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

2024清华经管本科招生——走向人工智能新时代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相比理工类或技术类的专业学习,经管专业在未来有什么重要的发展前景?清华经管学院的培养理念是怎样的,有哪些专业可供选择?在经管学院就读可以享受怎样的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速戳视频了解!内容来源:教学办公室编辑:符怡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
6月25日 下午 4:50
其他

讲座预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人工智能与不确定性

白重恩,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祁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副首席投资官主持人冯润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演讲语言英文(配有同传)时间
6月18日 下午 5:23
其他

征文启事丨2024年第七届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NIAC)

2013及以上版本,标题标注“2024第七届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投稿”发送至邮箱:accounting_sem@163.com
5月30日 下午 7:40
其他

杨炘:敬业尽责,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今年是杨炘老师从清华经管学院退休后的第二十个年头。虽然已是皓首庞眉,他还是依旧骑着一辆自行车,经常来到伟伦楼办公室,看看最新的研究报告,或是和师生校友们聊聊天。这位朴素的老人,是站在三尺讲台、勤恳耕耘的清华教书匠,也是为国家经济金融发展出谋划策的科研人。他总结自己的人生为:做好本职工作,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杨炘1963年,杨炘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核反应堆自动控制专业。杨炘回忆,当时,我国工业基础尚且薄弱,科学技术研究还未成体系。在蒋南翔老校长建设核反应堆的号召下,数十位青年教师和百位学生白手起家,于北京昌平南口燕山脚下建立清华大学原子能科学实验基地,代号为200号。毕业后的杨炘也加入200号,满腔热血地投入到屏蔽试验反应堆的建设中。在这里,他参加了901反应堆初次临界实验和以后的高功率运行,还曾担任控制研究室副主任。1984年,清华经管学院成立,急需相关学科领域师资力量。1985年,经时任学院副院长、国际贸易和金融系系主任赵家和老师引荐,杨炘调任学院工作,教授“对外经济管理”课程。从纯工科到社会科学,意味着全新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壁垒。杨炘没有犹豫,他选择服从组织安排,“看了一些书,就上课堂了。”据杨炘回忆,初建时经管学院规模很小,他所在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系只有四、五位教师。“我来的时候,经管学院在9003精仪系大楼4楼有几间房,供各系办公和开会,教师没有办公室,指导完学生就没有地方待了。”1991年,杨炘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交流访问。杨炘表示,当时国内的金融学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框架,对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国内不同院校自成一派,差别很大。在加州大学的学习,使他接触到了更加科学和前沿的量化研究方法。访问期间,杨炘认真听了豪根(Robert
5月1日 上午 11:16
其他

林志杰:科研高峰险且阻,唯有从容苦攀登丨建院40周年庆祝大会教师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同学、校友们:大家上午好!在这个春意盎然、百花齐放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院40周年。今天,作为学院的一名教师代表,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激动,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学院对我们青年教师的重视与关怀。在这庄严而又喜庆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学院的全体老师,为我们共同挚爱的经管学院送上生日的祝福!同时,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教师和学院发展的领导和同仁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林志杰发言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作为一名越漂越北的广东人,自2019年起来到了清华,开始与经管学院结缘,至今一起度过了五年时光,感触良多。我的第一个感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这五年里最大的幸运。我仍清晰地记得,我在清华讲授的第一堂课是在2019年9月10日第35个教师节,这个特殊日子的巧合安排,是在告诉我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是在提醒着我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从那一天起,我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也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我记得,新冠疫情肆虐,2020年春季学期全校转为线上教学后的第一堂课,我用全班同学、助教以及我本人共125人的姓名组成了“风雨同舟
4月29日 上午 8:32
其他

高建:将对学院的热爱落实在日常工作的每一天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始于经管,成于经管。从1992年踏入清华园的求知之旅,到成为创新、创业和战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高建始终坚守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育人的承诺。学术之路起步于斯,成长轨迹同频共振,他将自己对学院的无限热爱落实在日常工作的每一天,书写了一段跨越三十余载的难忘回忆。向师善学,活水长流高建读书期间,正赶上学院十周年院庆,留校工作后,又见证了学院走过的二十年、三十年,现如今,学院四十周年院庆即将到来。“还是感觉挺幸运的。”与学院结缘数十载,诸多难忘画面此刻似乎在高建脑海中徐徐展开。1992年,高建师从傅家骥教授和姜彦福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留校任职,教书育人;深耕创新、创业和战略研究领域。30多年来,从孜孜不倦的学子到诲人不倦的教师,高建始终满怀赤子心,在不断的体悟与理解中,探索着教学与科研的创新之路。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关于怎样做好高质量的研究、怎样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老师给予了高建许多启迪,相关指导他至今印象深刻。留校任教后,前辈的谆谆教诲,让他在职业生涯中更加笃定地前行。在高建看来,学院有个非常好的传统——老教师上课时,大家会去观摩学习。老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言传身教,让他在教学中想得更多:如何更好地准备一门课程?如何更好地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从事学院管理工作期间,更加体会如何有效地承担和履行职责使命。“当时的钱颖一院长有着非常强的前瞻性、预见性,在事情的设计上,往往还有很强的创造性。”后来任职学院党委书记,前辈老师们的经验和做法,给予高建许多有益借鉴。授课中的高建深研教育,改革创新因为曾负责学院的部分管理工作,高建对于一些教学项目的改革和创新记忆犹新。2008年,学院推动MBA改革,高建参与了当时培养方案的设计;2013年建立的清华x-lab,高建也是参与者之一。在高建看来,清华经管学院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更是要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他始终关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努力将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在MBA培养方案的改革中,高建积极组织落实清华新版MBA中软技能、整合实践模块的新设计和新课程,使最终方案有效落实。“这些教育教学改革,对学院教学项目与创新型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三十年来,高建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教育者、管理者、创新者的使命,不忘初心,在学院的建设道路上默默耕耘,扎实奉献。高建参加x-lab活动与时俱进
4月23日 下午 3:52
其他

陈成辉:清华经管给我从1到N的力量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距初次踏入清华校园已十年有余,陈成辉依然清楚地记得,对清华园的憧憬化为现实时的激动,课堂上聆听学院教授授课时的振奋,课后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企业家、管理者进行思想碰撞时的畅快……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他个人能力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陈成辉“清华经管EMBA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殿堂。”陈成辉谈到,通过在这里学习管理和金融等课程,他经营企业数年的实践,得到了升华。“每一堂课,每一次案例分析,老师们都能通过引人入胜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商业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清华经管学院云集了全球知名的教授和学者,李稻葵、钱颖一等教授的课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据陈成辉回忆,李稻葵老师在课堂上谦和有度,带有几分激昂,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扼要明了地传达前沿经济学观点,他的国际视野帮助大家拓宽了眼界。钱颖一老师“从0到1是创新,从1到N也是创新”的观点,提醒创业者不要忽视从1到N,要在1的基础上创新,抓住中国市场巨大的N,释放N的力量。这些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系统性地指导了陈成辉的二次创业。他依托科华公司以UPS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技术优势,不断把业务朝着数字化、低碳化的方向创新和延伸。首先,他在业务板块上进行创新。把公司传统UPS业务拓展到数据中心、清洁能源和充电桩板块,完成由“1”到“N”的突破。科华公司实现了中国UPS及微模块数据中心市场份额第一;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在中国大型零售型数据中心企业中位居第一;储能PCS出货量位居全球及国内第一。其次,他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公司自主研发了核级UPS,做到元器件100%国产化,是首批获得民用核设计制造许可证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除此之外,他还在人才培养上进行创新。建设博士后工作站,自主培养了5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为公司后续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从传统UPS业务到高端电源、清洁能源、数据中心和充电桩四大业务板块全面开花,从核心部件依托进口到全器件国产化的核级UPS成功研发,从技术全面创新到业务全球布局,每一个商业模式的转变,陈成辉说,“背后都离不开在清华经管学院学习并汲取的力量。”对于陈成辉来说,清华经管EMBA之旅,不仅是一段难忘的求学经历,更是一段追求卓越的金色岁月。回首过去,他感谢清华经管EMBA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让他能够获取知识、结交挚友、成就事业。展望未来,他信心百倍,将继续秉持清华精神,带领科华公司不断前行,朝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在清华经管学院建院40周年之际,陈成辉祝愿学院:创造前沿知识,创新思辨不止,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校友介绍陈成辉,福建平和人,中共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教授级电气工程师、福建省优秀专家、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明尼苏达大学全球工商管理博士。2010年至今任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一奖章、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亦麒麟”第二届新创工程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内容来源:EMBA教育中心编辑:符怡统筹:张晓雪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往期回顾
4月21日 下午 9:46
其他

白晔:清华经历给我跨界融合创新的勇气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2005年,白晔进入清华MBA学习,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充满艰辛,而又收获满满的时光……白晔在艰苦磨砺中,圆满完成学业在清华读书期间,正赶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白晔在韩国三星电子任职,负责中国区的移动通讯产品上市以及牵头整体中国区的奥运项目。白晔回忆,那段时间,项目密度和工作压力巨大,团队两个月并行推进18个项目,用没日没夜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夸张。紧张的工作状态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平衡不能舍弃的工作和同样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其实是很多同学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坚持。但坚持并不只是负重前行,需要在既定的大方向上“灵活穿行”。作为“竞赛型选手”,白晔坚持了下来。跨界创新与交叉融合,提升人生价值谈起在清华MBA的学习经历,白晔认为,在两方面收获最大。首先是在创新实践中培养综合能力。2007年,白晔有幸加入了全球名校技术产业化竞赛(I2P)清华代表队。此次清华代表队参赛项目是“煤矿矿难中的被困人员地下定位系统”。项目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清华参赛团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研发、产品化、营销、财务、运营等环节,由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构成。比赛项目的准备过程,十分接近真实创业,对于在校生来说,需要在项目实践中努力创新,锻炼综合能力。最终,他们获得I2P全球竞赛工程类院校三等奖的好成绩。其次,在跨学科交叉融合中开阔眼界。参与国际竞赛同样是一个打开眼界的过程。名校技术产业化竞赛(I2P),使他体验到跨国文化差异对科技方向的深刻影响,他对跨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白晔认为,当下以及未来的创新突破点,往往来自多领域的跨界创新与交叉融合,而发现融合的机会,与眼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06年,美国著名私募股权基金凯雷投资集团创始人大卫·鲁宾斯坦(David
4月20日 下午 1:26
其他

魏立华:清华经管的学习经历给我把控企业发展方向的信心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2003年,魏立华进入清华经管学院学习EMBA课程。三年求学时光,他系统地学习了经济管理知识,结识了优秀的师友,并为自己的创业之路积蓄了强劲动力。“走进清华经管EMBA的课堂,不仅是一次对知识的深度追求,更是一次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位。”虽然已毕业多年,但回想起这段求学经历,魏立华仍记忆犹新。魏立华为培养具有良好商业道德、创新精神、领导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能更好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清华经管EMBA的课程设置既有宏观的经济分析,也有微观的企业管理,既有前沿的理论探讨,也有实战的案例研究。得益于此,魏立华和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受益终身的企业经营之道。在他眼中,清华经管EMBA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英杰荟萃、底蕴丰厚、着眼现实、心怀未来,“我永远怀念在清华度过的美好时光,并因清华经管人的身份而自豪。”清华经管EMBA的老师们给魏立华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恩师都是业内翘楚,能够得到这些老师的指导,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魏立华特别提到,清华经管EMBA的老师们非常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他们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与企业高管对话,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领导力,还可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商业环境,把握发展机遇。学院以“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为使命,体现了一种责任与担当。学院首任院长朱镕基更是勉励每一位清华经管人:“你们每个人都搞好一个企业,中国经济就有希望了。”这句话,让魏立华备受鼓舞。他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家,他有责任肩负起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作为一个奶业人,他有责任推动中国奶业做大做强。完成学业后,魏立华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君乐宝乳业集团的经营和发展中。彼时的他已具备全新的商业视角和战略思维,在推动原有酸奶业务蓬勃发展的基础上,2014年,他带领君乐宝进军奶粉市场,致力于“让每一个中国孩子都能喝上世界顶级的好奶粉”。在清华的学习,锻造了魏立华“敢想、敢干、坚持”的精神,他带领君乐宝在全球首创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和“六个世界级”管理模式,以品质立根基,以品类拓市场,以创新促发展,使君乐宝奶粉质量和规模迅速提升,在全球同行业首家通过“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GS
4月17日 下午 8:59
其他

李宁:专心做“有趣”且“有用”的研究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在国外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李宁从学者的好奇心出发做了很多“有趣”的研究;回国加入清华经管学院后,“家国情怀”对他的研究思考产生了深刻影响:做“有趣”的研究很重要,而做“有用”的研究则加入了使命与担当的重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管理实践紧密地结合,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成为李宁更远大的人生追求。好平台让“突破”成为可能2018年学术休假期间,受学院邀请,李宁踏上了清华园的访问之旅,期间还开设了一门博士生课程。“我相信清华大学这四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讲都是具有特殊含义的,清华大学是学者们心向往之的学府,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在出国留学和工作的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回国的问题,对我而言,回国工作是人生规划中的必答题,它只是一个时机问题。”2021年,随着对清华大学和经管学院逐渐深入的了解,在国家人才计划的支持下,李宁选择就职清华经管学院。国际化水平高、与世界充分接轨、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度,是归国人才可以无缝衔接迅速投入工作状态的密码。“海外的学者回国之后,在学院这样的平台上,适应期可以非常短。”李宁感谢学院提供的广阔平台,师生有充裕的机会能够接触到企业,而接触到企业之后,很多研究思路或者是研究方向瞬时得以拓展。“我们现在的很多研究问题,都是在跟企业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了既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同时也有很高理论价值的研究。这是学术研究中突破性的体验。”除此之外,情怀教育、平等氛围和高质量生源都是一个好平台的关键构成因素。“只要是对于国家、社会,包括对世界有价值有贡献的事,学院都很鼓励。”李宁教授这样评价他对学院学术氛围的体验,他因此获得了更多研究和实践的机会。AI热潮下的清华担当李宁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团队协作与效能、组织网络与创新、人力分析、领导力以及大数据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作为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Flextronics讲席教授、系主任,李宁提到,在探索人工智能对组织管理产生的颠覆性影响时,清华团队总是率先关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认为好的研究有两个标准:第一是有趣,好的研究会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特别是满足学者的好奇心;第二个是有用,特别是管理学研究,它一定要和企业实践结合。”李宁在“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讨沙龙作学术报告谈到育人,李宁认为,科研中师生间的互动尤为关键,优秀的学生可以反哺老师的自驱力。而一些最开始对研究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在平台和导师的吸引下,激发科研的动力,从而推动项目进一步发展。“你在知识创造上有前瞻性的思考,那这些东西就能够自然而然地体现在教书育人方面了。”认知提升趋近于“∞”从美国爱荷华大学商学院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宁表示,过去的十几年,是自己学术生涯快速提升和自我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学者而言,面对学术界快速发展和不断提升的标准,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卷的过程。李宁认为,“这是好事”,这不仅对自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是对学术的敬畏之心。思考是行动的先导。“要不断地思考,不是单纯做眼前的事情。可能要跳出来,再思考一下学科发展的趋势。”李宁分享着他的经验。在管理学领域,非常注重行为数据的调查和研究,沉没时间可能长达三、四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无疑扩大了数据收集的范围,缩短了调查变现的时间,对行动的前沿性思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李宁在课堂上除了研究,李宁也很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完一堂课后,结合自身研究和社会互动,可以反过来再思考整个的课程设计或者教育理念,可以不断地更新。”李宁鼓励学生要重视自我提升和学习的过程,同时与时代的需求相结合,“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在这种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我下一阶段的研究的重点会侧重于研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企业的创新能力。我希望能借助学院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持续地做出一流的研究,让清华的组织管理研究达到世界甚至是超过世界的前沿水平。”李宁对学院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希望学院在重点领域和科学前沿能有新的突破,做出更多世界公认的一流的成果,在知识创造上引领,在培育领袖方面进一步加强。期待经管智慧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类社会。”编辑:符怡统筹、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往期回顾
4月12日 下午 8:02
其他

林嵩:不忘书山岁月,永怀花样年华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从清华经管的“三清”学生成长为高校的教授、院长,从近距离观察创业实践到钻研创业学术研究,从收获师友倾力相助到学成回馈捐赠母校……林嵩,以行胜于言的精神与求真务实的学风,正在为中国的企业管理学科建设持续贡献力量。将创业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1998年,林嵩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我记得,当时在本科的班会上,杨之曙老师非常鼓励我们攻读博士,继续深造。”林嵩回忆到。怀着对学术的热忱,他在经管学院相继攻读了管理学的硕士与博士学位。在林嵩的博士求学阶段,适逢学院实施特聘教授项目,第一次成批量地引进
4月11日 下午 5:03
其他

陈晓:让世界看见清华会计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1997年3月,作为清华大学最早一批留美归国的经济学博士,陈晓乘着时代浪潮,投身于会计学科的建设。他发挥自身优势,放眼国际学术前沿,在教学科研的融会贯通中加强创新,致力于推动中国会计专业领域科研水平的提高,也见证着经管学院的成长壮大。与时代同向
4月10日 下午 7:20
其他

吝杰:清华经管的教育是我宝贵的财富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与清华经管结缘“如果说‘理工男’是我难以褪去的底色,那么在清华经管的学习,就是我人生画板走向丰富的开始。”回想起自己与清华经管结缘的经历,吝杰感慨良多。“在我读大学之前,我对经济金融几乎是一无所知,甚至都不了解什么叫‘股票’‘基金’。”他高中非常喜欢学习物理,进入清华时也选择了工科专业。然而,一件偶然的小事,让他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也开启了与清华经管的不解之缘。那是读大一时,一次和经济专业的同学聊天,对方提到一句:“只要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社会就可以变得很好。”他坦言,自己当时受到了不小的“震动”。为了理解其中原由,他报考了经管学院的二学位。在“经济学原理”的课堂上,他终于明白了那位同学的本意,即市场往往是资源分配最有效率的方式。“利己主义当然不值得推崇。但如果有良性的市场规则,人的自利本性就可能自然地促进社会公利。”他说,对经济学的学习,不仅让他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让他更加懂得,只有不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才能少一分偏执狭隘,多一些理性成熟。终身难忘的求学岁月“在清华经管的求学时光,是一场思想智慧的饕餮盛宴,承载了良师益友的真挚情谊,记录下青春独有的热血激扬。”2017年本科毕业后,吝杰进入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硕士国际班,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令他意外的是,班上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同学,和他一样是本科读理工科的学生。他说,正是因为学院的这种开放包容,才让大家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思想碰撞,也从彼此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他记得,研一刚开学时候,外资、投行等金融机构就开始面向他们这届招募暑期实习生了,这让不少同学感到无所适从。“我们才刚开学,怎么就开始找工作了?”他坦言,当时对金融从业还没有足够了解,更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幸运的是,金融硕士项目开设了许多实务课程,为同学们详细讲解行业一线情况,并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这使同学们对自身特质有了更多了解,职业路径也很快清晰了起来。“更重要的是,金融硕士项目还非常重视学生的理论功底和广阔视野。”他认为,项目开设的很多经济金融基础课程,以及关于国家发展、世界形势的课程和讲座,让他少了一些躁动不安,多了一些求知的快乐和认知的坚定。“我想这种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本身就代表了学院与清华一脉相承的价值导向,对学生志存高远的殷切期待。”他感慨道:“时至今日,我在工作或生活中偶尔的灵光一现,仔细想来,依然可以追溯到在清华经管读书时的所学所想。那段时光越是久远,就越能感受到它的价值。”吝杰在联合国大楼走出象牙塔“还记得在我们的毕业班会上,同学们畅谈自己不同的人生选择。我很荣幸与这样的一群人相识——他们没有为利欲而迷失方向,也没有因困难而放弃追求。记得班主任刘淳老师当时说,‘你们就是我心目中金融硕士应有的模样’。”在谈到自己职业选择时,吝杰坦言,从事外交工作在金融硕士的就业选择中显得有些许“另类”。这里面有偶然性因素,但更多的是个人长期以来的兴趣与愿望使然。“其实无论在什么行业、从事何种工作,只要能把个人事业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都是主流和大舞台。”吝杰表示,很多同学现在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自己能在学院成立40周年之际,作为年轻校友中的普通一员接受采访,感到非常荣幸。无论身在何时何地,清华经管都是校友们心心念念、引以为豪的精神家园。他衷心祝愿母校能够继往开来,欣欣向荣,越来越好!吝杰在联合国会议发言校友介绍吝杰,清华经管学院2017届本科二学位、2019届金融硕士校友。现就职于外交部,目前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内容来源:硕士项目办公室编辑:符怡统筹:张晓雪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往期回顾
4月9日 下午 5:07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赵平:我与清华经管的“缘分”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从1985到2024,他随学院一路走来;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学者磨砺成市场营销领域的资深教授;不仅为学术贡献新知,更以一颗赤诚之心,致力于培养未来的学术与行业精英;他凭借深厚的积淀和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把握,将理论研究的深度与教学实践的广度相结合,为经济管理教育事业倾注了智慧与热情。他,是清华经管学院退休教授赵平。选择清华,选择经管“缘分”一词,是赵平在叙述自己四十余年工作生涯时反复提及的。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赵平怀揣着工程师的梦想。本科期间学的是技术专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实行改革开放,赵平开始思考在新的时代浪潮下,中国的经济到底需要什么。几番思索后,他认为实业报国才是最有效的强国之路,那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企业家。赵平研究生就读于天津大学的管理工程专业。1985年,正赶上刚成立不久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天津大学招聘教师。赵平到学院报到后没几天,正值清华大学的校庆和经济管理学院的院庆,碰巧了也正是赵平的生日——4月29日。以致多年后,学生们返校看望老师时,通常是校庆院庆一起过,并且为赵平庆生。“缘分之巧合,实在妙不可言。”赵平感慨。四十余年间,赵平从未忘记自己职业生涯的企业家之梦。于是,他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经管学院的学生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企业家,以另一种方式圆梦经管、实业报国。自律严谨,为人为学198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专业博士点获得批准。之后不久,朱镕基与傅家骥两位教授作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面向全国招生,每位导师有一个博士生名额,报考人数众多。学院同事鼓励赵平报考,当时的他却有些犹豫:一来那个学期他的授课任务繁重,没有多少时间复习;二来他对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目标仍然没有放弃,认为攻读博士学位对此帮助不大。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博士生入学考试。也许是由于这种放松的心态,赵平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师从导师朱镕基。提起名声显赫的导师,赵平说,“在先生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但最最重要的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做人要自律,二是治学要严谨。”获得博士学位后,赵平继续留院任教。当时,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往前走、往外看”,与世界接轨,赵平也因此前往多所世界著名大学访问深造。如1992年—1993年到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做访问学者,随后前往哈佛商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等著名高校交流。在外研习、交流时,赵平有了更多机遇接触到优质科研项目和委托研究,并担任过多家大企业的顾问。从教四十年,赵平有着自己的育人心得。他认为,清华经管学院的市场营销系理应成为中国市场营销学科的先锋,有责任、也有义务,在中国营销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赵平在课堂上“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持续学习,把自己变成学习型人才。”为了避免研究脱离市场和实际,成为空中楼阁,赵平还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只有理论与实际相吻合,才可以持续做下去。脚踏实地做科研学院自从1984年成立至今,一直将学术研究作为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老师们多做探索,不断研究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这不仅是学院对老师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急剧变革的社会对青年学者的要求。”赵平从上大学到成为一名教师,一直到退休,正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段时间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不光是微观的企业层面,国家宏观经济层面也不断面临考验。”在赵平印象里,学院教师秉持着“先理论后实践”的原则,不断学习。大家共同思考“怎么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把企业经营好、把国家的经济搞好”,并致力于解决各种各样的经济和管理问题。退休的赵平目前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的主任。“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近年来持续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评价。我们每年出一本蓝皮书,这个蓝皮书里面有3000家最好的中国上市公司,它们品牌价值排在最前面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我们希望把这套研究的结果用于推动中国上市公司不断进行品牌建设,提升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赵平如是说。学术的钻研“不仅仅是在飘在空中,我们也在脚踏实地”。赵平在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活动上发言40周年院庆之际,赵平老师为学院送上了祝福:“希望学院早日成为世界顶尖的经济管理学院,这是我的期待。”编辑:符怡统筹、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往期回顾
4月8日 下午 5:31
其他

陆毅:笃行致远,更攀高峰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2017年,青年经济学者陆毅从新加坡回国。当时的他,在经济学界已小有名气。怀着“希望回来多做一点事儿”的想法,他选择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任教。在他眼里,经管学院是一个“研究比较全面综合、学科发展有前途”的地方。作为经济系系主任,陆毅见证了2021年纪念建系95周年时,师生们对历史的悠长回忆,与对未来的殷切展望。他用“务实”和“踏实”来概括经济系的风格,而他身上也散发着相似的气质。“清华的经济学科需要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做大的贡献,很难,但这却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清华经济学人特别想要做的事情。”站在清华经管学院建院4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陆毅不假思索,说出自己的理想,他的目光温和而坚定。他用言行影响着众多青年学生学者,也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才。清华经管:一个不需经太多比较的抉择陆毅在上海出生、长大,也在上海走完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求学之路。2010年夏天,他前往新加坡执教。在2017年之前,他从没来过北京,对清华也知之甚少,但对他来说,来到清华是一个未经太多比较的选择。陆毅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中国经济,他希望回到国内可以使他的研究更有深度、更有价值,他也希望他的研究可以在经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正面作用,学以致用。“我希望离祖国的心脏更近一点,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尤其是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在北京,经济学家可以更多地发挥分析中国经济、评估政策制定的积极作用,甚至可能参与到政策的前端设计制定。”陆毅说道。当时,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向他介绍了清华经济学科的发展,也分享了自己对中国经济的见解,这对他做出最后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没再和其他学校接触,就直接决定来到清华。”陆毅在入党发展会上讲述心路历程清华经管学院的风格和气质,让他很好地适应了新的工作生活——这里汇聚着一群踏踏实实做研究的经济学者,陆毅所重视的同辈交流也得到了实现。经济系的教师每周都会召开午餐会,一般不会设定特定主题,许多学术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出来。午餐会上未尽的话题,也会成为老师们回到办公室继续讨论的内容。近年,经济系的年轻教师和学者还发起了周四下午的“happy
4月7日 下午 9:02
其他

陈国青:四季耕耘与学术回响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自1994年回国于1995年1月加入清华大学以来,陈国青已经走入了在经济管理学院的第三十个春夏秋冬。从一名年轻教师、学术新人,成长为管理学科的筑基者、引领者,到国内管理学界最高奖项——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再到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国青说,学术追求的历程恰如四季,既有冬的蕴育、春的萌发,又有夏的热烈、秋的收获。三十年来,他是和学院共同成长的。加入清华经管学院,既是兴趣、专业和缘分使然,更是看到了学院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面临难得的时代机遇。1978年,陈国青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1985年,国家公派赴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陈国青放弃海外著名高校offer和优厚待遇回国,随后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当时,正逢国内市场经济大潮开启。做时代的弄潮儿,是当时好多年轻人的想法。”陈国青说:“学院比较鼓励现代科技和经济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这非常契合我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学院也能给予足够的成长与发展的舞台。”以理想之名,与数据为伴在当时的陈国青看来,刚过完十岁生日的清华经管学院正走过“起步发展”阶段,迈向“学习发展”阶段。“学院第三个十年,我认为可以叫做‘融合发展’阶段,第四个十年,可以叫‘创新发展’阶段。我加入学院的时机正好处于前两个阶段的交汇期,我和学院是在共同发展的路上。”陈国青回忆,在“学习发展”阶段,国家“985”工程提出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乘着这股东风,清华经管学院也制定了系统性的发展规划,当时重点内容有两项:一是支持教师赴国际知名商学院深度学习交流,助力提升教师国际视野和前沿学术能力;二是从机制上鼓励教师参与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很快,经管学院在国家级研究项目的承担数量和师资人才建设方面就处于国内领先位置。陈国青扎根学术、醉心科研和学科发展,在管理学科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他联合国内其他学者于2005年成立了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CNAIS)并担任创始主席8年。CNAIS现已发展成为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信息系统领域学术共同体。同时,他多年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积极推动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在内的我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推动教学质量提升、课程体系和师资发展。陈国青在商务智能领域中不确定知识发现和信息系统领域中大数据管理决策等方面的研究贡献,让他在国内外学术界声誉斐然。他于2009年被国际模糊系统学会授予IFSA
3月28日 下午 5:42
其他

清华经管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项目坚持“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培养理念,招收具有学术研究潜质的优秀学生攻读博士学位,充分利用多学科优势,力争培养顶尖的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术研究人才,积极推进博士生培养环节的改革,坚持学术研究导向。清华经管学院根据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进行招生,仅招收全脱产非定向博士研究生。选拔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注重考察申请人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清华经管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人选。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01申请人申请(一)国内高校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二)公开招考博士生详见清华经管博士项目招生信息http://pg.sem.tsinghua.edu.cn/zsxx.htm02申请时间第一批申请时间:2024年3月29日8:00至5月12日18:00报名网址https://xlybm.yjszsfw.com第二批申请时间:2024年8月详见清华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tsinghua.edu.cn/03材料审查将按照一级学科或者相近二级学科组织初审;材料审查组对全部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阅,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即入营名单,未接到入营通知的申请者为未入选,不再另行通知。04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办法:笔试+面试笔试:闭卷笔试,笔试时间2至3小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月22日 下午 4:22
其他

陈剑:问道全球视野,勇攀科研高峰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从清华大学电机系、自动化系到经管学院,从系统工程专业到管理科学与工程,从获得“青年科技奖”到担任多个国际会议主席和学术期刊的主编/编委,再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从学着讲到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在与学院结缘的30多年里,陈剑始终以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立足中国国情,放眼世界舞台,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长足发展持续贡献力量。陈剑接受采访1978年,陈剑进入清华大学学习,从电机系的本科生到自动化系的硕士生、博士生,跨学科的经历让他具备了多元的知识背景。1987年,适逢经管学院大力引进人才,加强经济管理学科建设,陈剑跟随导师郑维敏先生一起加入,成为经管学院的一名博士生。1989年博士毕业后,他留在学院工作至今。陈剑热爱科研工作,在研究中不断钻研和攻关。为了解学术研究的国际前沿,他经常跑到各大图书资料库,学习影印版外文文献,学术水平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升。他的博士论文当时曾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1992年,陈剑获得“青年科技奖”的荣誉。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感慨:“当时获奖后,内心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这个奖项是面向所有领域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100人获奖,竞争还是比较激烈。”获奖后的动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激励着他继续专心从事科研。1997年,在学院支持下,陈剑踏上了为期五个月的赴美访学之旅,到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学习交流。“勤奋上进的师资团队,一流的MBA项目课堂教学与管理经验,还有那种沉浸式、全方位的学习和了解,让我感触很深。”
3月21日 上午 11:26
其他

宋逢明:我与中国金融学科的二三事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他在国内率先引进和创建金融工程学科,从教三十年间,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推动中国金融学科在立足国情基础上融合发展,并迅速走上国际舞台。他是宋逢明,被誉为当代中国开放型金融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尽管有着丰富的经历和贡献,回首往事,宋逢明只是谦虚地表示,自己“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参与建设清华大学金融专业,特别是引进金融工程;第二件事是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认为大学教师不应该只是钻在象牙塔里面做学问,尤其是像金融这样实践性强的学科”;第三件事是培养了一批学生,“他们是我的骄傲。”把金融工程介绍引进到中国是命运交付我的任务宋逢明于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获得系统工程博士学位后,留在清华经管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系工作,一直到2011年退休。“我的博士课题是研究系统方法论的,但其实践背景是将创新方法应用于企业金融的投资分析,所以我希望今后能从事金融方面的教学研究。”宋逢明回忆,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参与清华经管学院金融专业的建设、思考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方向等奠定了有益基础。成为清华经管学院教师后,宋逢明陆续参与开发并教授了“国际金融”、“公司金融(公司财务)”等课程。他坦言,最初自己也是“一边讲,一边学”,站在讲台上有时会“浑身出汗,心里虚得很”。宋逢明意识到,想要办好金融专业,一方面自身知识储备还有待充实;另一方面,国内传统教学方法已滞后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金融体系现实发展,完全按照国内办学模式已不符合清华的教学要求和特色。那段时间,正好一位美国教授在读到宋逢明基于博士论文发表的论文后很感兴趣,便邀请他前往美国做博士后研究。综合考虑后,宋逢明于1992年赴美留学,进一步开展系统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在美国进修期间,宋逢明从未忘记思考和探索清华金融专业的办学路子。当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金融工程”正在欧美兴起。“我在美国接触到这门刚诞生的新兴学科时,非常兴奋,意识到对于清华这样拥有雄厚工科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来说,引进和开发这门新学科将可能成为专业亮点。”同时,他也深切地感受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银行金融业将从金融工程中获得创新发展的巨大动力。面对留在美国的发展机会,宋逢明没有动心:“我是决心回国工作的,我一定要把金融工程这门新学科介绍引进到中国,这是命运交付我的任务。”1995年,完成在美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宋逢明回到清华经管学院参与创办金融专业,担任金融系系主任,并着手引进金融工程新学科。1996年初,他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文章《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金融工程》,这是国内第一篇产生全国性影响的介绍金融工程的文章。随即,宋逢明又在《金融研究》杂志上发表首页专稿论文《金融科学的工程化》,系统地论述金融工程产生的历史和理论逻辑、基本内容和意义。同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宋逢明和数学家们一道,发起组织“九五”跨学科重大项目“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及金融管理”,并主持其中的“金融工程”课题,该课题在结题时被评为“特优”。此外,宋逢明在金融工程以及相关的金融经济学领域均做了深入研究,翻译出版马歇尔《金融工程》一书,而后又翻译多本经典著作,主讲的“金融工程”系列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暨北京市精品课程,组建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研究会(后改称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会长……“与此同时,在清华的办学基本建成了国内第一家按照国际上商学院规范的现代化金融专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有的已经成长为国际金融学术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他们很感谢在清华打下的学术理论基础。”宋逢明说。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培养创新性金融领导人才、为推动金融学理论发展贡献学术新知,是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的使命。宋逢明对此感到欣慰:“我的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心愿是为中国的金融教学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希望我们金融教学培养的人才能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开放,这是我一直抱有的信念。”大学教师不应该只钻在象牙塔里做学问从创建初期,清华金融专业就定位于高起点办学,强调立足于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教学。这离不开宋逢明所秉持的办学理念,也和他所说的“第二件事”密切相关。他说:“对金融的理解很重要,一要坚持科学性,二要牢牢记住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为中国银行金融业服务,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和特色。”宋逢明认为,引进和建设具有先进性的与国际接轨的学科体系固然是有价值的工作,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服务。“中国和西方在社会制度、政治治理模式、经济和金融基本结构、文化传承等方面均有不同,所以金融办学照搬照抄美国肯定是行不通的。”宋逢明多次强调,“吸收美西方金融办学治学中的先进成份,建设适合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金融学科体系,是中国金融学界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此外,宋逢明十分看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常说,大学教师不应该只钻在象牙塔里做学问,特别是教授金融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教师,应该参与到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切身理解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在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流时了解到“缺乏交易量”的情况,宋逢明基于此建议发展中国国债市场,英国《金融时报》对此做了报道,并称之为中国金融的“思想先驱”(leading
3月17日 下午 7:47
其他

吴淑媛:我与经管的三十年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1994年,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硕士毕业的吴淑媛加入经管学院,成为学院办公室的一员。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她已在学院度过了三十个春秋,先后担任过院办主任、教师人事办主任、发展规划与科研办主任。在学院迎来四十周年院庆之际,吴淑媛老师将她与学院同行的三十年历程娓娓道来,这是一个因热爱而坚守、因热爱而付出的故事。吴淑媛接受采访“1994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正是清华经管学院建院十周年,现在我又和同事们一起准备着迎接四十周年院庆。”三十年时光,将吴淑媛的人生与“清华经管”几个字紧密相连,在她看来,与学院共度的这些年很充实:“看着学院顺应时代的需要,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越来越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吴淑媛回忆,初到经管时,教职工加起来不过100多人。三十年来,学院不断发展,目前全职教师约160人左右,职员也从原来的20多人到现在的400多人。“学院不断引进优秀师资、培养和发掘各方面人才,才能在学生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学院职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她们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很多同事从海外获得学位,具备国际交流的能力。”吴淑媛老师自豪地说。与时代需求同向度,与国家发展共脉搏。三十年来,吴淑媛见证了学院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见证了学院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向同行的过程。1998年,学院获得“数量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学院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学院获得“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至2008年,学院先后获得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管理教育认证和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认证,成为中国内地率先获得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学院。细数学院取得的成就,吴淑媛作为在学院工作的一员,既体味了学院建设的不易,也从心底为学院的发展成果而感到自豪。学院的发展也得益于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吴淑媛曾负责学院国际交流管理和支持工作,她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来描述学院的开放包容。多年来,学院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在交流中得到学习和提升,以实际行动铸造清华经管的“中国根基,全球视野”,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教学项目排名、学科排名不断提高。2018年,吴淑媛调任发展规划与科研办公室主任,参与学院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等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以师生需求为本,不断优化工作,为师生做好服务,为学院做好管理与支持。在访谈过程中,能感受到吴淑媛老师的一片教育情怀。如果要找一个词概括,吴淑媛想到的是“热爱”。她在和新员工交流时谈到:教育行业的利他属性,始终能给人提供价值感、意义感、获得感,吸引很多职员在学院长期工作、坚守、奉献。吴淑媛想到的另一个词是“追求卓越”,在她看来,精益求精、尽最大努力而为的品质体现在经管学院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身上。“晚上走出办公室时,经常可以看见经管楼依然灯火通明,充满了蓬勃的力量。”吴淑媛说。三十年来,学院职员队伍随着学院的事业发展而不断发展,学院对职员的素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承担学院发展带来的更多工作;另一方面,工作需求也更复杂,更精细,更专业。“经管职员团队是一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迎难而上的团队。在处理各种重要问题时,同事们体现出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加班加点,精益求精。大家既是工作上互帮互助的同事,也是一个紧密团结的家庭。在经管学院这个大家庭,大家始终是保持着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携手奋进,推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我要为这群可爱的人点赞!”吴淑媛由衷地说。三十年春秋,变化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热爱。吴淑媛老师的愿望很纯粹:希望学院越来越好,向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不断迈进。记者:丁宇涵编辑:任仲希、符怡统筹:张晓雪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往期回顾
3月16日 下午 8:45
其他

冯娟:扎根清华,立足深圳,为大湾区发展输送更多人才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谈及为何选择加入清华经管学院,冯娟坦言,在美国、香港生活22年,一直渴望回到祖国内地的怀抱,而“清华让人向往,深圳又充满了活力与创新”。基于对清华大学以及学科发展的信任与憧憬,2020年,冯娟投身到清华经管学院的建设中来。为全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2020年,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签约共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引进、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合作与交流,成为研究院五大主要任务。作为管理科学领域的全球知名学者以及标杆人物之一,冯娟见证了研究院的成立,也对学院在深圳布局建设研究院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签约共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签约仪式(右三为冯娟)由于时常在深港两地穿梭,冯娟对深圳这座城市并不陌生,但作为首批教师,要把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带到深圳,提升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对她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对学院的了解逐步深入,冯娟感受到了深圳及大湾区的政策优势和创新氛围,体会到学院浓厚且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对人才、科研的重视和支持。“校园充满活力,师生交流氛围很好”,她这样表达来到清华经管学院三年多的感受。冯娟与学生交流在谈及自己的研究领域时,从容不迫、低调和善的她,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需要不断关注最新技术对商业和社会所带来的变革,这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信息技术、金融、财务、市场营销和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同时,它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到的应用场景都密切相关,如金融科技、市场科技,甚至人力资源科技等。我们的研究领域与智能商务和数字经济等热点问题息息相关,这驱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我。”2022年9月,在学院老师的鼓励支持下,冯娟成功当选国际信息系统协会(Association
3月14日 下午 6:07
其他

杨洪: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汽车电子民族品牌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1999年,杨洪在MBA全国统考及面试中表现优秀,再加上企业管理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实现了考入清华大学的夙愿,成为清华大学在深圳招收的首批MBA学生。随后三年的MBA课程学习,成为他受益终生的难忘经历。回想起在清华求学期间的点点滴滴,杨洪记忆犹新,更难掩心潮澎湃。清华MBA课程注重学术和实践的结合,并通过深度分析商业案例来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此同时,来自各个领域的同学在日常学习中相互交流分享,不时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种氛围影响下,杨洪在清华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为企业招募了诸多人才。清华MBA课程的高标准严要求令人不敢掉以轻心。无论工作多忙,无论在国内外任何地方出差,总是会争分夺秒赶回学校按时上课,课后还会认真完成作业。正是在如此严谨的学习状态下,杨洪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启发新的思路,也逐步确立了新的目标。杨洪回忆道,当时许多课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陈章武老师讲授的“管理经济学”、程佳慧老师讲授的“运筹学”等。得益于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这些课程的系统学习,使杨洪在面对如何带领企业取得更好发展的问题上备受启发,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理念方面也拓宽了新的思路,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杨洪毕业论文的课题是“航盛企业发展战略”,他将自身企业发展作为案例,制定了航盛未来的发展战略。1993年航盛成立,注册资本仅238万元,产销规模不足100万元。2013年,航盛实现产销规模突破30亿元,这是当初创业时不敢想象的。杨洪并没有在舒适圈安于现状,在清华系统、专业、深入的学习经历,让他有了更大的人生追求和事业目标——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汽车电子民族品牌。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创业的旅程总是充满挑战。在清华的学习锻造了杨洪敢于突破、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且能够系统性思考谋划。每当走到战略方向选择的十字路口,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杨洪总是能谋定而后动,不惧风险挑战。2023年是航盛成立3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杨洪绘就了全新的企业发展蓝图,电声产业园和新能源华东总部基地项目启动。在杨洪看来,中国汽车工业经历70多年的奋斗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最初的模仿、引进和合作,到今天的创新、自主研发和国际竞争。特别是在新一轮汽车革命中,中国引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魅力和一鸣惊人的竞争力。杨洪始终专注于汽车电子领域,参与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本身就是在清华的学习激发了他梦想的力量,鼓励他为实现产业报国的梦想而不懈努力。杨洪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与发展,一直都有清华人耕耘的身影和坚持的力量。作为清华学子,应该具备世界眼光与全球性战略思维,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不辜负母校的培养。只有不断努力,梦想才能照进现实。航盛的愿景目标是“成为世界级国际化汽车电子领军企业”,企业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文化护航”,这都得益于清华精神的影响。在清华经管学院院庆40周年之际,杨洪衷心祝愿每一位清华学子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发扬光大,祝愿学院创新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校友介绍杨洪,清华大学1999级MBA校友,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盛电子”)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深圳市第五届党代表。曾被原国家人事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先后获评第三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深圳经济特区30年行业领军人物、中国汽车电子领军人物、中国推动汽车信息化领军人物、中国最佳汽车电子企业CEO、中国工业经济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汽车行业四十人、改革开放40年深商领袖等多项殊荣。担任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创会会长、深圳市江西商会会长、深圳清华MBA校友会会长和深圳市质量协会荣誉会长等职务。供稿:MBA教育中心编辑:符怡统筹:张晓雪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往期回顾
3月10日 上午 10:54
其他

张昌武:一个经管人的航天梦

编者按即日起,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张昌武2011-2013年期间,张昌武在清华MBA项目就读,系统学习经济管理知识。两年时光虽然短暂,但却给他带来了足以受益终生的深远影响。清华MBA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深度结合商业案例来挖掘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课程贯穿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启发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传道授业解惑之上,唤起和启发是贯穿其中的精神。同时,课程注重学术和实践的结合,关注学生的思辨和视角。回忆起在清华经管学院读书的时光,给张昌武留下印象最深的课程内容是杨斌老师的“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当时这门课程在国内开设较少,能深入且生动讲授的老师更是寥寥无几。张昌武认为,杨斌老师的授课对他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激发了他对批判性思维的探索热情,长期指导着他看问题的方式。另外一门受益匪浅的课程是宁向东老师的“管理经济学”,虽然他本科学习金融专业,也曾学习过西方经济学,但宁老师结合案例的授课方式加深了他对于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也对社会和组织的运行有了多层次的感悟。“在纯真和蓬勃的氛围中,学习真知并领受责任。”这是清华的学习经历带给张昌武的感受。后来的创业经历让他对经管和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了更深的思考。正是在清华MBA的学习经历,让张昌武在精神上和方法上可以更好地应对创业的艰辛,并且有机会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和老学长王建蒙在2015年创办了国内最早的商业火箭企业——蓝箭航天。经过8年多的发展,蓝箭航天已经成为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军企业。创业的道路本就崎岖坎坷,火箭工程更是充满挑战,每每遇到需要翻山越岭、涉水跋涉的艰难时刻,经管学院“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的使命总能勉励张昌武勇敢突破,激励自己勇攀高峰。2023年7月12日,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火箭成为世界首个成功发射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取得了重大突破,践行了经管人心中“贡献中国,影响世界”的使命。经管学院的愿望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核心价值是“正直诚实、敬业尽责、尊重宽容”。蓝箭航天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商业航天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正直、开放、创新、激情”。张昌武表示,这就是他认同和传承的力量。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从平原到戈壁,从地表到太空,遍布着清华人的足迹,心之所向,无问西东。作为清华经管学院毕业生,有机会在商业航天的领域,参与开拓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提升国家进入到太空的能力,让张昌武感到莫大的鼓舞和振奋。航天,是清华人前赴后继的事业,中国商业航天的开拓之路,更是有清华经管人追求航天梦想的探索和拼搏。在经管学院院庆40周年之际,张昌武衷心祝愿经管学院“能够在未来继续创新学术发展、引领经管实践,屹立世界一流”。校友介绍张昌武,清华经管学院2013届MBA校友。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创业者,系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APEC中国青委会执行委员,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由张昌武创办的蓝箭航天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商业运载火箭企业,蓝箭航天在中国开创了液氧甲烷火箭的产品路线,依托液氧甲烷推进剂,其自主研发的天鹊系列液体火箭发动机和朱雀系列中大型液体火箭填补了我国领域空白。2023年7月12日,蓝箭航天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实现成功入轨,成为世界首个成功发射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创造了历史。蓝箭航天是我国最早形成集设计、制造、测试、发射的完整能力链条的商业航天企业,有力推动着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内容来源:MBA教育中心编辑:符怡统筹:张晓雪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往期回顾
3月5日 下午 3:24
其他

欢迎加入“中国经济管理青年学者计划”丨招聘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中国最具盛名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4年,朱镕基担任首任院长。经历了40载的薪火相传,清华经管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是内地率先获得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管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设有本科、硕士(含MBA和EMBA)及博士学位项目,在学学生近6000人。学院拥有强大的师资阵容,全职教师约160人。Originally
3月4日 下午 4:55
其他

李子奈:跨界教书匠,解密计量经济学魅力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青丝染雪终不悔。即日起,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到需要的地方去,是根植于清华人灵魂深处的呼唤。1986年5月16日,自德国访问归来不久的李子奈从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院调入经管学院。在之后的经管岁月里,他回应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学科前沿,潜心教书育人,为计量经济学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也推动和见证着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李子奈接受采访1970年,就读于清华工程物理系的李子奈留校,进入清华大学200号(现更名为“核能技术研究院”)工作。1981年,李子奈获清华核能技术研究院反应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也是在这一年,国家计委成立经济预测中心,由于缺少人手,他便与其他几位同事前去协助工作。由此,踏入计量经济学领域。1985年,李子奈前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当访问结束、即将回国时,收到组织上调任经管学院的通知。自此,他开启了在经管学院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一定要把计量经济学这门课建设好”进入学院任教后,李子奈发现,在学科体系、课程体系、人才队伍等方面,当时的学院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怀着在物理学训练中获得的“科学的态度、系统的观点、实验的方法”,李子奈将自身的教学和研究聚焦于数量经济学尤其是计量经济学。李子奈老师回忆,20世纪3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迅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但在我国却长期处于被排斥的状态,直至80年代末,也很少将其纳入经济学课程体系。“清华经管学院是国内较早一批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院。”李子奈说,“当时我想,首先就是一定要把这门课开好,在全国推广计量经济学,这不仅对学院教学工作有所贡献,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学科发展也有重要意义。”1992年,李子奈结合中国应用实际编写出版教材《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被多个高校采用,获得当时的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年,与北京大学秦宛顺老师共同研究编写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经国家教委高教司审批,面向全国印发,逐步解决了此前“教材主要依赖从国外引进”,以及“缺少全国统一教学大纲”等问题。1996年至1997年,在承担国家教委重点研究项目
3月1日 下午 9:28
其他

陈章武:耕耘于讲台,奉献于大地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青丝染雪终不悔。即日起,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他曾担任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书记、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他既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又担任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理事长。他不只在清华园挥洒汗水,更在偏远的黄土地上播种教育的希望……陈章武接受采访时代浪潮的见证者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荒漠爆炸。正值高三的陈章武备受鼓舞,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当时,他的人生志向是,当一名光荣的核物理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为祖国核事业贡献力量。提起青年时的理想,陈章武的脸上满溢着幸福、兴奋。命运在那一年发生了转变。“1986年,我服从组织安排到经管学院工作。当时社会上都在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管学院也是刚刚诞生不久,非常缺教师。这一呆,就是几十年。”陈章武说,“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虽然并不是我的初衷,但我在经管学习生活的这几十年,也过的很幸福、很充实。我很骄傲,我是一名合格的经管学院的教师。”陈章武老师回忆,学院创建伊始,各方面条件十分有限,物质条件匮乏。“最初我在经管学院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只用来接受通知、消息的信箱。”相比简陋的物质条件,更大的困难来源于思想上的困惑。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当时的改革开放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经济建设都是“摸着石头古河”,老师们对教学方向的意见也不统一,学院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们毕业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为当时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陈章武说:“当时,我们看到经济管理学院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系,发展到清华大学最大的教学实体之一,感到非常兴奋、非常光荣。”学院还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国际知名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并学习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的经验,在清华大学乃至全国最早通过国际认证。“取得的成果证明,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安排、培养学生的方案等等,都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陈章武认为,正如朱镕基老院长在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时题词所说,清华经管学院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上。”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就没有经济管理学院的迅速成长。教学一线的耕耘者初到经管学院,陈章武曾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感到怀疑。“让我教经济,我确实没有学过,那时候我是跟学生一块儿学习的。”虽然在新的领域从事教学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但陈章武仍然坚守着教书育人的信念,他对自己提出要求: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他在实践中发现,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有大量与数学相关的知识,考虑到之前从事工程物理方向研究的经验,自己有着扎实的数学基础,因此他选择经济学作为新的方向。当时,学院为教师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但由于历史原因,陈章武俄语水平尚可,但英语水平达不到标准。已经四十多岁的他仍然不懈努力,直至英语语言过关,先后前往加拿大和美国学习经济学。经过长时间刻苦学习、学术训练,终于成长为一名经济学领域的教授。陈章武在EMBA2019级开学典礼发言陈章武努力将“教学相长”落到实处,他在教授经济学和金融学相关课程过程中,会不断打磨上课的内容,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同时,与学生一起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和经历,使得学生们对经济学有了更好的理解。陈章武表示,能够不断指导一批批的优秀学子,帮助他们成长为建设中国的栋梁之材,是他最在乎、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不求回报的奉献者在经管学院工作的这些年,许多同事都给陈章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章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已故的赵家和教授。“赵老师是一位好兄长,也是一位好同事,是清华园里真正的一位大先生。”他用“聪明仁爱”四个字来概括这位已经去世的老朋友。在陈章武眼中,赵家和老师关心他人、关心学院、关心社会,一辈子默默地做好事,从来不争名利,退休后用全部积蓄建立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帮助甘肃等西北地区家境贫寒的学子们完成学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炭火教授”的精神。“他用他的一生无言之教,告诉我们学问应该怎样做:精益求精;为人应该怎样为:默默奉献。”在陈章武眼中,赵家和是经管学院的开拓者、经管学院金融学教育的奠基人。他坚守一种饱含大爱的价值观:金融不是学如何把别人口袋的钱算计到自己口袋里,而应该把钱用到最值得、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种胸怀无声地影响着学院人才培养的理念。陈章武说:“经管学院培养的企业家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应该赚钱,但还有更高层次的责任,我认为是奉献的责任。”在赵家和老师去世后,陈章武老师继续传递“炭火教授”精神,坚持奔走在公益助学的第一线。近年来,他不顾年老体弱,身体不便,多次前往甘肃省各地学校探访。他走入班级课堂,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到学生宿舍和食堂查看食宿条件;他家访贫困家庭的学生,倾听他们的烦恼,为他们送上恰当的、及时的帮助。面对受助学生时,陈章武永远都是耐心而和蔼的。收到学生们寄来的感谢信,对他来说就是最快乐的事。陈章武和学校代表进行受助学生家访在陈章武的记忆里,学院还有数不清的老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会计系已故教授徐瑜青老师非常热爱教学工作,将一辈子都交给了学生;市场营销系教授姜旭平老师退休之前就开始到贵州大山里为职业技术学校默默奉献;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钱小军老师接过兴华助学基金会的担子,继续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实际行动,践行着立德树人的理念。学院四十周年院庆之际,陈章武老师引用袁宝华先生的话:“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希望学院广泛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经济管理学院的先进经验,传承创新、自成一格,为企业、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记者:周锦波、杨睿洁编辑:任仲希、符怡统筹:张晓雪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往期回顾
2月27日 下午 2:57
其他

李东红:数据要素如何产生即时价值丨清华经管说

近日,《学习时报》刊发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署名文章《数据要素如何产生即时价值》。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原文刊发于《学习时报》(2024年2月23日03版)“即时”是与“延时”对立统一的概念,指没有任何延迟的情形。在工业经济时代,从秒级、分钟级到小时级,甚至再到日级,都有可能因情景的特性而被归入到即时之列。例如,电话中的通话早已实现了秒级甚至更短的无延时应答,而工厂中的即时排产有时则需要几小时或几天才能准备到位。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之后,即时越来越多地指代秒级、毫秒级甚至更为瞬间的快速响应或行动。从无延时的视频交流,到各种APP上的流畅点击互动,再到智能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成功避障、ChatGPT依指令快速生成文本、企业数据中台实时监测物流和资金流的动态变化等,丰富多彩的即时化情景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大量涌现。从根本上说,具有数字经济时代特征的即时行为与现象,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源于数据在新技术浪潮中成了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相融合,共同创造出一系列新的价值。这其中便包含有在极为短暂的瞬间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情形,也即数据要素产生出多种多样的即时价值。那么,数据要素是如何产生即时价值的呢?具体来说,其内在机理集中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以丰富的即时需求情景为牵引价值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市场或社会需求,一旦这些需求部分或者全部得到满足,价值就会获得创造。例如,人口密集且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会对持续改善交通状况产生需求,而满足这些需求过程中出现的地铁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叫车平台系统等,都会创造出新的价值。需求的出现总是和特定的社会生产或生活情景联系在一起。情景中固有的需求,或者情景在演进中激发出的新需求,都为价值创造提供了空间。这其中,一些需求需要在短暂的瞬间获得满足,可以称之为即时需求。而另外一些需求的满足,则可以经历一段时间的延迟,甚至能够接受长时间的等待。现实中,这两类需求可能因条件的改变而相互转换。不过,社会进步对效率提升和效果改善的持续追求,使得越来越多原本需要延时满足的需求向着即时需求转换。或者说,无论是消费者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部门的机构需求,其满足过程倘若需要等待甚至是长时间的等待,则通常是一种不得已的次优选择。如若能够更快更好地满足,则需求方的体验会更好,社会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也会提高。正因如此,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即时需求,且即时需求仍在持续增加之中。例如,企业总是希望产品的质量瑕疵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立即获得改进,总是希望每一刻都能够充分掌握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也总是希望掌握每一位员工的实时工作状态。再如,消费者总是希望商家能够快速理解其真实需求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希望商家能够对其各种售前、售中和售后的诉求给予快速响应。今天,在加工制造、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所有的社会生产与流通领域,以及在家庭、社会交往、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即时需求,由此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即时需求情景。在满足情景即时需求的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可以被称之为即时价值。立足于此,数据产生即时价值的过程,就是数据推动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以满足即时需求,或者数据推动已有产品或服务与即时需求实现更好的适配。例如,长期以来,消费者都希望商家的客服系统能够给出即时响应。然而,受到成本费用等因素的制约,这一需求通常得不到满足。以对海量数据的即时处理为基础数据产生即时价值,依赖于软硬件系统在极为短暂的时间范围内对海量实时数据做出处理,借此做出清晰的判断与决策,发出指令并协调各项行动。一方面,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等技术出现之前,虽然社会生产与生活也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海量的数据,但受到技术收集、传输、分析等手段的限制,这些数据普遍处于沉睡状态,整个社会基于数据分析所形成的分析判断能力也比较有限,数据所能创造的价值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在新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兴起之后,软硬件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组织系统可以基于海量数据形成准确的判断并做出精准的决策,数据产生价值由此获得充分显现。另一方面,系统只有在秒级、毫秒级等即时范围内对数据做出快速处理,结果的呈现和行动的采取才有可能不发生延时。只有当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之时,数据才能真正产生出即时价值。例如,导航系统可以即时更新针对每个服务对象的出行建议方案,是因为系统随时都在大规模汇聚并处理路况数据、出行者位置数据、车辆位置数据、出行者需求数据等。更进一步,数据产生即时价值还依赖于软硬件系统同步对相关延时数据的规模化处理。即时价值产生过程中的数据归集与处理并不是孤立的。一方面,系统的任何即时决策,都需要以先前的状态为基础,因而在需要以实时数据把握当下实际状况的同时必须掌握前序时段的状况,这就需要同步处理前序时段已经汇聚的海量数据,或者将前序时段的数据处理结果即时调用。另一方面,系统之所以能够对当下及前序时段的海量数据做出快速且有效的处理,是因为已经借助以往长时间的海量数据积累与分析建立起了自身的知识库与能力库。实际上,随着系统归集与处理数据的时间间隔的持续缩短,数据的产生和处理走向了连续化,这为数据产生即时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强大的算力和算法为支撑在数据产生即时价值的过程中,相关的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之所以能够对海量的实时及延时数据做出快速处理,在于系统拥有强大的算力和算法,可以借此实现高效率、低能耗、可持续的即时海量数据处理。例如,在智能汽车的行进过程中,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即时综合处理以往及实时的路面状况数据、路肩数据、远近处行驶中其他车辆的数据、车辆之外的人或物等障碍物数据、光线数据、车内外温度湿度数据、车辆速度数据、车辆零部件与元器件状态数据、交通规则数据、乘客基本状态数据、乘客历史偏好与下达的指令数据等,同步即时给出能够确保车辆始终处于最佳行驶状态且车辆内乘客获得最佳服务的各种行动指令,并能即时应对任何可能的突发状况。所有这些数据处理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算力和算法的支撑。这里的算力和算法都是综合性的概念。算力既包括靠近数据源头一侧、能够就近快速完成数据处理的边缘计算能力,也包括部署在网络云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处理的云计算能力;既包括投入其中的硬件的计算能力,也包括各种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的计算能力等。类似地,算法包含了各种各样可用于数据处理的指令与模型等。当然,算力与算法在海量数据快速处理中功能与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有强大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做匹配。人、机器设备、场地设施、软件及各类周边环境等在静态或动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都需要借助数据网络来实现收集、传输和存储,从而为海量数据创造丰富的即时价值准备条件。李东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相关阅读李东红团队学术论文获评2022示范“案例研究”成果李东红: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难题
2月26日 下午 9:37
其他

吴贵生:植根本土,开拓深耕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青丝染雪终不悔。即日起,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从1979年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吴贵生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人生的45个春秋。40多年来,他始终怀抱不忘初心的热忱,秉持科学严谨的为人治学态度,在清华经管这片园地上辛勤耕耘,教书、育人、开展科研……他放眼国际学术前沿,而又坚定地聚焦中国经济和企业管理实际,朝着建设本专业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吴贵生接受采访1965年,18岁的热血青年吴贵生收到清华大学动力农机系的录取通知书。他肩挑行李,第一次离开家乡安徽贵池,踏上北去的列车。从此,与清华园结下一辈子的缘分。1979年,吴贵生考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首届硕士研究生,师从技术经济学科创始人傅家骥教授。在此后漫长的40多年岁月中,他一直在经管学院工作,直至退休。“现在的经管学院当时叫经济管理工程系。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之一,就是‘借地办公’。”吴贵生老师给我们回忆起从前的事情。“当时系里先是借了主楼的一个套间,而后借了精仪系9003大楼的几间办公室,后来,学院才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楼——文南楼,再到后来我们所知道的伟伦楼、舜德楼,再到如今的建华楼、李华楼。办公地点的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院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1987年,吴贵生担任当时技术经济教研组主任,后来教研组转系后一直担任系主任。谈起当年的办学情形,他仍然记忆犹新:“1950年代国家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时,认为发展科学技术应当考虑经济因素,提出了技术经济概念。改革开放后,开始强调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中国特有的技术经济学科便应运而生。”在傅家骥教授带领下,技术经济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体系,建成了全国第一批博士点,朱镕基老院长和傅家骥教授成为全国技术经济专业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而后成为全国技术经济唯一的重点学科点;后来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科领域不断拓展,从技术经济评价到技术创新管理,又到创业管理,每十年跨越一大步。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吴贵生手里拿着当时的教材,向我们介绍每一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与推广使用情况。当时傅家骥教授带领的师资团队出版了多部精品教材,如《工业技术经济学》成为全国广泛使用的教材,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还有他主编的《技术创新管理》,荣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学院组建系列教材编写计划,提高了教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2月21日 下午 6:13
其他

林玉霞:平凡却不凡的“林妈妈”

编者按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青丝染雪终不悔。即日起,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从担任学生工作助理到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林妈妈”,从照顾学生的身体健康到关爱同学的思想成长,从管理最初的几个班到2000多名住宿学生,二十四年间,林玉霞事无巨细,全心奉献,用敬业和责任,为经管学院的学生工作注入无限的爱心与真情。林玉霞老师接受采访1983年,作为一名随同家属,年轻的林玉霞来到清华园工作。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在经管学院学生工作助理岗位从事学生工作,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我刚来时,学院负责行政工作的人员才10来个人。当时新建的14号楼,是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宿舍。为更好保障学生们的安全,宿舍还专设了大门以及值班的师傅。”林玉霞回忆道,“当时的我,还只是一个中专生。为了帮我充电,提升业务方面的能力,学院特意为我安排了文化课的学习。这样白天上班,晚上就去北大补习。日积月累的,确实学习到了很多。和各位老师、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和支持,我也学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一直以来,院领导的认真负责、学院的栽培以及温馨的氛围,都让我很暖心。”学院的支持为林玉霞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而她也身体力行,用心用情温暖着每一位经管学子。林玉霞的办公室就在14号楼的学生宿舍区,她的门,经常都是开着的——学生衣服破了,就找林玉霞缝补;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有事情想不开,也找林玉霞谈心。“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或者MBA同学,只要是在校的学生,我基本都管;住宿、生病、迎新、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只要是学生的事情,我也基本都管。”学生因阑尾炎住院,林玉霞跑去医院照顾,变着花样做饭,给同学加强营养;学生搬家,她帮忙租好车,早早地等候在楼下;学生参加学校的献血活动,她忙里忙外,准备红糖水、煮鸡汤,还端来两大脸盆鸡蛋为他们补充能量;学生参加马杯比赛,她紧锣密鼓、马不停蹄,给运动员们准备运动服、矿泉水、钉鞋等各种物资……日常中的点点滴滴,凝聚着林玉霞朴实无华、细致入微的爱心,她也因此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林妈妈”。曾在学院读本科的会计系教授薛健回忆:“本科三年级献血后,我喝到了林妈妈煮的鸡汤。这是我感觉最好喝、最鲜美的鸡汤。她真的像妈妈一样照顾着我们的生活,让初次离家的学生们,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2014年3月22日,学院举办建院30周年“师恩难忘”系列活动——“大家的林妈妈”林玉霞老师座谈会。每一位走近林玉霞老师的人都会感觉,她的脸上时常是洋溢着幸福的、欣慰的、满足的微笑。这一切,当然与她的“孩子们”分不开。林玉霞说,经管的孩子们很优秀,每年都有同学出国去深造读书,去外面看更大的世界。很多人学成回来,就在企业、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等工作。“孩子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很多也慷慨地给学院捐赠。”在林玉霞眼中,曾经与她朝夕相处的“孩子们”,不仅成长为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能够堪当社会重任的时代英才,也懂得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爱心、回馈母校。曾在学院读本科,现为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的肖勇波回忆,林玉霞老师给了大家母亲般的关爱。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为同学们留意勤工俭学的机会。“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非常深远。当我自己成为了一名老师,我也在仿效他们去对待自己的学生们。一方面,在课程学习上还是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只要学生有需求,我都会想尽办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毛波也是当年被“林妈妈”照顾过的“孩子”之一,他毕业后选择留校工作,接过林玉霞老师的接力棒,负责学生工作多年。林玉霞时常帮他拿主意、提建议。后来担任学院学生工作事务办公室主任的郭朝晖老师说,她以林玉霞为榜样,通过生活的细节,将正确的价值观和饱满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2021年5月,在学院组织的“职员文化日”活动上,林玉霞(右三)获得“感动经管职员榜样”荣誉称号。谈到如何才能做好学生工作,林玉霞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心得。要有责任感。“一步一个脚印付出,你对学生负责,学生也会对你负责。”要充满爱心。“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拉他们一把,这是最关键的。吃亏是福,多多帮助他人,自己也会收获他人的认可和爱心。”要有同理心。“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少为自己想,多替别人想。”要甘于奉献。“学院的陈章武老师80多岁了,还在为资助甘肃学生的事情跑前跑后。老一辈的奉献精神值得年轻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一定是要德才兼备的。”学院即将迎来40周年院庆,萦绕在“林妈妈”心头的,还是那一群可爱的莘莘学子。面对镜头,她语重心长地说:“祝学院生日快乐!希望我们经管学院的同学们,学习进步,事业有成。”在清华经管学院,林玉霞老师是众多从事学生工作老师的缩影。正是有这样一群对学生全心奉献、全情投入的老师们,做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与引路人,提供真诚与细致的服务和辅导,经管学子才能在求学道路上、职业发展道路上感受到更多温暖的力量。如温厚的大地拥抱阳光,滋养幼苗;如茂盛的大树伸展枝叶,庇护繁花;如宽广的大海打开心胸,包容江河。经管学院的“林妈妈”们,用无私的爱心,宽厚的臂膀,为经管学子构筑起一方温暖的港湾。记者:袁雨晴编辑:任仲希、符怡统筹:张晓雪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
2月15日 下午 6:24
其他

中新经纬走进清华经管学院丨预见2024

202401冯娟02李纪珍03梁屹天04王雪莉05肖勇波相关阅读中新经纬再次走进清华经管学院
2月7日 下午 8:25
其他

陈国青 孙辰朔: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丨清华经管说

1月22日,《光明日报》刊发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陈国青,及其合作者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孙辰朔署名文章《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24年1月22日02版)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很强的溢出带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传递出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强烈信号。当前,数字化演进正经历数智赋能的新阶段,人工智能呈现出大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群智开放等新特征,将持续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际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速渗透,应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巨大应用市场等多重优势,统筹算法、数据、算力协同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场景新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实现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本优势互补、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让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本优势互补。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引领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力量。从以人为主到人机共创,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微观主体行为和生产关系。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应用,短期内可能会在特定技能领域带来劳动力替代效应;另一方面,高水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在长期内带来人力资本价值、创新能力、就业质量的有效提升。激发人工智能技术活力,需要突出人的重要性,更好体现创新创造、人力资本导向,重视发挥人的才能与创造性优势,使人类的生命体验、思维意识、创造性思想与机器的大规模计算、分析、生成能力相得益彰。着力推动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增值互利互促,加快劳动力知识更新、技能成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为科技和产业发展夯实人才支撑。让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已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崭露头角。有研究预测称,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或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质生产力,需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夯实算法、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技术底座,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各行业与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协调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破”与“立”、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供给与需求匹配等多重因素,善于利用人工智能挖掘数据要素价值,优化重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促进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持续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开放和创新,以创新场景下的高水平应用为牵引,使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实体经济、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实现价值释放和迭代演进。让人工智能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近年来,人工智能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助残、养老等民生领域提供了一些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提高了相关工作的成效和人们的生活品质。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将让人们享有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好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这也是发展人工智能的题中应有之义。未来,应当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充分利用公共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智能系统,促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人工智能技术自身创新和使能创新,增强算法的可解释性,提高数据质量,使人工智能在安全、可靠、可控的前提下提供服务。不断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规范、政策体系研究与建设,促进人工智能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陈国青,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孙辰朔,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相关阅读陈国青
1月24日 下午 9:09
其他

刘登攀团队博士生在信息系统领域国际顶会获奖

Award)后,再次荣获该会议的重要奖项。 在同一会议上,博士生张颖和谷美霖的合作论文“拆东补西:关于短视频平台对原创内容的授权访问的分析“(Robbing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钱颖一:功利主义能出杰出人才,但是不会出普朗克、爱因斯坦、杨振宁丨清华经管说

导语2023年11月12日,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清华经管学院第四任院长(2006-2018)、清华大学物理攀登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钱颖一在清华大学物理“攀登计划”启动仪式上致辞,鼓励同学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多问自己“为何攀登”的问题。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孙辰朔 林志杰:加大力度推进智慧党建丨清华经管说

9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林志杰及其合作者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孙辰朔的署名文章《加大力度推进智慧党建》。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23年9月18日16版)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发挥好数字技术这一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从多维度促进数字化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对新形势下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畅通党建数字化资源。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党建数字化平台等方式,突破集中学习和组织生活的时空限制,为党员学习教育与成果检验提供实时化、大容量的资源平台支撑。例如可以将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手稿等红色文献进行数字化转化,开辟线上理论学习宣传阵地,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在数字化平台召开会议、举办活动,推进党务公开,积累数字党建资源。推进数据采集和接口标准化,有助于不断促进数据整合互通,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流通制度,实现各党组织之间的数据资源流通共享,进一步挖掘党建领域的数字应用场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创新党建数字化管理。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标准化水平是推动党组织数字化管理创新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数字技术的一大特点是将特定对象数据化,进而将党务管理、干部考核、组织建设等工作转化为具体数据的分析评估过程,以更加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式实现各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的管理考核工作。在制度设计上,一方面,科学构建党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激励党建工作数字化转型应用,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完善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制度,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以数字化方式将全面从严治党向末端延伸、向深处推进。提升党建数字化素养。思维是行动的先导,数字化思维是推进党建数字化的前提。在数字时代,人才是推动党建工作数字化创新转型的重要因素。着力强化党员干部数字化思维,对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至关重要。加强数字党建宣传教育,一是要增进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数字赋能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各级党组织集体学习、党校专题课程培训等方式,提升领导干部的洞察、决策、执行和引导等多维度的数字领导力;二是要善于将党建工作场景化,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呈现新手段,强化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三是着力强化数字党建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数字平台、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党建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提升数字技术实际应用和治理能力,通过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数字党建品牌标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数字+党建”新模式发挥更大实效。教授简介林志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平台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他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信息系统经济学、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共发表各类文章30余篇(其中13篇发表于UTD/FT等商学顶级期刊,Google
2023年10月15日
其他

清华经管EMBA举办“行知中国·人文篇——重走西南联大路(云南站)”课程

为献礼清华经管学院建院40周年,2023年9月20日—23日,清华经管EMBA举办“行知中国·人文篇——重走西南联大路(云南站)”课程,700余名师生通过为期3天,近80公里的户外徒步穿越,体悟西南联大的艰苦岁月,传承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和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王雪莉 等:杭州亚运会,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丨清华经管说

近日,清华经管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及其合作者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白宫鼎在光明网理论频道发表文章《杭州亚运会: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正式开幕。“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是杭州亚运会筹备过程的核心标准,也成为了所有杭州亚运会参与者的最高准则。虽然本届亚运会刚刚开幕,但自申办成功以来,杭州和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5个协办城市通过秉持并践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已经为如何“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减少不必要投入,力行节俭节约;基于创新技术和智能数字技术,降低能耗,减少运维成本,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办赛和参赛体验;提早布局场地设施赛后利用方向,促进举办地基础设施和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打造举办地特色品牌和美誉度。此外,还与更多地区共享亚运红利,协作协同,持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杭州亚运会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建的场馆都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例如,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210根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每年可节约10万度电。杭州亚运会的65个场馆和相关设施,实现了100%绿色电能供应。这些绿电除了来自省内海上风电、光伏以外,大多来自中西部省份。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场馆屋顶屋面覆土面积约2.4万平方米,多种绿植让场馆的绿化率达到45%,既能固碳释氧,又让场馆内冬暖夏凉,而其雨水回收系统可将雨水经过一系列过滤,用作场馆中庭、水系及喷泉、灌溉用水,使用这样的系统,场馆每个月可节省35%(约1000吨)水能。这些绿色低碳应用,不仅大大节省了新建场馆的投资,更为赛后运维成本的降低奠定了基础,而来自中西部省份的绿电,还促进了资源的协同利用,使得中西部地区也能享受到亚运会的红利,扩大了大型赛事积极效应的影响范围。智能——杭州亚运会在智能应用与数字创新领域有众多全球首创。“智能亚运一站通”是杭州亚组委上线的亚运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这在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亦属首创。平台围绕“食、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需求,整合各类城市服务,为各国观众提供从购票、出行、观赛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小程序注册人数已经超过一亿。此外,杭州亚运会创新推出的全球首款数字火炬、开幕式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烟花、全球一亿数字火炬手携手点燃亚运圣火的盛况,以及亚运会开发的数字吉祥物等衍生商品,都是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创新尝试,这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观赛和参赛体验,更是城市服务一站式平台应用的极致场景,可以在赛后继续完善,更高效智能地服务市民和游客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而数字商品的出现,也使得相关产品和商品可以突破地域边界,突破供应链传统模式,进而获得更多更大范围新的经济效益。节俭——杭州亚运会在预算和资源利用方面力求节约。按照“能改不建”的原则,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除12个新建场馆外,其他均为改建或临建场馆,31个训练场馆也全部是改造场馆。赛事相关设施器材,也将“能借不租、能租不买”的原则贯穿始终,如承担击剑比赛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经相关单位评估后,其原有的5000多个座椅可保留继续使用。经过仔细拆卸、清洗后,这批座椅重新原位“上岗”;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是本届亚运会手球项目的比赛场馆,因赛事需求,场馆改造时原有的地板要拆除。为避免浪费,5天时间就可以拆除的地板,校方花了两周时间进行保护性拆除,随后捐赠给了有需要的山区学校。而这些场馆中,已经有51个场馆制定了下一步具体利用计划,比赛之后能利用的计划方案比例已经达到91%。从节俭这个办赛实践看,更是直接降低大赛的投资投入,提高了场馆赛后持续利用的成功率,这两个指标恰恰是影响大型综合性赛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文明——杭州亚运会将文明作为现代与传统交汇的共同点。从文明的治理和行为视角看,“硬件”方面,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按照无障碍标准建设:建设有“会说话”的无障碍卫生间,不仅能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还能通过语音呼救等方式触发报警机制。“软件”方面,亚运会的文明参赛和观赛已成为杭州全体市民对于体育文明的最大共识和对体育精神的庄严尊重。而从文明的文化视角看,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用现代互联网特征符号来体现亚运会对于增进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激发作用,更体现了共向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愿景,而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和京杭大运河的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以及展示中国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的亚运火炬“薪火”,则将主办方的历史文化脉络与现代体育盛典有机结合,彰显出体育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价值。这样的大型综合性赛事不仅能够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能够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色和特点,有利于赛后吸引更多的人到主办地来兴业安家,旅游度假。不仅如此,杭州还按照“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规划,联动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等协办城市共同承办亚运会40个竞赛项目、61个分项的赛事。通过亚运场馆的建设和改造,进一步促进了全省不同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亚运场馆的建设以及赛后利用将对相关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不但将促进杭州相关产业发展,也会为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机会。而这种协办共享机制,也使大型综合性赛事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效应惠及更多地区,在最需要的地方进行投入,雪中送炭,让更多人受益,回报更优,而不是固守成熟区域,重复投入,那就肯定会面临投入回报边际递减的局面。杭州亚运会不只是一场体育盛会,以体育促和平,以体育促团结,“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为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不仅是中国建设体育强国路上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促进我国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不仅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的重要篇章,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杭州亚运会以体育为切入点,对推动中国与亚洲各国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区域合作、沟通与交流等发挥一系列关键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与深远的社会价值。教授简介王雪莉王雪莉,女,博士,清华经管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产业,组织文化,组织变革,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深入的研究。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钱颖一荣获“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2023年9月8日,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清华大学在大礼堂举行2023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会上表彰了“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获奖教师和单位。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清华经管学院第四任院长(2006-2018)钱颖一荣获“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邱勇、王希勤为“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聂建国、钱颖一颁奖钱颖一教授于2006年9月至2018年8月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职务,任期四届共12年。他视学院的发展为自己竭尽全力奋斗的事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学院的发展、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勤勉努力、开拓创新,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任期间,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国际声誉、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在校内外、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承担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同时,钱颖一教授也一直坚持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一直为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讲授“国家精品课”——《经济学原理》,并牵头设计组织开设了全校选修课《朱镕基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他于2009年和2021年两度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他于2012年当选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The
2023年9月15日
其他

杨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智慧丨清华经管说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清华经管学院管理学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署名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智慧》。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原文刊发于《人民日报》(2023年6月16日09版)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广大教师要当好“梦之队”的筑梦人,就要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当前,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智慧,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有利于立德树人的导学关系。研究生导师承担着指导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需要同研究生共同度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学术生涯。这种导学关系较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更为密切,导师的才学、品性、价值观等都会深刻影响学生。我国自古就重视在师生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论述。例如,《论语·子罕》中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倡导教师用各种典籍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用礼仪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承担着多元角色,是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者、能力的培养者、知识的传授者,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师生关系的重要思想理念,为今天的教师更好立德树人提供了有益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们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改革创新,在研究生教育中,让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让导学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互支撑,形成符合研究生教育阶段师生特点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实践告诉我们,导学关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关系,还应注重师生协同加强立德修身。新时代,不断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就要坚持守正创新,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结合高等教育实际不断创新研究生德育模式。发挥研究生导师主导作用。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责任。研究生导学关系不单纯是“大鱼带小鱼”的简单“从游”,也不仅仅是“师傅带徒弟”的单向知识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尊师重教”“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等,都启示研究生导师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水平。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引导导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研究生群体主体作用。研究生群体知识储备丰富、专业能力强,是党和国家需要的战略性人才资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修齐治平”的要求还是“横渠四句”的追求,都深刻说明读书不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了兼济天下。今天的研究生更要把人生理想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高校要用好导学思政这个重要渠道,把立德树人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引导研究生在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大力培养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教授简介杨斌清华经管学院管理学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组织行为与领导力、商业伦理、非市场策略、高等教育管理等。杨斌于1987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管理学博士学位。开发并主讲清华大学精品课“领导与团队”“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讲授“管理思维”“思维、决断与领导力”“文化、伦理与领导”“危机管理”“管理学概论”等MBA/EMBA课程,多次获颁教学奖励。作为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杨斌教授现任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相关阅读杨斌:促进理性与多样,才是对的评价丨清华经管说杨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要端正质量观丨清华经管说杨斌:从心慢丨清华经管说杨斌:高等教育流动性的“创新替代”与“难以替代”丨清华经管说杨斌:2023能被几整除,以及......丨清华经管说内容来源:《人民日报》编辑:符怡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李曼丽、徐心: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丨清华经管说

近日,《光明日报》刊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史带讲席教授徐心及其合作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丽的署名文章《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23年8月4日02版)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当前,随着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加快,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成为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历史机遇、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迫切需要。数字化技术也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引擎。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出台,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推进。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推动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调整与智慧化转向,事关高等教育在实现个性化学习、终身化学习、现代化治理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更事关高等教育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多措并举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以高等教育数字化有效支撑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以高等教育数字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习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等领域研究充分证明,个体学习行为方式存在差异性。当前,数字化变革正从思维、认知、资源、内容、载体等方面,为高等教育带来基础设施、教学模式、应用场景等要素的革新,促进了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学习的跨越式发展。例如,通过分析海量学习行为信息而生成的大数据模型,能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需求、优势、兴趣等学习维度,提供有利于激发学习潜能和习得效果的支持方案;通过应用“微课件”、融媒体教材等学习资源,能够增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在线互动,促进知识点吸收;通过搭建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能监测、收集、汇总、分析学习过程数据,提升教育质量评估能力。由此,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在尝试创新应用场景的过程中,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质效,让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以高等教育数字化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高校是高等教育数字化的主要实践者、建设者、管理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不断以数据治理为核心、数智技术为驱动,推进办学管理智慧化,鼓励高等教育办学主体不断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管理领域,要在相关政府部门指导下,通过细化规则制定、标准规范、责任主体,做好环境监测、教务办公、校园服务等全流程管理,满足各类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在科研领域,要在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鼓励高校自主或与有关机构联合开发继续教育在线课程,提升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规模和质量,让广大社会主体为高校在线教学提供各类资源保障;在服务领域,通过引进物联网技术,在餐厅、图书馆、宿舍等场所构建智慧服务管理体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多功能的校园社区服务,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先进便捷的学习生活条件。以高等教育数字化带动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是落实教育普惠政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重要抓手。针对高等教育在不同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缩小教育群体差距,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待、保障人民有更多教育获得感。一方面,通过创新“云课堂”“克隆班”等对口支援方式,以线上联合备课、培训帮扶对象等云端模式,补齐高等教育师资短板。另一方面,着手建立线上教学资源互惠共享长效机制,扩大跨地区优质教育服务覆盖面,通过促进高校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不断扩大数字化教育受益人群,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层次多样化人才、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可能,为教育强国建设不断注入数字新动力。教授简介徐心徐心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史带讲席教授、人工智能与管理(AIM)研究中心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包括企业数字化战略与治理、商务智能与分析。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16篇发表在UTD期刊,谷歌学术引用8500次。徐心的研究成果两次在国际信息系统年会(ICIS)获最佳论文奖,四次获ICIS最佳论文提名,并多次在美国管理学年会、美洲信息系统年会、亚太地区国际会计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获最佳论文奖。2016年获首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乌家培奖。徐心和学院教授张晓泉合作的论文在2014年获MIS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孙辰朔 徐心: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新动能丨清华经管说

近日,《光明日报》刊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史带讲席教授徐心及其合作者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孙辰朔的署名文章《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新动能》。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23年6月9日02版)近日,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办,带给我们观察数字经济发展的又一扇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前瞻性部署的提出,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正在把我国巨大规模人口和市场蕴含的海量数据资源与完备工业体系带来的丰富应用场景转化为数据要素红利。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形成最大线上消费市场、最大产业数字化基础规模、最强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面向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让数字技术全面赋能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以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引领新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下一阶段,为进一步增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应持续从多角度发力,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促进“数实相融”,发挥数字全局赋能作用。夯实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两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底座。近年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仍存在核心技术创新短板、算力网络供需分配失衡问题。一方面,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在芯片、器件、操作系统、底层算法等软硬件研发上取得核心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要引导梯次优化的算力有序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开展算力与算法、数据、应用资源的一体化协同创新,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引导各方从确权登记、优化供给、定价核算、生态培育等方面协同并进,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加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向实体产业赋能的本质,在于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让生产、技术、市场、管理、创新等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参与方感知和利用数实空间的迭代交替,进而孕育知识技术创新、优化要素分配、提升生产效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最终形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应当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数字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产业数字化具有更大拓展深度和广度,要面向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这既是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可行路径,也是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全面赋能。数字中国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通过发展高效协调的数字政务,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推动政务数字化服务升级,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大力发展优质网络文化,引导广大用户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身心的原创内容,从而助推文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面向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便民、消费、休闲等人民群众日常关切,深入挖掘数字化赋能潜在应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面向不同区域间、人群间的数字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持续开展多样化培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最后,推动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以数字化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提升空间规划、国土利用、环境监测智能化水平。利用数字化能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授简介徐心徐心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史带讲席教授、人工智能与管理(AIM)研究中心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包括企业数字化战略与治理、商务智能与分析。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16篇发表在UTD期刊,谷歌学术引用8500次。徐心的研究成果两次在国际信息系统年会(ICIS)获最佳论文奖,四次获ICIS最佳论文提名,并多次在美国管理学年会、美洲信息系统年会、亚太地区国际会计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获最佳论文奖。2016年获首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乌家培奖。徐心和学院教授张晓泉合作的论文在2014年获MIS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郝洁:感知情绪 导航理智丨清华经管说

课程。她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人才吸引与培养、海归创业就业、新时代下的多元人才创新发展模式、女性职业成长以及家族企业传承。相关阅读郝洁新书《与情绪讲和》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诺奖得主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在经管学院作在线学术演讲

Lecture)环节将于2023年6月30日08:05-09:05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伦楼报告厅举办,讲座邀请到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本·沙洛姆·伯南克(Ben
其他

诺奖得主与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将出席​2023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中国年会

Association)主席,同时也是法国国家经济委员会的成员,计量经济学会会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其他

我们毕业啦!!

编辑:符怡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李纪珍:未来,企业在数字生态系统中开展竞争丨清华经管说

近日,《北京日报》刊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李纪珍对《数字战略大未来》一书发表的评论《未来,企业在数字生态系统中开展竞争》。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原文刊发于《北京日报》(2023年5月5日13版)2023年伊始,全世界都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由美国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两个月内便吸引了过亿的活跃用户,成为历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程序。其依赖大语言模型(LLM)、超强算力、万亿单词的人类语言数据,带来了颠覆式的人工智能(AI)交互体验,将“数字智人”的大幕缓缓升起。面临“后互联网的数字智人”时代,人类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模式和社会组织形态都将迎来巨大的变革。当人们在线询问ChatGPT哪些职位会被替代,“数据输入和处理、客服、翻译任务、报告撰写和内容生成”是它给出的答案,而人们也预测许多知识型工作者,包括程序员、法律工作者、教师、会计师等十大职业也都有可能被替代。那么,企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以应对未来?《数字战略大未来》这本书,为企业家们提供了很有洞见的思考框架,比如以下三个原则:认识数据的新潜力、理解数字生态系统、为数字战略培养新思维。《数字战略大未来》
2023年6月5日
其他

林志杰:弥补城乡数字鸿沟丨清华经管说

近日,《经济日报》刊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林志杰发表的署名文章《弥补城乡数字鸿沟》。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原文刊发于《经济日报》(2023年4月14日05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近日印发的《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到2023年底,我国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在数字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数”是基础、是关键。数字经济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关键阶段,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成为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的“加速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把握机遇,利用数字经济为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要点》指出,到2023年底,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数字普惠服务不断深化,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持续提升,数字乡村试点成效更加凸显。然而,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一方面体现在城乡数字基础设施的差异,另一方面在于城乡数据要素积累的差距较大。此外,农村人口的数字素养普遍不高,对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没有很好的认识,并且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对于数字乡村的参与度还须大幅度提升,农村存在的大量“信息贫困户”也成为影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对此,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需加快布局5G、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推动“互联网+”向乡村进一步延伸覆盖,创造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更全面的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提高乡村的信息服务水平。同时,还要加快集聚“三农”数据资源,建立“三农”大数据平台和交易平台。唯有充分释放“三农”数据价值,才能真正推动城乡数据要素的流动与融合,引导更多城镇资源流向乡村,反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要素的投入,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力乡村振兴。还应注意到,当前乡村数字人才的短缺是制约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应加快构建完善农村数字人才体系。要通过兴办数字技术职业培训教育、支持院校与品牌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发数字技能课程及教学资源,大量培养当地数字经济科技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技术应用人才。还应加快出台完善数字人才的支持政策,通过利用奖励、补助、晋升等形式,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教授简介林志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平台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入选中国信息经济学乌家培资助计划。他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信息系统经济学、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2篇发表于UTD/FT期刊,Google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杨斌:促进理性与多样,才是对的评价丨清华经管说

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是第三方对不同院校的专业学位项目教育质量的评价反馈,是院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一面镜子。在评估结果中,最受关注的是结果中的等级(相比“排名”,“等级”的表述更温和合理),但更需要通过对评估报告多维度的深究,挖掘汲取促进专业发展的营养。比如,同一所院校,如果某种专业学位类别和比较接近的学科,在相近时期中所得到的评估结果不一致,会反映出什么问题?两种评估,都有师资指标,同样考察教师队伍,对于学科、学术创新型的博士项目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学位、应用型、职业导向的专业硕士或专业博士的人才培养,在侧重点、聚焦点上会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呈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有代表性的校友表现,究竟怎样的选择与组合,才真正称得上与项目定位相吻合?这些校友的成就是否反映了项目教育给予他们的本领增值?学科优势如何才能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专业学位项目的发展又能以怎样的方式反哺贡献学科建设?这反映出大学与专业学位项目举办院系间关系的协调问题。要知道世界著名大学并非都有一流的专业学位,好大学也绝非在所有专业学位教育类别上都均力投入,其中既有院校的主动战略选择,也受到院校历史传统、学科沿革及所处区域等的影响。好的评估一定是鼓励院校办出特色,而不该导致千校一面,或一张大表单让“少数高兴大多愁”。要尽可能从多维度来呈现,多一些“文无第一”“各有千秋”的表达,并重视给予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创新进展以更有细节的阐释。某个院校的某个项目评估的进步很大,是他们主动做对了什么?有哪些专业学位项目超越了所在院校的固有声誉,靠的是什么?尽管教育的成效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更公允地评价,但专业学位项目学习年限短,呼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更迅速,因此评估的频度比起院校或者学科的评价更高一些,也有其合理性。中国是个大国,专业学位项目大可鼓励面向具体的几大区域,比如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因此,就某个区域中的院校列出评价的小一号的表单,是很有价值的鼓励,有助于希望就近求学的非全日制项目申请者进行参考。对专业学位教育项目而言,最自然而然的评价,是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是否得到社会和单位的认可,并形成了对招生(包括延聘师资、资源获取、伙伴合作等)滚雪球式的正反馈。因此,第三方评估重要而有效的观测指标是申请的踊跃与录取的难度、毕业后的职位与发展前景。但因为目前中国社会对攻读学位仍处于极高的需求热潮中,大部分专业学位项目都不愁招满,此时,好的评估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深度信息,帮助申请者真正从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持续贡献力的角度来选择深造,真正从社会和产业真实的需求中理解自己深造的价值,而不是单为学位去考研读博。让人更理性清醒做专业学位申请选择的评估,才是负责任的评估。对拿到评估结果的院校来说,为什么自己学校中有的专业学位办得好,有的却没有达到预期,除了促进查摆问题整改提高外,在进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是否有必要开办每一个专业学位类别?是否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评估结果仅是参考,却是一个周期性地提示院校进行战略布局严肃思考的契机。如果院校做到这样,才是最令评估服务提供者欣慰的。国家在新发展阶段对于专业学位教育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战略部署,带有倾斜性的政策支持,《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在大方向指引下,我们更要把教育评价弄对,把“什么才是好的专业学位教育”评价弄对,才能形成一种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导向,让更大规模开办起来的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教育源源不断培养出大批复兴大业所急需的实践创新性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教授简介杨斌清华经管学院管理学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组织行为与领导力、商业伦理、非市场策略、高等教育管理等。杨斌于1987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管理学博士学位。开发并主讲清华大学精品课《领导与团队》、《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讲授《管理思维》、《思维、决断与领导力》、《文化、伦理与领导》、《危机管理》、《管理学概论》等MBA/EMBA课程,多次获颁教学奖励。作为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杨斌教授现任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相关阅读杨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要端正质量观丨清华经管说杨斌:从心慢丨清华经管说杨斌:高等教育流动性的“创新替代”与“难以替代”丨清华经管说杨斌:2023能被几整除,以及......丨清华经管说内容来源:光明社教育家编辑:符怡审核:郑黎光责编:卫敏丽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5位博士生获2022-2023年度陈小悦奖学金“学术新秀奖”

清华经管学院博士项目坚持以学术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经济学、管理学教学和相关领域前沿问题研究的博士生。为支持博士生坚持学术道路,学院在陈小悦奖学金名下增设“学术新秀奖”,用于奖励学院拟学术就业的高年级博士生。近日,学院首次为5名博士生颁发2022-2023年度“学术新秀奖”,鼓励同学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努力、砥砺前行、追求卓越。获奖者介绍李论清华经管学院2016级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博士研究生,2022年6月毕业。师从李纪珍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业、数字化、创新与战略管理等。曾获国家留基委资助赴莱斯大学(Rice
2023年5月4日
其他

张帏、Steven White等:创业企业如何建立新产品的正当性丨清华经管说

White教授、博士生王荔妍和张帏老师指导的其他两位学生合作完成了论文《创业企业如何建立新产品的正当性?——基于成熟行业中的数字创新研究》,论文于2021年发表在International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陈劲:营造尊重规律鼓励探索的良好创新生态丨清华经管说

近日,《学习时报》刊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署名文章《营造尊重规律鼓励探索的良好创新生态》。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原文刊发于《学习时报》(2023年3月29日06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营造尊重规律、鼓励探索的良好创新生态。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核心驱动作用,但存在风险高、成本高、成功率低等特性。如基础研究工作具有长期性、积累性、不确定性,这与对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短期性、时效性、精准性要求往往存在明显的冲突。在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过程中,我国面临“久攻不下”的基础材料、基础软件、核心工艺、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性问题,需要科研攻关团队数年内持续进行数万计乃至数以百万计的研发试验。为此,我们要加强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营造,大力宣传科学理性精神和创新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同时,要倡导尊重规律、鼓励探索、百家争鸣、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允许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广泛探索和合理失败,营造良好的理解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科技管理和创新治理也要依照管理规律和治理规律进行调整。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面对高度不确定的科技创新活动,既要抓好系统布局、系统组织,做好“有组织的科研”,又要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成熟度开展更为动态、更为精准的科技评价体系。尤其对原创性强、周期性长、公益性高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更抓本质、更重团队、更长周期等考评体系探索,为这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发展保障,鼓励探索创新。要从顶层设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要素配置、评价体系等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生态,形成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合力。当前,基础研究更需注重使命驱动和形成转型效应;技术创新更为关注颠覆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未来技术;工程科技更多面向“大挑战”和“场景驱动”;产品创新呈现更为周期短、冲击强烈的“大爆炸”特征——全球进一步进入创新加速、创新非线性指数增长范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加快营造追求卓越、敢于领先的科研氛围,提升科技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更多使命驱动的科研和更具原创性的创新,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通过原始创新实现科技超越和创新引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从持续改进科技评价着手。要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引导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当今世界基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的战略时机,以前沿科学、转型性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引领全人类的科学事业,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既要依靠科技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又要依靠科技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安全、“双碳”战略、乡村振兴、数字中国等强国战略目标体系的支撑能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科技的民生改善导向,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此,对科技创新的评价也要在成果是否形成理论原创、核心技术破解、产业技术标准形成、产品国际化推广等方面加大评价与监督,力求科技创新成果原创性高、辐射面广、影响力强。要大力培养“真创新”能力,形成尊重“真创新”、开展“真创新”的创新文化氛围,使科技创新赢得全社会广泛支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要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使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工、创客等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安心、幸福地从事科技创新工作,为人才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继续探索“揭榜挂帅”的开放式创新机制,以高水平科研性能指标“揭榜”,以“英雄不问出身”“挂帅”,不断鼓励各类创新人才破除体制障碍,脱颖而出,为实现我国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卓越贡献。不断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和成长环境,加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倾斜力度,让“科技创新的挑战性”成为青年人才成长的新动力,不断促进青年才俊奔涌而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教授简介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兼任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相关阅读陈劲: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丨清华经管说陈劲:创新是第一动力丨清华经管说陈劲: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导能力丨清华经管说陈劲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