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其他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其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令第3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已经2019年11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部长
其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9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其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7〕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其他

《“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发布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2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本部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国家文物局:《“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已经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特此通知。
其他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二)工作原则。坚持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坚持依法保护,全面落实法定职责;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二、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四)完善调查记录体系。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完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妥善保存相关实物、资料。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专业记录水平,广泛发动社会记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加强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依法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加强档案和记录成果的社会利用。(五)完善代表性项目制度。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代表性项目分类体系。健全国家、省、市、县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加强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评估,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夯实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责任,加强绩效评估和动态管理。加强与代表性项目相关的文化空间保护。积极做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和履约工作。(六)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健全国家、省、市、县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以传承为中心审慎开展推荐认定工作。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评估和动态管理,完善退出机制。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进一步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七)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继续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落实有关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效衔接,提高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挖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街区。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八)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在现有基础上,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配套改建新建传承体验中心,形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承体验设施。研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管理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备案和评估定级制度。(九)完善理论研究体系。统筹整合资源,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力量,建设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文化工程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问题等,建立多学科研究平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期刊质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出版工作。定期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学术会议。三、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十)加强分类保护。阐释挖掘民间文学的时代价值、社会功用,创新表现方式。提高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的实践频次和展演水平,深入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加大对优秀剧本、曲本创作的扶持力度,增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推动传统体育、游艺纳入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中药炮制及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将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企业列入中华老字号名录,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丰富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十一)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区域保护协同机制,加强专题研究,举办品牌活动。加大对黄河流域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利用。在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十二)促进合理利用。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支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鼓励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相关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其产品和服务出口。(十三)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东中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鼓励东部地区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协作帮扶。加强革命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鼓励传承人创作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开展边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推动与周边国家开展联合保护行动。加大对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支持,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业工坊,促进当地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十四)促进广泛传播。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鼓励新闻媒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专栏等,支持加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办好有关优秀节目,鼓励各类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关传播工作。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加强专业化、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办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活动。(十五)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建设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十六)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配合重要活动、节庆、会议等,举办对外和对港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传播活动。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拓展政府间多边、双边合作渠道,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提升我国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话语权,维护国家主权和文化安全。加强国际文化专家队伍建设和中外智库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鼓励各驻外使领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中资企业以及海外侨胞和出国留学人员等积极开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推出以对外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舞台剧、短视频等优秀作品。通过中外人文交流活动等形式,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经验,向国际社会宣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进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中的独特作用。五、保障措施(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合法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有利于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十八)完善政策法规。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检查机制。综合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等多种手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法教育。(十九)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县级以上政府要依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预算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采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和服务。采取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融服务。支持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资助、依法设立基金会等形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二十)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法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职能部门,统筹使用编制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量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实施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有关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建设,进一步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作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详情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来源:中国政府网
其他

学科推进丨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摄影:赵宝佳责编:周奇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重磅 | 我国首个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京签署

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拉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开展非遗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探索的序幕,聚合优势资源共同打响“非遗学”品牌,齐心打造非遗人才“蓄水池”。图1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回顾篇丨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6个项目。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相关规范为指导,以记录入选项目本体内容和保护传承情况为核心,旨在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入选项目的文化形态、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和保护成果。今年,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的采集成果。【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历经2个月的时间陆续推送了18篇文章14个视频为了让大家一站式浏览全部专题内容我们制作了专题合集本篇,让我们共同回顾01{宣纸开篇·首在于料}Kai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丨中国非遗网“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上线啦!

中国非遗网“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上线啦!本专题系统地为大家呈现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从项目概述、功能价值、技艺本体、传承保护等方面入手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全面详尽地展示这一传统技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前景。NO.1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丨工作小结与思考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始于2018年,是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我中心开展的系列重点工作,也得到了中心领导们的悉心指导与帮助。近期,我们集中推出了2018年采集的项目之一——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成果,历经1个月相对频繁的推送,目前这个项目的成果发布已接近尾声。在这样一个有阶段性意义的节点,我作为一个亲历者,也作为接过此前相关负责同事接力棒、成果箱的人,想在这里谈一些感想和认识。图1
其他

文件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评估和调整工作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评估和调整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发〔2022〕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京剧院,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丨相关项目和参观体验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6个项目。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相关规范为指导,以记录入选项目本体内容和保护传承情况为核心,旨在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入选项目的文化形态、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和保护成果。今年,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敬请期待。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的采集成果。本篇,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感受宣纸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01相关项目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与宣纸制作技艺相关或同类的项目涉及笔、墨、纸、砚等数十项传统技艺它们经世代相传至今仍在不断传承实践悠悠千载历久弥新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点击查看大图02参观体验文化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走出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01中国宣纸文化园中国宣纸文化园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保护和传承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而建设的集宣纸技艺展示、传承实践、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园区包括中国宣纸博物馆、三丈三巨宣制作车间、宣纸技艺体验园、星晖阁等部分,是发掘宣纸文化内涵、传承宣纸制作技艺、传播宣纸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中国宣纸文化园占地近40000平方米,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而且能亲身体验宣纸的制作过程。02中国宣纸博物馆中国宣纸博物馆是集宣纸历史、宣纸技艺、宣纸与书画艺术、历代宣纸产品展陈等为一体的综合宣纸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米。2015年12月6日开馆,2016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共有三层:一楼为宣纸历史与技艺展示区,二楼为馆藏宣纸与书画精品展示区,三楼为书画展临时展厅。03宣纸技艺体验园宣纸技艺体验园于2007年10月1日开园,是一条恢复19世纪60年代传统工艺生产宣纸的特殊生产线,这里完整展示了宣纸从制浆到成纸的全部传统工艺流程,还设有丰富的体验项目。更多参观体验和游览信息请查询中国宣纸文化园网站守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让我们共同努力END文字:部分内容参考自中国宣纸文化园网站编辑:张婧仪责编:杜丽丽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专题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学者访谈篇丨学者代表——黄飞松(含口述访谈片)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6个项目。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相关规范为指导,以记录入选项目本体内容和保护传承情况为核心,旨在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入选项目的文化形态、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和保护成果。今年,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敬请期待。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的采集成果。本篇,让我们听听专家学者对该项目的文化内涵、价值意义、传承发展等问题是如何认识和解读的。黄飞松(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宣纸研究所所长)口述访谈成果片(注:该片拍摄于2018年11月,片中人物、机构信息和有关统计数据等,均为当时时间节点下的表述,部分信息现已发生变化,特此说明。)0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宣纸”这一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的?黄飞松最早记载宣纸这个名称的,是唐代张彦远[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保护工作者访谈篇丨保护工作者代表——胡文军(含口述访谈片)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6个项目。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相关规范为指导,以记录入选项目本体内容和保护传承情况为核心,旨在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入选项目的文化形态、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和保护成果。今年,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敬请期待。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的采集成果。本篇,让我们透过当地保护工作者代表的讲述,来了解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情况。胡文军(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口述访谈成果片(注:该片拍摄于2018年11月,片中人物、机构信息和有关统计数据等,均为当时时间节点下的表述,部分信息现已发生变化,特此说明。)0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是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的牵头申报社区(群体)和保护单位,它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胡文军我们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51年,当时是叫宣纸联营处,1954年改制为公私合营的安徽泾县宣纸厂,到1958年变为地方国营,1992年改制为中国宣纸集团公司,2013年改制为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我们现有员工1200人左右,年产宣纸大概500到600吨之间。我们下面有两个宣纸生产厂,三个原料加工厂,一个宣纸文化园、宣纸博物馆,还有一万亩的青檀林基地,是由这么几块实体构成的。宣纸文化园主要是对外展示,包括含博物馆、体验园,这也是4A级景区。公司的年产值大概在将近两个亿,年利税大概在6000万左右。02中心:企业在传承实践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过程中,有哪些代表性产品?胡文军宣纸的品种很多,大的分类,宣纸分生宣、熟宣,具体的品种,生宣、熟宣加在一起有大几百种。但是我们最常规、最传统的有三样产品,一个叫棉料,一个叫净皮,一个叫特种净皮,这也是我们最常用、最常见、量最大的宣纸产品,棉料它主要适用于书法,它的皮和草含量基本上是在40%和60%的比例,净皮是宜书宜画,一般来说书法、花鸟、小写意、人物,这些都比较适宜。特种净皮的皮更多了,80%的皮,它比较适合山水、泼墨大写意这些,皮的多少决定了纸的强度,皮就相当于它的骨架,草相当于它的血脉。当然并不是说皮多就好,也有一个概念,还是要根据艺术家的喜好确定用纸,通常我们讲棉料它是比较适用于书法,特种净皮是比较适用于山水大写意,但也有书法家就喜欢用特种净皮,这和人的艺术个性有关系。当然作为我们产品来说,这些名称是几百年、上千年演化下来的,是我们约定俗成的,老祖宗就是这么叫过来的,就叫棉料、净皮、特种净皮。宣纸是用泾县及周边地区特有的青檀树皮、沙田稻草,用当地独特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造出来的高级书法、绘画用纸,以及印刷装裱用纸,所以宣纸的概念很清楚,它的原料很独特,所以它的地域性也非常强,就是皮、草加上当地的山泉水,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地理标志产品。我们的产品特色应当说就是原汁原味地把宣纸的制作技艺传承下来了,我们生产的纸,是符合宣纸标准的一种正宗的宣纸产品。我们传统的产品最怕的就是变味,没有传统的味道,所谓用创新改变了它的用途。因为宣纸独特的用处是用于书法和绘画,如果说没有它的润墨性,不能表现丰富的墨色的变化,没有它的长期保存性,不能达到“千年纸寿”,这样的纸就不是好的宣纸。所以我们红星宣纸,我认为它最主要的不是在创新,而是把宣纸的技艺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保存下来了,也把宣纸的品质保留下来了,也把宣纸的产品保留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红星宣纸所做的事。03中心:如何看待宣纸及其传统制作技艺的“守正创新”?胡文军我觉得首先要做好自己,首先要坚守传统,首先要把我们的棉料、净皮、特种净皮做好,这是我们看家的产品。这些东西都是为书画艺术家服务的,宣纸它的本质是承载着中国书法和绘画,这个我们不能丢。同时,我们这几年也在产品研发上面下功夫,也做了一些努力。第一方面,书法和绘画的艺术需求、个性化的发展,也呼唤着我们材料的变化。所以,个性化的艺术需求使我们也在个性化的定制上面,做出一些努力。当然这些方面还是围绕着传统的宣纸应用领域。第二方面,宣纸如何走向大众化?在这方面,在一些文创产品开发方面,我们已经开始起步。我们想努力找到宣纸在中国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位置。讲起宣纸,大家都说这是高大上,这是文化的阳春白雪,很多人都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很远,都是这些画家、书法家,文人玩的。所以,我们怎么能够使宣纸让这些90后、00后知道,让他们了解。我们这几年来,在包装的形式上、在加工的形式上、文创产品开发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所以坚守原来的每一张纸的传统,开发新的产品,开发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开发出来一些新的市场的群体,这是我们想努力的,因为我们是宣纸的领军企业,也是文房四宝的领军企业,也是手工纸的领军企业,我们也有这个责任。我们也是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主体单位之一,我们有这些荣誉,也有我们的责任,去把宣纸文化推广出去。我们总结出来两句话:第一句话,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宣纸的位置;第二句话,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提升文化的品位。所以如果我们的宣纸走向了寻常百姓,它是中国独特的、唯一的,也是有中国精神的,也是符合文化自信的,把这些产品开发出来、创新出来,我们也是为社会、为中国文化自信的战略,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现在怎么样让文化自信、宣纸所代表的文化自信,不简简单单是一种传统,不只是一种高大上?文化自信一定是让老百姓都知道。我们现在是就除了一个手机,什么都不玩了,大家发发微信,日本它现在纸文化做得非常好,我们怎么样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在这种大家都是“低头党”的时代,让人抬起头,我觉得宣纸可以做一点点小贡献。我们红星也是全国二十多个研学游示范基地之一,这些小孩,中学生、小学生来了以后都很喜欢,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做出的努力。所以我们要在中式生活的兴起中,在文化自信的战略中,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找出我们宣纸的价值,这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同时也是机遇和挑战。04中心:您如何看待企业成为宣纸制作技艺的项目保护单位后所肩负的责任?胡文军作为人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体之一,我们的责任,第一,还是要把这一张纸做好,把技艺传承好。针对传承中怎样保护它?人类遗产怎样传承好?还是要坚守文化遗产的本质、宣纸的本质,把我们的生产搞好,把我们员工队伍培养好。同时,宣传好、推荐好,非遗它既要保护,但是也要推广,也要走出去。所以,我们传习基地也好,我们的文化园也好,都是实践举措,下一步我们还要建设宣纸小镇,非遗不能束之高阁,所以这些实际上就是让非遗和老百姓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打开非遗的窗口,让老百姓去看它、去了解它,而不是带着一种神秘感。只有最广大人民群众去了解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对宣纸有向往,对宣纸有了解,我觉得才是人类非遗应该呈现的传承状态。不管是什么项目,这样它才有它的土壤和生命力,所以我们坚持的就是做好自己、“走出去”、宣传出去,让更多人去了解。我们的传承与保护这些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05中心:建设宣纸文化园的初衷和取得的现实效果是什么?胡文军文化园就是我们非遗的传习基地,也是对外展示的一个文化产业示范园,把我们宣纸的传统技艺在这里面进行传习、传承,也是展示。因为工厂需要进行日常生产,如果接待参观会干扰生产,所以我们专门辟出文化园来,它就是一个对外的,既能传习与传承,同时也是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通过文化园,把我们宣纸制作技艺这一非遗展示出去、交流出去。这几年特别是今年的研学旅游也很火爆,人都很多。今年的游客应当是20万人左右。06中心:作为一个老字号企业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红星是如何解决技艺实践中面临的各类问题和矛盾的?胡文军作为一个企业说,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阶段性的问题和矛盾,但是我们这几年都在逐步地去解决它。前几年我们最困难的是原材料收购,特别是檀皮,我们采取的对策是我们自己买了一万亩山,造了一万亩林子,现在还没有完全取得效益,再过五年,我们原材料供应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现在我们原材料还是有一些波动,总体来说没什么大问题,还是一个价格的导向、市场的导向,所以我们在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要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当然更主要的要通过市场的办法,我们企业努力去创造条件解决它。应当说这些年我们在原材料、员工招聘方面都还是遇到过一些波折,但是我们解决得还是比较好的。07中心:企业在后继人才培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胡文军作为我们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它有两类人才,一类人才就是一线的技工人才,捞纸、晒纸、剪纸都是很辛苦的,工人在“水深火热”中,劳动强度很大,所以我们这些一线的捞纸工、晒纸工,原料工、剪纸工,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第二个,一个企业要发展,也需要大学生的人才、文化层次高的人才,能做生产经营管理的人才、能做产品研发的人才。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人才观念是,一线员工人才和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的人才,都是我们的人才。我们对员工这一块也加强劳动保护,提高工资待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向心力。所以,我们这些年应当说在这一块也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2011年,也就是我们企业自己去评定的宣纸技师和高级技师,因为宣纸是一个小众行业,当时我们想能不能由国家有关部门来对捞纸工、晒纸工、剪纸工、原料工,这些宣纸工人给予保护,但是我们宣纸是一个小的技艺,在国家的评定目录里没有,怎么办?国家政策解决不了,那我企业自己做。作为企业,我们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员工,珍惜我们自己的一线员工他们的劳动、他们的技术、他们的技艺。我们从2011年开始评选宣纸技师和高级技师,现在已经评选了一百多人。技师每一个月发津贴是一百,高级技师两百,有的时候我给一些领导和艺术家来介绍的时候,经常自豪地给他们说,我们相当于这是省政府津贴一样的。但我觉得钱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它有一种导向,就是人才的导向。同时,因为以前我们是一个传统企业,就是造宣纸、卖宣纸,经验化的手工企业,总体人才基础不高。十年前,我们企业十个大学生都没有,1300人的员工里,历年来的本科以上毕业生没有十个,现在我们也招了几十个来充实到管理岗位、一线岗位,好几个已经是走上了部门的正职岗位,所以这些就是加大培养的举措,是对一线的操作工人才和我们生产经营管理的人才。08中心: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企业传承实践这一技艺有什么重要意义?胡文军我觉得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首先是对宣纸技艺的一种肯定,它肯定了宣纸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宣纸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所以我觉得首先它是一个标志。我们讲宣纸是国粹,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亮相。但是,标志性的还是它是人类非遗,毕竟全国现在还只有四十多个,这也是很少的项目。第二个,这也是对我们企业这么多年努力、这么多年传承的肯定,因为考察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这一块主要是考察我们企业,也是我们企业为主在申报,这也是对我们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的一个肯定。因为作为一个人类非遗项目,如果这个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搞得不好,如果说是濒危的、传承不下去的,那也不可能成为人类非遗,所以我的理解,它能成为人类非遗,一定是保护传承还比较好的。所以,我们这几十年来保护传承发展过程中,我觉得这也是对我们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我们企业的肯定。当然,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也给我们企业、宣纸产业、宣纸技艺增添了光彩。现在一讲我们宣纸技艺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人类非遗,那多自豪!这是标志性的,其他的都不要讲,这就是标志。往期回顾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1.重磅丨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资源采集成果专题片即将发布,预告片抢先看~2.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概述篇丨为什么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含专题片)3.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工具篇丨工欲善其事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学者访谈篇丨学者代表——陈彪(含口述访谈片)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6个项目。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相关规范为指导,以记录入选项目本体内容和保护传承情况为核心,旨在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入选项目的文化形态、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和保护成果。今年,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敬请期待。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的采集成果。本篇,让我们听听专家学者对该项目的文化内涵、价值意义、传承发展等问题是如何认识和解读的。陈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副所长)口述访谈成果片(注:该片拍摄于2018年11月,片中人物、机构信息和有关统计数据等,均为当时时间节点下的表述,部分信息现已发生变化,特此说明。)0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根据我们国家现在手工纸的存续状况,手工纸大致可以怎样分类?陈彪手工纸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从有没有加工的角度来说,可以分成原纸和加工纸。我们先来讲原纸,原纸从不同的角度也是有很多的分类,如从原料来分,有麻纸、皮纸、藤纸、竹纸、草纸,也有混合原料纸,比如宣纸,它是以青檀皮纤维为骨,沙田稻草纤维为肉,也可以把它归为皮纸,也可以说它是混合原料纸。另外,还可以根据有没有经过蒸或者煮,将手工纸分成生料法和熟料法的纸。所谓生料法,就是没有经过蒸、煮。像有不少地方,把竹子用石灰沤几个月,不经过蒸煮就去打浆,然后去抄纸,这是生料法。熟料法就是造纸所用的植物纤维要经过蒸或者是煮,宣纸经过了多次的蒸,就是非常典型的熟料法制作的纸。从捞纸的技术来说,手工纸还可以分为浇纸法和抄(捞)纸法这两大类,宣纸的成纸是通过抄纸法制作,其他的一些浇纸法制作的纸,如纳西族东巴纸[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保护工作者访谈篇丨保护工作者代表——方坤(含口述访谈片)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6个项目。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相关规范为指导,以记录入选项目本体内容和保护传承情况为核心,旨在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入选项目的文化形态、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和保护成果。今年,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敬请期待。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的采集成果。本篇,让我们透过当地保护工作者代表的讲述,来了解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情况。方坤(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口述访谈成果片(注:该片拍摄于2018年11月,片中人物、机构信息和有关统计数据等,均为当时时间节点下的表述,部分信息现已发生变化,特此说明。)0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这一非遗项目大致分布在哪些区域?方坤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保护范围,它有保护区域和核心区域,我们泾县作为宣纸的原产地,整个县域范围内都属于宣纸保护区域,包括我们宣城市部分的县市区也有一部分的宣纸生产,但是主要的核心保护区在我们泾县有两大块,一块就是传统的宣纸保护核心区域丁家桥镇,还有一块是红星宣纸集团所在的区域乌溪镇。我们泾县还有零零散散其他的乡镇,也有宣纸生产。所以,核心保护区我们大致分了两大块,一块就是以丁家桥镇小岭村许湾这个地方,[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学者访谈篇丨学者代表——汤书昆(含口述访谈片)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6个项目。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相关规范为指导,以记录入选项目本体内容和保护传承情况为核心,旨在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入选项目的文化形态、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和保护成果。今年,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敬请期待。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的采集成果。本篇,让我们听听专家学者对该项目的文化内涵、价值意义、传承发展等问题是如何认识和解读的。汤书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口述访谈成果片(注:该片拍摄于2018年11月,片中人物、机构信息和有关统计数据等,均为当时时间节点下的表述,部分信息现已发生变化,特此说明。)0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宣纸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汤书昆实际上在今天的标准宣纸出现之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代的名纸,也是高端的书画类用纸。我们现在知道非常有名的澄心堂纸[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保护工作者访谈篇丨保护工作者代表——左金刚(含口述访谈片)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6个项目。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相关规范为指导,以记录入选项目本体内容和保护传承情况为核心,旨在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入选项目的文化形态、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和保护成果。今年,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敬请期待。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的采集成果。本篇,让我们透过当地保护工作者代表的讲述,来了解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情况。左金刚(原安徽省文化与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调研员)口述访谈成果片(注:该片拍摄于2018年11月,片中人物、机构信息和有关统计数据等,均为当时时间节点下的表述,部分信息现已发生变化,特此说明。)0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安徽省有关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规划和措施有哪些?左金刚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主要集中在我们安徽宣城泾县一带,因此,具体的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发展保护规划主要是由我们宣城市人民政府和泾县人民政府来编制出台。在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时候,也就是2009年,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其实就已经制定了2010到2015年的保护规划,分年度地提出了要建立宣纸档案、建设传承人队伍、建设万亩原材料基地、建设中国宣纸博物馆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传承人访谈篇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光华(含口述访谈片)

部分内容根据参考资料综合整理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辑:杜丽丽责编:周奇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专题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中国非遗网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上线啦

点击下方图片有惊喜哟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www.ihchina.cn)特别推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http://www.ihchina.cn/special2022.html访问上方链接或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精彩内容全方位介绍非遗宣传展示重点活动集中展示全国各地丰富独特的遗产日活动汇聚中国非遗网历年来制作发布的遗产日专题力求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编辑/排版:赵宝佳责编:杜丽丽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传承人访谈篇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邢春荣(含微视频、口述访谈片)

面向未来(含专题片)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宣纸制品篇丨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含微视频)看完以上这些您对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文字:周奇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宣纸制品篇丨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含微视频)

部分内容根据参考资料综合整理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辑:杜丽丽责编:周奇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专题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传承保护篇丨守正创新 面向未来(含专题片)

部分内容根据参考资料综合整理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辑:杜丽丽责编:周奇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专题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核心工艺篇丨“水深火热”蕴巧技 洁白无瑕证匠心(含专题片)

视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视频制作: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辑:杜丽丽责编:周奇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专题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工具篇丨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部分内容根据参考资料综合整理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责编:周奇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专题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原材料加工篇丨宣纸制造 首在于料

部分内容根据参考资料综合整理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辑:杜丽丽责编:周奇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专题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概述篇丨为什么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含专题片)

宣纸成品宣纸是中国手工纸在流播过程中注入地方元素诞生的特色纸种,随着中国水墨画的发展,社会对宣纸的需求量显著增多,其知名度、产业规模和从业人数也不断扩大,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在这一过程中发展成熟。图2
其他

重磅丨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资源采集成果专题片即将发布,预告片抢先看~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资源采集成果发布预告片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诞生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优质的书写材料更为印刷术的到来提供了重要技术前提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宣纸具有质地绵韧、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等特点从而享有“纸寿千年
其他

重磅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调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调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国办函〔2022〕13号文化和旅游部:你部《关于调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文旅非遗报〔2021〕200号)收悉。经国务院同意,现函复如下:国务院同意调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职责和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请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工作。附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1月26日(此件公开发布)
其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9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其他

文件丨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保护资金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应当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法律规定制度执行。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相关单位和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三十一条
其他

学术丨王福州:有关非遗的学科建设问题

【编者按】当前,非遗保护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擘画了远景目标,人民日报专门开辟了非遗专栏,加大报道力度。建党百年,党中央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非遗腾飞提供了巨大空间。必须认识到,学科建设是确保中国非遗行稳致远的必要依托。非遗与物遗作为存在形态,相互依存结构同一,都难以脱离文化遗产这一母体结构,非遗学也难以脱离文化遗产学的范畴,二者存在事实上的脐带关联。当然,有关遗产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建构也绝非一蹴而就,学位主管部门倡导学科建设要立足实践探索,扎实推进先行先试,相关学术机构、高校和院所应按两办《意见》,通过规范课程设置、学术讲座和编制教材等具体环节展开实践探索。对此,我们将密切关注。有关非遗的学科建设问题王福州
其他

关注丨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商我国文艺繁荣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开展系列文艺活动,发挥了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群众文艺、艺术教育等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我国文艺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实践充分证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党和人民需要你们、信赖你们、感谢你们!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这里,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第一,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古人说:“文者,贯道之器也。”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顽强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史剧。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人民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创造光明未来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第二,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茅盾说过:“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第三,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正所谓“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掘要深、艺术创造要精,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作家柳青说,“一个写作者,当他完全摆脱模仿的时候,他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作家”,“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第四,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各国人民的处境和命运千差万别,但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为改变命运的不屈奋斗是一致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意志,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力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幅提高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国际社会希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第五,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正所谓“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练就高超艺术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如果只想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幻想一夜成名,追逐一夜暴富,最终只能是过眼云烟。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文学家、艺术家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影响,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不自重就得不到尊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团结凝聚爱国奉献的文艺工作者,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文学家、艺术家。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5年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任务,聚焦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深化改革,优化职能,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繁荣创作、服务人民,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要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做好对新的文艺组织和新的文艺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向基层文艺工作者倾斜,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广泛组织动员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文艺工作者投身党的文艺事业。要诚心诚意同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办实事、解难事、真办事,让他们感受到“文艺工作者之家”的温暖。要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专业优势,指导文学家、艺术家提高专业水平,建设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各级党委要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能够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放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加大文艺创作扶持力度,不断扩大高质量文艺作品供给。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要坚持教育引导和综合治理并重,立破并举、综合施策,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让当代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那时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排版:张婧仪审核:王福州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新华社。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其他

关注丨习近平走进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习近平总书记9月14日在榆林市绥德县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绥德实验中学、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围绕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实地调研。绥德历史悠久
其他

关注丨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摄影:新华社记者
其他

节庆丨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农历七月半,七夕刚过,酷暑未尽,初秋已至,正午的阳光或许还是令人挥汗如雨,但伴随着太阳西落,晚风带来的凉爽让人们纷纷走到室外,去欣赏夏末初秋的世界,此时正是中元节,人们祭拜祖先、超度亡灵、燃放河灯,是对故人的哀思也是对未来的希望。三节合一
2021年8月22日
其他

关注丨文化和旅游部负责同志就《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化和旅游部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意见》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答记者问-问: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党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着力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些项目的传承存在困难,依然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保护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政策保障力度和机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整体水平与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的地位还不相称,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还有短板差距,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顶层制度设计。《意见》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充分吸纳和体现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经验和做法,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的出台,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问:《意见》对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工作符合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确方向。《意见》强调,要坚持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有利于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要坚持依法保护,广泛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面落实法定职责,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要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怎样理解和落实《意见》提出的“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答:经过1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必须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各地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制度,自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全局性统筹谋划各项政策措施,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承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完善调查记录体系、代表性项目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和理论研究体系。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强分类保护,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合理利用,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促进广泛传播,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意见》有哪些安排部署?答: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必须努力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战略性资源的重要性,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切实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意见》提出,要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区域保护协同机制,加强专题研究,举办品牌活动。要在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加大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支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要积极推动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进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中的独特作用。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问: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3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意见》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衔接?答: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已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意见》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大决策部署,明确要继续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落实有关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效衔接,提高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此外,为积极应对城镇化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挑战,涵养文化生态,培育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的土壤,《意见》还提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村落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街区,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设施是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安排经费约14亿元,支持各地建设了19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居民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建设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设施类型和功能比较单一、社会资金参与不够等问题。为此,《意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设施的建设类型、主要功能等作出规范,提出要形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承体验设施。研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管理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备案和评估定级制度。问: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队伍建设方面,《意见》有哪些具体举措?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新兴文化事业,总体上底子薄、基础差,特别是机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设扎实推进,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在文化和旅游厅(局)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31个省(区、市)均设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国共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构2400多个、工作人员达1.7万余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市、县层面,由于大部分地区都缺少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很多人员都是兼职从事这项工作,现有机构和人员队伍与日益繁重的保护任务不相适应,基层的一些传承实践活动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制约了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效开展。为此,《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法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职能部门,统筹使用编制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量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同时,《意见》还从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职称评审、智库建设、表彰奖励等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相关阅读-相关阅读-▶政策丨中共中央办公厅
其他

政策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视频:2021年8月12日《新闻联播》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二)工作原则。坚持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坚持依法保护,全面落实法定职责;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二、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四)完善调查记录体系。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完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妥善保存相关实物、资料。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专业记录水平,广泛发动社会记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加强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依法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加强档案和记录成果的社会利用。(五)完善代表性项目制度。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代表性项目分类体系。健全国家、省、市、县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加强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评估,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夯实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责任,加强绩效评估和动态管理。加强与代表性项目相关的文化空间保护。积极做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和履约工作。(六)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健全国家、省、市、县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以传承为中心审慎开展推荐认定工作。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评估和动态管理,完善退出机制。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进一步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七)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继续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落实有关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效衔接,提高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挖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街区。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八)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在现有基础上,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配套改建新建传承体验中心,形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承体验设施。研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管理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备案和评估定级制度。(九)完善理论研究体系。统筹整合资源,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力量,建设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文化工程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问题等,建立多学科研究平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期刊质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出版工作。定期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学术会议。三、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十)加强分类保护。阐释挖掘民间文学的时代价值、社会功用,创新表现方式。提高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的实践频次和展演水平,深入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加大对优秀剧本、曲本创作的扶持力度,增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推动传统体育、游艺纳入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中药炮制及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将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企业列入中华老字号名录,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丰富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十一)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区域保护协同机制,加强专题研究,举办品牌活动。加大对黄河流域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利用。在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十二)促进合理利用。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支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鼓励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相关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其产品和服务出口。(十三)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东中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鼓励东部地区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协作帮扶。加强革命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鼓励传承人创作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开展边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推动与周边国家开展联合保护行动。加大对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支持,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业工坊,促进当地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十四)促进广泛传播。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鼓励新闻媒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专栏等,支持加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办好有关优秀节目,鼓励各类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关传播工作。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加强专业化、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办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活动。(十五)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建设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十六)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配合重要活动、节庆、会议等,举办对外和对港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传播活动。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拓展政府间多边、双边合作渠道,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提升我国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话语权,维护国家主权和文化安全。加强国际文化专家队伍建设和中外智库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鼓励各驻外使领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中资企业以及海外侨胞和出国留学人员等积极开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推出以对外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舞台剧、短视频等优秀作品。通过中外人文交流活动等形式,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经验,向国际社会宣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进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中的独特作用。五、保障措施(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合法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有利于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十八)完善政策法规。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检查机制。综合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等多种手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法教育。(十九)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县级以上政府要依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预算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采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和服务。采取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融服务。支持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资助、依法设立基金会等形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二十)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法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职能部门,统筹使用编制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量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实施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有关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建设,进一步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作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编辑
其他

政策丨一图读懂《“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编者按2021年5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系统部署“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们在通读、学习《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规划》所提出的重点工作方向与主要任务,归纳、节选了部分具体的工作要求,并制作长图,力求快速、清晰地为您展现《规划》内容。限于篇幅、知识结构等原因,本次归纳、节选的《规划》内容可能无法面面俱到。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如需阅读《规划》全文,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制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辑
其他

关注丨2021年“非遗购物节”舆情分析报告

2021年“非遗购物节”舆情分析报告(2021年5月26日——6月15日)一综述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之一,2021年“非遗购物节”延续上届传统,在线上线下联动组织开展相关销售活动,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监测时段内,共发现“非遗购物节”相关信息共2.9万余条,其中,媒体报道文章共计2.1万余篇,网民言论共计7500余条。综合而言,舆论态度偏向积极正面,“聚焦各地非遗购物节亮相产品及亮点”和“报道各地非遗购物节举办及活动流程”等话题成为国内媒体报道重点;网民则以点赞、传播“非遗购物节”相关资讯为主,同时,“非遗购物节”直播活动、线下展销商品也是网民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二传播趋势在监测时段内,全网有关“非遗购物节”的相关信息约2.9万余条。5月26日,新华网发文《2021年“非遗购物节”将亮相“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预告活动相关情况,随后央视网、光明网等转发文章,引发部分舆论关注,活动网络热度在本时段内有所增长。至6月10日,媒体、政府、企业等形成宣传矩阵,成为维持“非遗购物节”活动热度的重要助力。其中,媒体以及各地政府不断发文介绍宣传各地“非遗购物节”活动内容,同时,6月起,福建、甘肃等部分地区的“非遗购物节”活动提前上线,引发舆论持续关注;此外,短视频平台“抖音”推出参与话题“遇见新国潮”的打卡活动,助力“非遗购物节”热度上升。6月11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出席活动并讲话,此后,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发文传播启动仪式相关信息以及介绍“非遗购物节”具体情况。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在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官方账号“@文旅之声”发文宣传活动内容,“非遗购物节”相关信息在新闻、APP及微博等平台迅速扩散,活动相关信息量猛增。12日,海南、四川等多个地区正式开启“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同步活动,引发媒体网民关注传播相关信息;同时头部主播薇娅开启“非遗购物节”相关直播带货,助力活动热度上升,活动相关信息于当日达到传播最高峰。此后,活动信息量有所下降,相关信息主要为媒体、地方自媒体等对各地“非遗购物节”举办情况的传播报道。三平台分布(一)平台分布监测时段内,近九成的“2021非遗购物节”相关信息分布在新闻APP、新闻和微博平台。其中,新闻APP平台占比39.3%,主要源于“传播非遗购物节举办信息”“聚焦各地非遗购物节特色”等内容在“腾讯新闻APP”“今日头条”等新闻APP平台大范围传播,加强了非遗购物节信息的传播速度;新闻平台占比34.1%,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新闻媒体发布相关报道被众多媒体转载,推动平台信息量占比上升;微博平台占比14.1%,“@文旅之声”“@新华社”“@北京二商王致和”等政府、媒体和企业官微发布宣传非遗购物节的博文引发网民参与讨论,在扩散非遗购物节信息的同时,表达了对非遗及其产品的支持。此外,“@薇娅viyaaa”等微博大V通过直播带货宣传非遗产品,引发网民关注。(二)新闻APP及新闻平台发文TOP10在“2021非遗购物节”相关新闻APP信息中,“腾讯新闻APP”的信息量位列首位,其次为“看点快报”和“今日头条”。相关信息主要涉及“2021非遗购物节”的活动预告、地方特色、活动回顾等。从新闻网站来看,腾讯网、百家号、网易网位列前三,相关信息与新闻APP平台类似。(三)中央媒体发文排行如上图所示,在中央媒体中,新华网、人民网和中国新闻网对“2021非遗购物节”的报道量位居前三。中央媒体报道的主要话题为“预告和介绍非遗购物节举办信息”“聚焦各地非遗购物节特色”等。四热词图从全网舆情来看,5月26日,新华网发文介绍“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信息,并提到阿里巴巴、京东、抖音、拼多多、唯品会、中国手艺网等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等主题词成为该时段舆论讨论的重点词汇。而随着各地区线上线下活动的联合举办,“非遗直播”“非遗店铺”“非遗产品”等成为媒体网民聚焦所在,人民网、中国网等央媒在宣传文章中也对开展“非遗购物节”的意义和影响作出解读分析,相关信息在部分媒体平台传播,“非遗扶贫”“非遗工坊”“传承中华文明”等关联词热度随之升高。五话题分析(一)媒体话题分析监测期间内,全网有关“非遗购物节”的媒体文章共计2.1万余篇,媒体话题以“聚焦各地非遗购物节亮相产品及亮点”和“报道各地非遗购物节举办及活动流程”为主。1.聚焦“非遗购物节”亮相产品及亮点59.5%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海南、甘肃等多个省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非遗购物节”活动,有关购物节上的亮相产品、非遗项目及市民互动情况等亮点成为央媒及各地方媒体的关注报道重点,占比近六成,代表文章如光明日报文章《河北隆重举办“非遗购物节”暨第九届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新快报文章《东莞非遗购物节启动非遗产品五折销售》、云南日报文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逛“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享各民族传统文化盛宴》、四川新闻网文章《非遗购物节昭化线下活动亮点多》、凤凰网发布有关山西“非遗购物节”的系列视频报道等。2.报道各地“非遗购物节”举办及活动流程29.9%部分媒体对各地将要举办“非遗购物节”这一消息以及活动流程进行了预告,相关报道文章占比29.9%。代表文章如新华网文章《2021年“非遗购物节”将亮相“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第二届“天津非遗购物节”主打线上活动》、中国新闻网文章《2021安徽非遗购物节12日启动》、腾讯网文章《劲爆剧透丨北京非遗购物节即将开启,亮点抢先知》等。3.关注非遗电商直播带货8.2%活动期间,京东、淘宝、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及人民网等媒体纷纷上线非遗直播带货渠道,举行非遗扶贫公益行动,让相关产品更好地实现价值变现,从而进一步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电商直播带货产品、销量等也成为部分媒体报道核心,代表文章如正北方网文章《助力非遗+扶贫人民网线上非遗购物节直播圆满结束》、财讯网文章《第二届非遗购物节上线助势京东618百年老字号携众多新品惊艳亮相》、广东新闻网文章《“韶关非遗”亮相拼多多直播间超六成订单远销各地》等。4.其他2.4%此外,还有2.4%的其他报道,相关内容以庆祝“非遗购物节”落幕以及公布端午旅游出行数据提及“非遗购物节”为主,代表文章如潇湘晨报文章《端午假期
其他

学术丨王福州:“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及未来发展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作为体系其定义概念逐步明确,内涵外延渐趋清晰,且保护管理的理论实践不断得到强化,“文化遗产学”的体系构建已成当务之急并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所持续关注。本期推出《“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及未来发展》一文,后期将陆续刊发相应专题文章,敬请关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及未来发展【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遗产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和保护热潮。“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体系建设长期落后于保护实践,游离于高等教育领域,却是不争的现实。其作为体系,依托其两种存在形态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文化遗产本体,已具备相对独立的领域、任务、目标、方法等;其作为学科,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概念、学科知识和学科价值的体系等。不但涉及面宽,而且覆盖性强,特别是交叉特质,持续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关键词】文化遗产学;学科定位;交叉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随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的文化遗产领域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也有人称之为“遗产运动”或“文化运动”。这些变革包括不断吸纳国际上关乎文化遗产的先进理念,“移植”“照搬”论广受质疑并渐下神坛,文化遗产的定义概念逐步明确,内涵外延渐渐明晰,作为牵涉面甚广的领域,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强化。学科建设,不但为学界所关注,且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其实,早在2003年,曹兵武就提出“文化遗产学”的构想,“一门应当和遗产价值及本体研究、管理、经营、动作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高度综合的创新性学科”①;后来,杨志刚提出“文化遗产学应该是一门涵盖面甚广、学科交叉性很强的学问”②;期间也有人曾提出设置“文化遗产科学”的主张,等等。虽然,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加速演进,特别在世界遗产运动的推进下,中国的文化遗产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和保护热潮,但是“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落后于保护实践却是不争的现实。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呼声时起,其长期游离于高等教育的状况应得到转变,学术界所持续关注的“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问题再次成为热点。一、学科本质(一)学科理念的要求。学科作为体系依托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而存在,文化遗产学通过与国家遗产体系的互动形成既有利知识传授又有利知识创新的体系,从而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学科理念决定学科的基本范式。文化遗产学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应的另一体系,伴随着其概念内涵的确定,“文化遗产”的架构体系也得以补充完善,表现在文化形态上,由静态文化到活态文化;结构上,两种存在形态间由物理构成上的“等同”到精神结构上的“同一”;保护理念上,由针对某一特性或形态的修补,到突出的普遍价值及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遗产是一个博大繁复的系统,丰富的遗产形式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优良基因,蕴含着民族精神的核心质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工作,倡导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既关乎“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更关乎“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着眼文化遗产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双重属性,其学科建设,首先,要与文化强国战略形成互动。文化遗产体系作为整个国家遗产体系的基础,其整体性理念已突破传统的物质观,关注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态因素等,并从历史延续到当代和未来,以体现其作为科学体系所具有的完整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文化遗产学着眼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并以维护文化多样性为目标,展示了诸多先进而新颖的学科理念,包括整体性理念、综合价值观以及文化资源观等。其次,要与国家遗产体系形成呼应。我国许多现有科学的体系皆从西方传入,体现在对待遗产上偏重物质原真性、纪念碑性、民族主义以及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轻视文化意义与价值。因此,国家遗产体系构建,应重点关注:一、包容性。立足我国遗产体量宏大、类型众多、内涵复杂的实际,涵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献遗产等不同类别与体系,并注重发现、整理、保护那些属于我国独特的却又暂时无法列入保护名录的遗存,诸如精神类、艺术类和技艺类遗产,以彰显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延续性与多质态。二、精神性。遗产的精神意义重在强化民众对历史、家乡、祖先、民族精神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文化自信彰显其本质意义。体现于价值层面不仅关乎遗产自身,还取决于人的感受、反映与认定,其精神意义就更为深邃高远;三、学科建设规范性。五千年中华文明累积形成了厚重的遗存体系,从西方移植照搬现成的学科体系难以概述中国的文化遗产的面貌,也难以体现中华文明的独特结构。文化遗产学要逐步摆脱“欧美中心”论,重点在保护理念、理论框架、分类体系、操作方式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中华文明特点的学科体系,顺应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现实需要,让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航程,为构建世界遗产新秩序贡献中国的智慧、经验和范式。有关文化遗产的形态学研究成果有力策应了文化遗产学的学科推进。就学科理念的发展而言,伴随“文物”观被放大到遗产体系和社会体系,文化遗产作为观念,从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到因价值的不平衡而打破二者的范畴藩篱,夹杂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论争,复苏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文化转向,繁荣于文化遗产形态学、文化遗产构成学等对文化遗产学的超越。文化遗产形态学的基础框架包括“文化遗产”自身已演进为符号,包含物质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两种存在形态,通过对其存在形态的本体透视及内在诸构成要素的扫描,在两个体系内,分别建构起相应的区系类型学模型,依照谱系学分析方法,把空间、时间、结构放置于一个框架体系内进行综合,并对各自体系内的构成要素按逻辑、层级、统合、演变以及谱系等进行合成,以摸清存在形态以及构成要素的具体细节以及内涵特征。总之,物质性、非物质可以统摄一切遗产形态,两种存在形态间不仅具有相同的物理构成,存在着结构上的同一性,而且也存在差异性,具体体现在文化遗产的来源、发展过程、形态、特征、结构、空间分布、体系、生存环境、保护利用等方面。文化遗产自身的概念定义被界定,内涵外延不断明晰,而不迷乱于遗产类型的多样和表现形式的多元,为理顺整个遗产体系打基础。文化遗产家族里真正作为本质而存在的,并非单纯的物质的一支,还有隐身其后的情趣、思想、理想、意志和观念等非物质的一脉。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是特定区域的人群世代相传的对生活方式的独特表达,其诗意成分及形式意味以潜移默化而非剧烈方式体现,其影响通常在深层而非浅层施加,体现于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而从其本体层面,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虚拟性或曰精神性,这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社区或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表达或说具体的实践活动都以立法形式加以保护。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尽管只是在对文物和非遗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限定后,从保护作为行为或事项角度进行的解读与阐释,仍以国家立法形式,彰显着其作为民族文化遗存的庄严与神圣。(二)学科文化的选择。任何学科都有自身的文化,学科文化伴随学科知识的发展而形成。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敬畏,或说其自身具有的神秘性,皆源自其文化特性,并以科学、历史、文化、生态、经济、情感等价值形式相聚拢。随着科技手段应用于艺术创作、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环节,文化体验的范围方式会不断扩展,文化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有可能转变为文化内容的创造者。总之,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会发生裂变式改变。而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实践,反映在学科文化上皆与其知识体系相关。其一,学科文化的学术性。毋庸置疑,文化遗产学已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无论是本体层面还是物质和非物质的体系,其知识生长链条都依赖于人类认知,以思想智慧、工巧智慧和口传智慧等形式,存在于从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的全链条,存在于包含着复杂生理和心理整合的生成中。因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除了逻辑思维,还常常伴以形象思维,“在确定人类思想和自然关系时,倾向于停留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中,而不求助于任何抽象或形而上学的理论”④。其二,学科文化的包容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科其必涉及若干专业知识领域,如青铜器、金器、银器、铅锌器、铁器、石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玉器、漆器、木器、竹器、珐琅器、纺织品,以及木塔、砖塔、铁塔、琉璃塔等形式;还会涉及若干艺术门类,如篆刻、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手工艺、中医药、古代术数等。知识领域与艺术门类间一定存在着诸多未被认知的玄妙,学者秉持知识包容、方法开放、心胸开阔、学术灵活、目标多维等学术理念,不断补充、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防止思维僵化、知识老化和结构固化等学术局限。其三,学科文化的创造性。科学史表明,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的交叉萌芽始,知识的交叉始终与学科建设相伴而行,及今交叉学科的总量几近总学科数量的半壁江山。换言之,近半数学科具有交叉性,“交”兴而万科通。知识的交叉与整合,使各种知识域不但连成片,而且被贯通,既扩大了知识境域,又有利消除知识体系间的孤岛与脱节现象。因而,学科文化透过其本体及存在形态体系间的整合会通,并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其原有的学术藩篱不断被突破,学术理念不断被确定,内涵体系不断被提炼,学科体系不断被充实。(三)学科规范的必然。保护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风起云涌之时,或许就是学科建设得以推进与强化之机。因为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遗产运动导引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作为牵涉面甚广且广受社会关注的领域,文化遗产学不可能长期游离于高等教育的视野,疏离于学科体系的规范。作为学科的基础建构,文化遗产学框架依托本体及其存在形态为研究对象,着眼本体结构、存在形态间关系结构以及构成要素的单体结构等,研究文化遗产及其遗存的发生、发展、传承与利用的规律。作为学科体系,文化遗产学无论依托其本体,还是其两种存在形态,皆关注其本体构成以及由层次不同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对象群。特殊结构里,既有微观层面的个体对象,也有居于中间地带的族群和群体对象,以及宏观层面的社会对象等。研究对象的明晰、研究方法的确定为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打下扎实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形态研究,从结构层面切入并展开研究,其成果显著。一方面,归结于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从学科发展史看,21世纪科学已进入杂交、综合和交叉的发展阶段,无论科学大类如自然、人文、社会等科学间,还是某一科学类内部,贯通已成为趋势,特别是研究方法上,既无“专属”更无“特有”,相互“采借”反倒是常态。针对文化遗产这一精神聚合体,研究方法的突破,首先得益于突破口的选择。一个成熟的体系除了框架结构,就是核心范畴,要能够反映文化遗产活动及其特征、属性、本质、功能和规律。而这些只有深入结构才能探得,包括其本体结构、存在形态间的结构以及构成要素结构等,特别当体系的逻辑起点和框架结构确定之后,就需要由核心范畴生发出相应的辐射和联系,以统摄起相应的概念范畴、内涵外延等,以彰显体系的有机与完整。其次,得益于传统套路上的借鉴。很大程度上,方法作为服务于研究对象和体系建构的手段或工具,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而作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往往可以为多个学科所共同使用,具有使用上的共享与共通。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等作为方法交替运用于文化遗产的结构研究,从传统的可移动古物、文物到不可移动的遗址、村镇或城市,再到整体的物质文化遗产观。传统的物质与有形观念得以被突破,从单纯的有形物质到复合的无形抽象,直至兼及人类对文化遗产复合性的深化。从传统的物质资源逐渐过渡到文化资源直至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产权关联,文化遗产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概念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等。作为一种学术体系,文化遗产学的建构是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诸多学者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也反映了20世纪中叶以来在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背景下,人类对历史、当代和未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追求社会平衡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思考,代表着一种新的历史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⑤。另一方面,缘于研究对象价值上的特殊性。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对象丰富且庞杂,不同于相关学科以某一种或某一类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把整体,包括本体、存在形态以及内在构成等,皆列入研究范畴。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人们习惯于本体上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层面。通过对物质和非物质遗存本体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分析文化和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规律,进而为当代的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其实,无论物质的形式还是非物质的形式,其拥有的价值本质,除了历史长度,还有对主体因素,如人的感受、反映与认定等的依附,体现于如下方面:一是内在价值,即本体自身在发展中蕴积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对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功能和社会意义;二是主观价值,是由主观因素诠释并赋予的具有纪念性、情感性、宗教性、象征性和民族性等价值;三是功能性价值,主要包含经济价值、政治价值以及由于入选名录等人为因素而衍生的历史、美学、教育价值等。二、学科特征任何理论体系无不固有封闭性和开放性,学科体系也一样。惟其封闭,具有相对独立的领域、任务、目标、方法、概念、体系等,使体系拥有自己的专门领域;同时,也惟其开放,兼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工程遗产、红色遗产、线路遗产、文化空间、国家文化公园等形式,突破文物、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的学术范畴,让体系充满活力,且二者间的矛盾关系,构成体系的张力结构。某种程度上,一切知识皆具有方法论意义,通过消解融通就可以创设出许多新的学科。事实上,当下国内外文化遗产学的分支发展异常活跃,传统学科门类皆从某一侧面或角度展开对文化遗产特征、属性、本质和规律的阐发,这些无疑都具有“片面的深刻性”。而作为西方的经验提炼和理论演进,交叉学科移植于中国,文化遗产学向我们提供了检视其交叉范式的沃土。外在层面,虑及既有管理体系,将“片面深刻”置于科学层面进行一元论综合。文化遗产作为符号,统摄起物质的一支和非物质的一脉;而就其自身,其与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民俗学、艺术学、古建筑学等相较,又呈现出交叉性、整体性、贯通性、应用性以及独特性。(一)交叉性。精细的遗产分类是人类认知路径的生动刻画,并因此创设出弥多的组织、机构和权力,且不同场域占据不同的位置,争夺不同的资源。如若使用一副模子去套裁,又难免顾此失彼自说自话,因此交叉性是遗产真实性图景的反映。作为涉及甚广的研究领域,文化遗产学从发轫之时就具有跨学科色彩,不止是与传统学科间的交叉、整合和渗透,还具有创造性、互补性和实用性特征,其研究内容涉及人文、社会、自然、技术和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就文化遗产本体而言,交叉性源自文化遗产内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在文化遗产的形态研究中,将文化遗产抽象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种存在形态,前者具有具象的物质形态,表现为具体的物体;后者通常以精神、思想、技艺、知识等抽象形态相表现。其交叉性体现于任何抽象形态都要通过特定物质载体来表现;而任何物质形态也都是精神、思想、技艺和知识的反映与固化。这种交叉特质不但体现于两种存在形态间,而且存在于内在构成诸要素间,物质与非物质、艺术、文化、价值、资源等形成多范畴的动态互构,形态学研究向我们展示了物质非物质视角独特而且内容丰富的文本。就学科建设而言,体现于相关学科内容上的交互与弥漫。文化遗产作为符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皆有着明晰的内涵和外延界定。前者指向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后者指向依托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不但依托田野考古、博物馆陈列以及文物古迹保护等领域,而且与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博物馆学等传统学科联系紧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则涉及文献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文艺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预期文化遗产学还会分化出更多富有交叉性、渗透性的边缘学科,如彰显其本体特质的文化遗产管理学、文化遗产旅游学、文化遗产经济学等。(二)整体性。文化遗产作为包蕴甚深的体系,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除了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衡量,须分别将其概念形态、核心范畴及构成要素等放置于整体结构中进行考察。物质的体系,除了依托不可移动、可移动和名城、街区、村镇等,还要关注到其与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博物馆学等的关联;非物质的体系,主要依托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文化空间。而文化遗产学作为学科体系,早已超离了其自身的符号意义,除了语义性,更应关注两个体系间的相关性和层次性。首先是相关性,在形态研究中,我们将文化遗产抽象为两种存在形态,两个体系不但紧密相联,而且各有核心范畴,作为文化存在,其自身都是完整的文化整体,以体现作为主体的内在尺度;其二是层次性,整体性特质是其基本内含属性,既体现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存在形态,也适于两个体系的内在构成诸要素间的统合;其三是语义性,由于文化遗产已演化为符号,其赖以生存的天、地、人、文等诸要素间存在着全息同构关系,一个村落或古镇、一种节庆或礼仪活动等,都是或小或大的系统。文化遗产的两种存在形态各有其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于内在构成,则有着结构上的同一性。诸构成要素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都深嵌于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之中。同时,作为时空、地域、民族和逻辑的产物,其生发成长也都离不开空间、环境和资源等外在因素的滋养和浸润,内在因素与外在条件和谐共生,形成不可割裂的精神系统。
其他

重磅丨《“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发布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2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本部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国家文物局:《“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已经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特此通知。
其他

关注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更新通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新设置的37个新专业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国内最早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专业机构之一。在非遗保护工作日趋深入的背景下,非遗独立成科、开展专门教育、培养专门人才也是我院的工作方向之一。这一目标如今在本科专业设置上得以实现,具有引领、示范和突破性意义。某种程度上,非遗保护作为工作、行动甚至行政事务,其实践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也应有相应的理念、方法和路径相护佑。至于能否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甚至未来在更高层面获得相关的专业设置和建设路径,仍有待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并寻得答案。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我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对各地各高校向我部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备案;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现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1),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更新(见附件2)。请你们加强对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附件:1.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教育部2021年2月10日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编辑:杜丽丽审核:王福州声明:部分图文内容来自教育部官方网站,经编者整理,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H5丨趣玩木活字,新春送祝福!

杜丽丽H5制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审核:王福州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其他

关注丨中国非遗网春节专题上线发布啦!

视频:“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宣传片(时长:5分16秒)又到一年春节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我们欢度春节,春节印刻着我们的根与魂;我们通过春节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民心相通,全球友人通过春节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相关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持续丰富着春节文化的多样性,强化着所有华人同胞的文化基因和共同体意识。2006年,春节、元宵节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300项,如年画、剪纸、龙舞、狮舞、抬阁、灯会、庙会等。每年春节、元宵节也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图1
其他

学术丨王福州:文化遗产形态研究的价值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