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研究

其他

【中航总量团队】美联储比市场预期偏鹰,但逐步转鸽仍是明年主线——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点评

核心观点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美联储公布12月议息会议决议,加息50BP,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升至4.25%-4.5%,符合市场预期。虽然本次议息会议是美联储在连续4次加息75BP后,首次将加息幅度放缓至50BP,但点阵图利率终点的抬升和鲍威尔的会后发言显示美联储当前鹰派程度高于市场预期。我们认为随着经济衰退风险的逐步显现,以及通胀数据的进一步回落,美联储政策转向仍可能早于预期。虽然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比市场期待的更加偏鹰的表态也重申了其控制通胀的决心,但未来政策调整方向已经明确,只是节奏上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仍然认为逐步计价美联储转鸽将是明年资本市场的重要主线。正文一、美联储加息50BP符合市场预期,加息幅度放缓但终端利率上移,经济预测凸显控通胀决心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美联储公布12月议息会议决议,加息50BP,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升至4.25%-4.5%,符合市场预期。此外,维持每月缩减6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机构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美联储在11月的议息会议上提升了政策调整的前瞻性,提出考虑紧缩的滞后影响。本次议息会议声明与11月无明显变化,总体上仍然沿着11月会议上设定的路线,但是为了避免因加息放缓显得过于鸽派,以至于向市场传达错误的信息,本次会议通过经济预测强调了美联储抗击通胀的决心,上调了利率终点预期至5.1%。点阵图显示19位委员中的17位认为终端利率水平会高于5%,相较于9月的预期有明显抬升,9月议息会议发布的点阵图中无人预期终点利率会高于5%。自从今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以来,截止目前本轮加息幅度已达425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中航总量团队】走出疫情,迈向复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正文1、对明年经济回升态度乐观,预计我国经济将在磨底2-3个月后回稳向上,全年增速有望达到4.5%-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会议提出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但同时强调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其中提出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极有信心。上述信号体现了中央对于明年经济回升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这与我们的判断基本一致。我国今年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3%,较去年全年的8.1%明显下降,消费和房地产投资是今年经济最大的拖累。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大概率逐步下行,出口形势并不乐观,我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在消费和地产的恢复。随着疫情防控的优化,疫情影响减弱叠加促消费政策有望不断落地,消费有望成为明年内需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目前地产政策面已经做出明显调整,预计2023年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效应将明显降低。因此,2023年我国经济进一步复苏的趋势较为明确。但短期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带来的大量居民感染,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几个月的经济复苏速度。12月9日,钟南山院士及团队成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团队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三月份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12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研判,疫情的高峰会出现在明年一二月份。从日本经验来看,日本于2022年3月21日全面解除疫情管控,放开后单周确诊病例数自6月末才开始加速增长,约五个月后于8月6日达第一波单周确诊高峰。从出行数据来看,3月放开后,4月日本公路客运指数同比、国内航空客运指数同比均出现短暂抬升,但随着感染加剧,6月日本公路客运指数同比即回落,10月同比已下滑至明显低于全面放开前水平;7月开始日本国内航空客运指数同比也转为下行。虽然日本疫情防控放开后的疫情变化情况与我国会有不同,但日本疫情感染扩散后造成了经济修复的波折,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参考相关专家的预测和日本经验,预计我国经济有望在磨底2到3个月后开始回稳向上。预计2023年我国GDP增速有望达到4.5%-5%之间。节奏上看,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处于全年低位,二季度由于同比基数较低,GDP增速会有明显反弹,有望形成年内高点。2、中央加强了对稳物价的关注,需警惕疫情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中长期影响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对比之下,去年中央经济工作强调的是“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变为“三稳”,体现的是我国经济主要风险和政策重心的变化。在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就业”出现了8次,未提到“物价”,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就业”出现了7次,“物价”出现了4次,可见,更明显的变化在于中央加强了对稳物价的重视。在稳物价方面,会议从兜牢民生底线的角度,强调“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这主要对应疫情对居民收入和部分产品供给造成冲击,导致部分商品价格出现短期上涨,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当前我国总体通胀水平依然较低(11月CPI同比1.6%,PPI同比-1.3%),预计明年我国CPI同比会在2.5%左右,PPI同比在0左右,总体上看通胀压力有望维持温和。但参考美国经验,需要警惕的是疫情扩散是否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造成长期影响。目前美国通胀已经见顶,但薪资增长仍具较高韧性,主要在于美国劳动力供给始终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2月1日于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时表示,造成美国当前劳动力缺口的三大原因是:(1)因为感染新冠病毒或“长新冠”而导致部分人员不能返回劳动力市场;(2)新冠对老年人生活健康的损害导致了超额的退休人员——即退休人数超出了由人口老龄化所推算的正常水平;(3)净移民人数的骤减和疫情期间死亡人数的激增。其中前两点原因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疫情大面积感染对我国劳动力供给是否有中长期影响还需要继续观察。在稳就业方面,本次会议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今年疫情扰动下就业形式十分严峻。预计随着明年经济的恢复,就业形势会相应有所缓和。3、明年房地产调控将“托而不举”,房企分化或进一步加剧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针对房地产的相关表述放在“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部分,而今年将其主要放在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部分,体现了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重点是风险防控。其中提出“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这体现了政府对房企风险的救助和托底将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12月16日,房企万科召开了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几个月前我们曾提到行业出现微光,这几个月下来我觉得微光正在逐步变成曙光。”我们认为,随着房地产政策“三箭齐发”,利好不断累积,房地产行业总体,特别是头部房企风险可控,但未来房企结构分化或进一步加剧,房地产领域洗牌不可避免。本次会议继续强调了“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但也再次强调了“房住不炒”,我们认为这是为房地产政策调控划清了上下边界,即在房地产消费与投资下行拖累经济甚至造成金融领域风险时,应加大房地产支持政策力度,而当房价再次出现大幅上行风险时,就将迎来政策的收紧。总体而言,明年房地产调控将继续“托而不举”,并且“托”的也主要是头部房企,而不是全部。4、明年财政赤字率或提升至3%,节奏依然前置;宽货币从外部约束转向内部约束会议提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今年基建投资增速较去年有明显提升,财政发力是今年经济的主要支撑项。考虑到明年上半年依然处于经济逐步走出疫情影响的过渡期,财政政策需要继续发力,一方面通过基建投资提振内需,另一方面通过税费补贴等激发经济内生动力。为保留足够的政策空间,预计2023年财政赤字率目标值会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不会低于今年的2.8%,可能会升至3%左右。专项债额度或也不低于今年的3.65万亿元规模。同时财政节奏上预计与今年类似,依然是前置发力,以确保上半年经济平稳走出疫情影响。同时,会议强调“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强调反映了财政的发力不具有长期持续性,如果明年经济顺利走出疫情影响并实现较好的复苏,预计下半年财政发力就会逐步撤出,转向对债务水平的控制。货币政策方面,今年美债收益率随着美联储快速加息而大幅攀升,中美利差走向深度倒挂并驱动人民币大幅贬值,这对国内货币宽松形成了外部约束。明年美债收益率有望随着通胀和经济弱化而回落,而我国国债收益率有望随着信用扩张和经济进一步复苏而抬升,中美利差倒挂的状态有望结束,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明显缓解。这意味着明年国内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降低,央行进一步宽货币的主要约束将转向内部防风险和控杠杆,存在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但预计央行会较为谨慎,更偏重于使用结构性工具进行定向流动性输送。5、供需齐发力,多措并举扩内需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结合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和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来看,扩内需将成为明年的宏观政策主线。其中,消费方面,会议明确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预计相关领域支持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投资方面,会议重点强调了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侧面印证了明年财政将继续发力。同时,会议再次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我们认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新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从而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也将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6、继续关注新兴赛道和平台企业预期修复会议提出,“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这体现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弃旧迎新”,而是传统、新兴共同提升,会议明确提出的上述新兴赛道值得重点关注。同时,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里对平台企业的功能定位给予了十分积极的表述,再次确认了平台企业“政策底”已过,政策态度有望从“亮红灯”为主转向“开绿灯”为主,市场对已上市平台企业的业绩和估值预期有望进一步修复。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中航证券非银】东方财富2022Q3点评:短期受市场景气度影响,关注长期价值增长

事件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5.61亿元(-0.78%),实现归母净利润65.94亿元(+5.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3.29亿元(+3.24%),基本每股收益0.51元(+2.00%)。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ROE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四季度军工投资策略:基本面坚挺下的“杀估值”——富国基金 x 中航证券深度对话系列(八)

发动机系统以航发集团为主,例如中国航发商发公司、西航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随着两机专项持续推进和逐步落地,国产代替迎来历史机遇期,产业链各环节市场空间广阔;③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中航证券非银】中报点评 | 中金公司(601995)投行优势明显,自营拖累业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中金公司(601995)2022年中报点评:投行优势明显,自营拖累业绩》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7日
2022年9月7日
其他

【中航证券农业】温氏股份(300498)半年度业绩快报点评:猪禽共舞,年内仍望扭亏为盈

、13.14、17.96倍,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养殖周期波动等风险。财务报表预测(数据单位:百万元)本文数据来源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Wind资讯
2022年8月8日
其他

近期军工行情有哪些特点?军工行业中报行情如何?如何布局?——富国基金 x 中航证券深度对话系列(七)

主持人:那么具体到行业,请问国防军工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呢?张超(中航证券):练兵备战,这四个字是武器装备建设的核心,也是寻找投资机会的来源所在。我们重点推荐如下7个投资方向:①
2022年8月5日
其他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 │ 谈谈地缘政治对军工行业的短期影响

近期军工IPO发行市盈率水平明显提升2022年以来,军工IPO(科创板和创业板)发行市盈率水平明显提升,表现投资者对军工行业高景气度的确认和业绩增长高确定性的信心。图10
2022年8月4日
其他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 │ 行业轮动,多点开花

公募基金军工持仓规模位列全行业5/31其中,主动型基金持仓比例为4.20%(环比下降0.02pcts),被动型基金持仓比例为0.80%(环比下降0.03pcts)。图2
2022年7月26日
其他

军工龙头,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下的防御品种与投资策略?——富国基金 x 中航证券军工主题深度对话系列(六)

对于军工板块,很多投资者都表示很难理解它的投资逻辑,想请富国基金的王乐乐博士给我们分析一下这一轮行情的特点是什么?王乐乐(富国基金):盈利来驱动股价、估值趴在低位。Q3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最好的时代,最低的估值——富国基金 x 中航证券深度对话系列(五)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分析师美国印第安纳凯利商学院金融学学士,数学辅修;福特汉姆大学金融学硕士,2018年1月加入中航证券。熟悉军工电子、信息化等领域,完成多个指数的研究与编制。
2022年6月5日
其他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 | 大飞机呼之欲出

预期要由弱转强,关键在于业绩兑现并持续兑现,2022年一季报已披露完毕,军工行业依旧取得26%的不俗利润增速,这将打消市场怀疑和担忧,坚定市场对军工行业价值属性的认知,;②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低估的军工龙头,未来是否有机会?应对策略如何?——富国基金 x 中航证券深度对话系列(四)

博士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发起人,中国资产管理人论坛理事。
2022年4月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航总量符旸团队】情绪底或已到来,反弹之路开启 ——3月16日金融委会议点评

事件及核心观点事件: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各方面必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点评我们在此前的周报《A股逐渐具备中枢抬升的条件》中提示,在政府工作报告对宽货币和宽信用方面提出切实要求后,中国市场的政策底已基本明确。政策底领先经济底,历史上政策底一般对应着A股的底部。当下,宽货币已开始逐渐发力,流动性的提升有望带动A股中枢抬升。政策底作用于权益市场的逻辑在于投资者信心的重铸。两会释放明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对政策支持和经济增长的信心。后续随着相关货币、财政及结构性政策逐步发力,A股投资者将重拾信心,场外资金的流入将支持A股中枢抬升。3月16日,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在宏观经济、房地产、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多方面给出了积极回应,上述问题均是近期市场的主要关切,也是引发近期市场波动的核心要素。政策的积极回应进一步坚实了政策底,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于房地产、互联网等领域的担忧,特别是“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等表述更是直接指向支持资本市场,带动市场情绪显著修复,这成为今天市场反攻的重要原因。16日,股市呈现先扬后抑的V型走势。主要市场指数全部大幅收涨。其中,上证指数收涨3.48%,深证成指涨4.02%,创业板指数涨5.2%,万得全A涨3.77%。行业指数层面,申万一级行业全部收涨,其中,非银金融领涨。近期A股连续下挫是多方面因素共振的结果。首先,是市场对经济前景预期偏弱,稳增长信心不足。虽然3月15日统计局公布的1-2月全国经济运行数据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但是上周公布的2月金融数据较弱,叠加近期我国出现了疫情的反复,新增确诊数量创出首轮疫情后的新高,导致投资者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前景产生了分歧,难以形成一致的乐观预期。针对这一问题,此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和“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进一步明确了政策将积极发力,凸显了中央稳增长的决心。会议指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对此,我们认为市场对后续宽信用进程不应盲目悲观,1-2月的社融数据总体来看仍为同比多增,且我国宽货币仍有空间,进一步降准降息值得期待。对于市场担忧的中长期贷款偏弱的问题,会议指出“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后续信贷结构有望逐步改善。房地产方面,会议提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地产行业预期的改善将有助于地产企稳进而拉动后续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带动社融同比上行。我们一直强调不应低估政策稳增长的意愿和能力,目前多地疫情大概率能够尽快得到控制,且后续进一步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可期,投资者应对宽信用和稳增长增强信心,未来经济有望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市场的第二个担心就是部分行业监管政策的继续强化,这不仅仅是外资的担忧,也是内资的担忧。最近两年,我国多个行业受到监管政策的显著影响,如教培领域的双减政策、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政策等,相关政策虽然出发点很好,但客观上制约了投资者对相关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预期,特别是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反垄断力度持续加强,而互联网平台企业又在港股、中概股中占有较高权重,由于投资者对未来监管政策走向的预期并不清晰,担忧情绪引发了相关的抛售行为。今天金融委会议针对相关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引,提出要“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有助于投资者形成“监管政策底”的预期。此外,金融委会议也关注到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提出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释放稳定市场的政策信号。今日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收盘大涨22.20%,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担忧情绪的缓解。第三,中美关系也是投资者担忧的一个重要因素。中概股近期的下跌,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基于美国SEC发布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概股面临退市风险,且随着近期5家中概股被SEC列入“预定摘牌名单”,市场担忧情绪进一步加重,近期中概股的跌幅显著大于纳斯达克指数。同时,俄乌冲突之下,市场也担心中国受到欧美制裁措施的波及,或者中美关系未来进一步走向分歧、脱钩与对抗,这可能引发了海外资金抛售对中国资产,除导致中概、港股的下跌外,近期A股北向资金频频大幅净流出,也是导致A股下跌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次会议提出“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虽然并不意味着外部风险彻底消除,但释放出了中美关系之间的积极信号,有助于市场情绪改善。综上,我们认为前期市场的大幅调整明显受到情绪面的影响,已经偏离了基本面,中国经济基本面中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投资者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保持信心,不应过度持续放大外部影响因素。展望后市,本次金融委会议在多个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方面释放了积极信号,市场情绪底有望形成,这将大概率推动市场形成一波反弹行情。中期来看,部分来自于外部的不利因素暂时无法消除,比如俄乌冲突,中美关系,中概退市等,在其“偃旗息鼓”前可能导致市场持续波动,同时内部的积极信号是否兑现为实际的经济数据表现也有待后续观察,因此后续不排除反弹之后行情还有反复。但我们认为对后市行情继续大幅悲观没有必要,在当前点位和估值水平下,机会大于风险。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军工进入以时间换空间阶段——富国基金 x 中航证券深度对话系列(三)

富国基金:对当前军工板块有什么建议关注的细分领域?中航证券: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详细罗列出军工行业六个值得关注的细分板块:包括军机、导弹、北斗、卫星互联网、军工电子及军工材料。09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年底将至,估值切换下军工行业的投资机会——富国基金 x 中航证券深度对话系列(二)

9月,我国PPI(+10.7%)与CPI(+0.7%)“剪刀差”出现进一步扩大,创下新高。对于军工行业,短期更难以将涨价压力传导至下游,处于中游环节的公司受到的影响可能会逐步体现出来;③
2021年12月25日
其他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 | 谈谈军工行业的改革逻辑

注册制下选择独立上市而非资产注入,很多情况下是更优选择,因此博重组、赌注入的投资策略风险提高,资产注入的隐含期权价值下降,“壳”的价值也大幅缩水;③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表述下军工之判断

宋博本周行情国防军工(申万)指数(-3.11%),行业(申万)排名(31/31);上证综指(+1.63%),深证成指(+1.47%),创业板指(-0.34%);涨幅前五:西仪股份
2021年12月13日
其他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 | 从国防部发言看军工的“速度”与“空间”

1:国防军工月度表现及全年表现②本周军工下跌,但盘中有8支个股创下历史新高(不包括次新股),分别为中兵红箭、航锦科技、航天电器、钢研高纳、景嘉微、中简科技、图南股份、派克新材。图表
2021年11月29日
其他

中航研究 | 0916直播回顾:军工行业是否还值得入场?

国防军工板块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9月16日下午,中航证券研究所所长(总经理助理级)邹润芳,与富国基金中证军工龙头ETF基金经理、兼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牛志冬,就“军工行业是否还值得入场”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1年9月23日
其他

【中航证券农业】行业周报 | 周期因素致H1农林牧渔行业盈利承压

国内主粮市场加码9月1日,中宠股份宣布拟以不超过2100万元收购杭州领先宠物食品有限公司50%股权。交易完成后,中宠股份持有杭州领先90%股权,杭州领先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⑥
2021年9月8日