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23年,大家都应该发现,时代在变化。过去有用的,现在没用了。前两天和美吉、润宇、龙共火火一起直播的时候,我们都在感叹,从互联网、内容、在线教育再到消费行业,虽然每个行业各有各的节奏,但大家都在面对同一个现实的变化:我们已经从一个供给驱动、以增量跑马圈地的旧环境,变化到了需求驱动、存量博弈的新环境,但我们的品牌营销打法却还停留在过去。比如我们大多人还在采用海量投放拼命拉新获客。比如我们许多人还想要在泛流量里找到大量增粉的爆款公式。比如我们还想一味打性价比,降低利润,薄利多销。比如我们还渴望用快速融资来博速度。比如我们总是还在寻找一个又一个的品类、赛道和平台红利。路径依赖是一种本能,把过去成功的经验复制到现在是一种惯性。但你想想,中国的KPI都已经不是GDP增长率了,而是平衡。我们还在找红利,怎么可能?这一篇我想讲讲一个“小部分人的共识”和“大部分人的反共识”:我们的打法需要从增量时代的攻城——博最大公约数,到存量时代的守城——造一条纵深很长的河流。这句原话借鉴于直播时润宇说的,我深表认同。01追逐红利,因为那是增量市场的机会增量市场下,红利是关键词。我们总是在找品类红利、平台红利。刚开始是互联网红利,后来抖音红利,私域红利。红利红利红利。红利其实就是信息差,在变化下的信息差。增量市场下,需要拥有的是“寻找最大公约数机会点”的能力。在供给缺少、需求旺盛的经济下,找到最大市场机会,利用成本领先战略,攻下品类渗透,形成心智。什么跑得快,做什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于是钱也在向这个方向涌动,击鼓传花,形成共识,用中国速度形成中国品牌。新资本,新品牌,新平台,新内容,新博主,一涌而出,形成了新格局,继而又形成了资本红利。生意的本质就是公司利润。公司利润=人数*客单价*利润率*复购率*转介绍率。增量市场的本质其实就是供给驱动,是成本领先战略。用低成本获取人头,用低成本性价比,打开人数的海量,用规模倒逼认知,低毛利,但用海量仍能薄利多销。增量市场的品牌效应,本质上解决的是传播效率问题。增量市场的品牌,是为了解决“我是知名品牌,你买我准没错的”的沟通问题。所以我们看到中国有许多知名商标和知名广告。牛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