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行路之道,亦是求学之道。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两位即将赴港学习的学长学姐,他们分别是:杨润,18级翻译,成功申请香港理工大学翻译与传译硕士专业;刘志铭,18级英语,成功申请香港科技大学全球中国研究专业。杨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果敢选择的人可以开凿出自己的命运之路。在大四学期这一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身边许多朋友留学成功的案例深深地激励了杨润,因此,她在面临选择时没有滞步于无谓的彷徨当中,而是果敢的选择了港申的研路。对杨润而言,赴港读研意味着更广阔的眼界和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在准备的过程中,杨润积累了许多经验。她建议有港申意愿的学弟学妹们首先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成功案例里收集各类院校信息,再对比自己的情况,初步选出自己适合、心仪的院校。然后进入各院校官网了解具体专业的课程设置、入学条件、费用等基本信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杨润逐渐了解到了赴港留学的相关政策和好处。最终,她向香港理工大学提交了申请。机遇就像一叶扁舟,摆渡在选择的每一个渡口,等待着做好准备的人。充分的准备让杨润如愿被香港理工大学录取,开启了赴港读研的人生新征程。谈及赴港读研的好处,杨润表示,这对她将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香港的语言环境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如果将来能够获得实习机会,还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履历。同时,一年制的硕士生涯需要在短期内完成大量学习任务,这样的锻炼可以为将来走上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杨润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在香港能够拥有不同于内地的生活状态,在远离故乡、获得自由的同时,能够变得更加独立。最后,杨润想对准备出国留学的学弟学妹们说:“不管目标是什么,能把握的只有当下,全力以赴踏实走好每一小步,一步接一步,未来想要的结果就会出现在眼前。焦虑时行动,去阅读、去思考、去发掘兴趣,平凡的日子都会因为自己默默的坚持而发光。”刘志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和丰硕的科研成果是刘志铭成功申请香港科技大学的关键因素。刘志铭的志愿故事始于15年那个夏天,一次偶然机会,在教社区独居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一颗志愿的种子悄悄在他的心中埋下。进入大学后,刘志铭加入校青协,投身于热爱的志愿服务工作:曾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中国防疫翻译志愿者项目、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4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1000余小时。在志愿的路上,刘志铭不曾停下脚步,从普通志愿者,成长为志愿者的管理者,刘志铭不断用实际行动开拓属于自己的志愿空间。除此以外,刘志铭还在专业学习、科研创新、学科竞赛等方面有所收获,力图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专业学习上,他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翻译支持,连续两年参与马云教育基金会交流项目;在科研竞赛上,他曾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市校级科研创新项目共7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获国家软件著作权4项,参与亚残运会无障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落地,获杭州市政协提案,获校“精进杯”学生学术新成果一等奖、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在“喜迎党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