发展提供集成载体。
2018年12月21日
其他

聚焦“宣讲行·高校行”第10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关键一“招”是什么?

随着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推动建立的开放集成协同共享发展模式和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学习方式革命性变革,我们正迈进以智慧学习工场实验为核心的产教融合新阶段。
2018年12月20日
其他

干货!枣庄会议达成了这些合作,我们带着“计划”再出发

采用了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和OBE教学模式,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升级。实施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1.0,已完试点院校建设7所、建设院校8所、培育院校30所,开展项目申报院校95所。
2018年11月20日
其他

今日重磅!60万人收看直播,见证产教融合迈向第二阶段

智能教育是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大学教师应该借助技术的赋能,做更多创造性情感个性的工作。应当深度融合创新,创建以基础知识与技能为核心的,结合综合应用能力、个人特长知能和集体智慧的智慧教育生态环境。
2018年11月16日
其他

总书记和比尔•盖茨都在关注的这个事儿,关乎我们的校园文明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响应国家“厕所革命”的号召,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正式发布了关于2018年11月26—28日召开首届绿色学校“厕所革命”研讨会的通知。
2018年11月15日
其他

上千位校长齐聚这次盛会,发出了什么样的讯号?丨热点追击

教育信息的应用其实还远远不止今天所看到的。比如区块链作为未来教育体系的基础性技术,它可以推翻甚至重构今天的学校学历文凭制度。不仅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也是未来重建教育体系、学校形态的基础性技术。
2018年11月13日
其他

合作达成!这个领域也要有智慧学习工场了

设计为制造之源。增材制造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颠覆性技术体系无限放大了设计创意空间,虚拟工程仿真技术为主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技术,将充分发挥增材制造的最大优势。
2018年11月12日
其他

产教融合“再上一城”,从欧洲走向了大洋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提升我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
2018年11月9日
其他

中美高校互通更便利!服务向平台,资源正汇聚

通过开展引企入校,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企业研究院,共同开展应用科研,培养双师型教师,全面整合校企需求对接,建设培训基地,实训基地等形式,全面拓宽和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8年11月8日
其他

“百校工程”2.0:构建新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近期,瑞翼教育在池州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凯里学院等院校以瑞翼工坊的形态开始推动的大学生应用创新、数模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参与学生显示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能。
2018年11月7日
其他

共建人工智能学院 赋能终身学习生态链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引领的科技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对于人工智能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释放,培养大批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工智能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2018年11月6日
其他

新生态!美学工业人才培养“变轨超车”

为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2016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数字媒体教育启动实施了“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项目。
2018年11月5日
其他

《瞭望》:迎接教育深度变革的“前夜”

在人类社会即将步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即将代替大部分人类“工业化”工作的时代,亟需从源头挖掘人类的潜能和智慧,重视人的个性化发展。这也要求以人为中心和以社会需求为中心这两个看似分化的教育使命实现融合。
2018年11月2日
其他

设计好基因,“他”驱动了教育教学模式深度变革

通过直播平台,实施“50%课堂教学+50%工程师现场直播”的工程师混合式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工程现场相结合,让学生在课程上既学习了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能够与现场工程师进行互动交流,加深认知。
2018年11月1日
其他

火热报名中!去枣庄,一起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升级吧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2018年10月31日
其他

深挖!虚实双平台“全线布局”新金融人才培养

虚实双平台通过知识、信息等数据资源共享,交互融合联动,使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具备了开放共享、无限连接、高度集成、自主演化、动态感知、高维跃迁、数据智能等特点,从而构成了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的基础层。
2018年10月31日
其他

“大平台+”赋能!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蓄力再出发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培养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是每个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
2018年10月25日
其他

陈锋:坚持以大平台+战略推动产教融合指数级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是整个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和智能化不仅是大平台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竞争力,也是大平台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更是学校形态变革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8年10月24日
其他

枣庄会议预报:产教融合大平台+战略启动

华晟当前在大平台+战略上已有一系列实践,华晟经世自主开发了软件和生态系统,通过系统把项目、学校、政府等联系到一起,以协同教研、创新、社会服务为目标构建政产学研的生态。
2018年10月23日
其他

国际引智方案上新,您中意哪一款?丨小弦说事

Anastasi教授介绍了在物联网传输协议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公开课上呈现了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多个工业物联网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比萨大学多项先进成果,发布了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方案。
2018年10月22日
其他

官宣丨第三届“校长大会”定档 11月共话未来学校形态变革

本届大会主题将聚焦于“未来学校形态变革”,用更具化的课题成果、典型案例来充实未来教育理念。用“场景、方式与工具”,脚踏实地的探索未来教育模式。
2018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